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起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承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转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合 ◆起-定义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 注 客观真实1:感官皆为接受外界刺激而生,目的在观察。 客观真实2:善于观察判断者,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及经验。 客观真实3:能正确地观察判断他人,即是智者。 客观真实4:人要了解自己,不能假外界刺激、感官侦测,须从己身内省。 解 老子认为:了解他人的,可称为智者,了解自己,才能称为明道之人。 通 ●《庄子˙胠箧》:『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 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庄子˙骈拇》:『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吾所谓明者,非谓 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六祖坛经˙坐禅》:『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论语˙里仁》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章十六》:『知常曰明』。 ●《章五三》:『见小曰明』。 释 人的一生中,幼儿时期受到父母及家人之关爱照顾。稍长,则蒙学校及社会之培育 栽培。在其经验中,唯有「自我」是连续的,此自我即是主观宇宙的中心。 在这种「唯我」的发展过程中,有些父母、师长,受到了近代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 ,无不急切地希望将所有的知识,灌入孩子的大脑。由于知识等于功利,每个 人的内心,都形成了一道坚厚、利己的「自我堡垒」,而无视他人的存在。 另外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多半发生在物质生活条件较丰的家庭,家长常认为社会 上生存竞争过于艰辛,因此应该给儿童一个无菌的温室。于是纵容溺爱,尽量 满足其无餍的各种需求,深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这两种观念,事实上都犯了无「自知之明」的错误。人若自知,当知人类之有别于 万兽,在于儿童时期宝贵的学习机会。所应学者,即为未来在社会上将面临之 真相。所应明者,即为如何正确地应付将发生的变化。人若不自明,何以教导 无知的儿童?许多一知半解的专家,打着「爱的教育」,害人匪浅。盖人之感 性,喜见他人之欢容,理性却应知,目前之欢容,恐须在未来付出代价。 到了进入社会,人人为了生存或是意识形态而相互竞争,利害冲突比比皆是。若人 未曾于儿童时期学习了解真象,又无适应能力,自必逃遁于虚幻之过去岁月中 ,难以自拔。有人始终顽愚不悟,痛苦沮丧,自闭于茧壳、堡垒之中;亦有人 察觉到世事残酷,自我并非宇宙中心,人生岂非噩梦一场? 能打破茧壳,看到他人之存在,从而了解、共存,即为智者。然若仅因现实压力, 或者为了利益的引诱,其成功虽可期,但必须牺牲某些自我意愿、原则,以换 取若干不知是否真正需要的成果。其未得之前,劳心劳力,意念集中,未知时 日之竟逝。既得之后,若满足所需,势将再接再厉,未知将伊于胡底?设若不 能满足,则所为何来? 唯有能及早回头,反省己身,明了自性真正的需求,谋定而后有所举动,才是明道 之人,庶几无悔也。 习技学艺本为谋生,谋生之余,若不知生命除生存之外,尚有需求,岂不悲夫? ◆承-客观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 注 客观真实1:力有单位、大小,作用于物,大者胜小者。 客观真实2:人之自我无形无象,无力可施,唯意志可制。 解 老子认为:能战胜他人,可以称做有力之人。而能克服自我,才是真正的强者。 通 ●《论语˙子罕》:『子绝四,毌意,毌必,毌固,毌我』。 ●《庄子˙胠箧》:『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不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其所不善而 不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 释 人最大之敌人即为「自我」,而最可怕之处,乃人之「自我中心」,因其无所不在 且无时不存也。人若不知有此敌,任性而行,必以私利为先,是则将违众利, 终至处处碰壁。再若仗恃权、势、财、力,逞一时之快者,其陷溺更深,树敌 更众,迟早遭报。 人唯有醒悟「自我」为敌,起而抗之,才能产生自知之「明」。然私心重重,积习 难改,虽「明」不见得能「胜」。欲胜己、自制之人,首先必须去欲,无欲则 刚,不受环境左右;其次则求明理,使行有所宗。 能去欲、明理之人,则为强人。 ◆转-行为 ┌───────────────────┐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 └───────────────────┘ 注 客观真实1:人所能拥有者不过及于一身,但心中所需,却是无限。 客观真实2:在心理上,若所求大于所有,即感不足、贫乏。 客观真实3:人之能自制而行者,基于意志力。 解 老子认为:能满足于既有者,是富足之人。不计艰难以行的,可称做有志者。 通 ●《庄子˙让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 位而不怍』。 释 在心理上,人如果认为所拥有的,已经能满足需要,此心理状态即可称做「知足」 。真正知足者,不论所有者为何,皆能满足,自然而然不虞匮乏,是为「多」 。反之,不论人所拥有的是什么、有多少,皆无法满足,必然感觉「少」。两 者相较,在心理认知上,前者虽「无」尚「多」,后者纵「有」却「少」。富 之本意为多,贫本意为乏,人之富与贫,端视其「知足」与否而定。 人之行为,若只来自外在环境的刺激,则称为习惯性或潜意识行为;若受理性支配 ,则称做意识行为。后者在判断抉择之际,能不计利、害,无视生理、心理之 感受,完全在意识控制之下,只求目标之达成。这种力量,就是意志。 ◆合-结论 ┌───────────────────┐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 注 概念分析:死:生理机构功能停止。亡:各种机构之功能现象不存在。 解 老子认为:坚持原则不移的,能够久存于宇宙间,身体死去而精神不亡者,可谓之 长寿。 释 人有理性,应以理性判断所认知的事物。从古至今,人性未变,故理性依然。是以 有理性之人,今古同源,不失其所。 由于理性不涉及个人主观之利害,而前述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各节,皆已阐明「其所」。人应该进一步 认清,人之生命绝非肉体一元而已,每一个体生命与其它生命体之间,还有一 层互动的精神生命。肉体功能终止谓之「死」,精神消失则为「亡」,能自知 、自胜、知足且有志者,当其身体死后,精神却永留人间,是为:『不失其所 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孔、孟、老、庄之流也。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