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四、古典风味的旋律


  从大沙河边的树林里飘来的空气里,是傍晚的小城的嘈杂的声音。这声音掩盖了河水流动的韵致,四周都是沉重的浑浊。
  天色渐渐暗下来,胡大威打开了灯。明亮的灯光照耀着焕然一新的客厅。姜一品在旅途上断断续续地睡过三四节小党,此时精神正好。看着胡大威的堂皇的客厅,他说这种地方喝酒不好,最好是那种街面胡同的小酒馆里。胡大威说,行了行了,地方不好将就点吧。
  姜一品终于说到他的滨海之行。
  这一次,胡大威问,为什么还是不成?
  姜一品不知从何说起似的,半天没开口。
  胡大威问,你没去他家?
  去是去了,姜一品说,也喝了酒。
  她男人在家里?
  在,姜一品说,不过,那人不错。
  胡大威问,你没想法打发他离开吗?
  不用打发,姜一品说,他主动离开的。
  那还有什么说的,胡大威说,好机会嘛。
  姜一品说,你不知道情况。
  还要什么情况,胡大威说,感情有基础,环境很好,憋了这么多年,一上来还不先给她来个干柴烈火!
  姜一品说,问题是一开头就没弄好。
  你跟刘岚谈崩了?
  不是跟刘岚,姜一品说,是我自己说错了话。
  我怎么越听越不明白啊。
  让我慢慢跟你说吧,姜一品说,开始很好,三个人落了座,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话题嘛,自然是无聊极了,从彼此的身体说到单位的工作,然后说到本省几个城市的不同,然后说到孩子,客套得没一点意思。我当时极力想逃出那些讨厌的话题,所以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胡说。不知怎么,我就说到我父母,然后就说到我姥爷。
  你这人也真是,胡大威说,怎么说到你姥爷呢!
  确实是扯远了,姜一品说,后来我才知道,不仅是扯远了,而且是扯错了。我压根儿就不应当涉及那个领域,那个为人处世的道德领域!你不知道,姥爷的故事对我的心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破坏了我本来设定的计划。
  窗外的草木不停地摆动着,夜色已经上来了。
  晚风保持着比白天更明确的清醒,款款地诉说着黄昏的美妙。
  深远的空间将地上的声音吸到无限中去,只有两个人的房子显得空空荡荡。
  什么样的故事,胡大威问,竟会影响你的心情?
  一谈到外祖父的故事,姜一品的语气马上就变得顺畅了。
  他侃侃地说起自己的姥爷来:我姥爷是个有名望的人,小城里有名的医生,平时怀里揣着一副银针,一般的小病小灾,他一两针下去,肯定会好,没个跑!
  听你说,胡大威问,他有学位是不是?
  那时不叫学位,姜一品说,人家叫功名,或者叫身分。我姥爷是光绪年间的秀才,那时的秀才比现在的教授还稀罕。而且我要说,对我姥爷那个人,不能用功名来评论。他既是个才人也是个怪人。方圆几十里,没有不说他脾气大脾气怪的。比如,他特别听不得人家唉(读音为yai,四声),用书面语说,就是呻吟。他对病痛者的唉声过敏,一听到那种痛苦不已的声音他就头疼,浑身发抖,背上起疙瘩,而且发痒。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他常常是马上跑掉,或者立即动手给人家把伤痛治好。有些上门的病人不了解我姥爷这个特点,当然了,有人是因为痛得难以忍耐以为呻吟可以得到我姥爷的同情,这种病人常常是人还没进来先就大声的唆。这时,我姥爷会立即离家而去,对病人不管不问。你唉吧,我听不得那种声音,你唉你的,我走人。什么时候你不唉了,我再过来给你看病。你说这种人,怎么跟他玩!
  胡大威问,真就不管病人了?
  管还是管的,姜一品说,十有八九是等病人不再唉了,就是说没有呻吟声了,他才回来给人家看病。他这个毛病,年纪大了以后稍有改变,但改变不大。从前,他听到路边有人呻吟,他马上逃跑。后来几年,听我娘说,在路上偶尔遇到大声唤的人,他也会皱着眉头,走过去给人家扎几针。一般地说,针到病除。说到这里,刘岚的丈夫问我,你姥爷叫什么?我告诉他,我姥爷叫刘子超,诨名刘一针。
  他问这个干吗?
  我也不知道,姜一品说,随便问问吧。
  我姥爷从来不出诊,姜一品继续说,谁有病谁上门来看。这是他的规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定这样的规矩。当时城里有一位姓崔的拔贡,以为自己地位高,派人请我姥爷到他家给他母亲看病,姥爷不去。拔贡你不知道吧?拔贡既是学业职称,也是一种身分。这种学位高于秀才低于举人,就跟现在的硕士似的,不如博士,高于学士,懂了吧?当时这个学位象征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进士和举人。
  你姥爷去了没去?
  人家不去,姜一品充满敬意地说,说不去就不去。不出诊是他的习惯,什么人都不能改变。不要说拔贡,你就是举人状元的亲娘看病,他也是这个规矩。那时候的人不跟咱现在一样,人家是订了规矩就得遵守。我们,看吧,现代人是什么东西,定的规矩,立的法,不起大作用,给点钱就变样,连法律都敢卖。人家不,人家是说到做到。崔拔贡了解到我姥爷的脾气,姜一品说,只好亲自登门来请我姥爷,一再说明此事非关别的,仅为老母重病在身不便行走,小生才萌生此冒昧之念,恳求先生屈就寒舍,云云。看他一片孝心,而且态度谦卑诚恳,我姥爷才勉为其难地跟他去了。说这话时,我看见王信轻轻念着我姥爷的名字,在一张黄色黏贴纸上写下“刘子超”三个字。他又问我姥爷当时多大岁数,我说这我不清楚。
  话说那拔贡,姜一品摆出说大鼓书的架式说,姓崔的那人对药理略微懂一些,当我姥爷开药方时,他轻手轻脚地走到我姥爷身后看他开处方。姥爷大为不悦,当即掼了笔,质问崔拔贡,既然你会开药方还叫我来干什么?崔拔贡一句话不敢多说,讪然离开。我姥爷只开了五味药就不再开了。崔拔贡以为我姥爷是因为刚才不高兴而中止了处方,很是不安,不知这药方该不该用。我姥爷看出了拔贡的意思,问他你是不是担心我没开全处方?拔贡说,在下生怕刚才冒犯了先生,以至于先生搁笔。我姥爷说,你以为我就那么小肚鸡肠的!跟人生再大的气,也不能把脾气发泄到病人身上啊。五味药就不少,开上一大篓子她也吃不完!拔贡诺诺而退。次日,姥爷给病人又扎了一针,崔母果然三日即愈。
  有本事的人都有点脾气,胡大威说,这可以理解。
  没本事的人最好也有点脾气,姜一品说,脾气就是个性,没个性的人就是不行。不过,当时我不想讲下去了。王信说很有意思,要我继续讲。我说,讲故事嘛,最好和在场的人有点关系才好。我老在这里说一个几乎跟我们三个人都没关系的老故事,不是很讨厌嘛。咱们还是说点别的吧。这时王信却说,你怎么知道这故事跟我们没有关系呢?
  就是呢,胡大威说,跟刘岚就有关系。
  什么关系?姜一品说,她又不是老中医的外孙媳妇!
  差一点嘛,胡大威说,都怨你没能及时抓住,叫她跑了。
  抓是抓不住的,姜一品说,她命里注定不会是我们姜家的媳妇,而是王家的媳妇。不过,当时看王信那样子,不像是故意投人所好的瞎捧场。说实话,我对这个占有我初恋情人的男人,开始有了一星半点的好感。我想,这人还行,能对这种老故事感兴趣的人肯定还有点鉴赏力,至少懂点风骨、个性、情操什么的。于是我就看在他面上,接着讲了下去:
  听母亲说过,当地有一军阀,可能是个旅长,当时就驻扎在城里。这个人好像姓范,《毛选》注释里有这个人的名字。他的老婆生病,请我姥爷去,姥爷不从,说他从不出诊。那军阀自恃权大,强行将我姥爷绑去,姥爷在他军营里宣布绝食。旅长问我姥爷为什么绝食,姥爷说你去读读《史记》吧。旅长说,我小时就读过了。姥爷说,你忘记了那本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旅长看我姥爷不是个等闲的庸医,大为敬佩地说我姥爷是那种三军不能夺其志的人,并且老老实实的在我姥爷面前俯首请罪。我姥爷愤怒难消,还是不愿行医。旅长这东西真坏,他知道我姥爷对唉的声音过敏,就让病人不断地唉。我姥爷被病人的呻吟所折磨,人又走不脱,终于出手为那妇人下了针。
  姥爷牛刀小试针到病除,旅长不得不佩服。他怕太太的病不除根,请我姥爷在军营内多呆几天。我姥爷说他从不在外留宿,执意要回去。旅长亲自开车将我姥爷送回家去,并请我姥爷给他拿几副药。我姥爷把处方一推说,我又不开药房,你在我这里能拿什么药!旅长大为吃惊,问为什么当医生的不开药铺。你猜我姥爷怎么说?他说,自己当医生开处方,自己开药房卖药,那跟拦路抢劫有什么两样!旅长听了,又是一阵佩服,再三鞠躬,从此不敢冒犯我姥爷。旅长的老婆病好后,旅长亲自前往我姥爷家拜谢,光和物就抬了六个大盒子。姥爷听说,托故不见。你想跟他玩,人家还不跟你玩呢,犟去吧。
  关于姥爷的故事,差不多就这些。

  胡大威居然也听进去了,看上去一脸都是敬重。
  外边完全暗下来了,屋里的灯光也显得更加纯正。
  比较起来看,胡大威说,现在的人就是不行。
  岂但不行呢,姜一品愤慨地说,太不行了,有些人简直就是下贱!
  这时,姜一品描绘与时的情景,说,我发现王信眼神迷离,手拿一支铅笔,好像在想什么。他的手指在茶几上轻轻弹着,情绪激动,不断地说好、好、好。我呢,一说完这话就后悔了。倒不是因为我这话说得不对,而是这话确实有点针对我自己。胡大威你设身处地地想想,我当时心里藏的是那个企图,而嘴里却说出这般慷慨这般高尚的大话来,委实有点自打耳光。说人家下贱,你自己高贵吗?你打算偷人家的老婆,却还要装得人模人样的,这不是虚伪不是下钱又是什么?难道这种嘴上说得呱呱叫心里却乱七八糟的行为就是你的个性?你的个性就是喝酒吹牛偷人家老婆而且装得跟好人似的?这些孬种事,现在这世界眼下这些人谁个不会?坏事太容易学了,孬种不需要特别的培植,一学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成。不说这些了,什么鸟事,喝酒!
  今晚高兴,胡大威说,来它个一醉方休。
  又是三杯酒下肚,姜一品说,我觉得行了。当时我有点心神恍惚,企图摸一摸刘岚的手。谁知道,这东西比松鼠还乖觉,她很端庄很礼貌地站起来,说要去厨房里做她的拿手莱,就离开了桌子。去就去吧,看她一脸的殷勤,我没说什么。她一走,王信就凑过来,声音极其温和态度极为郑重地请我再说点我姥爷的故事。我想,我哪里是来给你讲故事的,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你老婆也。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当时我看他那么谦恭,确实是于心不忍,就又说了一段我姥爷和王银匠的故事。
  胡大威说,你以前没讲过这个王银匠。
  偶尔想起的呢,姜一品说,平常谁想到那些古人啊。
  有意思,胡大威说,我也觉得有点味道,你就接着说吧。
  姜一品说,我始爷那个人吧,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散个步。他每天早晚各要散步个把小时。早晨的散步就是在自家院子里弄弄花草晒晒太阳。傍晚的散步是出去,从家里出去,一直走到城北关大沙河边的一家银匠铺子那里,并在铺子里喝一杯茶。王银匠知道我姥爷喜欢他泡的铁观音,特地给他备了个专用的茶壶。姥爷一来,银匠就给他泡上茶,将茶壶放在那里,两个人也不多说话,一个自顾炉子上的活,一个边饮茶边看银匠的手艺。这样的关系维持了很久,既没有起伏也没有变化。姥爷说来就来,说去就去。银匠呢,该生火就生火,该封炉子就封炉子,彼此见面连句寒暄都没有,分手时也没什么告辞的话,看上去就跟两个陌生人似的,但谁都知道,他们是朋友。
  好,胡大威赞叹道,太好了!
  姜一品此时是一脸的肃然,像教徒述说天主的故事。
  银匠从不介绍熟人去我姥爷那里看病,我姥爷也从不受人之托去银匠那里打制银器。他们唯一的来往,是银匠曾经给我姥爷打过银针。我姥爷生过几次大气,比如我前面说的两次,拔贡摆架子,旅长绑架人,都把他气坏了。他生了大气就将银针投入河里,发誓不再针灸。遇到这种时候,很多人都上门劝说,务必请我姥爷慈悲为怀,继续行医,姥爷一概不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王银匠不同,他能从姥爷的表情里看到什么时候姥爷心思动摇。这时,银匠会悄悄为他打制一副新银针,等我姥爷来喝茶时,一声不吭地把银针放在姥爷的茶壶旁边。姥爷会意,看看针,喝好茶,拿了针就走,也不言谢。如此这样的三四次,姥爷不觉得欠了银匠的情,银匠也不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大好事。后来银匠老了,生了重病,安排好后事才去找我姥爷,让我姥爷给他看病,而且决不再找别的医生。银匠家的人劝他不要这样固执,他那里看不好,可以再找别的先生。银匠说,我就找刘先生看,他看好了就好,看不好你们也不要再去找别人,死活都让刘先生治。
  治好了吗?胡大威问。
  岂但治好,姜一品说,还除了根呢。说到这里时,那个王信说,人家前辈就是前辈,现在的人做不到。我告诉他,我姥爷临终前曾把舅舅叫到床前,告诉舅舅做人要有风骨,绝对不要巴结富人更不能嫌弃穷人。对太穷的人,不能收他们的钱。借我钱的人不少,我也记了点帐,可我没打算要他们还。大舅诺诺。姥爷问我大舅,你是不是看过这个账本?大舅点头。姥爷又问,你是不是要过债?大舅低了头,承认有一次出去行医,身上缺钱,顺便到附近一家欠我们债的人家要了点钱。姥爷骂我大舅是个小人。大舅反问他,既然不要账,那你还记账干什么?姥爷说,我记的那些账,是为了将来万一他们为富不仁,我好揭他们的老底。大舅恍然,真心认了错。姥爷叹息说,如此看来,当爹的有一分小人见识,子女们便会有三分小人行为。于是当着舅舅的面将账本一把火烧了。不瞒你说,王信听到这里,老大一个活人,当时就跟木头似的,要不是刘岚吆喝他去厨房端菜,他还埋在故事里。大舅看姥爷不行了,招我母亲去,让父女两说点知心话。母亲来到他床前,姥爷说,我不行了。我母亲在那里安慰姥爷说,爹你不要紧啊过几天就好了。姥爷听不得这种婆婆妈妈的安慰,生气地说,我要死了就是要死了,人快死了你还哄我干吗!我母亲还要说别的,姥爷却挥手将我母亲赶了出去。母亲一辈子都懊悔,姥爷找她过去本是要说点知心话的,因为她的寒喧,害得姥爷没说出要说的话来……
  其实你母亲那样说也是常理,胡大威说,哪有女儿说爹要死的!
  可我姥爷不是平常人啊,姜一品说,他那种人,不能用平常眼光看!
  那个银匠呢?胡大威问,你们知道他叫什么,到哪里去了吗?
  姜一品看着胡大威,说,不光你这样问,当时王信也是这样问的。我只好如实告诉他,我姥爷死后,王银匠不知去向,没人知道他哪里去了。王信当时缓缓地站起来,推开窗户,神情恍惚地看着窗外,好久没说话。这时,一阵风从窗外吹来,风中带着美妙的音乐。说起来好像是天意,其实是隔壁在放音乐。那音乐的旋律沉着而宽厚,像一条河流默默流经辽阔的草原。不瞒你说,我当时就像看到大草原上飞翔着各种各样的鸟。大威,你还记得咱们当兵那地方的大草原吗?内蒙的大草原啊,鸟群在蓝天白云下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清澈的河水里倒映着它们美好的影子。音乐就在蓝色的河水和高空的白云间飘荡,在波涛般起伏的草原上自旋。我问王信,是隔壁在放的音乐吧。王信点点头说,他也听到了。
  胡大威问,然后呢?
  然后就没了,姜一品讪笑着说,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说了这么多。
  是啊,胡大威说,别老说你姥爷了,跟你的目标没多大关系嘛。
  怎么没关系!姜一品说,正是这个故事,破坏了我的计划。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