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正当大家在为敏姐庆幸时,我却坠入了绝望的深渊。一年级下学期的英文果然不及格,补考也没有通过,被判留级到卅五班。 我知道父亲对留级的看法,也不难想象到我将要面临的悲惨命运。为什么菩萨不再保佑了呢?为什么母亲在天之灵会遗弃我呢?是我做了什么坏事?还是诚心不够,以至于老天爷还要考验我? 反正打是挨定了,能拖一天算一天,我决定不告诉父亲,装着一切如常。再说,我对菩萨怀着一种期望性的信心,事到如今,也只有天上的菩萨能施以援手。除了早晚烧香祷告,多叩些头,等待奇迹的出现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它办法。 开学后,我到卅五班报到,眼看原来同班的同学神气活现的迈向二年级,自己却掉在后面,无形中矮了半截。心中的懊恼与羞惭,只有自己清楚。 新环境,新同学,注完册,编好座位,我还是不愿接受事实。怎么可能留级呢?以往多少困境都化险为夷,这次只为了一科英文,竟会如此严重?我不相信,一定是菩萨对我不满意,“平时不念经,急时抱佛脚”,当然菩萨会生气。 对了,信念要虔诚,要像母亲一样,连生死都置之度外。怎能因这一点小事就丧失了信心?急什么?“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菩萨一定会保佑的,我不时提醒自己,心中不住地默念。 上了一个星期的课,我心若止水,整整地念了一个星期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如此这般,在一个晴朗的中午,我忽然听到广播: “朱邦复到教务处来!” 我连想都没有想,就知道是该我回到卅二班的时机了。 走进教务处,一位老师问我: “你愿意回到原班去吗?” “愿意。”我平静得如老僧入定,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视为理所当然。毕竟,这是我日夜诚心念经的结果。 “那你就去卅二班报到吧。”一个巴掌打不响,老师也淡淡地说。 回到卅二班,导师萧辉楷正在等我,对我说: “大家的座位都排好了,我不能为你重排一次,你愿意坐在后面吗?” 我个子不高,原来坐在十八号,这一来,我被分到四十九号,连进三十级,前面是一个大块头,屏障天然。 当时师大附中的一些老师,多半是随政府撤退的官员,并没有教书的经验。上课时,他们很少管学生在做什么。只要我脖子一缩,课堂中就像没有我这个人。唯一的缺点是我心目中的庇护神--马湘君坐在七号位置,离得远,又被高山阻隔。有一段时期,在我记忆中竟然找不到一丝她的影子。 尽管菩萨保佑我不留级,但是课本在注册时已经买了,现在升到初二,却没有二年级的课本。我既不知应该到何处去买,身上也没有钱,想向父亲要,又找不到理由。实话当然不可以说,其它任何我编得出的理由,都将换来一顿毒打。 我很识趣,不能再求菩萨了,这种小事得自己想法子。 在家乡里我们算得上是大家族,但是到台湾来的族人不多,只有星桓、志学、逢汤和逢望等人。于是我厚着脸皮向他们求助,说是书包掉了,不敢让父亲知道。 当时他们的收入微薄,几个人东拚西凑的,总算挤出十多块钱。那时的十块钱,对我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可是一本新书却要四块多,一共只能买两本半。 有人建议我去旧书店试试看,刚好在我家后街有一家“华华书店”。我走进去一看,书架上是堆满了书,但都是武侠小说。 我对店主说要买旧课本,店主说: “你买课本干什么?我这里的小说随便哪一本都比课本好看。” “我只有十块钱。”我记得小时候看小说,曾带来很多奇妙的感受。父亲书架上能看的都被我看光了,想不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多小说,心中羡慕不已。但我怎么看得起:“这点钱,不要说小说,连买课本都不够。” “十块钱?十块钱都给我,你可以看一个月,能看几本就看几本!” 这个诱惑太大了,反正菩萨会保佑我,管他课本不课本,先看小说再说。 整个学期我完全沉迷在武侠的虚幻天地里,上课时仗着前面的“王屋大山”挡住老师的视线,回家后则躲在防空洞、厕所、厨房、被窝里,以及任何父亲看不到的地方。看得我昏天黑地,以至于除了小说里的情节外,人间一切都是空白。 由看武侠小说,我发现了自己的鉴赏力,好的作品我可以看上十几遍,不好的则略翻即止。对于所谓的好坏,我都能井井有条地明确分析。往往在书店中与一些成人争论,说得他们哑口无言。 最先我欣赏王度庐的“侠情”,他的文笔细腻,悲剧色彩浓厚。他以武侠为背景,实际上所表现的是儿女之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为书中人的遭遇一掬同情之泪。一口气把他所有的书看完了,又重新将《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及《铁骑银瓶》全套看了多遍。 其中最令我神往的是《铁骑银瓶》一书中所描述的新疆大漠风光,那无垠的滚滚黄沙,飞驰怒啸的西域骏马,加上柔情似水、开朗大方的异族姑娘……在在都脱离了枯燥难耐的现实,令我心醉神迷。想不到的是,这种向往之情,后来竟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 第二个让我注目的是郑证因,据说他当年曾是国术会会长,他着重于“技击”、江湖侠义、帮会堂口轶事等,写来无不丝丝入扣。尤其是他对各家内外功夫以及技击招式的描述,简直可以当作习武教材。 然而影响我最深的,却是还珠楼主的“仙侠”。是他无涯的玄想,触发了我的幻思。也是他那浩瀚的巨作,驱使我勇往直前,向往着文学天地。更是他对仙佛境界的描述,曾令我迷,也种下了我觉悟的因子。 他的文笔生涩而累赘,故事冗长、枝节频生,很难令人忍受。但若深入研究,他全部著作约有两百余册,每册大约二十万余言。对常人而言,在短短几年间手不停笔的写上几千万字,几乎已是不可能。何况其内容上至神、道、仙、佛,下迄妖、魔、鬼、怪、精、灵、幽、玄,尽是超凡的幻想,却又皆丝丝入扣。尤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书中涉及的人物多达千余,而竟能在时空上穿梭衔接,形成一个拟真的奇妙世界。 据说其书流传盛行时,大陆上有不少青年离家出走,求仙访道。足证其人之才华过人,影响深远。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古今中外尚无出其右者。 听说还珠楼主名叫李寿民,四川人,曾做过县长,他好旅行,足迹遍及国内名山胜水。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某报发表“蜀山剑侠”,立刻轰动。后来有数家报纸同时以他的连载为号召。他应付不及,只得躺在鸦片榻上,一边抽鸦片,一边口述。一旁则有专人听写,一家报社应付完了,再对第二家报社讲另一个故事。如果传说是真,那实在是糟塌了这种盖世奇才。他若能集中精力,专心写作,一定会有不朽的传世名著。 如果当年我身在大陆,必然也出家访道去了。除了憧憬那种善恶分明的世界外,还珠楼主丰富的幻想力以及独到的组织结构,也造成了颇能自圆其说的真实感。我常坐在大门口的石阶上,呆呆地、眼巴巴地望着云天,梦想着有朝一日,一道金色剑光破云而出,将我渡上仙山,永远脱离人间苦海。 有人说,武侠小说腐蚀人心,为害青少年甚巨,我认为不然。多元化的社会原本就需要多元性的滋养,单一思维的结果,将很难应付未来的变化。 天下没有一件事是绝对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多方面的发展探试,人们才会有全方位的认识。尤其中国由于近百年来的屈辱和战乱,泛政治化影响所及,已经形成了僵化的一言堂。即使后来全力发展科技、经济,在那种统一的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各种人材,在观念和认知上都难免偏颇狭隘。 人并非机器,不应该也不可能生存在一种单一的、由少数人主导的社会上。或许在社会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有这样的需求,但当那种需求满足后,新的需求必然继之而起。 如果没有必要,小说不可能应运而生,武侠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承袭了中国传统、宣扬公平正义的精神。当社会上有这么多人自愿逃遁到某一种虚无幻境中,识者应该认清,一定是社会出了问题。 至于逃遁的人,在心理得到安慰,郁闷完全宣泄以后,当更能勇敢的面对现实。即使是一个心理尚未成熟的儿童,逃遁也是自我保护的不二法门。 当然,任何一种现象都有其利害得失,文学作品有优有劣,武侠小说亦然。那么是否坏的武侠小说对人会有严重的危害呢?这也不见得,人的判断能力是指其对所知所识的素材,与现实环境的印证能力。一个没有判断能力的人,无法分辨是非好歹,这种人不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可能有偏差,何独以武侠小说为烈? 就算我当年离家修仙访道去了,相信迟早也会找到自我的归途。更何况我前半生的经历,除了对心志有所磨炼外,实际上是乏善可陈。假如我对这个社会还有一点贡献,那种能力与其说是学校和现实社会培养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受武侠小说影响来得恰当。 最后,我不得不衷心承认,这一生中还珠楼主是影响我最大的人。不仅是我在初中时受过他的洗礼,直到今天,我身边始终有几本他的书,也是唯一能供我遣怀的。 如果不是他的小说,我早就迷失在人海中,即令没有,今天恐怕也是个行尸走肉。还珠先领我进入小说的幻境,然后,以一些生动的故事,介绍了佛教禅宗的真谛。像在第二零九回“灵境锁烟鬟,绝世仙娃参佛女”中,小寒山神尼的忍大师,誓以百忍渡化众生。为断夙缘,面前置一横木,数百年仙凡未能越此一步。但是其转世的爱女谢璎、谢玲一来,几滴思亲的情泪,居然将横木化为无形。 忍大师感慨地说:“门横亘木,仍为至情至性所动,可知圣贤仙佛、英雄豪杰,都不免为这情字所累。” 还珠又塑造了一位尊胜禅师,他有无上的法力,为了渡化书中的第一魔头--天欲宫的尸毗老人,甘愿为老人所困。禅师欲以虔心毅力感之,施展最高佛法“金刚天龙禅唱”,尸毗老人一怒之下,以大阿修罗法将禅师封禁在高丽贡山一座岩洞之中。 高丽贡山中有七位隐居的散仙,人称丽山七老,皆为禅师的弟子。他们每隔一百二十年,轮流送一蒲团,以孝敬禅师。 最后,尸毗老人受到本身阴魔之害,在天人交战之间,剎时忆及千年前,尊胜禅师有意将他渡化,竟遭他酷刑禁制,不知近况如何。一念之思,禅师立时现身。尸毗老人见禅师百衲衣业已腐朽,最后一个蒲团已经坐破,仍旧慈目相向。 当然老人必要回头是岸,而真正受益的却是我这个读者。我见到的时间动辄百年千载,生生死死之后尚有来世的不了之缘。我所接触的,不是些修持精进的得道者,就是十恶不赦、自私自利,最后沦为邪道、神魂俱灭的恶魔。我所学到的道理,无一不是忠孝节义,克己守礼,待至机缘成熟,自有白日飞升的一天。 是这种时间观、人生观影响了我的一生,沉浸在纯精神的领域里,人间的功名利禄,早已视若浮云。隐隐约约中,我追求的方向已定,最后也终能如愿以偿。 仙侠世界的潇洒,并不能改变人间的现实。学期终了,我还坚信仙佛会保佑。成绩单寄到,一看之下,我竟然呆了,除开音乐、体育、美术、劳作以及童子军以外,其余都是红字。也就是说,凡是需要考试的科目,没有一科及格。 心中一阵冰凉,以任何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没有不留级的可能。除非是奇迹,除非真有菩萨保佑!但是菩萨只保佑好人,我在这段时间,为了要租武侠小说,曾经多次偷了父亲的钱。是不是因此而受到责罚呢?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请原谅弟子吧!”抱着唯一的、最后的希望,我把目光移下去,一排蓝字,在满页红色中,很显明地跃出:“随班附读”! 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了又看,没错,是随班附读!虽然所有的主科都不及格,我还是没有留级。如果这还不算是菩萨保佑,那是什么? 不论如何,开学后我终于有了新课本,回到十九号的座位上。至于小说,店里的书早已被我看得精光,到最后只有还珠楼主的,我还看得下去。但因他羁留大陆,被认为不忠于国民政府,新书皆被查禁。在无书可看之下,我只得回到人间,重新做人。 首先让我感觉到不习惯的,是人间繁琐的事物,平凡而缺乏变化,却日复一日,挥之不去。其次,生活中束缚限制实在太多,这样不行,那样不可,远不及沉迷小说里自由自在。此外,还有某种说不上来的原因,使我感觉到周遭的一切人、物,都有点说不上来的“疏离感”。连仍然坐在七号、我心目中的保护神,也彷佛成了一个云端的仙子,隐隐约约笼罩在晨雾里。总而言之,与我以往所认知的世界,大有分别。 人的认知来自经验,经历过神仙生活的洗礼后,我已经认定人间本来就是蒙眬暧眛的。至于以往,我懒得想,也委实记不清楚。好在我心中有的是避风港,随时可供自己逍遥一阵子,其它的也就不重要了。 有一天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题目,临时考试。身边的事物,在我而言,本来就是模糊的一片。反正不知道该怎么做,按照成例,到时交个白卷了事。 但我现在坐在前面,失去了屏障。老师见我什么都没写,便问道: “你都不会吗?” “不会什么?”我很诧异,过去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还有什么?你没看见黑板上的题目?” 我再瞇着眼细看,黑板上依稀有些白色的影子,淡得像是几百光年外的星星,难以分辨,我只好摇摇头。 老师叫我走到黑板前面去,渐渐地,影子凝聚成形,一些熟悉的字“浮”了出来。我彷佛走出了浓雾,高兴地叫着: “我看到了,黑板上有字!” “黑板上当然有字!你有近视眼,难道你不知道?” “什么叫近视眼?”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那时我们班上还没有人戴眼镜,家里也没人有近视,对眼镜的认识,全部来自漫画上的“四眼田鸡”。 老师说: “近视就是只能看见很近的东西,你必须戴眼镜才行。” 我回家向父亲说要买眼镜,父亲斥道: “胡说,年纪轻轻的,戴什么眼镜?” “老师说我是近视,不戴眼镜不行……”我小心地解释。 父亲立刻光火了: “你们老师懂什么?我家几代都没有人近视,你怎么会有?” 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敢再说。后来还是老师写了张条子给父亲,他才不再反对,给我配了一副眼镜。 戴上了三百度的眼镜,剎那之间,世界大放光明,一切事物纤细入微,清晰异常。不论色彩、形状,动静、变化都充满趣味。同学们的面目是那样亲切,老师也不如我想象中的严厉,每个人嘴角所挂的笑容,都使我感到无比的温馨。 我以往因为小说看太多,以致视觉受损,一直生活在蒙蒙眬眬的天地里。日子久了,习惯成自然,在经验中,永远有一层浓浓的雾,弥漫在我的身边。 由于看不清楚面孔,没有养成“察颜观色”的能力,无从揣摩别人的心意。但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相互沟通,除语言之外,还有姿态及表情等沟通方式。当一个人因不会察颜观色而有了人际关系障碍时,他必然会设法逃避与人的交往,变得内向、闭塞。 正当我从虚幻的环境中探出头来,正对其他的人抱着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时。这两片玻璃立刻带来了奇妙的转机,过去和现在竟然有如此强烈的对比,我对周遭的事物仔细地观察,贪婪地吸收,真可以说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我最关心的第一件事,是要看清楚“小马”的面庞,我鼓足勇气,远远地盯着她。渐渐的,她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形,不再是印象里含糊的影子了。可是,当她那黑白分明的眸子投射过来时,我所有的勇气、决心立时瓦解,忙不迭地把头掉开。 同学们见到我这个新鲜的“四眼田鸡”,立时围了过来,抢下我的眼镜,每个人都要试一试,一时之间,我成了特殊人物。那时的情景,今天想来颇令人感慨。据我所知,现在台湾各中学里,学生近视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八十。长此以往,终有一天“四眼族”见到一个不戴眼镜的人,也会好奇不已哩! 正当我剥复相因,否极泰来,努力学习,即将走上正轨的当儿。学校里却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令我前功尽弃,再度沦入阿鼻地狱。我对事件的前后经过一再思索,详细分析,了解得很清楚。然而命运弄人,实在是无可奈何。 我们卅二班在导师萧辉楷先生领导下,曾经两次荣登全校模范榜,当时班上风纪极佳,学业成绩也足以骄人。根据教育界的理论,数学成绩好的,其智能较高。所以从我们那一届起,本校设立了实验班,专收入学考试数学成绩好者。照理说,本班智能较低,成绩也应较差,但是萧老师却令我们独领风骚。 萧老师是我一生中仅见的、唯一的好老师,正直公平,严而不酷,待我们如同自己的子弟一般。尤其是他的见识和学养,令同学们由衷地佩服景仰。耳濡目染之下,不知不觉中,都受到了他的感化。 我们深庆遇到这样一位好导师,人人奋发努力,前途一片光明。但残酷的现实,却先给我们上了人间第一课。学校当局发现他是青年党党员,逼他“自动”辞职。 那时,我们不懂为什么青年党员就不能教书,大家都忿忿不平。记得我们还推派班长向学校请求,让萧老师继续执教,结果竟劳驾训导主任莅临,全班被训导了一顿。主任大人一口咬定,说我们“无知”,受了“坏人”的蛊惑。 萧老师走时,全班哭成一团,大家心里都明白,老师多的是,但真正好的却不可多得。有些老师上课时牢骚多,教学少,经常被同学当作笑谑的对象。本班的光荣和令誉,完全来自萧老师悉心的教诲。他走了,我们今后的前途呢? 萧老师不仅获得我们全班的爱戴,其它各班的同学也不讳言对他的崇敬。可是,在这个时代中,小人当道,君子蒙尘的现象,随着年纪的成长,阅历的增进,越见越多。除了少数人尚能坚持原则外,大多数都不得不与现实妥协,随波逐流。 新来的导师是位毕业于师大的“专业老师”,年纪甚轻,她名叫张淑珍,身材娇小,可是气焰十足。一进教室,她就开训了: “我知道你们班上名誉很坏,可是别以为我好欺负,我最不怕太保、流氓……” 大家一听,都面面相觑,我们是有名的模范班,从来没有出过所谓的太保流氓,张老师是不是弄错了? 她继续说: “学校当局把我调到你们班上来,就是要好好地管教你们。” 这时教室后面传来一声冷笑,大家回头一看,是这个学期刚由香港转来的一位同学。他姓倪,外号叫泥鳅,个子很高大,常喜欢开人玩笑。我不大喜欢他,嫉妒他身上的衣服,永远是笔挺、干净的。而且萧老师太关心他,常跟他聊天。 张老师怒声问: “是谁在笑?” “是我。”泥鳅慢吞吞的站了起来,伸了个老大的懒腰,全班都不禁失笑。 张老师打量了一下,决定不理他,轻声说: “你坐下。” “你说什么呀?”泥鳅嘻皮笑脸地说。 “我叫你坐下。”张老师提高嗓门。 “啊,别客气,我会的。”泥鳅缓缓坐下去,然后把双脚翘到课桌上。 这一来,张老师的威风尽失,同学们莫不交头接耳。相信都是夸赞泥鳅的勇敢,总算有人为我们出了一口浊气。 张老师楞了半响,声调中请求多于威胁: “我的方法是,把不听话的同学名单,公布在学校门口。再不听,我就通知家长到学校来,还有,就是……”由她的眼神中,我们看出后面又有了新花样。这时泥鳅已掏出一包香烟来,丢了一根给靠窗的“阿德”,阿德是上学期由前一班留级来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人把烟点燃,抽了起来,泥鳅说: “阿德,我在台湾没有家长,怎么办?” “没关系,叫小张把通知寄给我……” 在大家哄笑下,张老师不禁泪如飞瀑,口中不住地说: “你们……为什么……这样……”说着说着,号啕失声,双手捧着脸奔出教室。 一时人心大快,泥鳅和阿德忙把香烟丢掉,大家都知道暴风雨即将来临,无不心情沉重地正襟危坐,静待下一刻的噩运。 果然,不一会训导主任怒气冲冲地,陪着哭哭啼啼的张老师回到教室,那一幅鲜明的对照,实在令人感到意趣盎然,原有的三分惧怕之心也化为乌有。 我们这位训导主任很有名气,因为有一次漫画家“牛哥”,穷追本校一位高二冯姓、绰号为“二马”的女同学,我们的训导主任出面把牛哥教训了一顿。牛哥便在报上画了一幅脍炙人口的“老油条”,其造型即以他为模特儿。下巴突出,还有两颗暴牙,真是微妙微肖,自此,我们都叫他老油条。 不知老油条是在责备我们还是责备张老师,因为他要张老师指认是谁“让她伤心”。张老师却连头都不抬,训导主任便叫同学自首,也没有人出面。最后,他只好逼问班长,班长则说不知道为什么张老师“自己出走”了。 由于全班的共愤以及张老师不肯开口,学校当局也无可奈何。有人说这是张老师心存厚道,怕毁了泥鳅的前途。阿德听了嗤之以鼻,神龙活现地预言: “小张就是我原来的导师,她说她专修教育心理学。什么心理学?就是欺善怕恶学嘛!你们等着看,她一定会找一个倒霉鬼开刀。” 那个倒霉鬼就是我,我猜是因为我个子小,貌不“吓人”,又是“随班附读”,用来祭旗最是合适。 这件事过后不久,张老师写了封信给父亲,寄到父亲的办公室,信中列举了我的“十大罪状”,要父亲对我严加管教! 我在一无所知之下,回到家中,没想到父亲竟然提早下班,严阵以待。一见到我,不问青红皂白,棒如雨下。急切间,我只知抱着头,面对着墙,浑身痛彻骨髓。 父亲打得手酸了,才喘着气,说: “混帐的狗东西,你真丢尽了我朱家的脸!我平常还以为你只是不肯读书,原来你坏到这个地步!不打死你,对不起我家列祖列宗!” “你到底做了什么事?最好老老实实自己说出来,不然,你爸爸不会罢手的!”曹叔叔忙过来劝我。 我本来强忍全身痛楚,猜想可能是“随班附读”的事被拆穿了,正打算自圆其说。这一听,显然还有别的事,那又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你还想撒赖!”父亲又暴跳起来“十大罪状,难道你一件也不知道?” “什么十大罪状?”我连听也没听过。 父亲气呼呼地抖开了那封信,念着: “第一,考试时东张西望,夹带作弊……” 我一听,惨叫一声: “冤枉!”一时泪珠夺眶而出,心神俱颤,我跪在地上,对父亲连连叩头:“爸爸,您老打死我,我绝不敢哼一声,但是请不要冤枉我。我宁愿考零分,也不敢作弊,妈妈在天上,看得好清楚,我是不敢让妈妈生气的。” 父亲听了,怒气稍息,又接着念: “第二,平时成群结党……” 这时曹叔叔插口说: “这算什么?都是同学嘛,玩在一起算什么结党?” 父亲又念: “第三,个性孤僻……” 曹叔叔又说: “怀公,这有点说不通了,第二条明明说邦复平时成群结党,怎么又变成个性孤僻呢?如果是个性孤僻,又跟谁去成群结党?” 父亲想想,也觉得有理,仔细再看,说: “可是,上面明明是这样写的呀!难道说是老师编造的?第四,欺负女生……娘的狗!你这个混帐东西!这总是真的吧?” 我还来不及辩白,曹叔叔又接口说: “什么叫欺负女生呢?我觉得这封信莫名其妙,让我来看看。” 父亲顺手递过去,口中还在说: “老师怎么会陷害他?如果不是他有错,老师写这封信干什么?” 曹叔叔看了看,说: “怀公,您是明白人,这里面除了第一条,其它没有一条算得上是罪状,说邦复考试成绩不好,那是事实。说他作弊,我是不信的,如果作了弊成绩还会坏吗?至于其它几条,我看根本是捕风捉影,什么叫‘衣服破乱’?这也算罪状?那天下的穷人都该杀了!这简直是胡闹嘛。怀公,您明天一定要亲自到学校去一趟,假如真是邦复的错,我负责来帮您管他。同时,也要让老师知道,我们待人做事绝不马虎!” 第二天,父亲带我到学校找张老师,张老师一见到父亲严峻的面孔,立刻说: “朱老先生,我是为了您公子好,小孩子是要管教的!” 我马上抢着说: “我可以找全班同学作证,我从来没有作过弊!” 班上什么人作弊,同学们心知肚明,我之没有作弊,倒不是有什么过人的情操。老实说,有菩萨保佑,还需要作弊吗? 父亲脸色一沉: “你上课去,我会和张老师谈!” 他们谈话的结果我不知道,但张老师绝不可能认错,父亲也绝不会相信我。由曹叔叔开始来“接管”,我心里就有了准备,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我绝不会妥协。留级虽非我愿,但与其长期在张老师的“爱护”下,我宁愿选择留级,甚至于退学。 这段时间里,我心里唯一的春天,悄悄地来了,又悄悄的去了。没有开出灿烂的花朵,也没有鸟语的欢唱。只是雪地里吹过来一阵暖风,冰融了,一棵迟来的嫩芽冒出了头。紧接着,天寒地冻,大雪纷飞,那丁点儿幼芽,永远封冻在我的心头。 我们都骑脚踏车上学,学校寄车棚里,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编号及车位,我是七十八号,马湘君是二十五号。有一天,我看看自己的脚踏车,在学校中很少找得出比它更窝囊的了。破旧不用说,前后轮的遮雨板没有,铃子掉了,甚至连煞车都付之阙如。车如其人,我呢?恰恰好也只配得上这辆车。 每当我看到小马的车,是那么光洁、清爽,心中就不禁惭愧起来。这天我突发奇想,今生我不可能有机会亲近她,也不敢让她知道我对她的感情。既然车子和我同病相怜,何不成全我那可怜的车子,让它与小马的车子相聚片刻,让它也接受点庇护? 我想到便做,于是我把车子特意放在她的车旁,紧紧挨着。若她到校较晚,我会故意延迟些时,在校园中乱逛。因为怕被她发现,还得在放学时,抢在她之前把车推出。如此这般的过着,我心中感到由衷的幸福,骑在车上,都加了一分珍惜与谨慎。我们人车同病相怜,我让它沾了她的光,它也让我分享了一点幸福。 有一次放学时,我有事担搁了一会,眼见她已进了车棚,我的车子人人认识,诡计当然被拆穿了。羞愧交集之下,自此以后,我只好乖乖地把车放回原位。 为了要抢停车位,我发现早一点上学,竟然能够逃避父亲的责骂。自从停车的糗事穿了梆,我索性一大早就到学校,有时甚至早得连学校大门都还没开。后来我发现阿德也到得很早,我们之间便有意无意地比赛起来。到了教室以后,由于都不是来温习功课,闲着无事,便拿后来的同学开玩笑。 我们最常玩的把戏,是把教室的钥匙藏起来,然后躲在一旁,等着看晚到的同学出丑。按照规定,当天的值日生应该先来开门。由于我和阿德赛早,特别要求同学把钥匙放在教室的门楣上,以便早到的可以先开门。 很多比我们稍晚的人都受到愚弄,他们找不到钥匙,只好爬窗子进来。我和阿德就大乐,一个一个地数。渐渐地,我注意到小马一天比一天到得早,为什么?我不敢说。但是心却开始不安了,如果轮到她爬窗子,我该怎么办? 于是,我对阿德说,钥匙游戏玩腻了,阿德不同意,他觉得这比什么都有趣。甚至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女同学爬窗子,才心满意足。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我花了不少功夫,编了不少理由,总算说动了他,不再开同学的玩笑,只是他坚持要把锁和钥匙都放在他的身边。 在一个天色微明的早晨,教室中只有我和阿德,正靠着窗口,向楼下搜寻猎物。突然,我看到了她的倩影!最担心的事终于要发生了,我的心猛烈地跳动,一时手足无措,脑中一片空白,不知该怎样才好。 阿德吹着口哨,走出教室,我则忙取出课本,总得装个好学生的样子吧!我还在胡思乱想,教室门突然关上了,紧接着又听到上锁的声音。糟了,阿德在弄鬼! 我想阻止他,已经来不及了。这时,阿德打开窗子,一溜烟爬了进来。关上窗,他立刻坐到位子上。完了,我该怎么办呢?把阿德的钥匙抢过来,去讨好小马?那以往被我们捉弄的同学呢?只为了我喜欢她,就对她偏心? 正在举棋不定的当儿,已听到有脚步声走近。空旷的回音,是那么稳定、轻巧,我可以想象出小马自信的神情。我的心急剧地跳动,该把门打开呢?还是赶快藏起来?为什么人不能像剑仙小说中的情节一样,可以立时消影潜踪?我怎能坐在这里,眼看着心目中的偶像,竟自佝偻着身体,从那半截窗子钻进来? 但是,我却没有动弹,心中无数个念头此起彼落,暗恨自己过去害人太多,以至于今天丧失了立场,不能向阿德据理力争。 有人敲门了,我急得几乎要发疯,身体发软,低着头,瘫痪在座位上。门被推着拉着,阿德是存心不理,我则是丧魂失魄,动弹不得。 半响,她试试窗子,顺手就打开了。只听得阿德嗤嗤地笑,他终于看到一位女同学爬窗子了,相信他一生都将津津乐道。而我呢,我知道得非常清楚,这将是我今生最后一次,看到她在晨曦中姗姗而来了。 果然她不再早到,但是她却原谅了我。有一次我居然在我那寒酸的车子旁边,见到了她那轻巧、干净的小可爱。或许是意外吧,或许是别人挪过来的。我躲到一旁,想要知道真相,但愿是她自己把车子放在这里的。 我看她向停车处走过去,毫不犹豫地,一直走到我们的车旁。然后轻轻地,把纠缠在一起的那部秃车移开。跨上车,如同一片秋日轻灵的浮云,潇洒地走了。 我的心悸动着,我的手颤抖着,我不忍心骑上那部秃车,只是温柔地,小心翼翼地,将它推到一个无人的墙角。我仔细咀嚼着刚才的情景,抚慰着小马触摸过的把手,抱着车身,痛快淋漓地大哭了一场。 我很感激她的仁慈,可是我还能要求什么呢?我有资格期望吗?乌云密布薄天,寒风已起林梢,学期接近了尾声。我再傻,也知道自己危机步步,因为上个学期成绩太差,现在连求天保佑都难了。 成绩揭晓了,学年平均的结果,英文、数学及理化不及格,我降级到卅七班。 虽然心里有数,我却只想到如果留级了,充其量再留到卅五班,继续念二下。但是现在却降到卅七班,等于是要从二上重新念起。 为什么观音菩萨不再保佑了呢?为什么我上次全部不及格,都能随班附读,现在却只有三科就降级? 父亲的打骂我都没有放在心上,我只要求了解事实的真相,这些似乎不合常情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然? 我没有办法去问观世音菩萨,到了学校,找到教务长,委婉地请求他解释。 原来国府撤到台湾之初,沿用大陆的“学期制”,一年招生两次,有所谓春季班、秋季班之分,每学期终了后,即结算一次成绩,以定升降。无巧不巧,这一年教育部决定改为“学年制”,一年仅招生一次,停办春季班。在施行之初,为了便利学子,规定当时凡由秋季班留级至春季班者,得以暂时“随班附读”。最后在学年结束时,再将全年的成绩平均计算,做为该年升降级之标准。 第一次我符合随班附读的规定,得以回到三十二班(秋季班),到了下学期,全年平均仍有三科不及格,则留级一年,故降为秋季的三十七班。 就这么简单,当然,对懂得其中原理的人而言,什么都很简单。 排除了各种巧合的因素,我开始怀疑是否世间真有菩萨和神仙?在还珠楼主的小说中,那些剑仙腾云驾雾、知道过去未来的本事,比当今的科学武器还要厉害,显然这并非事实。再谈菩萨,如果真能有求必应,那么人活着只要不断地祈求,岂非一切困难都解决了?再如一人求下雨,一人求天晴,菩萨该怎么办? 俗语说“上一次当学一次乖”,这次的代价太高了,如果不是仗着盲信菩萨保佑,可能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痛定思痛,从此我下定决心,拋却迷信附会,凡事不经过自己理智的印证,绝不轻易接受。 人生事态,就是个人意识形成的基因,我不甘于无知,所以勇于探索。这种动机不断地驱策着我,走过崇山峻岭,跨越无涯深渊,由无而有,由暗而明,终于闯出一条康庄大道。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我自己不用心去思索追求,则所有的灾难和痛苦,不仅不能成为人生的借镜,反而变成一场恶梦,将终身陷溺而不能拔。 我一到卅七班,就感到气氛诡异,天天有人打架,同学们说话也很粗卤。不久,我就发现了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有位姓罗的同学,其父为某军种的总司令,家中有钱,母亲又极度宠爱。每天下课时,便从口袋掏出大把钞票,向空中一扬,大声说: “哪个王八羔子要跟我上福利社?” 随声应和的人不少,最后都成为他的党羽。 其次是班上有位女同学,名叫古稚凤,长得清秀脱俗,曲线玲珑,更难得的是有一股神圣不可侵犯的气质。在我们和尚群中,宛如沙漠中的绿洲。自然而然地,她吸引了许多高年级的狂蜂浪蝶,时常来班上骚扰。 曾有一位老师把古稚凤的名字误念为“古鸦凤”,从此大家就叫她“乌鸦”。后来成名的武侠小说家“古龙”,当时就读卅五班。他也是我们常见的“雅客”之一,他对“古稚凤”迷恋之深,可以由其笔名“古龙”略知端倪。 那时同学们多多少少已知一点男女之情,包括我在内,暗恋“乌鸦”的人不少。但限于传统及环境,少男少女纯情式的爱恋与尊重经常纠结不清,彼此也心照不宣。所以,每次见到高年级男生挤眉弄眼的恶形恶状,大家便觉得深受侮辱,不免怒从心生。 除了乌鸦外,班上还有四个女生,其中一位外号叫“十三点”。当时的社会相当保守,男女同学间连交谈都小心翼翼,“十三点”则名实相符,对一切毫无戒心。她常和那些高年级同学,在走廊上肆无忌惮地嬉笑打闹,也让我们难堪不已。 在开学后不久,班上便引发了两次与高年级的打斗。男同学们一商量,既然不能阻止他们过来,只有由我们拦在教室门口,禁止女同学下课时出去。 初时,我还未了解全部的状况,旁观之下,觉得“乌鸦”人很正派,所以很不赞成他们的做法。有一天,十三点的朋友来“护航”,他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拦门的同学退缩了。还来不及考虑,我热血上冲,抢到门口,把脚一伸,抵着门柱。别人不敢拦十三点,我来拦!要打架,我来打! 料不到,十三点的朋友竟然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后来不知是谁向学校投诉,我这次做英雄的代价是“违反风纪”,记小过乙次。 在这种环境中,我知道力量的重要性,正好脑中装了不少“武功秘籍”,何不乘机一试真假。这次事件发生后,每天晚上我都在家中苦练不已。几个月练下来,不论手劲、摔角,在班上堪称无敌。 罗那一伙耍的是另外一套,他们仗着有钱,可以买到月考试卷,所以整天嬉戏玩闹。上课时有老师在还好,若是自修课或老师不在,教室就成了菜市场。想读书的同学都敢怒不敢言,好事的同学则跟着起哄,喧闹之声,时常影响到别班的安宁。 同学看我不怕事,选我做风纪排长,我无视于罗的威胁利诱,专记他们那一伙的名字。卅七班的导师也是童军团长,姓黄名罗。他长得满脸横肉,好似凶神恶煞,可是却有着一颗“菩萨心肠”。我每次呈上违纪的名单,他总是笑容可掬地收下,然后把名单拿给罗看。罗因为有所仗恃,态度依然。而我更是毫不气馁,名单照记。后来罗放出风声,要找“十三雄”以及“小五雄”来修理我。 人生的际遇无常,孔子说:“少年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我当时曾准备要纠合一些不满罗的朋友,果真罗要用武力对付我,大家不妨一较高下。相信所谓的太保,很多都只是一时的意气用事,日深月久,恩怨纠结,遂致难以自拔。 学校规定学生禁止携带武器,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伏击,我特别将腰带两端之铜环磨得尖利非常。在家中,我练了一套“缠龙鞭法”,随时可以抽出腰带,用铜环尖利的锋刃,把树皮割成碎片。此外我还练了“旱地拔葱”,一方面为了逃命,一方面也还有其它用途。因为我个子不高,打篮球时老抢不到球,所以发狠苦练。 所幸罗只是说说而已,我才没有走上歧途。鞭法从未派上用场,但旱地拔葱却使我能从平地拔起,摸到篮框。有了得以骄人的本事,我渐渐迷上篮球,在那种激烈的运动下,全部精力有了适当的发泄,每天总要累到双脚发软为止。 直到班上闹出了一件轰动全台的大事,学校当局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然而,恶果已然铸成,挽救不及。多年后,牵连该事件的同学中,一人被杀身死,一人被判有期徒刑二十多年。而罗生现居美国洛省,任某教会牧师,常现身说法,后悔不已。 以我所知,罗生本性善良,只因家中富有,母亲宠爱过度,无所拘束。而学校无视“教育”的重责,一味敷衍。等到学子们宝贵的青春逝去,出了社会,恶习已经养成,难以更正。再加上社会风气竞逐奢华,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人不甘埋没终生,便只有铤而走险。无论个人、社会或国家,都付出了无可弥补的代价。 学校不是学店,不能专事买卖“知识”,品德、人格可以决定知识应用的方向。用之于“公”,社会国家受益;用之于“私”,一人得利而已。教育是国家、社会千秋万世兴亡所系,而教师则是未来前途的催生者。从历史的观点上看,不论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府的成败,当视其在教育上的措施而定。 在二年下学期的期终考前,就有同学拿着期考试题答案,到处炫耀。贪便宜是人的天性,何况是一些年轻、未经事故的中学生。班上只有少数同学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五位女同学,几位成绩好、自命有把握的高材生以及我这个从不妥协的怪物。 暑假时,有一天大华晚报第四版刊登了一则新闻,大意是: “初中学生看武侠小说入迷 结伙上阿里山修道” 我一看,正是罗和他的喽啰们,第一批七个人,在万华车站被截下来。第二批的二十多人,则计划在日内成行。 我大吃一惊,忙向同学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买考卷之事被发现。学校一追查,发现为首的是罗生,班上还有三十多人涉及。这样大的丑闻,学校一时不知如何处置,有人主张严办,有人主张从宽。而罗等几个人一商量,认为不管学校怎样处置,家里一定会责罚。不如集体逃家,藉此要胁家长,直到获得保证,不加处罚为止。 大家都同意了,最后之所以选中阿里山,是因为其中有位同学曾去过,大家正好乘机野营,玩个痛快。除了罗和少数同学外,其它同学并非个个家里有钱,而这一趟费用,又不是罗等几个人所能负担,因此规定每个人都要缴些钱,分三批行动。 由开始讨论到成行,前后有三天之久,此时他们已经逃家,每天都睡在教室里。大批的同学出出进进,而学校的师长职员很多,竟然没有一个人发觉。 最妙的是第一批正要出发时,其中一位外号“傻蛋”的同学,突然想到妈妈箱子里还有些金条,大家都骂他笨,催他去偷来花。因为火车班次已定,大伙决定先行,并约好得手后,在万华车站见面。 “傻蛋”回到家,光天化日之下,他竟然翻墙进去,当时他父母正在院中与警察讨论他的行踪,不料儿子却从天而降。也幸亏如此,警察得以及时赶到车站,把几个目瞪口呆的小伙子给拦了回来。 最后学校当局折衷处理,为首的七位同学“条件入学”,其它廿七人则通通“留校查看”。 处身在那种环境中,若非过去不幸的遭遇,养成了固执的个性,我必然也是他们的一员。回想卅二班在萧老师的管教下,绝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小小一个班级,不过四十多个纯洁的少年,好的老师可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继续散播良好的种子。不负责的老师,不仅使无辜的学子丧失了他们应有的权利,也为社会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为什么没有任何人从这些事件中学到教训呢?随着社会的繁荣,台湾教育风气日趋恶化。人们只知哗众取宠,敢于负责的人越来越少,愚昧无知渐成主流。数十年后,“爱”的教育大行其道,人人爱惜羽毛,学生已无法管教。作弊不再是新鲜事,飚车、打架、抢劫、绑架、勒索、杀人等层出不穷。不仅是老师打学生、学生打老师,还有学生结伙攻打警察局的! 古人说得好:“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我惋惜萧老师的离去,也哀叹良师益友之难遇。国家民族的前途,端视下一代的教育。而下一代的教育,却又控制在上一代人的手中。只能怨我们生不逢时,因为环境的因果循环,在人生最珍贵的起步当儿,竟遭到这样无情的摧残,付出了一生的幸福。至于国家社会更是不幸,十几年的教育培养出人人为己的人民,最后闹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片乌烟瘴气。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