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角色问题



  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同性性行为中的角色问题上,首先应当划清一个界限,即性行为方式中主被动这两种角色与性别角色中男性女性这两种角色之间的界限。因为男同性恋者虽然在性行为方式上与男异性恋者有所不同,即有时会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但在性别角色的认同方面,却可以与异性恋男人没有重大差别。许多同性恋者甚至努力将男性的社会角色扮演好,其中包括做丈夫、做父亲,履行传宗接代的职责等。

  以往关于同性恋形成原因的研究,大多把眼光集中在认同女性的男同性恋者身上,忽略了那些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这或许同许多寻求治疗的同性恋者恰恰都是认同女性的这一事实有关。他们当中有些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女性特征,容易被人们看出与常人有异,因此更倾向于到处寻医问诊;相反,那些认同男性的同性恋者却往往并不认为自己对同性的欲望有什么不政党更不认为它是病态,他们除了在寻找性爱对象时喜欢同性不喜欢异性这一点之外,,无论在外貌衣着、行为作派还是性别认同均与常人无异,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

  金赛表达过类似的思想, 他指出:"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同性性行为中,绝大多数男性仍然保留着他们的男子气,仍然遵从男性的行为模式,绝大多数女性也同样如此。他们与那些只发生异性性关系的男女没有什么两样。"(金赛,第201页)弗洛伊德也提出过将男同性恋在在对象选择和自身性别认同这两个方面加以区分的观点, 他说:"关于同性恋行为的文献通常都未能明白地划分出以对象选择为一方面,以主体特征和性态度为另一方面的问题……一个男人尽管在性格上明显表现出女性属性,仍然可以是异性爱的。"(弗洛伊德,转引自韦克斯,第238页)如果将他的话反过来说就是:一个男人即使是有同性恋倾向的,也可以在性格气质上表现为认同男性。

  有些同性恋者不仅认为同性恋倾向和行为不会削弱一个男人的男性气质,而且持有激烈的完全相反的看法:同性恋行为中所蕴含的男性气质和表现出来的男性度比异性恋行为要强烈。这种看法可以用法国著名作家日内(Gene t)的话作代表,他在《我们的花儿夫人》中借小说人物之口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操男人的男人是双倍的男人。

  一位英国的同性恋者写道: "我是一个同性恋者,但我也很清楚自己有男性器官,是个男性。我确实感到自己很有男性气质。当我和正常男人在一起时,我没感到和他们有很大区别。我绝对没有感到我投错了胎。我不愿意作女人,我喜欢作男人。我不会接受异性恋对我的刻板印象。70年代男同性恋者有一种攻击性极强的男性化装束,那就是人们对同性恋刻板印象(娘娘腔)的有意识的反应。现在这种装束已经不太时兴了,但我也约不会按异性恋者心目中的同性恋形象装饰自己。我认为他们是那么想象的,觉得男同性恋的装束应当特别的女气。我有时可以十分女气,但有时我不愿意。男同性恋者在讨好异性恋者、希望被他们接受上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Green,143-14 4)

  如果说上述说法还都比较笼统,那么凯查多利的数据就把问题进一步量化了。根据一种权威的说法,大约有一半同性恋男子和四分之三异性恋男子表现出典型男性的认同感和兴趣……因此,认同男性还是认同女性并不能完全表明一个人的性取向。 (凯查多利,第332页)根据这种说法,男同性恋者当中至少有一半是典型的具有男子气的男性,换言之,男同性恋者当中至少有一半人完全认同男性,另一半男性特征不特别突出(不够典型),其中还有少数人认同女性。那些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同异性恋男子的区别,仅仅在于不喜欢女人而喜欢男人。这些男同性恋者并不会因为喜欢男性而使自己变成女气的人,而仍保留着十足的男性。我们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有调查对象提到某人从心里就觉得自己像女人并打扮成女人样时,称之为"心理变态"。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持这种看法的人自己心里并不认同女性,也不愿在外貌和行为举止上令自己像女人;第二,他认为认同女性的男人是"心理变态",而自己并不变态。

  有人进一步将认同女性与认同男性这两种类型的男同性恋者分别命名为"自体同性恋者"和"对象同性恋者"。 自体同性恋者的自我感觉与行为都像女性;对象同性恋者则本身是个伟丈夫,只不过以男人代替女人为对象而已。拉里亚提出的原则是,不应当将人为的异性恋的固化角色加在同性恋者的身上,否则只会混淆对同性恋的研究。(拉里亚,第131页)

  上述基本估计同我们的观察结果大致相符。虽然以往关于同性恋的理论十分关注男同性恋者在认同男性角色上的困难,但是在我们的调查对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坚定不移地把自己认同于男性。一次我们访问了三位自称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这三位调查对象年龄在25到35岁之间,其中一位已婚。三人知识层次都比较高,虽然对社会学和行为科学中有关同性恋的理论知之不多,但对自己的性取向都有过一番独立思考。当我们提及赫兹菲尔德的"第三性"理论(以同性恋者为独立与男女两性之外的第三性)时,他们都表示反对,其中一位甚至斥之为"败类的理论",因他们完全都认为自己是正常的男人。一位攻击性很强因而显得男性十足的同性恋者说"我不喜欢女气的男人,这种变态的人极少,好多都是装的,故意扭扭捏捏,是逗着玩, 想在圈里出名的。"很多同性恋者表示,对港台影视节目中的同性恋形象十分反感,认为那种故意夸张的女气不仅是对同性恋者形象的歪曲,而且是对他们的羞辱。

  他们强调说:同性恋的男人也是男人,同性恋的女人也是女人,只不过是选择了与异性恋者不同的性生活方式罢了。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和性生活方式并无必然的联系。同性恋者只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性行为方式,并不一定会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这类同性恋者在认同男性角色上并未发生困难,但是仍然认为同性间的性行为比异性恋间的更为可取。由此我们想到,即使性角色是个综合的概念,它的各个方面之间也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有什么理由证明,一个人有了男性的生理特征,就必定喜欢阴道交?打领带是男性角色这个综合概念的一部分(属第三性征),要在打领带和阴道交之间找出必然的联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调查对象的下列说法可作佐证: "我虽然从小瘦弱,但从没女性心理,或者想象过自己是女性。""我从心理上确定自己是男人,想的也都是男人想的事,像探险啦,旅游啦,事业金钱啦,抽烟喝酒等等。"

  有一位这样说: "对于性行为的发生,我们是相互的,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男性或女性的认同,实际上我们都愿作一个男子汉。至于角色的认同,就要看两个人自己的习惯而定了。我认为男性同性恋的最大特点就是都喜欢对方是男性。如果一方把自己当成女性,那他也就缺少了吸引对方的条件,尽管男性特征明显,如果表现得十分女性, 也不会有很多的朋友。"他的看法是以自身经历为依据的,可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毕竟反映了部分认同男性的同性恋者的想法。

  当然,我们的调查对象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认同女性的,例如这一位,他在一家公司做公关工作: "我有时刻意不流露出自己的本性。男性化的(同性恋者)无所谓,我们这种女性化的(同性恋者)就要深受其害,一旦被人看出来,就会影响公关工作。作为一个办事员,本身是个男性,又娘娘腔,就会被人看不起。我们这种人的形象都被香港电影里的表演丑化了,我很讨厌这些电影。但是,如果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我就会自然的流露出女性的表情和步态。所以我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自然流露,得收敛一些,有时还会刻意模仿一些男性化的东西。"

  一位调查对象讲,他认识的一些男同性恋者,因为怕人看出他们有同性恋倾向就尽量模仿周围的男性,学他们的样子拼命锻炼肌肉。他认为,这种模仿和掩饰的作法也含着对同性恋倾向的否定。其实,应当矫正的一个误解是,不少同性恋者练健美、练肌肉可能抱有使自己在同性眼中更显性感的动机,因此是对同性恋性取向的肯定,不一定是为了模仿异性恋男人。但也不可完全排除有些男同性恋者有违心地改变自己外在形象的动机。 一位调查对象说:"我发现自己是同性恋以后,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声音要粗,走路姿势要粗犷。见到男人气足的就模仿,力求掩饰。"

  在调查对象中,有人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女性姿态和作派,一位无意中流露出女性举止但打扮得与一般男人无异的调查对象说: "我不喜欢男人穿女女人衣服,化妆,但我也不歧视这样做的人。""从小学到中学,别人都给我起外号,叫我娘娘腔,别人一叫这个,我就很烦恼,很生气。我一直是学生干部,他们给我起的外号有贬意,有忌妒心理。我内心很痛苦,很不满意他们这样说我,但我从没为此和同学吵过,因为我天生这样,我不是装的。"

  一位同性恋者讲了他去一家公司面试的经历: "面试那一天我特别紧张,真是焦唇燥舌。谈到一半,他突然说,你有没有觉得你有一点女性化?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能说自己的性格与工作能力同表现没有绝对的联系。他却说,女性化没有什么不好,反而会带来一些优点,比如细致。其实我一点也不相信所谓女性化变会更细致的说法,纯是stereotype(刻板印象--作者注)。可是我们的谈话变得投机起来。他告诉我,从我进门开始,就发现我的女性化。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如此sissy(娘娘腔--作者注)。"

  "我虽然在意识层次清醒地认识到我的男性生理特征, 但我潜意识里是把自己作女人看待的,我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种渴望男人激情的属于幽怨女人的表情心态。我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障碍,我也知道尽量地以一个男人的行为语言表征我的社会自然身份的一致,但事实上我心里却狂热地希望表现自己作为一个多情女子的心态,但我没有机会,最起码在公开场合,但这样我的孤僻出现了,痛苦孤独感也出现了,我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我渴望这样一种境界,我可以尽情地抛洒一片女儿心,可以爱自己所爱的人,而不必受外在的束缚。我可以成为一名魅力非凡的女士,以我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之心。可是现在不行,我不得不又一次跌进'应该'的牢笼,在公众面前戴着虚伪的面具。我渴望以一个女子的面孔和心理活着。"

  "我和他在一起时,感到自己是女人,希望他像男人那样对待我。"

  "不知为什么, 我从小就喜欢模仿电影里看到的女性,愿意等到男人对我的温存抚爱。有时别人给我一点温存,我就感激涕零。在想象中,总是被进攻性很强的男人喜爱最让我动情,我喜欢依恋他、服从他的感觉。上帝安排我是男儿身女儿心,没有办法。"

  此外,还有一些人把性别角色当作求偶策略依对象而变换。一位同性恋者这样说: "有些人眼睛很厉害,很会察颜观色。看到很男性想找娘娘腔的,他们就装娘娘腔;看到对方娘娘腔,就作出阳刚的样子。"

  现在我们讨论角色问题的另一方面:关于主动角色与被动角色的问题。应当承认,在同性性行为中,确实存在着角色差异,具体表现为,有人扮演支配的、施予的、主动的角色,有人扮演服从的、接受的、被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区别,很容易被误解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区别。在我们调查对象的叙述中,也有人偶尔使用这样的字眼来概括主动角色与被动角色的区别。 例如有调查对象这样说:"角色可以针对不同的人改变,但针对同一个人就不能互换。比如A和B有这种关系,A对B角色是稳定的, A对C就可能会换一种角色。"在这里,调查对象所说的"角色"似乎既包含两人关系基调的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含义,又包含性行为中主动被动角色的含义。这两大类角色概念的混用加深了角色问题的复杂性。

  关于男同性恋角色认同问题的复杂性, 正如斯克拉顿所说的那样:"男同性恋是把对方当作男性来看待的, 其复杂性在于,条件是要求对方也扮演女性角色。"(斯克拉顿, 第254页)换言之,把对方当作男性看待,与要求对方扮演的角色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要求对方扮演女性(实际上是被动)角色时,还是可以把对方当作男性看待的。由于在性行为中扮演主动还是被动角色并不完全决定于自我性别角色认同,因此大多数人在性行为中经常交换角色,毫无困难,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性别认同。

  在调查中我们观察到,男同性恋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人固定地扮演主动角色或被动角色,多数人是两种角色互换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多数人在性关系中,既扮演过主动角色,也扮演过被动角色;其次是只扮演动角色的人;只扮演被动角色的人数最少。 在回答"你在这种性关系中喜欢什么角色"这一问题时,也是答"主动被动都喜欢"的人最多; 其次是只喜欢扮演主动角色的人;只喜欢扮演被动角色的人数最少。

  关于多数男同性恋者在性关系中都互换角色这一点, 可以举出下面的说法:"纯主动被动的少,多数是一块儿玩。""一般都交换角色,但也有固定男性(主动)角色、固定女性(被动)角色的。"

  一位比较偏爱主动角色的同性恋者说: "一般的规则是他为你干什么,他也为他干什么。人一次我和一个人发生性关系,他为我做完了,要我报答,我说不想干了,他说,你玩完就走啊!说着踢了我一脚,我回手打了他,调头就走。有几个人看我们打架了,追出来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小兔崽子不老实(暗示他要跟我搞同性恋,我是无辜的)。"

  另一位中年同性恋者说: "因为不帮对方射精起纠纷的也有。一般都能照顾对方。我认为应该自觉,计较这些没意思。对方给自己做了什么,自己虽然并没有对等义务,不是说非照样还报不可,但应当自觉。"

  "我有过双方不对等的经验, 从性上说难以得到满足,从感情上说,痛苦的只能是自己。对方很被动,自己也得不到乐趣。我有过一个朋友,在一起睡觉时,他先亲了我一下,我以为他愿意,就比较主动,后来他很躲避,有几可能性:一个是他主意变了;二是他不喜欢我;三是对环境压力的恐惧,我主动他会害怕。做爱时他不让我亲他,口交时他像石头一样躺在那儿,我做了一半就走开了,太没意思了。正常的性应当是相互的。 "由此看业,在性行为过程中互换角色和"服务",确实属于同性恋性关系的一般行为规范。

  对于男同性恋性行为中的角色互换,调查对象依各自的经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 怕失去对方。一位调查对象是这样说的:"如果找到弱的,我就扮演主动角色;找到比自己强的,就扮演弱的被动角色,也互相交换角色,因为怕失去对方。"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不见得只愿意被人满足,也会愿意满足别人的要求。这样双方都会满足。这一点像异性恋一样。"

  尽管同性恋者大多是交换角色或不分角色的,但也有人区别主动与被动角色,而且强调自己只有一种角色,从不换为另一种,例如在监狱中就有这种情况,还有古代也有这种情况。 (凯查多利,第337页)监狱中的同性恋活动许多属于境遇性同性恋活动,他们中间的同性恋对子多为保护人与被保护人、强奸与被强奸者的关系,其生心不在于恋情,而在于权力关系,因此是不会互换的。古代同性恋有些属于嫖客与男妓的关系,或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古希腊)因此也不互换角色。中国古代的皇帝与男宠、嫖客与相公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福柯专门论述过,在古希腊男人与少年的类似师生的同性关系中,人们就不愿意承认少年也可以或应当体验快感, 他们的角色应当是"服从"、"屈从"、或"效劳"。苏格拉底说:"一位青年不像一位女人那样分享交合的快感, 他却冷静地观看对方陶醉于性爱之中。"成年男子和少年男子之间,没有--不能也不应该--共同分享快感。(福柯,第395页)

  我们调查中也发现过一些男性十足、从不扮演被动角色的同性恋者;当然也有极少完全扮演被动角色的个案。一位调查对象说,他的两个朋友从不换角色,一直是女性(被动) 角色。还有一位中年同性恋者在被问到他习惯于哪种角色时说:"我和伴侣之间有角色差别, 我是女性的,他是男性的。"有调查对象认为有被动倾向的人是因为缺少魅力: "我在这种场所见过一个40多岁的,老是不走,完全是接受肛交。我想这种人可能有接受倾向,自身魅力不够。"

  "我是被动的, 有时别人发泄完走了我也能忍耐,有一种逆来顺受的感觉。对方说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怎么玩,我都能接受。我从不主动进攻有人提出来让我主动,我不愿意,原来勃起的,一接近他的肛门就疲软了。有个男友比我小几岁,他希望我爱抚他,我就装出爱抚他的样子,实际上我只喜欢别人爱抚我。我从性格上讲就是比较柔弱的,有依赖性,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照顾。"

  "我喜欢给对方口淫, 但我很少要求对方给我做。所以我有一个朋友,我对他是次次做,他对我做得少。年轻时,给对方口淫我自己也会勃起,现在勃起的情况少了。"

  一位两次交友爱上的都是异性恋者的男青年不讳言自己喜欢被动角色: "我和他之间的第一次口交是我给他做的。后来每次都是我给他做。"

  一位少年时代因相貌出众"被人当女性玩弄过"的同性恋者,显然由于其早年经历, 形成了认同女性的性倾向他在问卷上写道:"从记忆中,我大约18至20岁左右开始喜欢玩弄男性阴茎,经常偷看男性阴茎,直到想男性,想同男性睡觉。特别是身材高大、阴茎粗大的男性刺激我最大……在我与男性的同性性行为中,我完全呈现(表现得像) 女性一样,既不口交,也不肛交……"这个"既不""也不"看来是指不采取主动角色,只取被动角色之意,证据是,这位同性恋者曾因鸡奸罪被处理过,但后经医院证明他在此类关系中一向只取被动角色之后,处罚遂被撤销。

  对于同性恋关系中两种角色孰高孰低的问题,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持"二者无高低之分"这样一种观点, 只有极少数人认为"主动角色高于被动角色"。一位明显喜爱主动角色的调查对象说: "我在性行为中喜欢主动角色,不情愿当被动角色。满足别人的地位低,被人满足的地位高……"在同性恋的"求偶"过程中,一般来说,年纪小的、条件好的、被人追求的角色地位高;年纪大的、条件差的、追求别人的地位较低。 因此,就有"刚刚入道的人一般都不肯接受肛交,觉得吃亏","年纪小的连为别人口淫都不乐意"这样的说法。还有人概括说:"这和年龄有关。年龄大的追求别人的多,年龄小的被追求的多。很多人年轻时以发泄为主,老了就接受发泄。"

  这种观念似乎并不为大多数同性恋者所接受。他们认为,性关系中的角色分工并不显著, 主动被动角色也没有高低之分。有人说:"不觉得主动被动哪个高哪个低。"还有人说:"两人是平等的。我也不吃亏,你也不吃亏。不能自己玩完别人,不愿让别人玩自己。也不会看不起愿作女性角色的人。"

  还有人从"异性恋思维定式"角度批判了褒扬主动方、 贬低被动方的观点:"有人喜欢某种做爱方式,有人不喜欢,并不是所有的gay都喜欢top(主动方,在上者,又译顶子--作者注),不喜欢bottom(被动者,在下者,又译底子--作者注)。以为top是好的,bottom是不好的,这是不对的。如果我喜欢作bottom,我不会隐瞒,以为被X就是不好的,是受污辱,这样看是不对的;以为top就特别男性,这也是不对的, 混淆了一个概念,以为top是男性化的象征,bottom是女性化的象征,这是异性恋的想法,没有说到点子上,把不重要的东西当成重要的了。有些异性恋动不动就问别人是0还是1(或者I,O,A和O),这是过度概括,不正确。"

  "同性恋性活动不是必须有肛交, 有些人尝试过但不喜欢这种方式;也不一定分主动被动,都是相互的,双方都有进入和被进入。我认识一个人,他就要作一个大男人,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去找女人呢?他说,征服男人才有意思。我觉得这种思维方法特别不好,有偏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同调查对象探讨过角色问题,其中有一位文化修养较高的人对此发表了他的经过深思熟虑的长篇大论,他挟击了在这一问题上的异性恋思维模式,提出"用语革命"的概念,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最难得的是,他的观点是从他自身的经验中体会出来的,是一种"以自己的皮肉为证明的"理论,这就显得比异性恋观察者的任何分析推论更有人价值:

  "我第一次同美国同志 (港台用语中特指同性恋--作者注) 接触时用的词是husband(丈夫--作者注) 和wife(妻子--作者注),来区别性活动中两个人理所当然会被分配到的角色,可别人告诉我,他们只用top和bottom。最简便的理解是:top是指性行为中插入的一方, bottom是指性行为中接受的一方。同志杂志上的求友告示里可能就会用到more top than bottom(以顶子为主--作者注)来表示自己的偏爱。我想这是一种用语中的小革命,即半彻底地抛掉异性恋模式的包袱。在男同性恋对子中,通常理解为top=husband,bottom=wife,这种现象确实大量存在,我想人们如果用所谓的异性恋模式中的一切来套,来对位于同性恋现象,可能这种状态就更明显了。 可实际上, top一方完全可能是在心理上是wife的感受: 有的BOTTOM可能会大胆地露骨地要求我去TOP他们一下, 在性起动冲动强烈程度上呒疑他们属于男性的, 而我半推半就,甚至是为了爱情准备献身,也就TOP一下,可见我这时的心理状态无疑是典型的传统婚姻中的女性心理。况且实际上有些性行当中不存在什么TOP和BOTTOM之分。 男同性恋亚群体中有一类叫O/J, 是指有jack off(手淫--作者注)和oral(口淫--作者注)的活动;69式当中就表示出这种状态下的男人们确实是男人,而没有所谓的男人女人之分。

  "再具体到我的个人经验: 我遇见过相当数量从外表一内心完全男性的男同性恋者。有一个我中作'杀人犯'的小子(他的长相令我不由自主想起前些时候轰动的辛普森杀妻案主角)摸着我的手说'你真嫩'。可不要认为我真是如此,只不过比他工人老大哥的手要光滑些罢了。他决不会将我当女性,因为他十分惋惜我太阴柔了些,缺乏阳刚之气。然后,他向我炫耀他粗壮大腿了胸肌,还有扎人的胡子。考虑到我们多次见面以及他的一系列行为, 我能肯定的是,他绝对是认同男性的gay,而且男伴越男性化,器官越大越硬,越是吸引他。在我和他的'可耻的罪恶勾当'当中,我也不人为自己是女性化的。当然你可以说小弟弟心理、儿子心理、士兵服从将军心理可以等同于妻子服从丈夫的心理,那我没办法。我只是觉得我们像两只作乐的小猪。

  "电视里动物世界专栏有一回讲, 一种濒危的鸟生的蛋被研究人员带到温室孵化,没有及时送回母巢中,该鸟长成后无法跟别的鸟相处、交配,只会独往独来。这和印度等地的狼孩是一个原理。我强烈地感觉到,在研究中把性行为活动中的双方划成男女两大阵营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角度和一种方法,正如肉眼看不见红外线一样,这种研究也会看不见某些东西。由于同性恋者一般都是在异性恋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必然会学会用许多异性恋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可一旦他们进入到同性恋群落当中去之后,他们又可能会修正自己。使自己的行为顺应自己的小圈子。

  "具体到我自己, 我是12岁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的。在15岁开始长出胡子时十分抵触,老用手拔。可10年以后我却在寻找有什么药物的方法使自己能成为美髯公。我记得你们引用一个同性恋者的话说,同性恋者模仿周围的男孩练健美是对同性恋价值的否定,对不起,你们错了。这恰恰是一种肯定。如果你认定男同性恋者一定娘娘腔,那么你可以这样说;可如果深入到他们内部,你就会发现他们练肌肉只为吸引别的男人以及自我满足。像我跟上文所说的'杀人犯'的交往当中,我就意识到为了吸引和取悦对方,必须更像男人,不仅是身体,在心理上也一样。如果你总像一个女人一样扭捏,你会把你的朋友吓跑的!如果你把自己摆在一只小公猪的位置上,那么你们就能充分享受到猪的乐趣。

  "如果一定要说有脑性别的话,我认为也不存在绝对的GAY的脑子是女性的道理。我想这是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一大块范围,既有完全认同男性的,也有完全认同女性的, 更有中间灰色的一大群可左可右的'性态'。 我说过自己在心理上是morebottom than top(以底子为主--作者注) ,我当然不喜欢不阳刚的朋友。可我绝不是那种事事依赖别人等待别人来领导的人(即女性心理的人)。好几次别人要我去top, 我拒绝了,可我得承认有时我真的很想去 top别人。毕竟男性的大部分性感区集中在撒尿的部位, top别人一定快乐来得强烈。除却性,在感情方面,你看我可像那种对master(主人--作者注)服贴行要死、五体投地地崇拜他、事事以他为中心来过活的传统女性那样?对不起,我办不到。我承认有许多男人智力上、体能上或两都相加都高出我一大截,可要我像女人那样对他们加以仰视,我无法做到。不是我不想这样做!固然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刻,我会像小弟弟渴望哥哥的照顾、儿子渴望父亲的帮助那样与另一个男人相处,可我知道山外有山的道理,哥哥和父亲也有他们的哥哥和父亲,而时间会有轮回的机会,恐怕我还是他的哥哥和父亲呢!我相信,稳固的爱情一定是建立在朋友友谊之上的,如果大家的心灵都是自由的话。

  "作为一个至少在心理上是more bottom than top的男同性恋者, 我很难相信那种女性天生希望依靠男性希望被男性所征服和统治的说法,有些社会生物主义者甚至将此说成是因为女性生来有一具等待被别人插入的性器!果然如此,某些第一、第二性征完好的男同性恋者的表现当如何解释?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异性恋男人天生就希望被女性依靠,希望对女性施加权威。我砍大部分女性此种小鸟依人的需求不过是文化塑造的后果。其实,不只女性,很多男性也从心底里不接受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希望有个偶像去追随,去臣服,去溶为一体,以消解自身的种种不足。至于说为什么有些女性心智很高,却巴望有个男人来统治她的生活,我只能推测这是因为她所受教育中理想的幸福的性关系模式已经占据了她的大脑,挥之不去。相对而言,我觉得有些男同性恋对子中的关系倒是听起来巧妙一些,因为他们角色互换,一会独父亲、大哥的派头,一会儿又是弟弟、小儿的架势。我还是更欣赏这种关系,尽管大家都在演戏,但起码是场好戏。"

  综合调查所得,我们对同性恋性关系中的角色问题等到以下结论:在男同性恋社群之中,有相当多的人不扮演固定的角色。在同性恋行为中他们对性伴侣的看法,可以称为兄弟情谊(brotherhood) 。这种观念或许是从社会同辈男人的相处方式中脱胎出来的。因此,对于同性性行为中不可避免的主动和被动角色的划分,绝不可以简单拿来附会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要避免对同性恋关系套用异性恋思维模式的作法。

  当一位同性恋者渴望能够得到他意中人的钟情时, 往往会说:"你对我干什么都可以", 以对方喜爱的性交方式来取悦对方。此种行为的意义,确实近似于传统文化中女性角色的实质,即作出肉体上的牺牲,换取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按照这种传统的异性恋思维模式,将这类被动角色视为女性角色,将主动角色视为男性角色,似乎没什么不妥。但是,近代科学已经证明,女性在生理上获得快乐感的能力并不弱于男子,近代观念的发展也反对把女性禁甸于无性状态、被动状态和纯粹为对方服务的境地,主她们在性的方面等待男性的开发。因此我们认为,更科学的描述方法不应当使用男性女性角色的概念,而应当使用主动被动角色的概念。

  在讨论同性恋关系中的角色问题时,还有必要提及历史上发生过的人类学与优生学的论争。按照优生学的观点,精神品性像身体特征一样,都是可以遗传的。无缺陷的遗传和正确的发育必然会得出同性恋违反自然的结论。在涉猎前辈性学家的观点时,我们发现不少人受到了上述观点的影响。例如弗洛伊德就曾认为,男同性恋者是停留在肛门性欲阶段的男人。有些同性恋者从肛交获得快感,这是实有的事,但瞬间快感在性生活中的意义不宜夸大,因为这种瞬间快感以用极简单的方式得到。不只一位同性恋者对我们说:性生活中有意义的不是那一瞬,而是整个过程,包括追求、调情、互相爱抚等等,交流与共享是很重要的部分。

  在与优生学的论战之中, 人类学家博厄斯指出:"一切复杂活动都是由社会决定的"; "在广大的健康人群中,社会刺激远比生理机制更有效验。"(转引自弗里曼,第33页)整个文化人类学就建立在这些论点的基石上。从这种观点观察同性恋的角色问题,我们得到这样的看法:性别角色主要是社会角色,它不是由生殖器和遗传基因来定义的。考察人类的一切行为,动物学的成分只占很小的比重,更多的应是文化因素,是后天习得的东西。因此,绝不能将同性恋者在性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完全等同于其性别角色。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