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恶之花》印象


  不仅这本诗集,写出这本诗集的诗人,也可以说是“恶之花”——病态的花。
  在世界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如波特莱尔引起了这样激烈的争论,在评价上有这样大的差距了。
  波特莱尔也的确具有复杂的性格。从幼小时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一生穷愁潦倒,形成了他忧郁、孤独、愤世嫉俗和敏感的个性。他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浮沉,而又厌恶那个社会,他往往沉溺在声色淫乐中——或者那也是愤世嫉俗的一种表现,而又有着对善对美的追求。他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然而,他不能为自己的理想找到植根的土壤。“我爱云……匆匆飘过的浮云……那边……奇妙的云!”
  如果说他在生活中不免放荡,在艺术中却是真诚的。他在诗中倾泻他的感情、感受,追求,从而使自己得到慰藉,得到安身立命之地。《恶之花》是一本真诚的诗,显露了他的灵魂——闪着光辉,也有阴影和斑点的灵魂。《恶之花》也显示了他非凡的艺术才华,那影响波及到法国之外,一直延续到今天。
  人们认为他的诗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但不能说他完全没有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他自己就谈到过所受到的雨果的影响)。他的突破或创新主要在于,不是站在高处,以号召人们走向进步的精神为使命(在浪漫主义末期,往往流为空洞的虚浮的呼喊),他正视而且深刻地表现了那些丑恶、罪孽、不公……。“透过粉饰,掘出地狱”,这是他以前和同时的诗人和小说家也做到的。“给我以粪土,变它为黄金”,即将丑化为美,他则是第一个人,从而为诗(为艺术)开拓了新的领域,在美学上也有新的创造,带来了新的方法。
  能将丑化为美,是由于他是置身在深渊中,有着直接的体验和痛苦的思考,同时,他又怀着向善、向美的心,如同高尔基所说的:“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雨果赞赏他,认为他“把未知的阴冷的光赐给艺术的天空,创造出了新的颤栗”,我想,那是由于他在诗中所表现的那些生活现象,也由于他的具有现代意识的思考,和他的痛苦、忧郁、追求……这些融合在一起,比某些站在高处或站在一边抨击那些丑恶的诗,更能刺中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心的颤栗。
  文学史家公认波特莱尔是现代诗歌的创始者。他的美学观点和创作方法在继之而起的现代派诗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有所发展和变化。但是,我感到,也应该强调他作为诗人的真诚、热情、有所追求的心。

                         1987年10月于鄂城墩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