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起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承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可名于小, ◆转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合 ◆起-承章卅二 ┌───────────────────┐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 └───────────────────┘ 注 客观真实:自然之能量无限。 解 老子认为:大道泛行于天下,可左可右,无所不至。 释 道本来存在,治世为道,乱世亦为道,本无须言。然世人不识,故「强为之容」, 以唤醒迷人归途,实可谓苦口婆心。 ◆承-现象 ┌───────────────────┐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 │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 └───────────────────┘ 注 客观真实:见《章二》 解 老子认为:万物依循其规律而欣欣向荣,道不偏不辞,不居功,亦不占有。 通 ●《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章二》:『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章九》:『功成身退,天之道』。 释 《章二》已有此言,在此再加强调。廿世纪之今天,人类文明遭逢冲击,传统价值 破产,举世动荡不安。思想上亦是百花齐放,民主自由蔚为时尚,人类之群体 内聚力式微,人人自我放纵,追求物质满足。为政者,莫不矜功炫能,灌输唯 富为德的功利思想。结果金权控制了媒体、政体、群体,三体合一,以至于人 类前途面临严重的危机。 这些功利至上,违反均衡律的现象,在在显示了人类社会的穷途末路。但在宏观上 来看,天道依然,所变者人间世,由于「量变」已经扩及整个全球,不论文化 、宗教、制度、知识、环境、观念,都已经接近了「质变」的关头。 当此之时,『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其义大矣。 ◆转-原理 ┌───────────────────┐ │常无欲,可名于小, │ │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 └───────────────────┘ 注 概念分析:小、大指其相对极限。 解 老子认为:道之本体不忮不求,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而道之影响所及,无远弗届, 万物都以其为依归,故而其大无极。 释 『万物归焉』表示能容,能容必大。能容又不居功、不为主。归者更多,量亦更大 ,大而又大,方可谓之真大、实大。 ◆合-结论 ┌───────────────────┐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 解 老子认为:正因道不自以为大,所以能充塞宇宙间,大至无际。 通 ●《章二》:『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章七》:『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释 大与小、长与短仅系相对之比较认知,人在一坐标空间中,当其自认为很「大」时 ,必然是与较小之空间作比较。同理,人若认为尚「小」,显然是能见到或感 觉到更「大」的空间。 故凡自以为大者,表示其所知所能已至极限,不知尚有更大。同理,不自以为大者 ,必已看见更大的目标及能量,故终能成其大。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