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章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例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证

◆例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
    │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
  注
  客观真实1:感官接受外界刺激,经由神经轴突间之电离物质传导,遂有导通之感
    受。
  客观真实2:此类生化现象,传导速度较慢,且后一刺激讯号之强度,必须大于前
    一刺激,否则将形成滞化现象。
  客观真实3:当刺激强度高于生理适应程度时,肾上腺素等内分泌激素会大量释出
  ,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兴奋状况。
  客观真实4:人兴奋时,大脑充血,暴力倾向升高,推理能力降低。
  解
  老子认为:五光十色看多了,视线会不明,声音听多了,听觉会迟钝,食物吃多了
    ,味觉会麻木。纵情于骑马打猎,会使人心神不宁,奢侈虚荣更将令人堕行败
    德。
  通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吕氏春秋˙贵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
    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
  ●《庄子˙齐物》:『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
    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
  ●《六祖坛经˙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
    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释
  刺激影响人心,人心则影响行为。行为原系人生存之手段,必须保持灵敏、正确。
    人之五官本为侦测外界刺激用,刺激者,能量之变化也。能量变化对生命体之
    生存关系重大,如感官丧失其灵敏性,则有碍于生存、生活的正常功能。
  过度放纵于声色刺激者,久之必然感官麻木,需要更高更强的刺激,因果相循,人
  遂养成沉湎声色之恶习。后果严重者,或心理受到不正常的干扰,或官能失去
    正常的运作机能,或由于生活条件不容许,而造成社会问题,形成社会负担。
  例
  在过去的观念中,常认为「饥寒起盗心」,故人莫不以追求生活的富裕为目的。殊
    不知人经验中的「感觉阀」愈来愈高,而物质生活水准不能降低,人遂流入贪
    婪相循的无底洞中。事实证明,社会越是富裕,犯罪率越是高涨。最可悲的,
    则为无辜的青少年,常在酒、色、赌、毒的引诱下,沉沦苦海,难以自拔。
  当今社会风习,无不以声色刺激为乐,姑不论当政者之目的及手段如何,其未读《
    道德经》一书,或读而未识,或识而未明,可想而知。

◆证-章二、章三之证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注
  客观真实1:人需要生存,生存必需的物质不可或缺。
  客观真实2:生存需要避免过度的刺激,非生存的物质不必追求。
  解
  老子认为:圣人在生存之余不求享受,只求温饱,不求声色刺激。
  通
  ●《吕氏春秋˙情欲》:『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府种,筋骨沉滞,
    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
  ●《六祖坛经˙定慧品》:『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一切相,则法体清净』
  释
  人若能与处身环境相善,当无生存之虞,否则人类不可能延续、进化。然而人之所
    患者,心之所欲也。心之起欲,发自感官。凡感官之刺激,无涉生存者,人若
    能去之,不为所动,则万念不起,清净自然。
  古之圣人,具千古之虑也,其所虑者,莫非人心之安否,环境之宜乱。今之为政者
    ,仅知保位,不识全德。急功近利,哗众邀宠,唯恐社会上之声色不继,盖正
    其所好也!
  论
  「刺激」引发「辨识」,「辨识」产生「资料」,「资料」累积为「经验库」。
  人之经验库系以「利、害」为索引值,因「分别心」而生「成见」。若于人工智能
    设计时,将索引值改为「体、用」及「因、果」之互动关系,则其判断标准将
  依人类及环境之长期利益而定。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