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七章 公共广播公司(PBS)


  什么是公共广播电视事业?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美国的公共广播事业在电视领域中应当包括这样四个部分:
  1、州政府拥有或市政府拥有的电视台:全国约有100余座,一般设在州政府所在地或市政府所在地,作为市政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存在。比如纽约市的WNYC—TV;
  2、大学或学院拥有的电视台:大约30%的公共电视台属大学或学院拥有,学院电视台也是最早播出节目的公共电视台。通常根据大学的功课安排,较多地播出教育节目。电视台往往由校内人士或学生负责,既是提供教育培训的阵地又是提供电视节目的服务机构。比如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的KUHT电视台;
  3、公共学校系统的电视台:7%的公共电视台是地方学校或学校董事会拥有的电视台。这些电视台主要的角色是提供校内的教育节目。近年来,随着多数学校经费的紧缩,许多电视台停业或被别的电视台收购。
  4、社区电视台:占有公共电视台总数的27%,却是其中最有趣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电视台由各种各样的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社区学校、社区艺术文化组织等的代表来统一管理。这种非营利性的电视台通常也不直接从税收中抽取费用,节目制作和电视台管理费用来自基金会、企业赞助或收视基金。因而节目的设置也是自由而多样的。比如波士顿的WGBH电视台。
  公共电视网是1969年各公共电视台联合设立的组织,它负责编排收看高峰时段播出的电视节目和公共电视台对全国广播的节目,并通过卫星向全国公共电视台传送节目。公共电视网建立之初,人们对它的未来曾寄以厚望。一位公共电视机构的资深管理人士詹姆斯·代说,他深信公共电视的节目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内容,公共电视台的节目应该是既能加强我们对于人类潜能的信仰,同时又是生动有趣的。然而,美国公共电视网的发展似乎却并非如人们所愿。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探索道路之后,仍在商业电视网竞争的市场边缘徘徊。
  ①“public television Could provide a helpful context for living,deepen our faith the human potential,and also be fun。”-James Day.
   
第一节 公共电视台的起步与发展

  公共电视台在1967年之前被称为“非商业性电视台”(noncommercial)或“教育电视台”(educational),这样的称呼部分地描述了这些电视台的播出内容,却在很大程度上主动放弃了一些潜在的受众群体。1967年之后,公共电视台(public)的称呼开始运用,它一方面描述了这类电视台非商业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这样的电视台力图得到尽可能多的观众群体。
  然而,在官方的(联邦通信委员会管理规则)(FCC Rules and Regulations)和《通信法案》(the Communications Act)的公文中,对公共电视台的定义仍保留为是“非商业性的教育广播电视系统”(noncommercial educational broadcas ting)。

  一、非商业性电视台的产生

  美国的公共电视事业建立在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
  我们知道,美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三大电视网CBS。NBC和ABC,都是从原来的商业广播公司发展而来,它们继承了美国广播事业与生俱来的商业特征。虽然负责管理美国广播。电视和电话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根据1934年《通讯法案》成立)要求所有的电视台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公众方便和需要,但是商业电视的性质决定了三大电视网唯利是图的经营准则: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多的观众,从而占据尼尔森收视率统计表的领先位置,唯其如此才能吸引广告客户,将节目播出时间卖得最高的价钱。追逐经济效益诚然使各大电视网不断优化自己的节目,在激烈竞争中精品纷呈;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大量广告、色情和暴力内容充斥画面,不但影响了观众的正常收视,更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对商业性电视台的批评多集中于其提供太多的娱乐性电视节目而提供太少的服务于公众的节目。公众对严肃电视节目的需要促成了非商业性电视台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在前面电视业发展的章节中了解到,1952年4月美国政府出台的《第六号报告与命令》中提出242个频道——80个甚高频和162个超高频——暂时分配给非商业性电视台。次年,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这次频道分配的永久性。
  1952年,在密歇根州的一个小城,一个电视节目制作和传送中心成立,这就是后来名为全国教育电视网(NET——Na-tional Education Television)的组织的前身。这个制作中心每周是供5小时的电视节目,通过邮递将节目提供给播出节目的非商业性电视台,制作资金由福特基金会提供。这是最初的全国性的教育电视台的联合。它的特点是,制作的电视节目不是通过电子信号发出而是通过胶片或录像带的形式散发到成员电视台中,这样耗资较大的工程自然赚不到什么钱。
  非商业性电视台的发展很慢。1953年,仅有一家电视台——休斯顿大学的KUHT 电视台开播。到1955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1。1959年NET总部迁到纽约,预示着非商业性电视台意识到到达全国权力中心的必要性。1960年44家非商业性电视台在播出节目,但这些电视台的分布还不到全国一半的州。并且,非商业性电视台更多地关注当地新闻事件,各电视台之间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联系。1965年,非商业性电视台增长到100家。人们曾设想把这些电视台组织成一个全国性的电视网,但进展甚微。
  1966年,由卡耐基委员会(Carnegie Commission)负责的一个研究项目提出一份报告,指出,商业电视正在“(商业的)压力下走向单一”。这份报告还提出作为“公共广播事业”一部分的“公共电视”的计划,并期望公共电视“能够抵制住这种压力”,做到多样化。该报告既是美国政府的意见,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部分美国观众的心声。其实早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上下就曾热衷于建立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电视台”,但种种客观、主观原因使这个计划一直未能成形。卡耐基委员会的报告还指出“公共广播事业”包括一系列范围很大的不同类型的电台、电视台:各大学办的、学校董事会办的、州政府办的、社区组织办的……。这个计划提出的最重要的意见是:非商业性电视台不应该仅仅是播出正规的教育和培训的节目,而应该成为和商业性电视台一样提供各种节目的媒介。这份报告提出:要建立公共广播事业的管理机构一公共广播事业公司(CPB-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 oadcasting),建立公共广播事业公司的目的在于防止政府对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的过多干涉。在这份报告中“公共(Public)”这个词取代了以前的“非商业(nonc ommercial)”或“教育(educational)。
  同年,国会支持在美国建立和其它国家水平相当的公共广播事业,特许成立公共广播事业公司,并由它拨付经费建立统一的全国和地方节目体系。
  1967年,美国代总统林登·约翰逊签署了《公共广播法案》(the Public Bro adcasting Act)作为对1934年《通信法案》的修正案。《公共广播法案》决定成立公共广播事业公司(the 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作为非政府的组织来统一管理全国的公共电视机构。但该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却实际上由总统来任命。
  法案的出台令很多电视界的人士为之欢欣鼓舞,然而,究竟美国需要什么样的公共广播事业?什么样的公共电视台是既赢得受众的欢迎又保证收视率的?没有人知道。一些人认为,美国的公共广播应该是美国式的BBC,代表政府利益;另外一些人认为,美国的公共电视应该是由人民来管理,为人民的利益说话;还有的人的意见介于二者中间。
  令人欣慰的法案,留给公共广播事业更多的是含糊不清的定义和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

  二、CPB与PBS

  1967年,美国总统和国会决定成立公共广播事业公司(CPB—Corporation for Public Broadcasting),其主要作用是把政府提供的资金拨给各公共广播事业电台和电视台。
  ①按照我国词典的标准译法,CPB和PBS均译为“公共广播公司”,为了使读者和广大电视工作者不致混淆这两个概念,笔者建议把CPB译为“公共广播事业公司”,因为CPB是政府设立的机构,总管全国公共广播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而PBS是实际管理公共电台、公共电视台的公司性质的联合机构,因此,建议仍保留“公共广播公司”的译法。
  就是1967—1969年之间,公共电视台实际上还是依赖于地方节目的制作和NET的节目供给与交换。其中唯一例外的是由福特基金会赞助的“公共广播实验室”(th e Public Broadcasting Laboratory)。该机构在1969—1970年间,通过日益扩大的全国公共电视台网络将全国的非商业性和教育电视台联合起来,取代了以前的全国教育电视网NET,重新命名为公共广播公司(PBS—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 e),他们自称为“第四电视网”。公共电视网是建立在当时全国的161家经营得很好的全国教育电视台(ETV-Educational television)编制上的。其中包括詹姆斯·代(James Day)成功地经营了16年的位于旧金山的教育电视台KQED。
  公共电视事业从一开始就遇到了经济上的问题。《公共广播法案》规定,公共电视网的一部分经费来自联邦财政预算。“公共电视领取政府的工资”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使得公共电视新闻业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大打折扣。更令人不解的是政府并没有拨出足够的资金投入运作,公共广播事业公司不得不在经费问题上求助于企业赞助和个人捐赠。
  公共电视业发展的第二个问题是约翰逊总统指定的公共电视网第一任总裁小约翰·麦西(John Macy Jr.)并非新闻记者出身,而是一位退职的政府官员,他认为公共电视事业就是听从政府的“公众的用具”(public utility)。约翰逊之后是保守派的尼克松总统,他不支持他认为是由自由派控制的公共广播事业公司,把部分资金直接投入地方电视台的发展中,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甚至曾经试图通过政治施压和否决筹资法案迫使公共电视偏离公众事物的报道方向。
  另外一个重要的麻烦是,公共广播公司内部的管理不清。公共电视网的缔造者卡耐基委员会一方面强调公共电视台之间联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公共电视网避免出现类似商业电视网的中央集权的节目制度。公共电视网区别于商业电视台的主要特征就是“公共电视网包含有很强的地方性节目”。在卡耐基委员会的设计中,公共电视网应当是在各个地方电视台提供的节目中选择和录制节目,然后制作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方性很强的节目。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个建议却使得公共电视网的各个成员成为相互对立的松散的组织。与其说公共广播公司是一个公司,不如说它是各家教育电视台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独立联合体。形式上的联合没能使原本各个独立的教育电视台成为一个统一的公司,公共广播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们是来自各家电视台的总裁,代表着各自的利益。同时,公共广播公司建立的是一种分权的管理方式,公司在全国设有多个制作中心,因而不能像其他的电视网那样集中人力制作节目或要求附属台播出节目。公共广播公司仅仅是一个全国性的节目发送者,各家电视台可以在全国性的节目中选择,根据自己的决定来播出。公共广播公司的这种做法,被人戏称为是“对电视节目问题的政治性解决”的结果。
  公共广播事业公司(CPB)很快便与公共广播公司(PBS)陷入管理权方面的斗争,这种人为的官僚体制使得人力资源和工作人员的创造力都降到低点。缺少资金、目标不明确、政治立场不确定、内部管理不善,致使公共电视台面临巨大的发展障碍。
  1973年,CPB和PBS的相互斗争达到最高点,最后在国会提出的若不解决纠纷就不再提供资金的威胁下,双方的领导人才决定商讨一份“合作协定”,以分清两个组织分别负责公共电视事业的哪些工作。结果规定:PBS作为公共电视事业的内部管理上的法定代言人、以及管理上的节目把关人;CPB则是法定的节目资金提供者,同时它要给各个公共电视台以一定的经济权力,允许它们自己掌握一半的联邦资金。职权的分工在实际中并没能解决两个组织之间的斗争。1976年CPB的成员要求卡耐基组织再建立一个委员会重新定义公共广播的结构和运作方式。1979年,以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威廉·麦克吉尔为首的委员会又出台一份报告,提出一些改组CPB职能的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的措施。
  1976年,福特总统签署一项法案,保证向公共广播电视事业提供大笔的联邦经费直到1981年。后来卡特总统又计划从1981年起,在5年中给公共电视网10亿美元的资助,然而,这些资金仍然远远不能保证把这项事业办得具有同三大商业广播公司竞争的能力。
  这就不奇怪在后来的日子里,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中,公共电视台的节目只能吸引到2%的电视观众。许多美国人都只把公共广播公司当作是国内异常发达的电视机构的一个小小的附属。公共广播公司把自己放到了电视媒介主流之外的位置,并且节目的设置使得很多美国人不喜欢它“对你有好处”(good for you)的说教形象。美国的公共电视机构并没有成为美国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起日本的NH K、英国的BBC来,美国这个传媒大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的效率和影响低得难以置信的可怜。

  三、公共电视网的转机

  PBS与它的地方附属电视台的关系泅异于商业电视网。PBS的附属电视台根据该电视台的整体预算和观众市场,付给PBS一部分钱。也就是说,各个公共电视台是付钱给电视网来购买节目。(商业电视网正好相反,是电视网付钱给附属台)。
  另一个不同于商业电视网的地方是公共电视网PBS本身没有节目制作机构,它的作用在于传送各附属台选定的某家地方公共电视台或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实际运作是:PBS提前提供给各个附属电视台一个电视节目单,有些节目已经由政府付款了,有些节目由赞助商赞助,还有些节目没有付款。各附属电视台投票决定选择播出哪些节目。PBS只传播那些经过各家电视台同意的节目。这个制度始于1974年,好处在于在电视网内部充分发扬民主,电视节目价格更便宜,但也由此造成公共电视台往往不肯冒经济上的险去创新,而总是青睐那些受到普遍欢迎的长篇连续节目。
  1978年,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给美国松散的公共电视联合体之间带来了增进联系与合作的机会。PBS开始更多地关注电视节目制作。它放弃了自己作为公共电视事业代言人的活动,而成为一个新的公共电视台的联合。CPB也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一部分管理节目安排方面的事务,另一部分管理其他事务性工作。
  PBS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因于1976年上任的新总裁——劳伦斯·格罗斯曼(Law rence Grossman)。不同于以往的公司总裁,格罗斯曼曾长期在商业电视台工作,他一上任就提出“节目、节目、还是节目”(Program program and ptogram.)的口号。公共电视网在全国各地联合安排一系列新节目的播出,加强对公众事务的报道。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于商业电视台来讲,公共电视网仍是具有竞争力的。格罗斯曼还注意通过卫星在全国各个公共电视台之间加强联系,并提倡美国的公共电视节目应主要由自己制作而不是倚靠买进英国公共电视节目。
  90年代对电视网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商业电视网出于竞争的考虑,在新闻节目的内容、包装上大下功夫,追求电视新闻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这时候公共电视网坚持制作和播出高品味、严肃的公众事物节目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公共电视事业的管理上美国也正在采取步骤。据悉,美国国会正在考虑一项计划为公共广播电视事业提供信用资金(trust fund),争取在2000年以前取代联邦财政预算中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的支出。
   
第二节 公共电视台的经典节目和新闻报道

  公共电视台不同于商业性电视台的最大特征是它提供的节目质量远远高于商业电视台的节目。比如早期的公共电视台播出古典高雅的音乐、艺术、舞蹈节目、经典的外语电影节目、公共事务的讨论节目等等。另外公共电视台还能够考虑到少数民族和儿童这样的特殊观众群体,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一、公共电视台的经典节目

  公共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来源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来源。
  在国内的节目来源中,公共电视台的节目主要来自:
  1、公共电视网系统内的以制作电视节目为主的电视台。比如,波士顿的WGBH电视台、纽约的WNET电视台、旧金山的KQED电视台。这几家电视台都拥有较长的制作节目历史。WGBH曾播出被认为是全美国第一个教育性电视系列节目——《法国大厨》(the French Chef)。另外由CPB和福特基金会直接资助的WETA电视台为公共电视网提供及时的新闻和公共事务报道节目。
  2、专门制作特别节目的组织,比如“儿童电视工场”(the Children's Tele vision Workshop)。
  3、公共电视系统之外的节目提供者,比如一些大的教育节目制作中心或是政府机构制作的节目。
  公共电视节目的海外来源主要是来自英国。英国的BBC和一些主要的独立电视台都是美国公共电视网巨大的节目提供者。例如,70年代,每星期天晚在公共电视网大受欢迎的(经典剧场、节目,虽然是由美孚石油公司(Mobil Corporation)赞助,波士顿的WGBH电视台制作,但其节目的主要材料均取自英国的电视节目,甚至很大数量的系列纪录片节目都是美国的公共电视台在英国与英国电视台合作完成的。也就是说,节目制作中,一部分的人员和资金是美国的,而大部分的节目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浓厚的英国味道。肯尼斯·克拉克爵士(Sir Kenneth Clark)制作的《文明》(Civilization)系列片记述了艺术和科学在西欧的源起与发展。节目多半在黄金时间播出,引起美国社会强烈的反响。其它受欢迎的节目还包括《人类的进步》(The Ascent of Man)、《联系》(Connections)、《不确定的年代》(The Ag e of Uncertainty)等。
  另外一些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制作的电视节目也因语言相通的优势在美国的公共电视台中播出。甚至非英语节目在公共电视台也找到市场。
  地方公共电视台自己制作的主要是地方新闻节目和公共事务节目,以及白天非黄金时间播出的教育类节目。相比起商业电视的来,公共电视网的电视新闻制作能力是较弱的。在其所有播出节目中,教育和信息类节目占最大比重,其次是文化类节目,然后是儿童节目,新闻只占很少的份额。通过1978年公共电视台播出节目的总构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信息和教育节目,占23.6%;文化类节目:22.1%;当时流行的《芝麻街》和《电力公司》两个节目竟然占整个播出节目时间的16.1%,如果把这两个名牌节目也算到儿童电视节目中的话,儿童节目的比重将占到24.8%(还不算教育类的儿童节目)。新闻和公共事务的报道总共只占11%。
  在公共电视节日晚间黄金时间的播出中,音乐、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占据了几乎一半的比重。新闻和公共事务报道仅占17.4%。
  另外,公共电视网的教育和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水平也远远高于它的新闻制作水平。这一点在公共电视的经典节目中可以看出。公共电视台制作的《经典剧场》、《楼上楼下》、《黑色日记》、《芝麻街》、《电力公司》等都远远高于它新闻节目的水平。
  《经典剧场》(Masterpiece Theatre)是公共电视网播出的最受欢迎的长篇连续节目。源自英国名为《福塞蒂家史》的节目,讲述了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半个世纪的历史。这个节目给美国人提供了一个欣赏高水平的英国电视剧的机会。《经典剧场》开播于1970年,首先播出的是12集历史剧《第一代邱吉尔》,该片以演员高超的演技、豪华的服饰、对英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对观众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楼上楼下》(Upstairs,Downstairs)是一部取材于历史,但经过演绎的电视剧,它戏剧化地描述了爱德华一家20年中的生活细节。有批评家指出这是一部高水平的连续剧,剧本编写和演员的表演都是一流的,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肥皂剧。从1974年到1977年,这部连续剧每年播出14集,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
  《芝麻街》(Sesame Street)是公共电视台最著名的节目,它主要面向学龄前的儿童,并且在儿童电视行动小组的协助下,促使商业电视网对儿童节目作了一些改革,用具有教育意义的精神食粮代替节目中的暴力部分。
  《电力公司》(Electric Company)是专门给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学生看的节目。其它著名的趣味儿童节目还有《罗杰先生的邻居》、《全国教育电视台游戏室》、《新星》和《全国教育电视台节日》等。
  由于公共电视网较多地播出英国制作的或是取材英国的电视节目,受到美国国内一些人的批评。为此,公共电视台制作了名为《伟大的表演》(Great Performa nces)的提供给成人的节目,播出美国戏剧和音乐演出。这个不定期播出的节目在收视率上虽然并没有特别固定的骄人成绩,却培养了许多美国人对戏剧和芭蕾的兴趣,也为树立美国高雅艺术明星的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76年纽约的WNET电视台制作了《亚当斯编年史》(Adams Chronicles)证明美国的公共电视机构也可以制作出和从英国进口的历史剧一样优秀的节目。公共电视台偶尔也制作播出一些创新节目,如一次法庭审判的实录和《地球村——对电子设备的共同体验》。

  二、公共电视网的新闻节目

  公共电视网建立伊始,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公共电视台应该比商业电视台更多地报道公众事务和新闻事件;同时,和商业电视台相比,由于没有营利目的的考虑,公共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有着和商业电视台完全不同的信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应该比商业电视台的报道更为客观公正。然而,事实却是,公共电视网和各个商业电视网一样,得到来自公众的批评是:提供的娱乐性节目太多,而对新闻和公共事务的报道显然不够。
  1970年到1974年是公共事务最具有潜在危机的几年,也是电视新闻大有所为的几年。由于水门事件,各家媒介都在对尼克松政府发起猛攻,而公共电视网却在政府限制资金的压力之下,缩手缩脚。在此期间对各公共电视台的总裁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几乎半数的公共电视台的管理人员写道,他们相信公共电视台的主要职能在于关注文化和教育。竟只字未提公共电视台应当播出具有争议的公共事务的报道。
  直到尼克松政府的压力不复存在,公共电视台才开始其对公共事务的报道。1973年,公共电视网实况转播了关于水门事件的听审会,为观众提供了水门事件审讯的每一个证词的报道和一些直言不讳的纪录片。
  这次实况报道听审会成为一个新的开端。1975年,公共电视网开播了优秀的新闻节目《麦克尼尔和莱尔新闻报道》(MacNeif/Lehrer Report,即《麦克尼尔和莱尔新闻小时》的前身)。时间长度半小时。不同于大多数商业电视网采用的简报型或杂志型的新闻报道,这是一个半小时长的新闻采访节目。主持人麦克尼尔和莱尔都是在水门事件听审会的报道中脱颖而出的记者。
  报道形式是由罗伯特·麦克尼尔从纽约,吉姆·莱尔从华盛顿同时报道,目的是给观众一个印象:记者处于美国的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同时报道,你将有可能看到重要的商界权威和政坛精英来发表宏论。但由于该节目的内容选择和提问方式(在今后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分析),使得这个节目只在少数具有决策权或对政治热衷的观众群中享有声誉。并且,该节目得到的评价是“休闲的30分钟里,在几个被认为是有发言权的人之间进行的观点一致的愉快谈话。”
  ①“A leisurely thirty minutes of agreeable conversation among several reasonably articulate people。”-Kopkind,1979
  公共电视网1976年上任的总裁格罗斯曼非常鼓励PBS扮演一个新闻报道的重要角色,在他的支持下,PBS播出了一些地方电视台或独立电视台制作的颇具争议的社会问题纪录片。比如,1977年,坐落于费城的公共电视台WHYY播出了他们制作的一个时长为1小时的电视片,在该片中,由一群黑人组成的问题讨论小组对一名3K党成员和一名美国纳粹分子就种族问题提出质问。虽然电视台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抗议和威胁,禁止该节目的播出,但WHYY顶住了压力,播出了该节目,吸引了非常多的观众。
  1978年,格罗斯曼聘用了NBC的前新闻部主任理查德·魏尔德(Richard Wilde r),请他来为公共电视在电视新闻领域中的角色和节目设置作一分析。魏尔德经过研究,在他的报告中指出要增加每周播出的对于公共事务报道的系列节目,包括对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和对现存新闻节目时间和内容的扩充。他特别强调现场报道的问题,他说,商业电视网对现场报道做得越来越少,这正为公共电视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阵地和机会。但公共电视网的节目制作资金匾乏却成为许多可行性计划的巨大阻碍。
  公共电视网的其他重要的新闻节目还有《华盛顿一周评论》以及纽约WNET电视台的比尔·莫耶(Bill Moyer)连续做了5年的报道《比尔·莫耶日记》(Bill Mo yer's Journal),这是一个以公共事务为报道内容的系列纪实节目。

  三、公共电视网还是“支持商业的电视网”(Pro-Businessbervlce)?

  公共电视网按照倡导者的本意,是希望公共电视网播出有创意但收视率不会很高的节目,也就是大商家广告客户不会掏腰包赞助的节目。公共电视网在其成立的宣言中声称:“PBS是世界各国公共电视中唯一完全不受政府控制或影响的独立机构。”
  而我们知道,公共电视网,一开始就是约翰逊总统的构想。PBS接受政府的基金,并受政府组织的公共广播电视事业公司CPB的监督。水门事件前期,PBS对政府缩手缩脚的态度也是基于资金的威胁。
  70年代初期,石油公司开始大笔捐助PBS的文化与国际事务性节目,以扭转其公共形象(石油公司因石油开采破坏了生态和环境,在公众心中有不好的形象)。1973—1980年间,公共电视网获得的商界赞助增加了6倍。1981年有一个星期之内,P BS的黄金时段的节目中72%全部或部分被石油公司赞助。尽管PBS仅拥有全国4%的电视观众,但它常宣称自己的观众群属于高水准、高消费阶层,因而大企业对PBS非常感兴趣。1989年一年中,PBS就获得7千万美元的赞助。
  企业的赞助费不会白花的。因为赞助,企业在新闻报道中享有特权。比如,保健与医疗的新闻报道中,通常由施贵宝等大制药公司赞助,节目中也就强调“亡羊补牢”的高科技的医药,而不是“防患于未然”的健康之道。其他赞助商们往往通过“建设性否定”的策略,资助或促销他们所选择的节目。
  帕特·奥夫德海德(Pat Aufderheide)在《前进》(The Progressive)杂志中指出:“公共电视网从未树立信息传媒与公共论坛的本质与职能。由于基金来源纠缠不清,公共电视拼命拉拢观众与会员,争取节目的赞助客户。因而公共电视网的节目无法弥补商业电视网的不足。”
  公共电视网的PBS因而被嘲笑为是“支持商业的电视网”。
   
第三节 新闻谈话类节目:《麦克尼尔和莱尔新闻小时》

  新闻谈话类节目或称新闻访谈类节目并非公共电视网的专利,其他商业电视网也有自己的以采访新闻人物为主的访谈节目,比如CBS的《面对全国》、NBC的《会见新闻界》、ABC的《事件与答案》。另外一些题材较为轻松的对新闻人物的访谈节目近似“脱口秀”的节目如CNN拉里·金的《拉里·金现场》(Larry King Live)。然而,最适合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并且长久以来被认为是谈话类节目典范的当属公共广播公司电视网的《麦克尼尔和莱尔新闻小时》(MacNeil/Lehrer News H our,以下简称《新闻小时》。

  一、《新闻小时》节目简介

  著名的沃尔特·克朗凯特在抱怨CBS的“晚间新闻”19年来始终没能增加到1小时的播出时间时,曾颇赞赏地评价公共广播公司的《麦克尼尔和莱尔新闻小时》,克朗凯特说:
  “我一直认为应该有更好的方法来运用电视这一神奇的传媒手段,今天的电视新闻应该在美国的政治进程中扮演一个更加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角色。《麦克尼尔和莱尔小时》在节目后半部分的半小时中集中报道当天新闻中的一个话题,这是其它新闻机构应当学习并效仿的。如果所有的新闻媒介都这样做,无疑会给美国人所看到的世界增加一幅全新角度的图画。”
  传媒学者杰夫·格林费尔德也把《麦克尼尔和莱尔小时》与CBS的名牌节目《6分钟》、ABC的《晚间报道》相提并论,他说,“这些节目都远远超过了仅仅是新闻简报的模式……”
  《麦克尼尔和莱尔新闻小时》是美国公共电视网位于纽约的第13台的名牌节目。节目创办的初衷,根据13台总裁的说法:美国是一个新闻过剩的国家,特别是在报道贪污、爆炸、犯罪等视觉刺激强烈的轰动性新闻方面,公共电视网无力也无意与商业电视网竞争。为了表现公共电视网不同于商业电视网的对公众事物的关注和对新闻报道的高水准的理解,这个节目《新闻小时》)开始出现。
  1975年该节目首播,首播时名叫《麦克尼尔/莱尔报道》,形式是演播室讨论,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但由于它集中精力报道一个特定的事件,因此深受观众欢迎,一时间各大电视网纷纷效仿。1983年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大力支持下,该节目扩充为现在的1个小时,每周播出5次,多于所有公共电视的新闻节目。节目形式也在演播室讨论之外增加了现场报道和新闻特写。
  《新闻小时》每星期一到星期五晚间由罗伯特·麦克尼尔在纽约,吉姆·莱尔在华盛顿同时主持。节目的主要部分是对当天的新闻焦点进行分析。也就是说,以当天的头条新闻或其它时事报道为讨论主题,主持人事先选择好一个讨论(有时是辩论)的角度,组织各种新闻当事人、或有权威性的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新闻小时》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为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提供了对新闻事件的冷静的分析。通过对演播室现场持有各种观点的人物面对面的讨论和争辩,让观众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两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职能仅仅是:辩论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他们只负责向来宾提出问题,引起辩论,控制辩论的方向、方面和时间,但不介入其中发表意见。
  主持人莱尔说过:“我们的作用是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我们的观众就能有所了解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方式颇类似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为了让各方意见的持有者能够从不同角度阐述观点,并保证观众真正理解这些观点,主持人麦克尼尔说,主持人往往做到这样两点:“一是充分的准备,二是不允许哗众取宠的环境。我们要尽可能充分地作好准备,这便于更好地听取问题,并指出下面的问题,我认为在我们提问的那种恬静、思辨和礼貌的环境中,我们的节目带有了一种美感。我们即使在需要强硬的时候也相对地彬彬有礼。”
  《新闻小时》的演播室现场讨论的由头是当天节目前半小时播出的新闻报道。前半小时的报道类似其它商业电视网的晚间新闻报道,只不过是在新闻取材上更精炼,对重要事件的报道相对更多、更深入,时间也较商业电视网晚间新闻的单条新闻时间长。在新闻报道中很多是采访新闻人物,节目刻意平衡各方观点、保持客观性。
  前半小时的新闻报道部分让观众从当天纷繁复杂的时事中了解到最重要的信息;后半小时的演播室现场讨论使观众了解到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并通过一些新闻特写报道使观众从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角度去对新闻事件和对事件的评论加深认识。《新闻小时》特别在每周五晚安排政治评论栏目。参加评论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报纸编辑和专栏作家,对一周来的时政新闻作出政治分析。
  早在80年代,《新闻小时》就以“最佳晚间新闻节目”之称享誉全美国。1982年,《时代》杂志称当时还是半小时的《麦克尼尔和莱尔报道》为“电视界就公众事务所提供的最佳讨论”。1991年,全美国349座公共电视台就有300座定期播放该节目,使它成为公共电视系统传播面最广的节目之一。《新闻小时》的“事实记录”上更是宣称“本节目已由盖洛普民意测验选为全美最信得过的新闻节目,并已荣获5次艾美大奖和5次皮博迪大奖。”
  从节目包装上来看,《新闻小时》显然不如三大商业电视网的新闻节目吸引人。《新闻小时》的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新闻简报十新闻访谈”的模式。与商业电视网不同的是公共电视网的《新闻小时》的话题往往较为严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颇为复杂的问题。没有动人的画面、有趣的人物和大量的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但《新闻小时》多次宣称自己的观众群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教育背景都很高,它所为之服务的观众群显然小于但精于商业电视网的观众群。
  评论界认为,《新闻小时》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由于节目中间没有广告的插入,所以,除去片头片尾,新闻小时的实际长度一般在57分钟左右,可谓“实惠”。相形之下,商业电视网的新闻简报节目往往在半小时内插入差不多7。8分钟的广告,新闻杂志型节目——权威的《60分钟》——也逃不过广告的袭击,实际上减少了新闻报道的时间,很容易变成浮光掠影地点一点当日要闻。

  二、《新闻小时》节目主持人

  《新闻小时》备受各界青睐,首先是因为其主持人罗伯特·麦克尼尔和吉姆·莱尔独具魅力。自70年代以来他们就一直是公共电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罗伯特·麦克尼尔生于加拿大。从事新闻工作前是一位戏剧写作者兼演员。1954年,开始为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工作,先后报道过刚果反抗比利时的独立革命,阿尔及利亚的国内战争,柏林墙的修建,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总统遇刺等重大新闻事件。1967年到1971年,他开始为英国广播公司的《全景》(Panorama)系列节目担任记者工作。1971年,他加入公共电视网的全国公共事务中心电视部(NPACT—the National Public Af-fairs Center for Television),担任高级记者。1975年,《麦克尼尔和莱尔报道》的创立,使他成为著名的节目主持人。1984年10月,年已65岁的麦克尼尔辞去他工作了近20年的工作。成为一个自由写作者。
  谈及著名的《新闻小时》,麦克尼尔说,作为该栏目的记者,他感觉在20多年来自己的头脑中每天都被大量的新闻素材填充着,其中主要是时政题材。公共电视网比起商业电视网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较为自由地播出一些严肃的节目,可以在节目中加入作为历史资料的黑白照片,而商业电视网就不会这样做。公众选择收看公共电视网的节目不是因为节目的播出长度,而是因为节目的质量和节目的美学价值不同于商业电视网的节目。公共电视网的节目更为平和冷静,更具思想性,不滥用新闻记者的特权,不对公众事务和政府形成侵略。
  麦克尼尔认为,虽然设备的更新允许记者更多地从世界各地发回报道,新闻报道的范围和内容都更为宽泛,而实际上,商业电视网,包括CNN,为了收视率的原因,却只考虑不惜余力地大肆报道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的新闻,比如O.J.Simpson的案件。甚至三大商业电视网晚间新闻也着力渲染这件本身意义不大的事件。这是近年来美国电视新闻业发展的一个不良趋势。
  近年来美国电视新闻业出现了新闻信息泛滥的倾向,电视新闻播出仅只是对一些重要新闻的简明报道,而缺乏深入的分析和透视。连CBS的晚间新闻也被评论界认为走向了新闻简报的程式。麦克尼尔认为,观众是分层次的,而各个层次的观众对新闻的需要是不同的。作为严肃新闻的记者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应该应和观众中低层次的大多数人的兴趣,一味报道些稀奇古怪的低俗新闻。
  美国当代社会是信息的自由市场。观众可以在市场中自由选择媒介和媒介带来的信息。麦克尼尔认为,人们很快能够学会对每天不计其数的新闻进行分类,筛选,只挑选他们感兴趣的新闻来作进一步了解。对时事(政治)进行深入报道和观点性分析的节目是必须的。一部分观众还是依赖媒介——不止《新闻小时》,还包括《NBC晚间新闻》、《纽约时报》等——每天或每周提供给他们一个对于世界的完整形象的报道。也许另外许多人不愿依赖媒介,但这类报道也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部分。

  三、《新闻小时》的风格

  对公共电视网《新闻小时》,一些评论界的意见认为这是一个乏味的节目。在1983年,该节目扩展为1小时的时候,一些评论界人士不无嘲弄地说,“它事实上已经有1小时那么长了。”主持人麦克尼尔认可这种“光荣的单调”(gloriously bo ring)的说法,并承认,作为节目主持人他认为自己有勇气去表现得“单调”,因为他相信,对于真正对这个节目感兴趣的观众来说,没有单调这个概念。
  《新闻小时》的访谈风格是宽厚温和的,从不用尖锐的问题刺激被访者,也从不用高声的、争辩式的问题来激起被访者的情绪。这一点也是《新闻小时》不同于CNN的《交火》和ABC的《晚间报道》的重要区别。比起三大商业电视网的记者和主持人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来,麦克尼尔和莱尔是谦谦君子,他们几乎从来不会提出令人难堪的问题来。
  麦克尼尔认为这是由他本人和吉姆·莱尔的温和的个性决定的。他们认为那种貌似激烈的提问是很做作的方式,并且将是一种失败的策略。因为节目的主旨就是把嘉宾请来,引导他们说出他们知道的事情,主持人的强烈态度会喧宾夺主,观众记住的是主持人的态度和尖锐的问题,而忽略了嘉宾的对答和嘉宾的表现。这种戏剧性的激发方式无助于讨论主题的理解与沟通,也往往使得主持人忽略了嘉宾的反应和回答。
  在1985年—1994年的收视率调查中,《新闻小时》的收视率上升了约1/7。超过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的收视率。在1994年的洛普民意测验(Roper poll)中,63%的《新闻小时》的固定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比ABC、CBS、NBC和CNN的新闻报道更具权威性。

  四、《新闻小时》的结构框架

  美国传播学界一直关注电视新闻内容日趋雷同的问题,他们普遍认为商业压力致使商业电视网提供的新闻绝大部分是可预测的、预先计划的和有可视性的事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市场的压力,就可能产生更多样的新闻内容。学术界普遍认为新闻报道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事件和报道角度两个要素。

  1、《新闻小时》的报道事件

  《新闻小时》比商业电视网的新闻节目更关注那些非突发性、缺乏视觉吸引力的事件。
  美国学者威廉·赫尼斯就1989年2月到8月,总共6个月的《新闻小时》共130集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从1989年2月6日——8月4日,《新闻小时》的总共71条的头条新闻中国内政治新闻最多:31条,占整个比率的43.7%;其次是国际政治新闻:22条,占31%;社会新闻占第三位:8条,占总数的11.3%。经济新闻、文化新闻和其它分割剩下的比率。
  在所有的新闻内容中(226条新闻),国内政治新闻仍然占据首位:6个月内播出了66条新闻,占总数的29.2%;其次是社会新闻,播出54条,占总数的23.9%;国际政治新闻36条,占15.9%;接下来是经济新闻:26条;文化新闻20条。其它:24条。
  我们可以看出,比起其它商业电视网来,公共广播公司的《新闻小时》更侧重于国内政治新闻的报道,也更关注本土内发现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赫尼斯先生还发现,商业电视网的新闻更多的是对领导人的出访等事件性新闻,而《新闻小时》呈现的却是国际经济形势。毒品泛滥原因等非事件性新闻。这类新闻时效性不是很强,且错综复杂,报道难度较大。6个月中,《新闻小时》1/4以上的报道是系列专题,如“毒品侧记”、“高科技前沿”、“内阁一瞥”等。这些专题虽然没有明显的时效性,却均触及美国社会较为敏感的领域。
  也正因为如此,《新闻小时》的报道不太依赖于电视画面。它似乎不愿报道那些只有好的画面和有趣的人物,却没有什么深度的事件。

  2、《新闻小时》的报道角度

  《新闻小时》同商业电视网晚间新闻一样,也主要报道事件性的“硬新闻”,但它更深入的报道则是安排在节目的后半部分。《新闻小时》通过主持人与专家的谈话,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展开报道事件的详细背景。通过特约专家亲临演播室,《新闻小时》提供给观众的是更深入、更专业化的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专家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极高的文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到场的嘉宾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报道的角度。
  学者们早已确认,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因此研究节目邀请的专家属于何种社会地位、是何种社会角色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节目分析问题的角度。
  赫尼斯的研究表明,《新闻小时》所邀请的到场的专家中白人和男性均占绝大多数。具体数字是,所有的节目中90%的人是白人,87%为男性。这种现象在国际政治节目中表现更为突出:白人和男性一样占总数的94%。具体到有关外交政策的讨论中,妇女和有色人种竟未在任何一个节目中露面。
  国内政治报道中,这种比例失衡稍有改观,其中妇女在《新闻小时》的比例占21%。这些来自新闻、法律和医学界的女权威大多是被请来参加关于流产问题的辩论,这似乎从一个方面为当今美国新闻界对女性地位和作用的固有认识作了个注解。

  《新闻小时》的到场专家的职业情况如下列出:

  职业     人数 百分比
  政府官员   232  46.2%
  专业人士   190  37.8%
  公司代表    26  5.2%
  公众事务工作者 26  5.2%
  工会代表    4  0.8%
  其他      24  4.8%
  总计     502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新闻小时》的专家主体是政府官员(包括现任或前任官员;在国际事务方面,政府官员的比例占到了67%),其次是专业人员(主要指学者、医生和律师),再次是公司代表和公众事务工作者,仅有不到6%的人代表工会、种族和妇女协会。
  赫尼斯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新闻小时》的到场专家主要来自美国两大政治智囊团:AEI(美国企业研究所)和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6个月当中,AEI的成员出现了6次,主要讨论国内政治事务;CSIS的成员出现了8次,主要讨论外交政策。尽管《新闻小时》从未说明这些AEI和CSIS专家亲向于什么党派,但各界学者早已指出,这两个智囊团对美国政坛中的保守力量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这6个月期间,《新闻小时》几乎从未邀请较为激进的知名政界人士。
  总之,官方意见和专业人士占据了《新闻小时》最主要的专家对象。它更看重官方的意见,反映正统的社会主流的观点。
  所以,《新闻小时》的报道并不比商业电视网的新闻节目提供更多的报道角度或者说分析新闻事件的角度,它邀请的专家范围更窄,讨论的角度也更加有限。用赫尼斯的话说,通过排斥大部分“非官方”的角度和不同意见,《新闻小时》“同样将自己深深植根于为商业电视网所认同的狭窄的范围内”。

  五、《新闻小时》与ABC《晚间报道》的比较

  《新闻小时》和《晚间报道》同属访谈类深度新闻报道,但由于一个是偏于保守的主要靠政府拨款的公共电视网的节目,而另一个是偏于激进的自负盈亏的商业电视网的节目,因此,两个节目即使是针对同样的新闻时间予以报道,也显示出风格和内容的较大差异。

  1、环境问题报道

  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巨大隐患之一,社会各界的关注正与日俱增。但环境问题很少有时效性,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样的环境新闻极少产生。此外,报道环境问题常需追根溯源,然而要找出制造污染的罪魁祸首后,却往往由于对方财大气粗,或者甚至控制着电视网的命脉而不能对其进行曝光。理论上看,公共电视网不像商业电视网那样倚靠大公司财团的广告投入或投资,似乎更有理由客观一点。
  在威廉·赫尼斯研究期间,《新闻小时》半数以上的环境新闻都是阿拉斯加漏油案。在报道这个灾难性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小时》所请到演播室的17位专家无一例外都是男性,除了一位来自民间环保组织外,其他都是政府官员和公司代表。在7次报道中,这些公司代表和政府官员互相捧场,力图将石油污染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①当时美国艾克森石油公司的一艘油轮在阿拉斯加发生严重漏油事故,污染了大面积的海域,致使无数海洋生物死于非命,一时间成为世界头号新闻。
  而属于商业电视网的ABC的《晚间报道》节目,却在节目中请到了2位女性专家和2名环保组织的代表。有3次报道请到了该事件的直接受害人和环保人士。这些人物的到场使观众对漏油案的严重后果有了较明确的了解。

  2、经济问题报道

  在报道经济新闻方面,美国的电视网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镜头对准华盛顿,观众所看到的经济报道绝大部分只是美国政府内部在预算问题上无休止的争论。
  在赫尼斯调查的6个月内,《新闻小时》播出了35期经济报道节目,请到42位专家到场,其中4名是女性,政府官员占41%,公司代表占29%,工会人士仅占1%。这4位工会代表集中出现在东方航空公司总罢工的报道中,当时若没有工会人士参加,报道显然将有失偏颇。《新闻小时》呈现给观众的美国经济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和各大公司,普通工人和消费者在这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3、中美州事件报道

  赫尼斯调查期间,《新闻小时》在中美州问题上共播出了7个节目:萨尔瓦多竞选、支援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各占2个节目,巴拿马竞选占3个节目。22位到场的专家都是男性,美籍专家都是白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美国或其他国家现任或前任的政府官员。不管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具体策略上有多大的分歧,但来到《新闻小时》的政府官员无一例外地支持美国对中美州的政策。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士也均为亲美人士,更不可能说出反对意见。
  但事实上,美国政府所奉行的中美政策广受国际舆论的谴责,在国内也是嘘声一片。仅在尼加拉瓜问题上,民意测验就表明美国人民多年来从未支持过政府的做法。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小时》仅仅是提供了官方意见。
  而商业电视网ABC的《晚间报道》却远不是《新闻小时》温文尔雅的样子。主持人坎培尔请到的几个非政府人士使整个节目的基调变得公平、客观。在萨尔瓦多大选前后,《晚间报道》曾把该国正反两方的最高领袖都请来作辩论,双方唇枪舌剑,场面激烈。相形之下,《新闻小时》的节目中萨尔瓦多政府领导自吹自擂,两位主持人和风细雨、软语相劝,实在是失掉了很多新闻的本质的东西。
  比较我们看出,原本应该不受制于商业利益的公共电视网在多数公共事务报道中反而不及商业电视网的犀利直率,《新闻小时》温和的风格在富有矛盾冲突的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显得力不能及。另外该节目保守的政治态度,维护政府立场的说辞,令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能力大打折扣。但公平来说,《新闻小时》的社会问题报道,往往因其细致平和的态度,为厌恶了毒品、暴力充斥画面的商业电视网新闻的观众提供了平和清新的感受。“毒品侧记”一片中,《新闻小时》主持人采访了几个通常不会出现新闻中的人物:一个是从前的吸毒者,现在是戒毒工作人员;另一个是旧金山的前毒品贩子。主持人请他们评价一下政府的反毒品措施,两人较为率直的谈话使早已被媒介炒滥的毒品主题有了一丝新意。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