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千年不倒翁——应县木塔


  北宋末年,辽宋边境十分紧张。辽国多次想用兵征服中原,宋朝将士每次都拼死抵抗。
  辽宋双方一次次地交锋,相持了很久。北宋朝廷的态度也是很不明朗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不休,轻信的皇帝宋真宗一会觉得这派有理,一会又觉得那派有理,经常改变主意;而辽国却是对中原虎视眈眈,志在必得。如此几番之后,辽军终于战胜了宋军,长驱直入,进逼澶渊城下,宋朝大乱,主和派劝真宗割地赔款,迁都南方,主战派代表丞相寇准却准备“逼”皇帝亲征,鼓舞将士一举收复失地。真宗心里实在害怕,寇准一面避开主和派单独劝说皇帝,一面暗暗作好行动安排,一旦皇帝作出决定,立刻安排车马、侍卫并大加宣传,决不迟疑。也不知谈了多久,真宗终于同意了亲征,寇准松了口气,宋朝终于有救了,大家紧张地忙碌起来。他也是冒性命之危劝驾的,万一皇帝真有个三长两短,也绝不是那么好交代的,事实上,皇帝亲征比起坐守朝廷来危险性又大了多少倍呢。
  真宗来到前线上,并且到了双方火拼的澶渊城下,将士们得知都非常感动,他们誓死保卫国家,保卫皇上,形势一下起了变化。宋军很快地退了辽兵,正待乘胜追击,真宗却不许了。原来他也并不想战,只是辽国贪得无厌,一定要让他连一隅江山也不保,他才动了气,加之寇准不停地劝说,他才亲征来到这里。而此时,辽军败退,正是讲和的好时候,条件也好谈,自己也可以早些回宫过安逸的日子。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真宗临走之前,察看了边界的地势地形,当他看辽国边境应州有一座雄伟高大的古塔时,便下诏要求在北宋与应州地位遥遥相对的定州,修筑一座超过对方的高塔,以观察敌方军情。宋朝的能工巧匠们日夜苦干,终于将塔修至当时工程技术的极限高度,约84米。登高望远,料敌效果十分显著,而塔名也直截了当地被命为“料敌塔”。
  于是,在蓝天白云的北方大漠之中,便巍然挺立起两座高塔,一木一石,遥遥相对,显得格外瑰丽壮观。
  那么,激怒并启发宋真宗的应州的木塔,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塔呢?
  原来这座木塔,叫“佛宫寺释迦塔”,因它位于山西应县,又称应县木塔。它建于辽清宁二年,距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因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部用纵横交错的主柱、木环、深架、斜撑与斗扶相互搭连,因而它是现存最古老高大的纯木结构的塔,堪称世界一绝。塔高67米,外观五层,加之每层又有暗层,实为九层,修建在一个4米余的石彻高台上,底层平面呈八角形,直径达30米。第一层,门开南面,室内空间设计颇具匠心。内外柱间,是朝拜礼佛的通廊,中心佛堂上,有高约十米的释迦坐像,四周墙壁上绘有如来、金刚、天王及弟子,尤以飞天最为精美,每当饶钹空鸣,佛香氤氲,室内氛围顿时肃穆而神玄。自第二层以上,八面凌空,塔内塔外景色连通。塔内佛像形态各异,有的塑四方佛面向东南西北各方,有的释迦居中,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塔内并无暗层,因而十分宽敞高大。塔外均有回廊和扶栏,远望恒岳、桑干尽收眼底。据说最多一次曾有几千人同时登塔眺览。令人叫绝的是,在近十个世纪的沧桑岁月里,木塔曾历经多次强烈地震和战乱,仍岿然不动。据载,元朝曾大震7日,近年邢台、唐山、内蒙及林格尔地震均涉及于此,于它都无丝毫的损害。1921年,冯阎军阀混战,木塔中弹两百余发,两根立柱折断,仍安然无恙。应县木塔,巍峨壮观又不失端庄秀丽,连同它传奇般的经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和辉煌成就。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