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六、白露   感觉认知与概念基因


  大学四年级时,我曾想出版漫画,而且发现了利用粗糙面来制造效果的方法。从那时起,我就很注意一些形象与效果的关系。由于经常注意,就形成潜意识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随时随地都在分析视觉的各种效应。
  时间久了,经常在脑海中会突然冒出一些过去从未有过的想法。比如说,我突然发觉我喜欢圆形,似乎各种圆形都能搏得我的好感。为什么呢?我逐一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圆形的物体不会伤害人,形状对称,能滚动,这些特性的综合印象是可爱。
  这是必然的现象,所谓的心理状况原本就是刺激经验的结果。只要能知道每个人所经历的刺激以及所得的后果,就可以知道该人的心理模式。再加上个人的利害中心,身世背景,观念立场等,人的意识型态就昭然若揭了。
  女性的乳房柔软而圆润,是婴儿最先接触到的人间真实。乳房有对称的曲线,曲线的终点是一粒小小的豆蔻,那就是变化。婴儿的视线就是靠突起的变化对比,辨识到特定的导引,开始逐步建立内心的私密性王国。
  我见过一些报导,文中对以牛乳喂养和母亲哺乳的婴儿作比较,结果发现后者智力较高且感情比较丰富。原因就是前者在这种感觉经验培养的过程中,缺少了一些因子。
  儿童的玩具是“圆形物不伤人”的另一个证据,美国的法律尚且明文规定,婴儿的玩具不能有尖锐、粗糙的外形,而且不能有毒,以免被婴儿误食。尖锐的形状竟与有毒物相提并论!因为物体的形状与其物理性质有关,有经验的人由外观形状立刻可以辨出安危,婴儿则没有这种能力。
  尖锐的东西可怕是因为有尖劈作用,人一见就会感到一阵“寒意”。直的东西让人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弯弯曲曲的则不免要绕圈子。这样看来,形状显然与概念有着必然的关系,果真如此,我们能否把概念与图形结合起来呢?如果能够,当我们用计算机作视觉辨识时,计算机岂不是立刻就能“一目了然”了吗?反过来看,概念认知又何尝不可以作为图形的编码定义呢?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其意义之重大,可以说把信息时代提升到了智能的领域。未来在信息处理上,效益可以增进千万倍,使许多目前还是科幻的构想都成为事实。
  比如说,在信息高速网络上,一张影像图片可能要占上数十万字符。若有了图形码,大约数百个字符就够了。节省下来的时间空间,就可以将双向电视电话的影像放大到墙壁上,谈起话来,好象对方就在身边一样。
  图形编码更重要的用途,则是人工智能。生物的感官具备了自动辨识的功能,图形编码正是一种经过整理的自动辨识。再加上一台电眼,就有了自动监控、防盗、侦测等完全属于人工智能的最高科技产品!
  是耶非耶?各位不妨自己揣摩。下表列举较重要的感觉与感受的关系。原表极为复杂,在此仅列举大概(全文载于《智能学九论-认识论》。)┌───┬───┬───┬───┬────────────────────┐│感 觉│本 质│介 面│观 念│      感      受      │├───┼───┼───┼───┼────────────────────┤│   │ 光 │ 硬件 │相 对│亮度、明暗、黑白、光影         ││   ├───┼───┼───┼────────────────────┤│ 视 │ 色 │ 硬件 │绝 对│红、橙、黄、绿、蓝、靛、紫       ││   ├───┼───┼───┼────────────────────┤│   │   │   │绝 对│几何图形:点线方圆,不规则自然形:固液气││   │ 形 │ 软 ├───┼────────────────────┤│   │   │   │相 对│锐钝、粗细、平直弯曲、大小、长短    ││ 觉 │ 状 │ 体 ├───┼────────────────────┤│   │   │   │单 位│个、根、条、枝、块           ││   ├───┼───┼───┼────────────────────┤│   │   │   │绝 对│消逝点、角度、距离、方位、东南西北   ││   │ 空 │ 软 ├───┼────────────────────┤│ 感 │   │   │相 对│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远近高低      ││   │ 间 │ 体 ├───┼────────────────────┤│   │   │   │单 位│哩、呎、吋、厘,点/每平方吋      ││   ├───┼───┼───┼────────────────────┤│   │   │   │绝 对│动、静、速度              ││ 受 │ 时 │ 软 ├───┼────────────────────┤│   │   │   │相 对│快慢、长短、迟早、缓急、过去未来、前后 ││   │ 间 │ 体 ├───┼────────────────────┤│   │   │   │单 位│年、月、日、时、分、秒         │├───┼───┼───┼───┼────────────────────┤│   │   │   │绝 对│麻、酸、痒、痛、冰、烫         ││ 触 │压 力│ 硬 ├───┼────────────────────┤│   │ 与 │   │相 对│大小、强弱、高低、冷热、软硬      ││ 觉 │温 度│ 体 ├───┼────────────────────┤│   │   │   │单 位│度、 磅/每平方吋           │├───┼───┼───┼───┼────────────────────┤│   │   │   │绝 对│音色、音量、音频            ││ 听 │ 声 │ 软 ├───┼────────────────────┤│   │   │   │相 对│好坏、高低、强弱、大小、长短      ││ 觉 │ 音 │ 体 ├───┼────────────────────┤│   │   │   │单 位│分贝、赫                │├───┼───┼───┼───┼────────────────────┤│ 嗅 │ 刺 │ 硬 │绝 对│香、臭、腥、膻             ││   │   │   ├───┼────────────────────┤│ 觉 │ 激 │ 体 │相 对│好坏、强弱               │├───┼───┼───┼───┼────────────────────┤│ 味 │ 刺 │ 硬 │绝 对│甜、酸、苦、辣、咸、涩         ││   │   │   ├───┼────────────────────┤│ 觉 │ 激 │ 体 │相 对│好坏、强弱               │└───┴───┴───┴───┴────────────────────┘
      (表 二)
  上表是介绍五种感官与刺激的关系,以及所得到的概念感受。若以计算机来仿真,则经由软硬件传来的讯息,透过观念的转换,就能得到最后一栏所载的“感受”概念。这些感受概念即相当于我们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由辨识得到认识的因素。
  比如说,在视觉感受上,经由硬件的接收器,我们接收到本质为“光”的刺激,得了一些相对的讯息。根据前面的定义,我们知道这些讯号是“看到的光”。而人所看到的光,分析之下不过是些称之为亮度、明暗或黑白等概念。除了光以外,其它的各种刺激都可以用上述的方式,得到“感受概念”。
  后面几章我们还要详细讨论概念,这里只要知道如何把刺激讯号转换为概念,这样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了。
  概念只是一些符号,用以代表所知的、相关性的认知。“亮”是一种符号,认识这个符号的人,知道它代表“光的刺激讯号很强”。对一般人而言,接收刺激后,能有正确的反应就够了。但要真正了解概念,且能灵活地应用,还得多知道一些。起码要知道概念关系,其次要能作概念结合。
  天下所有的道理,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事物中。只是人不自知,好高骜远,不愿承认自己不懂,便把事情弄得复杂无比。现在,我试着把问题分解得很简单,读者千万不要误会,认为简单反而不正确。
  我们要了解一件事物前,首先要知道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事物的信息的。如果不知道信息的来源,不知道信息的传达有什么过程,不知道事物的因果体用,那我们还有什么要了解的?
  所有事物的信息都源自感官所传达的刺激,感官具有辨识能力(很多研究人工智能的人以为辨识的机构是大脑,那就大错特错了),将刺激转换成为讯息。不了解感官辨识的过程,就无法了解刺激的讯息及事物的本质。经由感官辨识后的讯息,送到大脑网络中,便成为概念。因为概念与常识相连,所以人可以根据常识,直接做出符合常识的反应。
  概念与常识的关系有二,一是体用关系,一是因果关系。兹以“亮”字为例,说明如下:(说明中凡有〔〕符号者,代表概念基因,基因分类可供索引联想。)
  〔体〕:亮之体为能量变化之光波。
  〔用〕:亮之用为可见可辨。
  〔因〕:亮之源为发光体,如灯、火、太阳、月亮等。
  〔果〕:亮之结果,人可以分辨物表的〔能量〕〔关系〕,而〔决定〕〔行为〕。
  概念之结合方式,由其基因键而定。如:
  基因键:亮是一种〔相对〕的〔观念〕,故可〔形容〕光的〔强度〕。
    亮为可〔分辨〕的〔观念〕,代表〔正性〕的〔认知〕。
    亮的概念〔分类〕,属于主观-认识-刺激-感觉-光觉(请见下一章)
  兹再以“尖”字为例,,同样用上述的方法,简述如下:
  概念关系:
  〔体〕:尖之体为〔空间〕。
  〔用〕:尖之用,是空间能量的变化(单位面积受力的变化)〔条件〕。
  〔因〕:尖劈定理(〔常识〕)。
  〔果〕:可以〔破坏〕〔物体〕〔外表〕(〔不利〕)。
  基因键:尖是〔空间〕的〔锐角〕〔形状〕。
    尖为可〔分辨〕的〔观念〕,代表〔快〕〔危险〕。
    尖为概念〔分类〕,属于主观-认识-刺激-感觉-形状。
  人所认知的刺激,就是刺激的本体与效用,此二者可以用较明确的概念,进一步加以说明。本体可以是具有质量、形状、颜色的物质体,也可能是仅具有认知性质的抽象事件,兹简述如下:
  具象指由本体所获得的具有形象的刺激,在我们的观察中,任何物体都仅能以“具象”的刺激形式,让人类感知。具体分析,具象指有〔形状〕、〔质地〕、〔颜色〕、〔本态〕及〔结构〕或其中之一种性质者。
  一、形状之基本概念有:(以下均为例举)
    几何形如:圆、方、矩、棱、点、线、角等。
    自然形如:凹、凸、突、弯、曲、尖等。
  这些都可以经由硬件分类后,直接送至“辨识”程序,使与各种概念之特质相连接,且提供定性定量之讯息。
  二、质地之基本概念有:
    软、硬、坚、脆、柔、松、紧、粗糙、光滑、致密等。
  质地的辨识以触觉为主,视觉为辅助讯息。
  三、颜色之基本概念有:
    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调性。
  分辨颜色需利用“分色滤光”设备。
  四、本态之基本概念有:
    固、液、气及有机体之韧态。
  其辨识方法与质地之辨识相似,但有时尚需“知识库”相配合。
  五、结构之基本概念有:
    物质、物体、主体、支体、复合体等。

  抽象指凡非具象之一切现象,无体无形,但可能有“象”。包括了认知客观事实不可或缺的现象、状态、关系或观念等。
  抽象有〔现象〕、〔状态〕、〔关系〕、〔观念〕等性质。
  一、现象之基本概念有:
    空间,体积、数量、度量、单位等。
  二、状态之基本概念有:
  时间、动静、音效、动力、位置、变化等。
  三、关系之基本概念有:
  范围、接口、顺序、宾主、因果等。
  四、观念之基本概念有:
  意识、概念、功能、价值、意义等。

  刺激的效用可分成感受及应用两种,是经过人的主观反应后所产生的结果。
  感受是感觉器官将刺激讯息传送至中枢后,由意识所接受的主观结果。此类概念皆因主体之观察、反应而产生。
  主观感受基本概念有:
  由感官传入者如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器官所导致之感受,此为原始之感应功能,仅具强弱之别。
  主观之意识所产生者,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悉为意识中枢之内感机能,可以用程序仿真人之意识而设定。
  应用系对人而言,即为反应、动作或行为。
  反应最直接、效率最高,不需要经过思维的手续。所有的运动、肢体的机械反射以及人的情绪等,多属反应。
  反应相当于机械动作,直接由反射神经通知肌键,故效率极高。反应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为生理本能,如眨眼、咳嗽、打喷嚏、打呵欠等。一种是经由反复学习、锻炼而形成,诸如走、跑、跳、丢、掷、写、画、说、唱等。
  可以经由学习而得到的反应,如果是在意识的支配下所产生的,我们称之为“行为”,否则仅是“动作”。
  动作可以定义为:一种机械运动,可以作用于对象者。所有凡是人能学习的机能运动,都可以视为动作。若此动作具有意识条件,则一律视为行为。
  行为的定义为:具有意识的动作。意识是以人的神经中枢为判断中心,对某目标经过观察、思维、判断后所得到的认知。亦即网络中体用因果交集区作用时的状态,是以行为原则上具有动机与目的。
  严格说来,说、写、画、唱等人类特有的反应模式,有可能仅仅是些动作而已。唯有有意识地说、写、画、唱,才是一种沟通或表现的行为。
  情绪是一种本能反应,所以不需要学习,也不容易控制(情绪控制又是一门大学问)。反应既是由刺激直接激发的机械动作,那情绪又是怎样的机械动作呢?
  在下章的概念分类中,情绪是“主观”的“刺激”词,属于“心绪”类,计有八种,简单说明如下:
  好感如:宠爱嗜好依赖怜悯恭敬恋等。
  好感是人对某一有利事物的直接感受,因为这种感受而衍生一系列的希望再获得或持续保有的行为。好感之对象可以分类,其行为亦有一定的模式,可以细分之。
  忧感如:怨忧愁悲哀戚凄惨郁闷颓等
  忧感是人对某一有害事物的直接感受,因为这种感受而导致一系列希望避免此类感受之行为。忧感之对象可以分类,其行为亦有一定之模式。
  喜感如:恬喜乐欢欣愉悦怡等
  喜感是人对某一有利事物的反应,此类反应又有利于人。人经常主动追求愉悦的感受,与之有关之事物皆为有利者。
  恶感如:厌恶憎嫌嫉妒忿恨愤怒愠等
  恶感是人对某一有害事物的反应,因为这种反应而导致一系列的希望避免或者设法去除其原因之行为。
  心感如:安逸犹豫怅惘急忙悠闲虔等
  心感是人对某一事物的反应,此类反应外表不易观察,属于内心的状态。于人有利有害,会导致一系列相关性行为。
  怀感如:缅怀羡慕希望冀盼惦等
  怀感是人对某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亦会导致一系列的行为。其行为的特征在于思维的素材或模仿的对象等。
  愧感如:懊恼羞耻惭愧悔疚尬尴惶等
  愧感是人对过去的行为产生不满的反应,这种反应在目前不利于己,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则视情况而定。
  物感如:节俭慷慨吝啬奢侈贪婪馋等
  物感是人对物质的反应,这种反应与价值、目的、行为有重要的关系,人的意识型态多与此类反应有关。
  由上述的分类可以知道,五官的感觉经过利害的分辨后,就可以得到“拟人”的各种情绪反应。至于利害的分辨则涉及人性、环境背景、个人经验以及意识型态等。假设我们已经有了辨识刺激的“辨识模块”,分辨利害的“人性模块”以及自动控制的“动作模块”。我们就可以看出,前述的“辨识模块”就是“拟人”的关键。
  在一般状况下,环境发生变化,经过感官辨识后,人即产生行为,行为又影响环境。这些过程我们称之为“情况”,若干情况则组成一个“事件”。
  当我们说一个人(或一“拟人机体”)有意识时,即意味着他必然具备下列五种认知:我是、我有、我要、我能、我在,否则就是无识(或者在无意识状态)。
  我是:姓名、年龄、国籍等个人资料。
  我有:各种附属于我身的事物或条件等(在下例中,是家庭资料。)
  我要:本能地生存、生活,或某一特定的长程或短程目标。
  我能:可以处理执行事务的能力、经验等(在下例中,我很胆小,体力很弱。)
  我在:小环境、大环境等时间、空间资料。

  再假定这个人是我,现在是半夜,我在正睡觉,被声音吵醒:

  情况一:
  声音:音量五分贝,高频,音长零点二秒,声源来自门外地上。
  辨识:脚步声。
  情绪:此时尚不知是利是害,故没有情绪。
  态度:因不知情况,半夜危险性高,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
  意识:如为脚步声,在此时非比寻常,应防小偷或外人侵入。
   如为脚步,一定会重复发生,将目标设为期待声音。
  假定连续发现此种声音,且声音确定在客厅外。可以估计为一体重约二百磅之人(由声音的辨识可知),我决定采取行动。

  情况二:
  情绪:同前。
  态度:同前。
  意识:仔细辨识前面动静,调出室内环境数据,确定自己位置。
  目标:接近走路的人,我不可发出声响,利用暗处行进(参考常识)。
  动作:悄悄行走模式,加掩护动作(由运动模块负责)。
  视觉辨识:所有影像皆为点阵,经软硬件转换为向量资料,贮存备用。
     新旧资料做比较,将自我移动部分修正后,即得事物之动态。
     此时仅注意走道上有无“物体”,方向对向矩形之“门口”。
     (假定无阻碍,出了门,走到客厅门口。)

  情况三:
  情绪:同前。
  态度:因已出了门,安全性降低,加一分小心。
  意识:已知对方在落地窗外,但不知为何人,何事。
  目标:辨识对方之动静。
  动作:找一隐蔽之位置,注视落地窗。
  辨识:拉门移动之声音(摩擦声,重,缓慢。)
  视觉:玻璃窗外,有六呎之人影,手执一尖锐之硬物。

  情况四:
  情绪:忧感顿生,由“尖锐硬物”之概念因子,直接连接到“忧感”
   因尚无外在的压力,故仅在心情上,记上一笔“忧感”。(有压力为怕)。
  态度:同前。
  意识:此时为夜晚,窗外有人,该人私自开门,拟进入,动作轻缓。
  判断:必为小偷或不友善之人。手执锐物,为“刀”类之利器,有可能伤人。
   对方六呎,我可能力有未逮。

  情况五:
  意识:面临选择。
   调动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以选择项目与心理状况互动,所产生的情绪有利者,即为选择的结果。
    (假定自己的胆性、体能数据皆低于常态。)
  选择一:报警(由常识库中查得处理之方式,一一比对之。)
  意识:“报警”之分析:
    “报警”为社会行为词,沟通类,沟通项。
      常识库中求算出,报警需要半小时救援始至。
      对方发难只要三分钟,半小时灾祸已发生。
  情绪:忧急加重。
  判断:不可行。

  选择二:拿武器,反抗(常识库中,利害冲突的解决模式。)
  意识:“武器,抗”皆属于意志类,需要胆识,需要体力。
    查自己胆性及体力均不足,无法达到要求。
  情绪:忧急加重。
  判断:不可行。

  选择三:叫醒家中各人,人多壮胆(意识定义,增加胆量方法。)
  意识:人多胆识可增加,但是对方有刀,也可能有害于家人。
    不愿见家人受害。
  情绪:忧急加重。
  判断:不可行。

  选择四:开灯。
  意识:小偷晚上行动,乃因怕人察觉。
    灯会使人现身,非小偷愿见。
    开灯可能使小偷逃走,也可能变本加厉。
    如果小偷逃走,“忧感”可解。
  情绪:希望小偷逃走,忧感变喜感。
  判断:唯一可行之方案。

  …

  由前述各种情况,可知为一夜晚遭小偷侵入事件。对人而言,此事件很容易写成文字,详细分判。人类所有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分析成为经验。如果设计一“事件处理模式”,则可以提供给人或拟人之机器使用。
  因此文字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处理工具,但要利用文字经验,则必须先设计一种“接口”。利用此接口,将人之感官刺激资料,转换成为人之经验讯息,同时也可藉此控制“动作模式”。
  由于文字太多,其排列组合有无穷大,故必须做到“以简驭繁”,否则任何模式都不切实际,根本不可能完成。
  上例是一种简单的“模块控制”策略,先将文字概念规范成“常识认知”的形式,再根据处理流程分组拆解。
  这种策略可分为“观察”、“思维”、“判断”、“行动”四个步骤。在观察时,将所观察的过程,分析为若干“情况”,每个情况则以“辨识”及“认知”定义之。至于认知的内容有:“情绪”、“态度”、“意识”、“目标”、“动作”等。
  内容的分类,需请求效率,我以计算机的基本单位“字符”为基准,将之分为二百五十六种(详见下章),每种分类都是以“常识认知”(包括人性)为本。
  这一来,“认识”便成为全部处理的纲领,由影像的视觉或其它感官的感觉辨识开始,刺激讯息都已转为编成码的“概念资料”,概念资料又皆与“常识认知”相连。到了“意识思维”时,只要根据“常识认知”与“概念资料”所组成的“概念网络”,就可以推出一种解决方案。方案影响“心情”,心情决定“行为”。
  至于这种“概念资料”从何得到?这是一种新的观念,由刺激转换成文字,一般认为是自然语言的领域,对我而言,这就叫做“人工智能”。
  一九八一年,我在台湾曾申请到一项称为“电路器”的第 15101号发明专利。那是仿真人脑功能,在一个封闭空间内,放置外里易熔绝缘材料的金属粉,四围接以针状的电极。若在电极与电极之间施以高压电流,基于尖端放电的原理,两个电极间因电阻产生高热,遂使绝缘材料熔解,金属粉亦熔合为导线,电极遂相通连。
  如果电极代表各个概念之“驿站”,当概念产生时,各概念本身所具备的感应功能,随着流经各个概念站之间,就可以得到与人脑思索时相似的“网络联想”。打通各电极之过程,即相当于人的学习行为。在理论上,计算机的能力及容量,可以电路器相联接而无限延伸。
  在没有电路器的情况下,只有先利用二进制的数据结构以及软件程序,仿真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等到观念成熟了,再回头来利用电路器生产产品。
  实际上,二进制数据处理方式很难充分仿真人脑的全部功能,但是基于成本价格等多种因素,亦有其可取之处。在个人用的桌上型计算机中,我利用“多层索引”的技巧,并以等长度之数据结构,卅二个位尚能勉强应用。这种用卅二位表示文字意义的资料,即可视为该文字的“计算机概念”。
  这卅二个位(四个字符)的结构:
  ( 为便于一般读者了解,位位置由高位算起。)
    字符一:前八个位即为256 种分类
    字符二:区别字符
    字符三、四:定义字符
  在第八章中,我对“逃”字作了系列分析。在此即以之作为概念定义,说明如下:
  分类字符:位1 至3 ,共八类,逃字属“生存行为”,表示为求生存而引发之相关行为。位4 至5 ,共四项,逃字属“体能类”,表示为一种身体之动作。位6 至8 ,共八项,逃字属“追动种”,表示动作可有主动及被动,且身体产生位移之空间变化。其十六进制之编码为0CBH(见第七章概念分类表)。
  区别字符:位1及2,有四种组合,表示危险性之程度,逃字设为1,优先性不高,此类条件由主体自行判断。位3表示前缀之关系,设为1,凡属1者,皆需查前缀“辵”之说明。位4及5为文字结合型态,见第八章说明。位6表示是否可做为姓,设为0,表示否定。位7,能否作单位用,设为0,表示否定。位8,有无延伸定义,设为0,表示否定。
  定义字符:第七章之概念分类值即为定义字符。
  本项之特征为移动,必为主体离开原位,需要界定之规格如下:
  位1    移动之方向两种:固定/无关。
  2,3   速度之快慢四种:急/缓/正常/无关。
  4,5   位移之对象四种:接近/远离/比较/无关。
  6    动作之连续两种:连续/否。
  7,8   动作之能量四种:大/常态/小/无关。
  9,10  行为之态度四种:紧张/谨慎/从容/无关。
  11   行为之影响两种:严重/无关。
  12   行为之隐秘两种:需要/无关。
  13 至16 暂未定。
  “逃”之定义:
    移动方向:无关。
    速度快慢:急。
    位移对象:远离。
    动作连续:是。
    动作能量:无关。
  行为态度:紧张。
    行为影响:严重。
    行为隐秘:需要。
  概念的认知就在于概念的基因是否能正确地与感应器官相联,人知道“危险”,一旦得到了危险的概念,肾上腺素立刻大量分泌,提高了警觉性及机动性。计算机则只要在概念中设定“有危险”的因素,则立刻由“优先程度”最高的中断程序接管。至于如何避免危险,自有知识库提供资料,参照当时的环境、条件以及相关资料,作最有利的观察、分析、判断及反应。同理,我们可以将分析而得之各种概念基因,分别赋与优先程度相当高之中断处理条件,或仅是一般性常态之执行方式。
  例如:当由语言(或文字)中心传来概念时,经过其“索引资料”的“连接”,概念数据先送到“程序区”,此区由一些“中断处理”判断优先处理次序。诸如“失火了”这类字眼,其某一位表示“极危险”,意即需将此位安排在最高优先之中断处理程序上,其余可类推。中枢一接到此类中断讯号,立即警戒,并根据对概念之认知,观察“失火”之情况,且提供参考资料,以供“判断”处理。
  反过来说,判断后要采取行动时,如认定需要远离以策安全,则根据前述概念定义,可以选择“逃”字。此时所用能量之大小,移动之方向,速度之快慢等,都将视感受器所回馈之讯息而定。
  同理,当计算机得到“逃”这个概念时,经由相同的过程,亦得到类似之“感知”,这就是产生“情绪”之基本原理。
  概念认知只是初步,由于世事千头万绪,主观的认知并不与客观的真实绝对一致。事实上,在这个动态宇宙中,主观永远只是客观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人终其生都在与客观环境沟通、妥协或搏斗,如果希望有效率地达到目的,就必须应用智能。否则虽然有感觉,能够运用语言,却没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
  以上所言都是“思考”的步骤,思考所得为一笼统的“观念”。在运用时,即将此观念中相关的参考资料,配合实际情况,或组成概念与人沟通,或支配“器官”采取行动。对计算机而言,观念的参考资料有下列五项,分别有一特定的记忆区贮存之。一、对象:
  如果对象是人,就要有对方的各种意识资料,也就是“他是、他有、他要、他能、他在”五种。每一种资料都是了解对方的必要条件,以便寻找经验的交集。如果对对方一无所知,则要先设法建立相关的资料,否则无从沟通。这与我们见到陌生人一样,在双方互不相知以前,只能谈谈共同感受,如天气景物等等。不仅对人如此,对事对物亦然。我们可以根据经验,建立一个“对象资料模式”,将之分门别类,让计算机可资遵循。
  基于自己与对象之关系,最重要的是预设自己的立场。因为意识在判断时,立场是取得正确资料的必要讯息。同时立场也可以产生动机,就是要了解对象的目的。二、主题:
  主题是人与人相沟通时,双方观念的核心。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将彼此的主题事先阐明,然后站在个人的立场上,陈述理由及意见。不幸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揭示主题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主题为何。更不幸的是,为了私欲,人们有意地将自己的主题以花言巧语加以掩饰,以便达到目的。这正是语言文字不足之处,结果不仅浪费无谓的唇舌,甚至引发了各种误会、冲突,为人间平添纠纷。
  有智能的人常能察颜观色,在他人的言谈中,找出对方的主题所在,同时也可以经由各种判断方式了解对方的立场及目的。
  主题必然是基于人性的需求,以当时诉求的重点,作为主要的沟通对象。在自然语言的规划中,我设计了一些参数,专供计算机分析主题用。
  主题的必要条件之一为“符合人性需求”,人不可能关心与人性无关的事物,即使是好奇心,也有其必然的动机,与人性无关的事物,不可能形成动机。
  “对所关心事物的求知”也是主题的条件,这种过程以概念与经验的分析为主。若此类概念经常出现,就可以知道主题是求知。更简单的方法是检查疑问词,诸如什么?为什么?哪里?如何?怎样等等,它们通常都会与当前所讨论的主题有关。三、时间、空间:
  时间代表事件发生的顺序,空间代表其环境因素。因此时间空间都是我们认知外界事物的重要参考条件,比如有人说:“我走了”,这句话表面的意思很容易了解,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人在对话时,所有相关的因素条件都立刻经过判断中枢的处理,只是人不自知而已。说话的这个人是谁,对其后果有绝对的作用。说这话的时间,与“走”这种行为,更有极大的关连。三更半夜时,如何走?正当要用餐时,基于彼此的关系,该不该就任他走?
  再说空间,如果是在飞机上船上,走到哪里去?既然说走,一定有个去向,去另一个不同的空间,这也属于认知了解的条件。所以,当一个人说:“我走了”,我们立刻可以知道他走后可能在哪里,或不应该在哪里。
  不仅如此,在时空的处理区中,还应该有完整的规划,概念如果与时空有关,都应该有相关的索引,以形成四度空时的连续认知,方能提供正确的信息,以便实际运用。四、因果:
  每件事物都有其必然的因果,可以物理定律、数学公式、社会法规以及人性特质等来解释。这些因果有的是预设的,有的由经验中获知,都贮存在知识库或经验区中。因果就是事件的前因及后果,更简单的说,即是事件本身,一般人对事件的了解不够,以为事件只是此刻所发生事情的横断面。在智能的立场,世间没有任何独立的事件,智能越高,看得就越深越远,事件便相当于因果间的一个暂时的、正在变动之中的环节。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实际上是没有这种能力)考虑到所有的前因后果。我们若不愿“异类”拥有较我们更高的智能,则这个因果区的设计,可以限在某一段时空之间。
  “因果”贮存在经验区中,所记载的正是新闻上所强调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由”。然而应该注意,这个经验区不同于前面的对象区,所记者应为参与者,或为与对象交谈时之数据、前因及后果。五、目的:
  目的是智能必具的条件,没有目的就不可能具有智能。目的等于是船舶的舵,车辆的方向盘,没有它们哪里也去不了。当然,哪里都不去,也可以算是目的。一旦要到某处,就必须随时调整方向,朝向目的。
  就以驾车为例,眼、耳随时要接受外来的讯息,判断中枢根据这些讯息,通知反应中枢,以控制方向盘和煞车。在公路上,路线已经有人为的设定,选择不多,即使遇到十字路口,如果是熟悉的路径,也不需要考虑。可是,偶而要去一个新地方,或是环境改变了,那时目的地的辨识就能非常明显的意识到。
  人生也是一样,社会有着无数密如蛛网、无形、无质的路线,然而从幼年到成人,不断的学习、适应,照着别人的路走下去,似乎要选择的也不多。事实上并不然,除非仅以“生存”为唯一目的,否则别人的经验对自己并没有多少助益。
  人的结构即以生存为基本的目的,千万年的文明发展形成了社会,造妥了按步就班的路线,人似乎可以不需要再有其它的目的。可是人有心,随时会产生自我的欲望,有了欲望就希望达成,这就有别于生存的目的。
  我们不能改变人,但是却可以设计出具有目的,了解目的,永远朝向目的调整、修正、进行的智能体。
  再谈下去,便属于道德、良知及哲学的范畴了,不妨就此打住。
  当概念传到意识中枢时,一方面由“交集处理”程序,在一系列连串的概念中,得出共通的因子,与主题、对象、时空等条件对比,求得对该系列概念之“认知”。同时,中枢需将该一系列之概念,组合为完整之“观念”,并暂存在经验区中。在此过程中,如对该概念得不到构成“认知”的条件,或者无法组合为观念,则视为“不懂”,中枢立即设定旗号,并判断是否需要马上提出询问,或者继续下去,看是否能够在后面的讯息中得到解答。
  当计算机有不了解的事情,意识中枢便设定旗号,如果需要表达“意见”,则将观念分解成为概念,再传至语言输出中心,转换为对方所能了解之语言(中文或其它语言)。
  以上讨论的都是“概念”,相信会有不少朋友认为我是小题大作,概念人人都懂,有什么好谈的?殊不知人人都在应用概念,却不知概念正是智能的精华。正如同人生活在宇宙的真理中,然而从古迄今,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了真理?
  现代人最大的弊病,是只见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计算机技术人人都学得会,学得精。可是技术是死的,只有当人们利用技术,将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生活的观念制造成为实用的产品时,那种技术才有价值。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