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楔子


  襄阳马背巷的六爷一辈子娶过四位太太,可都没能给他生下半个仔。
  六爷活着时有许多谜。
  六爷死后仍然有许多谜。
  ……

  是多少年后一个沉闷的夏日,一群威武雄壮的工程人员踏上了马背巷的青石板道。他们穿过小巷,径直来到早已流走灿烂,现已破落衰败的古渡口。那忠实记录着古渡口千百年历史的九十八级台阶,残缺不全,饱含委屈地呻吟着。
  早在几年前,汉江江面上飞架起了一座钢铁大桥,将自古以来就只能是遥遥相望的襄阳与樊城,连为一体,红火了几千年的古渡口迎来了自己的末日。车流人流在大桥上兴奋地流淌着,汉水流得也似乎那么急匆匆的。
  古渡口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钢铁大桥横跨江面,天堑变通途。当然,支撑大桥的桥墩也就成了汉江上行船的水中障碍。在一连发生了几起航船碰撞桥墩的事件后,当地政府决定在这座古渡口码头上架设一座导航塔。塔址就选在古渡口台阶顶端旁的一座古宅的废墟上。
  这座古宅成为废墟已有些年头了,原古宅院内和门前的大石板都被抬进了许多人家,做台阶或铺院子。成形的砖瓦也被人拾走,搭鸡笼盖伙房;那些腐朽了的木梁什么的,一天天被小孩们捡回家当了柴烧。废墟上剩下的是一些小石子小砖碴,被烟火熏得黑黑的。还有满地的鸡毛、碎纸、烂菜叶等乌七八糟的脏物。
  就当今的工业技术而言,这座导航塔的建造是十分容易的。用钢铁焊制成塔架后,只需在塔址上浇灌四个混凝土座,将塔架用螺丝紧固即可。眼下工程人员正是前来清理废墟开挖混凝土基础的。开挖工程进展得很顺利,可就在第二个基础坑挖到约两米深处时,遇到了一个大石块,这块大石块几乎把整个基础坑面堵住。工程人员无法,只得将坑面扩大。大石块被取出后,竟然是一尊很奇特的两色石碑。将其树立在地上,石碑如同一座圆锥形山峰。
  山峰的两侧,一侧为黑色的花岗岩石,一侧为白色的汉白玉石。两石相合天衣无缝。白色的一侧,用阳文凸刻着一个字符图案“”;黑色的一侧,用阴文凹刻着另一个字符图案“”。马背巷古渡口的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了轰动。襄阳博物馆连夜将这尊特殊石碑请进了馆内,立即组织班子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引得一群又一群老学究老研究员围着石碑寻寻觅觅。
  若就石碑两侧的字符图案而论,这尊古碑至少可追溯到我国古代象形文字的甲骨文时期。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古渡口或整个襄阳城的历史一下子就可以往前提了近千年。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事件。
  而,襄阳城也有许多有识之士不赞成这种说法。如石碑的镌刻打磨、碑型的式样设计等,都似乎有着明显的封建社会特征,石碑的作用在于为古宅鼎立宅基分界宅脚,只是属于一种界碑而已。
  众说纷纭,出于研究的需要,专家们将这块石碑定名为:阴阳碑。
  其实,历史只不过如同这块废墟上让风雨封尘已久的杂物。它们在冬去夏来的岁月流逝中发黄变脆。也许轻轻一碰,它们就会变成纷乱的碎片。而且,也许你不小心打碎的,正是一个渐去渐远的却也惊心动魄的故事。沿着这块石碑追寻,就有了一段弯弯曲曲的日子……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