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印度佛经的藏所——大雁塔


  在我国,很少有人不知道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的,那是因为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了这样几个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之家喻户晓。现在我们知道,孙猴、八戒和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而唐僧,在历史上却是确有其人。
  唐僧真名叫玄奘,是唐代时一个著名的和尚,为求取真经,他于公元617年孤身从长安出发,不远万里去当时的佛教圣地——印度学习。当时的印度,宗教与学术十分发达和活跃,宗教学派林立,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佛教大国。玄奘遍访名师,如饥似渴地学习,几年时间便通晓了各派学说并很快以博学善辩而闻名。
  一次,印度的戒日王决定举行一次学术辩论大会,邀请中国学者玄奘做大会论主,主讲并裁定辩论各方的学术研究水平。当时玄奥正在潜心钻研一部佛经著作,大欲谢绝,然而在戒日王一再力邀下,他只好同意了,因为他想到这样一个隆重的聚会正是探讨佛经要义,进一步了解各家思想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准备论稿。公元642年12月,当印度18个王国的国王、僧侣、学者六千余人来到曲女城参加辩论大会时,会场门口高悬的正是玄类的大作《制恶见论》。玄奘作为论主,连续18天,在辩论会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大家认真倾听他的精辟议论,为这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学者高深渊博的知识和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而深深折服。当场,戒日王和其他国王便纷纷赠给他珍贵的礼品,各宗教学派也争着授予他各种荣誉称号。一时间,玄奘名扬全印度,被公认为第一流的大学者。
  玄奘留居域外17年,行程五万余里,足迹遍及大小110多个国家,举世罕见。贞观十九年,当他带着617卷梵文经典回到长安时,朝中官员和京城僧众出城迎接,太宗还亲自召见了他。玄奘不为金钱权力所动,只求能专心译经,太宗不肯他远去嵩山少林寺,特让他担任长安慈恩寺主持。为贮藏和保存经卷,玄奘依照印度建筑形制设计建造了一座塔,这便是大雁塔。
  大雁塔始称雁塔,后来因区别于小雁塔而改称现名。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的方形塔,仅五层,后经战火和修缮,明代时在外表加初两砖予以保护,才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种楼阁式砖塔的样子。
  塔平面呈正方形,高64米,加之修在一高地之上,望去直插云天,的确是“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塔基东西长46米,南北宽49米,呈矩形。塔自第一层以上,每层显著向内收分,形成一方锥形。通体而观,塔基如两翼舒展,塔身如引颈向上,整座高塔,颇似一只大雁,雁塔之名,大概正得于此吧。塔的门媚门框上,有阳刻的唐代木结构大殿的建筑图景,画面严谨,线条遒劲。塔内设木梯,可逐级上登,自塔上俯瞰城郊景色,十分壮观,令人心旷神怡。据说,唐代及以后各代参加科学考试的新科进士和文人墨客,都以能“雁塔题名”为荣耀。正如诗人岑参所描写的,“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大雁塔以其简洁和古朴的造型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唐太宗和高宗曾分别为玄奘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被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并刻碑,立在塔的南面。传说有位怀素和尚十分喜爱晋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因太宗为玄奘写了《圣教序》而大受感动,就设想请王羲之来书写《圣教序》。他耐心按序文收集王羲之的字,最后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着,他因此张贴“求字告示”,并答应选中一字赏金千两,成为历史上另一段“一字千金”的佳话。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