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章六一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起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承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转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合

◆起-认知
    ┌───────────────────┐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
    │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
    └───────────────────┘
  注
  概念分析:牝:雌,对天下而言,为生息聚集之所。
  解
  老子认为:国家之大者,如同江河之下游,是天下会归之所在,亦为各小国人民,
    生息聚集之所。生物在交配之时,雄性主动,雌性主静,其结果是新的生命皆
    孕育在雌性身体中,牝常以安静卑下胜牡。
  释
  静者空也、柔也,是「动而愈出」、「柔胜刚」也。国之所以大者,是「大」以静
  始能容,能容乃大。
  阴胜阳者,是以静制动,静常居下,居下者因顺乎能量之向性,故效率较高。

◆承-应用
    ┌───────────────────┐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
    │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
    └───────────────────┘
  解
  老子认为:大国能够容纳小国,所以小国愿归附之;小国能容忍大国,所以能与大
    国合为一体。
  通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
    ,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释
  国与国之间,一纳一忍,是上、下兼容也。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然?
  从古到今,由于地缘及利害的冲突,国与国之间总处在不断的兼并及融合的过程中
    。如果进行得顺利,兼并的国家能够相互容纳及容忍,则成治世,人民生活条
    件改善。若不能兼容,则对立或争战不已。
  凡是对双方均有利的,本不难一拍即合,但涉及人性,则事态复杂。大国的心态易
    偏于骄慢,而小国则倾向于妒忌,一骄一妒,则龃龉相交矣。

◆转-理由
    ┌────────────────────┐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
    │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
  解
  老子认为:所以大国谦虚容纳,小国谦虚容忍。对大国而言,不过为了壮大力量,
    须搜取更多的资源。小国则为了保障安全,才加入大国的体系。
  释
  不论如何,谦虚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的安全。对大国而言,虽然兵多将广,却因
    地大人杂,管理控制不易。小国则人少力薄,禁不起战火的摧残。双方的利益
    ,需要先取得共识。
  一个国家不论在文化、经济、商业上,均要求繁荣富庶,而其资源、市场、生产等
    ,又无一不与国家的腹地有关,不论大国、小国,所面临的问题均同。合则多
    利,分则多害,廿一世纪地球上将因地缘关系,划分为四大经济合作体。此为
    不变的历史法则,不是个人的意愿所能左右。
  问题在于合并后之经济实体,其中的人民是否能和衷共济,关键即在人民彼此间相
    处的态度。若大国没有容纳的雅量,小国又没有接受的忍性,则其纠纷势将难
    以遏止,成为下一时代的新问题。

◆合-结论
    ┌───────────────┐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
    └───────────────┘
  解
  老子认为:这样双方面都得到想要的利益,大者理应居下谦虚。
  释
  由于大国聚集众有,实为众国之表率,多容多得,始能成其大。是以能谦逊自抑之
    大国,能令被兼并者消除疑虑,而众心归之,国乃益大。
  能容乃大,大人能容小人,上人能容下人,智人能容愚人。人不能容人者,乃因其
  小、下且愚也。
  大容小,是大得小也,既有所得,态度谦下又有何失?且夫小既归大,唯有使其心
    悦诚服,才不会失和。是以,大者宜为下。
  然而当今无道之大国,常趾高气扬,以上凌下,其败亡指年可待也。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