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二、被忽视的童年——渴望摇篮曲



  2.1 没有摇篮曲的童年

  家长们每每这样斥责孩子:你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不好好读书。然而实际上,比起自己的父母,他们在物质上可算是“什么都有了”,在精神与心理上,他们却缺少被信任与被尊重,在情感上,有些孩子几乎患了“饥渴症”。
  请看这一个渴望母爱的女孩写给杂志社的倾诉信:

  或许由于我是女孩,很小的时候,我就被妈妈送到矿上,同爸爸一起过上了“单身汉”的生活。我的童年不是在妈妈的怀抱中度过的,也不是在布娃娃和玩具的陪伴下走过的,而是在邻居的“百家饭”和漫长的等待中度过的。邻居们看我小,爸爸又忙,有什么好吃的总给我一份,而我只能在空洞的大屋子里等爸爸下班回来。所以现在,看到那些小朋友们欢快地度过童年,我心底仍带着丝丝妒意。
  终于,妈妈搬来同我们一起住了,全家五口人也终于可以欢聚一堂,也许是相隔时间太长,也许是我太敏感,我总觉得妈妈对我似乎抱有很深的成见。我是女儿,我就得忍,后来我没能跨进高中的大门,无法再圆“大学梦”,进入中专就读。当初离家求学时,心中涌有一丝安慰:可以走出家门了,空间的相隔能否加深母女间的感情。第一学期,总是在泪水中进入梦乡,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一人在外生活……自己总无法尽情欢笑,期待着家的温馨。然而放假回家后,我的心彻底凉了,母亲的态度依然如故,丝毫没有因为我一人在外生活便有所改变。曾经几百次在梦中呼喊着:“妈妈,女儿是否做错了什么”,然而谁人给我回答。
  我已经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因为我不知信上该说些什么!我原本就不善交际,现在我彻底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己的母亲都如此对待女儿,让我如何敢对别人产生出希望,有时我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身世,但我知道这和身世没有关系。
  这就是我,我感觉我的世界一片灰暗,我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使我妈妈展颜,才能使我走出这份失意……

  这个女学生因为被母亲冷淡而惶惶不安,以至于怀疑起自己的身世。我们假设她的母亲是个“大忙人”、“要人”,但是她却因为没能给予孩子一份最基本的母爱而使孩子心理失衡,假如这位母亲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那么她的这种行为恰如“南辕北辙,离题万里”。

  一个漂亮活泼的9岁男孩极不喜欢做功课。为此他会想出种种理由来推诿搪塞。他把自己的作业本放到自来水龙头中冲洗,然后拿去对老师说他无法做功课。不仅如此,他还讨厌别人完成作业,有一次竟把同学的作业本一把抢走,扔到了厕所里,同学哭了,他却若无其事。在临放暑假前一个中午,他乘人不备,放完了学校中教师学生们所有的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车胎内的气,然后站在一边欣赏着人们大呼小叫的尴尬。人们忍无可忍,把他拖到了校长室,他却不慌不忙,像模像样地坐下,听候他人发落。
  “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好玩,看着车胎瘪下去多有意思,还有那怪怪的声音,噼……”
  班主任问我:这个孩子是否有心理障碍?他为什么如此无情?
  他的母亲是一位独资公司的经理,忙得没日没夜。为了事业的发达,她把新生的婴儿全托给他人领养,母亲的钱越赚越多,儿子的孤独感却越积越深。
  随着时间的流淌,他对父母日渐陌生。他像石头中爆出的孙大圣,顽劣不堪,毫无牵挂。他把自己全部的能量与情感投放到一鸣惊人的闹剧中,以伤害他人为乐事。
  当父亲发现儿子在放邻人的车胎时,先央求他:别人的车胎不能放,要放就放你老爸的胎。儿子闻言,乐不可支,劣迹越来越多。父亲终因受不了如此的胡闹,解下腰际的“鞭子”狠命地抽打。可没过多久,儿子便对老师说:“我现在再也不怕了,爸爸的皮带已抽软了。”
  这个9岁的孩子,因为缺少亲情的滋润与足够的关爱,情感与行为都出现了问题。他无法适应现有的生活秩序,沉浸在个人的兴趣与好恶之中,以致劣迹斑斑,不可理喻。乍看起来他是个冷漠而残酷的孩子,其实他是太需要情感,因未能满足才“离经叛道”。忙于个人发展的父母们,也许你辛苦劳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但是你却不能贻误了他的现在。亲生父母的爱是孩子心灵生长的阳光雨露,绝不能缺少也无可代替。一朝的疏忽则会招来无穷后患。

  2.2爷爷奶奶的小儿女

  “一切为了孩子”也许是所有的具有正常心态的父母所怀的最大的心愿,然而却并非是所有的父母们都懂得如何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尤其是在心理科学还未普及的80年代,人们还未摆脱农业经济时代的权力崇拜心理,因而变相地尊崇地位与“事业”的成功。为了所谓“事业”的闻达,拥有机会的父母们不惜任何代价,包括舍弃他们孩子的感情,去追求成功的荣耀。于是,孩子们的情感在父母的心灵中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了孩子的庄严的奉献。
  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童年时代,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被父母们一舍弃”了的,他们是在祖父母或者外公外婆的羽翼下长大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自称是“爷爷奶奶的小儿女”。
  然而,隔代领养的孩子毕竟不同于亲生父母的教养,无论是在情感的亲疏间隔上,还是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上,祖孙两代毕竟相去太远,“隔靴搔痒”式的领养方式或者容易造成“溺爱”,或者容易产生“逆反”,更主要的是,父母子女之间亲情的生疏,不但加深了两代人的沟通困难,并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偏差。
  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小莉在情感上长期与母亲很疏远,在人生观与处世方式上也与妈妈格格不入。十几年来,这种代际摩擦时有发生,因而令母女双方都很伤感。她们彼此都对对方怀有希望又都怀有偏见,却因为未能寻找到更合理的沟通方式,因而各自界定在某种距离之外,妨碍了母女亲情的畅通。
  她们之间代沟的难以弥合,不仅是因为两代人之间本来就具有的价值观、生活观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反差,还因为小莉从小就被祖父母领养,在情感与生活方式及人生观方面与其母亲拉开了更远的距离。
  小莉的母亲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为了工作的圆满顺利,她一生下孩子便急急地投入了自己的事业中。当时小莉的祖父母刚刚退休,身体都很旺健,在无所事事之际,孙女的问世不但使他们感到了家族后继有人的欣喜,并及时地填补了其退休后的失落空虚心态。爷爷奶奶都是老知识分子,年轻时因为忙于“事业”把2个孩子都交给保姆领养。一旦孙女临世,他们就把年轻时的遗憾加倍地偿还到孙女身上,百般加以呵护,再不顾及其他。
  莉刚生下十几天,奶奶就以让莉的母亲好好养生为由,把莉抱到了自己洒满阳光的大房间。他们用两只大沙发椅围成圈,让莉静静地闭着眼睛晒太阳。奶奶是个医生,但她仍然按照现代育儿知识,一丝不苟地给小孙女喂食。
  一个如此稚弱,如此美丽的小生命,诱发了暮年老人全部的热忱:那种对生命的由衷的赞叹与敬畏之情。他们对孙女的眷眷之情,甚至已经超越了亲情的自私心,那是一种完全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奉献之心。
  莉出生后的第33天,偶而有些鼻塞,老人们便坚持要去医院就诊。莉的母亲便抱着女儿去医院,没想到后面跟来了爷爷奶奶,因为他们不放心小孙女让母亲独自抱出门去,他们说,万一小孙女从“蜡烛包”里掉下来,而她粗枝大叶的母亲却没有发觉,那该怎么办呢?
  对幼小生命的强烈的爱心几乎使老人对正常事物失去了判断力。莉的母亲不但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问题,相反顺水推舟,卸下了养育女儿的重担。因为她实在太忙。但是她却没有意识到,在彻底放弃了自己作母亲的义务之后,她同时也放弃了自己作母亲的权利。同时,她变得笨手笨脚,不像个温柔的母亲,甚至不像个女人,但是她却非常向往执行自己的母亲责任。当她听见女儿蹬着小腿哇哇乱哭时,便很快地上前帮她换尿布:她以为小孩子一定是尿湿了尿布因而才哭。但是等她发现换下的尿布是干的,才变得很是沮丧,她自责自己是个太不称职的母亲,甚至不会替女儿换尿布。
  一个失职的母亲往往会引起家庭功能的失调,家庭成员的角色错乱,给孩子情感的发展带来了某种障碍。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她的心理会变得复杂,因为这种家庭的人际关系很是微妙。小孩子知道自己的衣食起居都离不开祖父母,因此她必然在情感上会向他们倾斜。但是在血缘上心理上,她与母亲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她是本能地向着母亲的。但是母亲的失责却使她恨铁不成钢,怨气犹存。于是她的心态变得复杂起来:在表面上,在情理上她是依恋祖父母的,在本质上她却是倾向于自己的母亲的,然而碍于公平原则与出于实惠心,她却无法表现出对母亲的亲爱之心,与母亲过分的亲近会伤害了老人的情感。于是,在这种生存环境中,孩子便选择了外交上的亲祖态度,而不惜伤害母亲的情感,同时,也扭曲了自己的亲母之心。她必须寻找种种理由,来原谅自己对母亲的冷淡,就像当年母亲选择了“事业”为由,放弃了抚养孩子的职责一样。
  显然,孩子是曾经努力过的。在莉6岁的时候,有一晚乘着母亲替她洗脚的机会对妈妈说:“以后你下班回家赶紧下厨帮助奶奶煮饭……”
  孩子一定是听到了什么,才给母亲透了信息。母亲心中虽然明白,但却忽视了这个重要信息,并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依然我行我素,才导致了日后的母女鸿沟。因为,当时母亲疏忽的,不仅是自己在家庭中应有的职责与地位,更主要的,是忽视了女儿爱母亲的一片心意。也就在那个关键时刻,母亲又一次伤害了女儿的心。

  2.3全托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在现代青少年中发生的心理偏差,有一部分是因为年幼时的抚养方式造成的。例如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儿童呈现出对外界与其他儿童麻木不仁的现象;有些却因为对于人群过分敏感而产生交往恐惧心理。这种对人际交往的两极态度,与他们在童年时代,甚至在婴儿时就与母亲隔离,产生不安全感觉有关。
  扬扬已经读小学一年级,但是每天放学回家做功课时,却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妈妈只好再打电话给其他同学与老师,问清楚了再让他做。他不仅仅是忘记功课,还忘记其他事情。他母亲告诉我,扬扬是个粗心的男孩,在幼儿园里生活了四年,小朋友的名字却一个也叫不上来。我认为,扬扬的性格是有明显缺陷的,他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缓,几乎到了漠然的地步。我看他总是开开心心的,玩起来满头大汗。这样的孩子过度专心于内心的感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缺乏对外部世界的正常的关注。过度敏感的人会因过分重视外部世界的压力而受伤害,而过分麻木的人可以是快乐的,却不容易适应现实而使自己陷入困境。扬扬对外界刺激麻木迟缓的心理状态,会妨碍他的学习与人际交往。如果不及时治疗矫正,今后便会寸步难行。我建议他母亲领扬扬去做一些心理测试,然后根据他的特点对他进行必要的训练。
  扬扬的父母均是军人,由于工作繁忙,扬扬生下不久就被送人“全托”制托儿所,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扬扬呈现的麻木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鸵鸟式”的自我保护方式;他以主观上对外部世界的忽视,来免除自己的不安全心态。他也许是无忧无虑的,但却是以拒绝人际交往为代价。
  有一位家长写信为她的孩子心理咨询,因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较明显的“交往障碍”。

  编辑先生(小姐):您好!
  我想请求您帮助推荐一位沪上有名的心理专家。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天资很好,自尊心很强。但小时候曾有段时间寄养在外,对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害怕竞争环境,甚至很小的游戏比赛由于害怕失败而拒绝参加,读了二年级后情况更不好,学习不求上进,除了与他父亲谈论国际时事类问题有兴趣外,其他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无精打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一天到晚批评,我俩也只好跟着批。他现在在楼下玩耍看到小朋友都难为情。我们非常着急,他自己也很焦虑,却都束手无策。
  儿子才9岁,这样下去将成“废人”。我看了近期的《交际与口才》,觉得贵社会帮助我的儿子的,为我们找一位好的心理专家,教给我一些帮助他的方法。
  救救我的儿子,拜托了!
  注:我先生学历研究生,我亦大专毕业。我想我们会配合好专家来指导孩子的。
                           ×××
                           1998.3

  这封信经由杂志社转交于我手上,阅信后我觉得关键的问题也许就是这孩子“有段时间寄养在外”。他所具有的害怕心理,也即是由于不安全心理所致。
  在儿童期的心理发展研究中,近年来心理学家对“依附行为的研究”很感兴趣。依附是指人对人的亲近倾向。个体对其所欲亲近的对象得以亲近时,将会感到安全与满足。依附行为始于婴儿期,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初始。因此,近年来研究社会发展的心理学家多对婴儿的依附行为感到兴趣。
  研究者在结论中指出,一周岁的婴儿都会表现对母亲的依附,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婴儿多半发展为合于心理健康的安全依附型。安全依附型与不安全依附型的形成原因,主要由于母亲育儿方式不同使然。安全依附型的母亲,多数以婴儿的需要为取向去照顾婴儿;不安全依附型的母亲,则多按自己时间许可或情绪状况去处理育儿事务。
  个体在身心发展的历程中,任何时期的发展状况,都是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研究影响儿童心理的环境因素时,其中一个专题就是“母亲就业”对其幼年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
  按一般常识或一般假设去推论,母亲就业对儿童有不良影响,但就台湾心理学家研究,母亲就业并未对子女发展有明显不利。
  尽管如此,心理学家(张春兴,1994年)还是向就业母亲提了三点建议:(1)婴儿在周岁前是人性发展的关键期,为母亲者最好停职在家,悉心养育婴儿。(2)如第一点无法做到,则必须选择最适当的人,以代替母职;选择托婴或者托儿中心照顾者,应注意其人员训练及教育性设施。(3)认识母子亲情是孩子一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家时间尽量与孩子相处,爱他、教他,以补偿母爱的缺失。
  可惜的是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诞生之际,心理科学还未发展到如今的程度,具有科学育儿观念者,尤其是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儿童者不是很多。因此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损伤。然而我们现在学习有关知识也还不晚,不但是因为孩子们在不断地出世,就是独生子女们本身,也将陆陆续续地面临着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更主要的,我们应具备一种意识: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我们该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否则,我们将与快乐幸福无缘。

  2.4爸爸妈妈在国外

  上海青年的“出国潮”是一个形成时间早,涉及因素多,影响面较广的社会现象。80年代开始,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与前几十年的封闭状态相比,中国青年走向世界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
  然而,出国潮却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些家庭问题。曾经轰动一时的话剧《留守女士》便是以“出国潮”为背景,叙述了丈夫出国、夫妻分离所引起的种种心态及生活方式。
  沙沙的别号叫小羊,比她大一圈的丈夫在出国热中脚一抬就出了国门,扔下一个幼子跟着母亲天天形影不离。
  一年半载过去了,沙沙累极了,便怨天尤人:“他只顾自己闯天下,把我们母子一扔就是几年,真正是自私自利的家伙……这儿子也真会瞎咋呼,早上醒来只要不见我的人,就大哭大喊:‘妈呀,你半夜上哪儿去了’!真难听,恨不得扇他两巴掌,我不是去取牛奶了吗,他这么嚷,隔壁的大伯听了,还真以为我半夜里老往外跑,有好事吗……”
  出国潮中的单亲家庭,除了使留守的配偶在心理上觉得孤单,在体力上特别的劳累,更主要的,是在培养孩子成长的方面,造成了诸多不利。离开父母的孩子在心理与行为上,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而单亲领养孩子的辛苦,也易于使父亲或母亲变得心情焦虑,脾气暴躁,因而使孩子受到委屈。

  渊渊的父亲在他两岁时便出国去打工了,他跟着母亲长大。母子俩形影相伴,打打闹闹没规没矩,谁也奈何不了谁。那天,上课铃响了以后,渊渊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一个来校体检的医生立刻指着他对班主任说:“这孩子是个典型的多动症。”老师说:难怪呢,整天手脚不停的,真烦人。
  第二天晚饭后,妈妈的脸色特难看。她取过一把小椅子,让渊渊坐在对面,对儿子说:“你听着,老师说你是典型的多动症,让我领你去医治,我想先给你治疗一下。现在开始,你手脚不停地得给我动上20分钟,少1分钟,别怪我不客气。”一把木尺就在桌边放着,看着妈妈凶霸霸的模样,渊渊直想笑。然而,妈妈这回动了真火,高高地举起了戒尺:“开始吧。”渊渊这才变了脸色,还没开始动,“啪”地,手背上就起了一道红印子。渊渊的眼泪慢慢地溢出来,他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妈妈还在威胁他,他把脚在地上拖来拖去,用手捂着脸大声地哭叫起来:“爸爸,你快回来吧。”
  爸爸真的被渊渊盼回来了。听了妈妈的“告状”,爸爸并不十分赞同“多动症”的说法。他仔细观察,发现儿子虽顽劣不堪,却是个聪敏的孩子。他喜欢动脑筋,动手操作。闹钟、照相机、“奥特曼”玩具现拆现装,得心应手。看电视对剧情理解也透彻得当,就是功课方面不见起色。他领着渊渊到咨询中心就诊。通过讨论、观察、分析,咨询老师认为:这是因为渊渊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不定,神不安,散漫惯了。最后他们商定,让他到外婆家去住一阵子,规定学习时间,保证学习质量,请个大学生当家教,陪读、陪住、陪玩。培养他集中注意力做功课,任务完成后玩个痛快。经过三个月的集中训练与“家教”辅导,他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后又进了重点中学。
  多动症全称“少儿多动症”、主要症状是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差,易冲动、任性。它的成因并没有很确切的说法,但被确认为是一种轻微的脑功能障碍。“少儿多动症”患者因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功课拖拖拉拉,甚至无法完成作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因抑制性差,故常任性,影响人际关系。但是多动症绝对不是顽皮好动,活泼淘气,那是望文生义的理解。以前人们习惯性地把“差生”归纳于思想品质问题。现在又习惯于把不符合常规的学生说成是“多动症”,这也同样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随意地把一些顽皮的学生定为多动症,是对他们极大的不负责任。渊渊母亲因为轻信儿子患多动症的结论,而做出了近乎荒诞的举动,使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也许有别的家长也会无意之间这样误教、误治。
  父母出国是一种社会现象,无可厚非。但是父母出国后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却不应该被我们忽视。不但是“留守女士”,也许“留守男士”面临的抚养儿童的问题会更复杂一些。事情常常是这样的,当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有些什么不妥当或者是有些什么问题时,“问题”却已经变成了我们不良的习惯,被我们熟视无睹,被我们视为正常。但是,问题却始终存在,它会在我们毫无防备之际,出来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带给我们痛苦。

  2.5自言自语的孩子

  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孩子现在并不鲜见,孩子们有说话的需要,可是他们在很多时候却无人可说,尤其是在自己放学以后,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以前。
  小鲁是个女学生,可她却以为自己得了“怪毛病”,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她与想象中的人物大段大段地对话,就像在背台词。起先并没有这么厉害,可后来却越来越严重了。她自己认为,她的自言自语是因为她找不到朋友可以倾诉心里话,除了一个男生之外。有一天,小鲁和他谈起了自己的苦恼与烦恼,说着说着,小鲁的眼泪流出来,这里面既有被理解的快乐,也有倾诉之后的舒畅……在这一段时间内,小鲁不再对自己说话。可是,好景不长,这位男生开始回避她,因为他误以为小鲁爱上了他。他们的友谊有了间隙,少男少女之间失去了互不设防的纯真,小鲁又开始“自说自话”。她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担忧,企图控制压抑自己的这种情形,可是她却仍然自言自语,她因此更加紧张不安。
  ①王裕如、叶斌:《叩问心灵》,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19页。
  为什么孩子们会一个人自言自语呢,幼儿园的老师与家长发现了这种现象后常会提出疑问。
  孩子们的自言自语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语言,在心理学上称为“独白”。用皮亚杰的话来说,这种“言语机能只能当作一种刺激而决不是当作沟通思想的手段”。语言成了儿童活动的一部分,它伴随并加速了儿童的活动。
  ①高鸿鸣、刘金华主妇:《人生心理指导大全》,上海文艺出版社,第81页。
  成人在解一道题或考虑一个问题时,常常“苦思冥想”或默默地思考着,一般不会独自一人自说自话,除非有时遇到百思难解的课题时,只是朗朗地把问题再读几遍,以求顿悟。大声地念在成人是有声思维、或者是把思维外化了,这会有助于促进思考。儿童语言还未内化,思维与行为还未分化,只能大声地念,如果成人不准他发出声音来,他就无法思考。这种情况不仅在幼儿身上有表现,刚进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也有这个特点。
  幼儿独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用来满足幼儿的愿望,用幻想的满足去代替实际行动。例如,儿童害怕打雷,他就会责怪它:一雷公公,你干事情不可以轻一点吗?我不想听见你那么大的声音。”有时候,孩子独自一人玩得高兴,可以什么事也不干,就一个在那里自说自话。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中是较多见的。独白有时可起到帮助孩子驱除孤独作用,并有着代替游戏的功能。
  ①同上,第81页。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和有意识的训练,自言自语的习惯应该逐步得到改善,或完全改正。小鲁是个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她为什么还会自言自语呢?这是因为她从小的生长环境缺少基本的安全感与轻松氛围。小鲁的母亲脾气暴躁,和父亲的关系长期不好,目前正处于离婚协议之中。从小她就被父母吵得闹得心烦意乱,上了学后,一度有五门功课同时亮出了“红灯”。母亲对她很严厉,常常毫不留情地训斥她。有时她实在感到委屈,想对母亲倾诉,可话一出口就被母亲的教训堵住了口。时间久了,她便放弃了与母亲沟通的努力。父亲懦弱自私,与女儿更无共同语言,所以,小鲁积郁之下,只能通过自说自话得到一丝安慰。
  孤独的独生子女养成了自说自话的习惯,既有心理学上的原因,也有具体环境的因素。随着交往的增加与年龄的增大,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社会化的语言交流。但如果像小鲁这样由于环境因素延长了自说自话的年龄时段,也不必过于着急或害怕。在人生的有些时候,“对自己说话”是一种自我暗示,也是排放心理压力的一个途径。
  小鲁带着焦急的心情曾经去咨询,心理咨询师向她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不要过于压抑自己,自说自话比闷在心里不说好。第二,得慢慢地学会与人交流,寻找可以吐露心事与烦恼的知心好友。第三,克服防御心理,通过自我鼓励和循序渐进的人际交往实践慢慢消除以前的阴影。
  ①王裕如、叶斌著:《叩问心灵》,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0页。
  有人对海伦·凯勒说过:把你的心事说出来吧,只要你说一次,这个世界就属于你的了。

  2.6寂寞

  一个在寂寞中长大的女孩,利用自己的创造天赋,编制了“系列悲剧故事”,用以驱除“寂寞”……
  莺小姐那年18岁,在读高中。高中几乎是人生中最紧张、最痛苦的阶段,将来的命运如何,就看高中关键的三年。人们都是这样以为的。一旦进了大学门,就可以高枕无忧,好歹可以做个终身的白领,如果落了榜,不但你自己心情沮丧,所有对你曾有期望的人,都会把他们的失落加在你的心理上。于是高中生们成了读书虫。早读、晚读,梦中还在读。数理化、语政外门门不能拉下。苦啊,高中生苦不堪言。想想读好了可以一劳永逸,这份寒窗苦也就受下来了。但是比读书还苦的,是寂寞与孤独。爸爸常年出差在外,母亲隔三差五地外出打牌,灯火通明的大屋子里,只有她一人形影相随,伏案苦修。即使父母都陪在身边,又怎样呢?或许更无聊,还不如一人在家可以自由自在。莺实际上是寂寞的,但她却已经感觉不到,因为她从小已经习惯了寂寞地长大。这一代独生子女,又有几个不是如此生活的呢?
  这一天,她做完了功课,坐在电话机旁,甚至开始羡慕起这小小的电话机:它可以连接世界各个地方,它可以倾听各类人们的心声。想着,她拎起了电话筒,随意地按了几个数字后,听筒里便传来“喂、喂”的呼声。由于出乎意外,她有些儿慌乱又有些儿羞涩地说了声“你好!”对方是位先生,他和蔼地问她找谁,有什么事。想不到这陌生的声音却是那么宽和慈爱,并在那一刻深深地感动着她的心。非说一些话不可了,但她实在无话可说。而她却不愿就此搁下话筒。情急之中她说:“我是一个苦命的女孩子……”,刚说了一句,她便觉得自己的眼泪要淌下来。或许,她真的感到痛苦,但是她的生活却没有痛苦的理由。于是,她顺口编了一个故事:她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回沪知青子女,平时受尽了舅舅、舅妈的白眼……
  谁知她的故事却引起了那位先生无限的同情,他也是一位当年的知青。他好言相劝,软语宽慰,并与她讨论人生的技巧与策略。
  这一个电话很快便过去了,但那一个晚上却让她兴奋异常。这即兴编出的故事,换来素不相识的先生真心真意的同情,带给她心中一片温暖。她沉浸在这新奇的刺激中,觉得分外有趣。继而又想,如果随意地拨些号码,就会有一个人来接电话,然后她随意地编些故事,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同情、理解和安慰,这生活将会多么有意思!
  从此,只要父母外出,她闲时便坐在电话机旁编织她的“人间悲剧”。几乎所有的听众都会给她同情与怜悯。她成了一个地道的灰姑娘,有着诉不完的悲惨经历。
  然而,当她编到第28个故事时,她的内心开始不安,并日益焦虑起来。因为她觉得用谎言去骗取他人的同情是对人间真情的亵渎。当她记下随意组合的号码再次拨过去时,人们关怀备至的神情语言给她的心理增加了许多压力,因为这一切都是“纯属虚构”。但是,她却被自己创造的悲剧所笼罩,她会定期地去找那些真诚地关怀着她的人。莺小姐说:他们会惦记我的,我也会思念他们,我们之间仿佛已成朋友。但是人们如果知道了事实真相呢,人们将会怎样看待她,她因此而焦虑。甚至,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声誉,却不忍心使这些未曾谋面的好心朋友失望。
  这就是莺小姐告诉我的故事。与莺“创举”相比,我的想象力是太贫乏了。因此我会感到震惊。它所以令我不能忘怀,是此事看似荒诞,实是悲伤。莺是太寂寞了,才用这个办法去驱赶孤独。他们在孤独中长大,又被生存逼迫着去竞争,可他们的拼搏是只有动机而无信仰,精神因此虚无而空泛。信仰没有了,理想褪色了,精神支柱倒塌了,人就会变得无聊。这一切本都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当无聊袭来之时,你才会去重视灵魂的出路。而莺却用如此奇特的方式来驱逐她的无聊。
  莺小姐已经忏悔了,并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但是以我想来,莺既然有着那么强的想象能力,不如去创作文学或艺术,那里才是她正当的用武之地。如果是在书本里而非电话筒里,她也能得到如此的理解与同情,那便是她艺术的成功。在失落信仰的时候,追求事业的成功也是人生一个很不错的理由。
  也许,这个电话是莺创作的第29个故事,即使那样,我也原谅她,因为她太需要关爱。需要被爱的人,总是会有一颗柔弱的心。而同情弱者会使我们增加自信。所以,莺的故事便有机会演绎下去。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因为自己软弱才怜悯他人呢!

  2.7功能失调的家庭

  有相当多的问题儿童与问题青少年来自功能失调的家庭。“功能失调”家庭并非是指形式上的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更主要的是指家庭人际之间角色错位,心理隔膜,共同掩盖着一个“公开的秘密”,或者是父母子女之间过于亲呢,未能保持适当距离;或者父母之中有一方或者两人都患有心理疾病而不能履行其职责者。总之,当一个家庭无论由外部或是内部原因而使得家庭成员之间失去了亲和力,失却了彼此的信任,失去了爱的能力与被爱的可能,就处于“功能失调”之中。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有相当多的心理疾病是由于儿童时期的生活不幸造成的种种心理创伤而形成的。这些致病因素往往被不具备心理学知识的家长们所忽视,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再经由心理医生揭示病因,已经延误了调适预防的时机。我常碰到一些女青年,她们在恋爱、交友方面,有异常心理倾向。经仔细询谈,反复讨论,发现这些女青年特殊的情感表示方式,都与其父亲异常的性格与性情有关。她们长期受到性情孤僻、易暴易怒的父亲的影响,所以在情感的表达上也脱离常情,并使自己陷入痛苦的境地。我把它作为一个专题做出来,一是为类似这样情况的小姐们自我调适心态提供借鉴资料;更主要的,是想引起家长们的注意,要对自身的心理状况、素质、个性特点有所把握,并及时调适,这当然也包括家庭中人际关系的调适,否则,家长们留了一时之快,却贻误孩子一生的幸福。
  剑拔弩张的父女关系,使她对未来婚姻失去信心。叶紫小姐在外游荡了三天。她已经25岁,不很年轻,叶紫的男友待她很好,她也很爱他,但总是害怕结婚。究竟为了什么,叶紫也说不清楚。内心里隐隐约约藏着对为人妻的恐惧。这次叶紫离家三天,她居然没有告诉男友。我立刻意识到叶紫的这种心境,很可能与她来自于一个功能失调的家庭有关。
  叶紫是个现代青年,并不忌讳说出“家丑”。父亲与母亲是一对相对无言的怪人。爸爸整天阴沉着脸,妈妈的脸上也没有阳光。叶紫幼时,父母亲曾经几度争吵着要离婚。及至进入老年期以后,他们俩才相安下来,但冷漠依旧,然而父亲的暴虐行为却增多了。三天前,父亲因为叶紫下班回家比往常稍晚一些,便怒气冲冲地责骂她“不要脸,不学好,在外游荡”。骂到劲处还满口“畜生”。叶紫忍无可忍,回骂:“你才是畜生。”暴怒的父亲立刻随手抓起叶紫的袖珍收录机,劈面砸来。叶紫让开了没打着,却见妈妈在房间里眼睑下垂,无动于衷。伤心之极,叶紫便冲出了家门,一溜就是三天。
  我惊异于叶紫竟会骂父亲“畜生”。叶紫说:“我仇恨他。从小他动辄就毒打我,只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妈妈虽不打我,却也因为自己的不幸而无心顾我。我就是在这样缺乏温情,极其冷漠,甚至是充满了仇恨的家庭中长大的。我的心中常常也是冰雪世界,父母给了我漂亮的外形,加上冷峻的性情,很得异性的青睐,因为他们误把冷漠当作了高傲与纯洁。”
  在这样的家庭中,叶紫的性格被扭曲了,情感被压抑了。她对未来婚姻没有信心,因为父母的婚姻使她深受刺激。“万一婚后丈夫也变成了父亲一般残忍的人,怎么办呢?”正是童年生活的潜移默化,使得叶紫对男性失去了信任,也对自己的爱心缺乏自信。最后一次打电话时,叶紫说:“我现在根本无心思去考虑婚嫁,我心中充斥的只是对父亲的仇恨。”
  也许像叶紫这样的女孩不会很多,但是像她父亲那样具有虐待心理倾向的家长还是有的。他们在“为你好”的理由支配下,恣意妄为,动辄打骂,使孩子们陷入痛苦的深渊,并为今后人生发展留下障碍。父亲对女儿的暴行将会让女儿深恶痛绝。一些女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对情感作出的错误抉择,有许多因素便与父亲的心理行为有关。因为女孩对异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对异性渴慕也从父亲开始,然后超越了父亲,发展成为对一般异性交往与理解的正常心理。这便是成长。而早年情感受挫,很容易使她的性心理,及对异性的情感发展方面出现障碍。
  父女关系过分亲密而排斥母亲是非正常婚姻家庭。健康正常的家庭应该是夫妻关系融洽,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充满亲情,充满快乐。
  丹妮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复杂的大家庭。整个家族规矩森严,且非常排外。嫁进门的女子,三个已经走了两个,只剩下她的母亲还在这里陪着丹妮,保存着一个外壳完整的家庭形式。
  令丹妮不安的是,她已经能感觉到父母之间性格与情感的裂痕,并隐隐约约地预感到他们的破裂已是不可逆转。父母似乎在等待,等待着丹妮从初中读到高中、大学。然后他们便会很理性地分手。丹妮同情父亲,因为从小就是父亲更关怀体贴她。
  丹妮像母亲一样要强,强女孩很容易被弱的男子吸引,仿佛只有弱者的感激与依恋,才是强女子们奉献的舞台与牺牲的动机。孱弱的父亲,很自然地成了丹妮“保护”的目标。妈妈去出差了,丹妮便情不自禁地担当起照料父亲的“母亲”、“妻子”与“护士”三者合一的角色。她为爸爸洗衣服,问寒问暖,把小床拖到爸爸的大床边,夜间还问他是否要喝水。临睡前她坐在爸爸的床边,像老太太一样耐心,有滋有味地与父亲聊天。无意识之中,取代母亲的意愿竟非常的强烈与明显。
  平日在家,丹妮对母亲非常不友好,她认为妈妈是不称职的母亲与妻子。她从不与母亲一起上街。偶尔三人外出,也是丹妮与父亲挽臂前行,母亲一人在后跟随(其实这便是家庭角色错位的典型形式)。母亲由于自己位置已被女儿取代而在心理上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女儿因为自己的得逞而使潜在的竟争意识发扬光大,变本加厉地排挤母亲的地位,父亲则因为与妻子本就感情不合而默认了女儿的关怀。他们各自的心态与行为,使这个原本就功能失调的家庭显得更加混乱。家庭成员之间角色错位,使丹妮的“恋父”倾向加重,成了一个不与男性交往的奇怪少女。有一次她居然对父亲说:“这样的妻子你还是不要了好,我会帮你再找一个合适的。凭你的模样与两间大屋,不愁没有人来做你的新娘。”父亲只当戏言,不往心里去。妈妈听惯了此类闲言碎语,已变得麻木。他们都缺乏心理学知识,不知道丹妮的心态正在畸变。假如她不能赶快走出这个“恋父”的心理怪圈,沉溺其中,她的心理状态便会受到严重损伤。
  从丹妮的心态,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夫妻感情性格失和,家庭功能混乱的家庭,为了孩子,该离的当离。否则,不但使家长本人心态扭曲,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更是无法预料。内向懦弱的孩子会总是责怪自己不乖,要强的孩子会不自觉地担当保护者的角色,而使心态异化。
  童年时难以得到父爱,成了她青年时代的“宿愿”,她总是爱慕父亲般的男子,以弥补她儿时的遗憾。吉小姐是位玲珑剔透的聪明女孩,却深陷在爱的痛苦中难以自拔。她的恋人是一位年龄与她父亲一般大的成熟中年人。吉小姐并没有因他有妻有女,并与她有着如此年龄差距望而却步,相反,这一切更激起她征服的热情与不屈不挠的斗志。对于一个已步入人生秋季的落寞的中年人,吉小姐如火如荼的激情,坚贞不渝的爱心,于他无疑是如日中天的甘泉。人性的弱点之一,便是受不了爱的诱惑。当他们忘却一切,步入爱河之后,现实问题便犹如滔天大浪,一个接一个地扑来。没有婚姻保护的爱情,或者是昙花一现的美丽,或者成为不成功便成仁的仇恨,更多的,则成了一段永难忘怀的忧伤。眼看结婚无望,却又弃之不忍,吉小姐因此内心倍受煎熬。她反复自问:“我有恋父情结吗?”即使如是,她仍摆脱不了,任由自己受尽爱的折磨。
  吉小姐的这种心态,被心理学家称为是“爱得过分”的病态心理。这样的女孩并不少见。她们总是被不可能有正常结果的目标所吸引,因为她们追求“挫折感”。这种心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吉的父亲是一个性情极其孤僻的人。用吉的话说,“他是一个几乎不懂得表露自己情感的人”。她小时候因为有一次打搅了他午睡而被暴怒的父亲大吼一声,吓得心惊肉跳。在表面,童年的吉似乎在感情上离父亲越来越远。但是在内心深处,吉却越来越渴求父亲的关爱。父亲对女儿的冷漠与忽视,深深地刺伤了吉的心,以致形成症结。长大了的吉除了为“父亲是爱我的”这样的结论找些理由来自慰再无它法。当她独立工作走上社会时,一旦遇见那个符合她内心追逐目标条件的男子,便会引发她所有儿童时期熟悉的情感:渴望、期待、挫折、沮丧、绝望。这些情感的再次体验,既是一种释放疏导,也是一种弥补。既然父亲从未真正得到过,在她现在追逐的目标身上,她便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决。唯有这样,她才能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这其中的艰辛使她兴奋。与人竞争的胜利,弥补了幼时被父亲忽视、丑小鸭似的心情。这种主动出击的求爱方式,可以扫除儿童时代积下的自卑感,并使她拥有掌握主动权的安全感觉。然而,无论如何,这样的爱情不是真正舒畅和谐自然默契的结合。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只是一种女孩治愈自己心理创伤的努力。

  2.8生命探索——她为何怀疑人生

  一个电话把我从家中唤出来,急急忙忙地赶到咨询所,为一个从安徽省跋涉而来的中学生心理咨询。扑进门,一个中年男子上上下下地朝我打量。我才发现也许是自己穿着下厨的衣服,套一双黑布鞋,让人觉得不适当,还不安全。
  父女俩各坐在我的斜对面,女儿微低着头摆弄着自己的衣角。爸爸则仰在沙发上,双手摊开,让我觉得是一位拥有实力的人物。女儿为什么急急地来求询呢?父亲居然说不上来。他只是模模糊糊地说:“她心慌,总是迷迷糊糊的,也不知为什么,是她自己要来求询的。”接着他又说:“让她自己说吧。”父亲走出去了。我挪了挪座位更靠近女儿。她张大迷惘的眼睛,问:“是否什么话都能说?我真怕自己说不清楚。”我劝慰她:“人是可以有任何思想的,无论怎么想都不奇怪,只是要学会正确的思想方法与行为。”
  她是一位刚考进中专的新生。从读中学开始,就发现自己时常迷糊。读书、吃饭、看电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会儿到了这里,一会儿又到了那里。更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是在做梦。她问:“我是否有精神病?我从不敢对人说自己的古怪念头,但是我却越来越迷糊,也越来越痛苦,无人理解我啊!连父母也不知我究竟在想什么。”
  带着这些心病,她曾经想通过看书自找答案。见到有一本书上写着,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天才的发明家,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都曾经对自身的存在发生怀疑。因此,她对自己的这种心理状况给了个名称:“怀疑人生”。
  听完这位聪慧灵秀的中专生的叙述,我告诉她,凭她这份对生命现象如此敏感的天赋与执着,将来可以去当个人文科学的专家与教授。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素质。她听了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不知为什么我会如此说。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人开始意识到生命存在的现象以后,便很自然地会意识到“死亡”现象。儿童们常在八九岁时,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会进而探究“我”是谁,“我”活着为什么,“我”能做些什么,“我”将来去那里等最本质的哲学命题。这也是少年儿童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一个进程。儿童的心理与精神还是一片纯洁的蓝色,所以能感悟生命中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克服“老”、“病”、“死”的恐惧,也是佛家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成人所以有理智接受生命存在,是因受到各种欲望与思想的支配,投身于社会,才淡化了对生命、存在、死亡及人的终极关怀等专业的哲学问题的追究。
  这位中专生,就是一位对生命现象特有感觉的青年。这除了她自身具有这种素质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便是荣格所认为的,有一类人,在心灵深处,“集体无意识”即“原始映象”沉淀丰富复杂。如有些生理上的“返祖”现象那样,这些人在无意识深处有着人类原始生活的映象投引。这些原始映象便是造成人们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原因。也是造成某些人们心理疾病的因素之一。但是这些原始映象是可以通过心理分析、自我心理调适及习得的知识来治疗调整的。
  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念头,都不足为怪。但是你必须以能够适应现实,以正常生活为基本前提。如果任它干扰你的生活,并使你痛苦不堪,这就成了“问题”。
  这位中专生很痛苦,因她常常迷糊,不知活着为什么。甚至,她不知活着与死了的区别(这又是一个哲学命题:物质存在的形式问题),她很敏感,但她的心理状况是需要调整的。我建议她,一是干脆去找有关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的书籍,去研讨生命哲学,去解开人类心灵之谜。二是在心理上要认可自己,不要害怕自己的“迷糊”,这是正常现象。有许多青少年都是这样走向心理成熟的。三是不能够任其“糊涂”,要有意识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听音乐、看电视、会朋友、做家务都可以。
  问她:现在是否“清醒”一些了,她微笑了。原来她是一位很美丽的少女。
  任何一种心态的形成都是有其背景原因的。通过与其父亲的交谈,知道了她从小便让他人带领而非父母亲养。而且父亲自知对女儿过分严厉,父母子女之间没有亲和感。这使她产生不安全感觉。而她最迷糊的时候,便是一个人离家到异地去读中专的那几个月。在寂寞孤独的陌生环境中她竟然产生了不知自己究竟被何种规律支配,形成了现在这样来来去去的生活现状。
  正是这种缺少亲情呵护,缺少足够的安全感,又缺乏足够的心理与生活自立能力的生活现状,才带给她痛苦与忧虑。她说:“家中虽有钱还不如贫困人家快乐。”因为钱不能代替父母的舐犊爱心与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的父亲则不理解:“家中要什么有什么,可她却什么都不要,只爱胡思乱想。”(父亲是某市的商业局长)看完了这个案例,也许她的父亲,及所有有钱却无暇关怀子女的家长们会有所了解,孩子们需要的决不仅仅是钱,还有其他的许多许多。

  2.9亲情的缺失

  80年代初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浪潮,人们都很忙碌,谁也没有闲着。小杜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大忙人:为了完成学历取得文凭,为了返城后的第二次创业,他们甚至不惜放弃了自己抚育孩子的机会。他们把儿子寄养在别人家,被打扮成小女孩与那家的女儿一起度过了童年时代。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种在幼年时很少亲人的呵护,又被伪装了性别的生长环境,日后竟导致了儿子的“同性恋”心态。
  几十年前,倘若我们听到“同性恋”这个词儿,有相当多的人也许会从心底里感到厌恶。虽然同性恋心理与行为在中国早就存在,只是这种异化现象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公开地讨论过。就是在目前,能够坦然讨论这类话题的机会仍然不是很多,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公开自己“同性恋者”的身份。
  初接到还在求学的“同性恋者”小杜的咨询电话时,他只有17岁。他有着一副很柔软的嗓子,用很夸张的女性语调说话。他为自己成为“同性恋者”而非常焦急。
  小杜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对女性有过半点兴趣。开始他总以为自己还小,并不把这放在心上。可是今年春天,他发现自己看见班上的一位男生会情不自禁地心情激动,想与他说话,想与他一起玩。有一天小杜终于忍不住了,放学之后找到他家,向他表示了“爱慕之情”。没想到这位男生居然接受了他的“爱情”,从此充当起小杜的保护者,在家中无人时,两人便亲吻、拥抱,互相爱抚。
  小杜说:“我是一个铁杆同性恋,对姑娘一点也不感兴趣,可他却与我不一样,除了与我要好,平时还与女同学眉目传情、言语调笑。见他那样我心中虽然很痛苦,却也只能随他去,毕竟他已经接受了我的爱。”
  小杜为自己成为同性恋者而不知所措,认为这一切都太难以理解、令人意外了。但是他却不知该如何克服改正,并且不知该如何去走这漫长的人生之路。
  同性恋是由性心理变态而引起的。有一部分是生理上的因素(大多是遗传因素所致),经由同卵双生子都发生同性恋行为而证实。也有因激素系统的缺陷而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因素而引发,心理因素中包括同性恋者的童年生长环境与道德伦理教育,以及异性交往等诸因素的作用。有人是因为在与异性交往时受了刺激而转向同性恋,也有的是因为从小被当成与原性别相反的角色哺养长大而习得了异性心理,产生了角色错乱现象。还有一些至今未被彻底了解的其他原因。
  我首先要解除的是他认为“很丢人”的思想问题。同性恋虽是一种性心理异化现象,并且没有任何益处,“但是,它根本不值得害羞,它并不是什么恶习,而且也不是堕落,它可能被归为一种疾病。古今中外许多十分可敬的人都曾是同性恋者。他们中间有些还是伟人,如柏拉图、达·芬奇等。把同性恋作为一种犯罪是很不公平的,那样做也是残酷的……”这是弗洛伊德当年寄给一位曾征求他对自己同性恋儿子意见的妇女信中的一段话。在那个视同性恋者为鬼怪的年代,弗洛伊德已经对同性恋者有独具一格的理解。美国心理学界有人认为,有相当多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过同性恋倾向,这既说明了同性恋者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比率(男性占3%,女性占1%),也说明了同性恋是可以治愈的。
  要矫治同性恋行为,首要条件是本人必须有坚定的要求。这位17岁的青年说他非常渴望治愈这种异常行为,不但是他自己将来要娶妻生子,他母亲还等着抱孙子呢。但是,他却实在难以控制自己对同班这位“恋人”的情欲:雄健的体魄,油亮乌黑的头发,叼着香烟眯着眼睛朝自己看时的深情模样,都会像火似地烧灼着他的心,使他情不自禁地向他扑去。小杜觉得在那一刻,自己的身心全都被激情融化,但是每次事过后,他又深深地自责、后悔。
  根据他请求治疗的要求,我让他在“戒欲”的最初几天,把课余时间尽量排满,使自己没有空闲去找那位“恋人”。经常看一些言情小说与电影,并在休息或入睡前想象姑娘们天使般的婀娜多情,唤起对异性的情欲,偶尔还可以在想象中伴以“手淫”,以增强刺激效果,体会唤起异性相爱的涵义。如果他调适之心坚决,这种异常心理及行为是完全可以治愈及纠正的。

  2.1 0父母的“平常心”

  精神科专家发现,心理疾病患者一旦从医院康复回归家庭之后,处于“高情感”环境中的患者复发率达十分之六,而处于“低情感”境遇中的病人复发率只有十分之一二。
  “高情感”指的是人们对病人过多的关注,过分的迁就,以及时时处处的“监视”;或者是采取了相反的过激态度:过分地斥责、歧视与讨厌他们,使他们时时意识到自己是个病人而受刺激,导致旧病复发。
  “低情感”则是一种以平常心待平常人的态度,在相当的幅度内不干涉他的自由。平等相处,既关怀他又不显得过分,对他有要求而不给他过分压力。这种低情感环境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有助于人们减缓心理压力,调适失衡的心态,修复受创的心灵,从而恢复心理健康。
  这个理论与实践同样适用于家长们对于子女的教育与培养。有相当多的家长发现子女的逆反心理增长明显,这种对立情绪不但妨碍子女的学习积极性,也导致他们的人格扭曲并妨碍心理健康,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父母过分地关注子女,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
  对生存的危机感使家长把焦虑转化为长年的唠叨,使孩子麻木不仁而失去进取心。这个三口之家从外部构成条件衡量,应该是很和谐快乐的。爸爸是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妈妈是政府机关部门的公务员,儿子长得健壮、英俊,已经在读高中。可是这家人却终日阴云笼罩,没有欢声笑语。既不是为生存忧虑,也不是有病有灾,仅仅只为了他们的儿子成绩平平,连区重点高中也考不进。儿子的“不争气”成了母亲的心病,郁积心头无法化解,于是她每天下班回家就像老和尚念经,说教评理摆谱比喻,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儿子见了她害怕、讨厌、恐惧,可又躲不开,逃不了,天长日久的死磨硬缠,像无数根钢针在儿子的心灵上烙上自卑、沮丧、悲观、无望的创伤。到了高二年级时,他的学生手册上甚至亮出了不及格的红灯,到这时,当母亲的才开始反思,为什么如此“谆谆教导”,效果却如此不好?她领着儿子去心理诊所求询。
  咨询老师单独与这个可爱憨厚的少年交谈以后,发现他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阻抗,全是因为对母亲的反感造成。母亲对他无孔不入的穷追不舍,使他心中产生极度的厌烦,在无意识之中便有了开几个红灯以惩罚母亲的念头。儿子提出,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妈妈不要干扰他,他自信自己是有自律能力的。
  他从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爱好画画与做航模,幼时一直是父母的骄傲。自从读书开始,被父母的高要求折腾得几乎丧失自信,越往上念越胆怯,归根结底是他的父母亲对他过于关注、过高要求、“高情感”行为造成的后果。他们的孩子是有心理问题的,如果不及时调适,问题会更严重。这一对夫妇曾经是下乡青年,对逝去年华的焦灼使他们将儿子作为实现理想的全部希望。压力由此而来。但是,孩子们仅仅是为实现父母的心愿而活着吗?他们应该有权利选择成为自己。
  有钱的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情感交流,一味的物质补偿却使子女人格异常。乔是电视台的编导,她写书编剧连导带演全身心地投入到她所热爱的事业中,似乎忘了家中还有一个女儿的存在。当女儿还年幼的时候,见妈妈忙得几天几夜不回,她还含着眼泪找妈妈,随着妈妈在她事业的康庄道上越走越远,女儿对母亲也越来越失望了。孩子把她那份依恋全部给了父亲、爷爷和奶奶,等到乔忙累了,往家中走的机会多了,才发现女儿的脸色是多么漠然。乔为自己只顾工作忽视女儿而深深地内疚,她有钱,转身出去抱回一大堆好看的衣服饰品、玩具、音乐带送到女儿的跟前。买过了,钱花了,乔心中好受一些,女儿享用了,默默的,不用说谢。从此只要乔回家,必定有好东西相随,女儿一见母亲进门,就眼睛发亮盯着妈妈的包袋,花钱成了乔讨好女儿的捷径,“敲竹杠”成了女儿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先是补偿心理使然,继而养成了乱花钱的生活习惯,最后,不给钱女儿就骂骂咧咧,乔却忍气吞声。可女儿依旧认为:妈妈只有钱,别的一无所有。
  这种以钱为中心的母女关系当然是越来越糟,而这一切,全是由于乔不得当的关爱造成的不良后果。面对女儿骄横、浮躁、冷酷的性格,乔无可奈何,乔担心的不是自己,乔为女儿的性格缺陷与自私冷漠而担忧,她隐约感到是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所致,因而更加自责。
  离异的夫妇尊重自己的选择,不卑不亢以平常心对待孩子。他们曾经是同事,成了夫妻之后却慢慢发现了彼此间的不协调,他们是大都市的文明人。既然凑和让人不愉快,不如分手各自去和谐,他们认为离异的夫妇可以各不相干形同路人,但是他们对于孩子的爱心不该减少,父母亲的身份永远存在。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父母亲协议商定,周一、三、五、日女儿跟着妈妈过,周二、四、六则由父亲照顾。好在父母居住的地方并不远,天性纯真的女儿便快乐地穿梭于两地间,分居前父母亲并不曾有过激烈的争吵,居住两处后更是礼尚往来。家长们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私事,不浮躁,不焦虑,一如既往地各自生活,又尽心尽责地照顾着女儿的生活起居与学习诸事。
  节假日中,妈妈会捧着一束鲜花,放在她曾经住过的屋中,感谢前夫与爷爷奶奶对女儿的悉心照料。而当从前的婆家亲戚得知“前儿媳”的母亲不幸去世,便举家赶去凭吊,以示关怀。
  由于父母亲的明智与豁达,使得女儿的心理并没有因他们离异而蒙尘。而且她学习很努力,考上市重点中学,令父母、亲戚大为欣慰。
  虽然是离异家庭,但平稳祥和的氛围、足够的心理距离、相互的尊重与理解,仍然使得孩子健康成长。假若父母以为离异是亏待了孩子因此补偿之心迫切,溺爱无止境,这都会妨碍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并带给他们心理阴影。
  平平淡淡才是真。无论是一般人际交往还是父母子女,以平常心进行平等的交往是最简单自然有效的方式。平常心便是健康持久平和的心态,有足够的心理距离,给人和谐与轻松,这样的心态可以带给他人安全与温暖,也使自己快乐而愉悦。家长们要做到这一点也许很难,因为他们需要放下架子,并需要先安定好自己的心。假若你自身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充满欲望,又怎能以平常心对待孩子?
  平常是虚静状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让孩子健康成长,平常心可以给他更大的发展余地。

  2.1 1安全的需要——给孩子撑一把保护的大伞

  心理上的安全感与生理上的饱暖感一样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在现代社会人们诸种心理疾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引起的,而人际关系失调带来的最大心理压力便是不安全感。与家长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咨询中,我发现一些青少年求询者的问题,与他们真正的合法权益被他人侵犯后,既没有得到成人的合理保护,又没有能力自卫有关。尤其是当他们的父母,在关键时刻不能给予真正的、合理的保护,会给孩子们心头投下阴影。事实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心理疾病患者的病因,其根源都与童年经历有关。

  被罚坐三脚椅的小学生

  丁丁是个一年级的小男孩,本来活泼调皮,可最近几天却一反常态,闷闷不乐。爸妈忙得无暇注意他的神情,是奶奶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百般呵护关怀,丁丁才很伤心地说出了他的不公平遭遇:有同学向老师反映说丁丁弄断了椅子的一只脚,虽然他竭力为自己申辩,可老师不但不听,还罚他坐了一天断脚的椅子,用自己的腿撑着身子当椅脚固然很累,但丁丁的自尊心受到的伤害却更深。看到有的同学暗暗取笑他的狼狈样子,他别提有多沮丧。丁丁是个内向、懦弱的孩子,从不敢违抗老师的指令,回到家也无处投诉,怕父母不相信自己,便独自“忍辱负重”。
  奶奶听了这事儿,大闹着要找老师评理去,可妈妈思忖再三,觉得还是忍了的好,得罪了老师对孩子总是没好处的。丁丁的头又往下垂了一些,心想:连妈妈也怕老师,谁还能帮助我洗清冤枉呢。奶奶按捺不下这口气,打电话到咨询所来征询。我当然希望奶奶能去与老师谈一谈,“得罪”了老师与毁坏了孩子的自尊这究竟孰重孰轻呢?如果丁丁从此认为,世界上的事没有是非对错,并且连奶奶也无法保护他,他还会相信什么,还会有信心去追求美好的理想吗?其实,去找老师并非就会得罪老师,老师只是做法欠妥当“错判”而已,并不是故意混淆是非。
  听了我的建议,奶奶真的去了学校,可她误撞进了校长室,把事情说了一遍,校长很客气地代那位老师道了歉,这是她后来打电话说给我听的。

  吞吃了铅芯的孩子

  柳柳的爸爸长年出差在外,只有妈妈与他相伴。已经是入学的儿童,可他长得特矮小,又黑不溜秋的,老师不喜欢他,妈妈身体多病又要操持家务,也没时间多照管他的功课,所以柳柳的学习成绩总是六七十分。那次语文测试他又只得了66分,老师当堂把他叫起来教训:“你怎么这样蠢啊,我看你人像只猴子,脑瓜子是否也像啊?”同学们哄堂大笑。
  下课后,男同学们围着他做鬼脸,又笑又跳,大声地嚷“猴子,猴子……”,他再也忍不住了,像只小狗扑向人群,逮住就打。事后他被老师叫进了办公室,老师又说:“看看,这副德性,不但长得像猴,动作也像起来,打人、咬人。”
  柳柳在众教师的注视下,低着头,把嘴唇咬出了血,回到教室,他越想越气,拆开一包铅芯,抓了一撮放进嘴里乱嚼,有人报告了老师,老师便指派一个学生把他送回家。妈妈不问青红皂白先把儿子责骂一顿,然后气得呜呜哭,直到柳柳拒绝去学校念书,妈妈才仔细询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听完了儿子的叙述,妈妈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她又气、又急、又怕,还是姨妈给她出了个主意,她才带着儿子前来心理咨询中心,细问原委。我问柳柳:“你吞吃铅芯时想到什么?”他说:“我觉得自己太无能、只能被人欺,活着也没意思,我就惩罚自己。”最后他还轻声说了一句:“妈妈也总是不相信我……”
  妈妈在一旁已经泣不成声,对儿子说:“柳柳,妈妈相信你,喜欢你。妈妈会去与老师谈的,这样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面对“学霸”的欺侮

  叶理人虽不笨,成绩却不怎么好,是个“差生”。叶理的同桌,是一个“学霸”,所谓学霸就是校园恶少,总干欺侮小同学,敲诈勒索零花钱、文具用品之类鸡鸣狗盗之事。叶理生得瘦小,邻座却像个大黑熊,又高大又结实,他偏偏喜欢找叶理的茬,说是开玩笑,用胳膊挟住了叶理的脖子,看他憋得脸红脖子粗的挺有趣,可怜小叶理“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每被他耍弄了却不敢吭声。那时咨询中心恰好设在叶理他们补课的场所,下课时,叶理探头探脑地进来瞧瞧,是我看见了他脖子上、手背上的红色的抓印主动问他,他才说了出来。他还告诉我,同桌也在补课,我让他传话,想找那“学霸”谈谈。
  他的同桌真的来了,我给了他一张名片,说交个朋友好吗,然后请他说说对同桌的印象,他大大咧咧地回答:“他么,是个差生,我常治他。”我正色对他说:“以大欺小是孬种。”他又改口说是玩儿的。后又碰到叶理,说同桌依然欺侮他,更厉害了,说因为他告状了。我问老师为啥不管,叶理说老师不知道。我又问那么妈妈见了伤痕说什么呢?他说妈妈只会垂泪。我说要给叶理的母亲打电话,让他去与老师谈谈,至少给换个座位,免受欺侮。“不行,不行,妈妈说我是个差生,差生家长是没有资格提要求的,提了也没人理睬。”叶理丧气地回答我。
  我很愕然,她如果去交涉了,老师又能对她怎样呢!而一任儿子被人如此践踏,他会生成怎样的性格和怎样的一颗心?
  自认为是差生,在心理上矮人三分,以致不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多么的可悲,人性被扭曲到何等地步,叶理们的母亲难道不该深深地反省吗!
  “说废话的不是我!”
  一个小姑娘尖细的嗓音划破夜晚的寂静,撞人我的耳膜,她气愤地喊:“说废话的不是我!”喊出这句话时,她沉默了。她开始抽泣。
  她还只是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女生,再过半年才入学。小姑娘性格倔强,下午上课时,老师转身写黑板,下面有同学讲话,老师转回来指着她说,又听见她在讲废话,可她大声地争辩:“说废话的不是我。”老师坚持说是她,并问她的邻座是否是她。那个圆圆脸的“洋娃娃”居然点点头,她便哇地一声哭起来,说别人不该都冤枉她。老师越骂,她越哭。
  下课后奶奶来领眼睛红红的小姑娘。妈妈回家了,她满怀委屈地把事情原委告诉她,满心指望妈妈的支持与理解。可妈妈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关系呀,没说废话你自己明白就好,让老师去说吧。”
  “哇哇哇——”小姑娘这下真的伤心地哭了,如果说在幼儿园她的哭声是反抗,在妈妈面前的,就是委屈与忧伤。她伤心,自己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地被他人冤枉。连自己的妈妈也很随便认同这种冤枉!是表姐让她拨通了热线电话以寻求帮助。我听完了她的叙述,劝慰她要顶住这些不负责任的斥责,并且告诉她,不仅是她一个小小的人儿,几乎是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遇上许多不合理的事。既要据理力争,也要学会承受,如果人人都对不正确的事听之任之,世界将变得多糟糕。我又让她的母亲听电话。我说,如果妈妈不能够是非分明地支持她,也许她将来会变成一个很懦弱,很胆怯,很没自信的人,如果真的是那样,在她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她何来勇气去克服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呢?这虽是一个小小的挫折,却能够毁掉她的安全感,使人格成长受到阻碍。未必要去找那些老师讲理,但至少该对她的被冤枉表示足够的关注、理解与支持,那样,她也许便会增添坚持正义的勇气与承受挫折的耐力。而这一些,才是今后人生竞争中长足发展的良好素质。

  2.1 2独生子女多磨难

  百讲不厌的“道理”让孩子们麻木不仁。常常有父母带着子女来到咨询中心求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听我的话?我每天苦口婆心地要对他说上一二个小时,可他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当回事。
  依我看来,也许只有这样的孩子今后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健康,更顺当。我反问那些父母亲:如果你的领导每天对你教育个把小时,你的心情如何?他们会微笑着说:一定觉得烦死了。对孩子自然也是一样的,父母过于唠叨,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有损自己的威信,并使儿童产生厌烦心理,轻则麻木不仁,无动于衷,重则影响了他的心理正常发展,产生反感,甚至逆反心理。
  有一位母亲说自己的儿子一定是患了多动症,因他无法集中精力听妈妈训话,一刻不停地在动。但是他却能集中注意力看电视、做作业,这种“多动”,就是少儿在潜意识中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他用动作来抵抗妈妈的训话教育。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应注重的是身体力行,而非口头上的“讲道理”,可家长们偏爱“讲道理”的太多了。少儿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而模仿能力却很强,讲千遍不如做一遍。如果能为他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和奖罚制度,明确地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告之以其中的原因,效果会好得多。
  随心所欲的父母却要求子女循规蹈矩。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漂亮的少妇正在训斥八九岁的女儿,训得小姑娘低下头去,眼泪涟涟。可是这位母亲却仍旧像发了癔病似的大声地责骂:“抬起头,不许垂下去!”女儿抽泣着仍然不愿抬起头,她的内心一定因为自尊心被损而异常痛苦,可是她的母亲却因自己的命令未被执行而怒不可遏,伸手扯住她的耳朵,硬是要她抬起头。小女孩哭得泪人儿一般,车厢里一片沉默。那位少妇余怒未消,顺手把餐巾纸往车厢里一扔,我忍不住了,说:“你对自己没有要求,又怎能教育好女儿?”
  曾经有一位中年妇女,领着还在读小学的女儿来求询,问:为什么女儿不愿说话?可是还未等我回答,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大叹苦经:婆婆怎样偏爱有钱的大儿子儿媳,丈夫又是如何地憨厚老实,家中里里外外全由她一人操劳,说到激愤处,“啪”的用手敲打了一下桌面,她的女儿却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这位母亲转而对女儿说:“你抖什么,我又没打你。”然后她歉意地对我说。“也没有狠揍她,可也就见我怕,我手一扬起来她就抖,以后,我就不打她了。”
  可是,她现在不打已经晚了,她儿女的情感、性格、心理状态,都由于母亲的专横和强烈的控制欲而受到扭曲。这种在家中“称霸”而压抑丈夫与子女个性的女子,往往会使得子女心情压抑,情感冷漠,智力迟滞。虽然女儿是听话的乖孩子,却是一个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弱者,这样的孩子是难以在社会上参与激烈的竞争的。
  父母都是关爱子女的,对于现代独生子女,已不能再按照传统思维要他们唯命是从,也不能一味溺爱而养成孩子的骄横无度。还是需要家长先研究检讨自己再研究孩子,这样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吃饭”成了孩子们最大的烦恼。李婷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你问她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她便立刻告诉你:怕吃饭。现在的独生子女不是愁没有好东西吃,愁的是她不想吃的东西,父母硬要塞下去。李婷长得很瘦小,爸爸说是吃得太少,妈妈就拿着个碗,跟在她的后面,一口一口地塞。她实在吃不下了,可妈妈说没到规定的数量,还是塞,李婷只好把饭菜含在口里,再也咽不下去。喂的时间长了,妈妈终于忍不住发火了,一个巴掌打过去,她哇哇大哭,最后连饭带菜,一古脑儿全部吐出来。这样的现象在有儿童的家庭里并不少见,然而却因为其普遍而被人们忽视。
  其实,家长们根本用不着逼迫孩子“多吃”。吃饭是人的本能,根本用不着做父母的三请四邀,左哄右骗,这种种逼吃饭的行为,其实只是家长们因内心焦虑,用以安慰自己的办法而已。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健康总是贪得无厌的,殊不知过于关注了,反而有碍孩子的健康,因为这样,也许就弄坏了孩子的口味,并使他害怕吃饭,妨碍正常吸收。
  有一位小学生打电话告诉我:当他功课来不及完成时,妈妈一边喂他吃饭,一边让他做作业。这种做法,几乎就是残忍,连吃饭也不得安心,他的生活能快乐吗?至于有些家长,喜欢在进餐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也是很不妥当的。那样状况下的批评教育会使孩子产生不快情绪,引起消化不良。
  “吃”的折磨也许就是大都市少年儿童独特的“待遇”,希望家长们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倘若真的要他吃得多一些,教你一个好办法:你给他节食,保管他千方百计地自己弄东西吃。

  2.1 3儿童抚育的家庭环境

  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上,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可供我们选择的理论和借鉴的经验还是太少:一方面是国外引进的以实证为主的研究成果,可是它离我们太远,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研究却又过于理性化、伦理化、道德化,难以对症个体发展的现实。因此,我便在这种间隙之中,做着类似嫁接的普及工作,介绍一些国外更具普遍意义的心理学知识,结合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以及我在临床操作中的案例,来共同探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家庭是儿童生长的主要空间,关于儿童抚育中家庭生活方式的意义,德莫斯对历史上儿童抚养方法变化的心理起源作了这样的解释:人类的心理特质是由一代一代人在解决自己儿童期的问题中形成的,在人格发展以及儿童抚养的做法上就会相应地有所变化发展;人们通过做父母或是照料孩子来重新体验儿童时代的经历。这种做法在心理上对人是有益的,可以帮助人成为一个更有爱心的更民主的父母亲。
  多少世纪以来,哲学家或是那些寻求理解世界的人,把他们的信仰体系伸展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政府、科学和社会生活等。这些基本的哲学思想派别构成了基本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基础。詹姆斯·O·卢格在《人生发展心理学》一书中,对历史上及现代家庭的主要生活方式,传统型的、实用型的和存在型的作了阐述和比较。
  传统型家庭生活方式:这类家庭以理想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理想主义的价值观集中于理智、美、形式、逻辑和清晰的思维。这种家庭中有许多“理想”要求孩子们去实现。在这种家庭里有这么一种倾向,即相当重视教育、学习和自我发展。在孩子很小时就会鼓励他们去学习艺术、诗歌和音乐等,重视培养他们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服务的精神。
  由于理智在这种家庭中被认为是最高尚的美德之一,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基本的冲动。失去自制力被认为是一种弱点。对于孩子来说,总有更高尚的目标要去获取。
  实用型家庭生活方式:这类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客观的科学和实际的人文观点为基础。它强调训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在同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这类家庭中从小就鼓励孩子去运用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不提倡感情的发泄和通过情绪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些家庭往往在达到某一目标上有强烈的任务观点,在着手从事另一计划前,先作出细致的分析和评估。这类家庭鼓励以相当实用的形式同社会发生交往。
  出生于这类家庭的孩子对他人的看法,往往是看他们对自己是否有用,他也许会把他人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
  这类家庭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会害怕他们犯错误,善于帮助孩子分析和认识错误。这样的家庭也会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改良表示关心,他们会鼓励孩子积极帮助解决学校和社区活动中的问题。这类家庭培养出来的人极能适应美国的教育和商业机构。这些类型的个人常能成为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商人等。
  存在主义的家庭生活方式:这类家庭强调的是主导思想的选择自由。理想的目标是任儿童向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家庭中几乎很少有硬性的规定限制。犯罪感起的作用是极小的。鼓励孩子培养高度的思想自由。对他们几乎没有纪律约束。
  由于在这类家庭里基本上没有什么角色,因此不会产生角色冲突。父母儿女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去成为他们自己。在这种家庭里强调的是生长和发展的自由,每天的日子都过得不一样。这里有一个可能存在的危险,即这类家庭出生的孩子也许不适应具有高度组织性作用和活动的教育体系。这些儿童将来也许可能难以适应社会职业。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成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国家。也是一个以中产阶级为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实用型的家教方式则是培养“白领”的温床。在现代中国的大城市,大部分家庭是以培养白领为教育孩子的目标的。但是,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与美国人相比,除了培养孩子实用的动机相同,在方式和策略上却是大相径庭。我们恰恰忽视了实用型人才的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培养,却过分注重对孩子的技能和知识的培养。以致使他们有“不能承受之重”之感。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