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起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承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转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合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起-现象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注 客观真实1:人藉感官接触外界,感官之功能为提供利、害讯息。在生活中,人只 知利、害,并于经验中学习因应之道。 客观真实2:人对感官之利害认知,建立在过去经验上,由于时空及能量的变化, 所得之感受亦有异。 客观真实3:感官之辨识功能,建立在前、后级刺激值的比较上。 解 老子认为:人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不再对之厌恶;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 是因为不再有不善的情事。 通 ●佛家之所谓色相、分辨心、六贼。 ●《庄子˙秋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 贵贱不在己』。 ●《庄子˙齐物》:『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 决骤』。 释 「天」赋与人生存的本能中,有两种判断能力最为重要,一为感觉对刺激的判断, 一为认知对利害的判断。 不论哪种刺激,基于适者生存的原则,环境中的常态变化,经过长时间的适应,人 由新鲜而熟悉习惯,成为「我」的一部份。在此假定这种现象为「惯性律」。 习惯的结果,人不需要经过思考判断,遇到相同的刺激,即可立即作出反应。 惯性律原是所有低等生物的基本生存法则,但不一定是经由学习,也有透过遗传, 代代相继。后一种策略的缺点,即是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会因难以适应而被 淘汰。人类之所以能成功地生存至今,即因发展出第二种策略,可自动地将所 经历的事物分别比较,并将发生频率最高之刺激值,加以修正,是为「折中律 」。 同时,由于人有记忆及意识,意识形成了自我中心。自我的主观选择,常依特殊的 时、空条件而定,这种主观选择,成为个人的「亲和律」。 当人的感官接受到外界刺激时,对视觉而言,凡是符合以上三律者,皆能产生有效 的反应,以概念表达,即为「美」(请见下则 例 )。在认知上,则称为「 善」。 例 以美而言,当人初睹一种完全未曾见过的物体时,会受到「惯性律」的影响;或虽 见过而形态极端,不符「折中律」者;又或见过但在记忆经验中,不符「亲和 律」者,皆会感觉「不美」。人对必然形象的认知来自惯性,接受该形象则是 因为折中,最后的取舍有赖亲和。 以人为例,人若没有鼻子,是不美;鼻子大于所有已见者,不美;鼻子若令人想到 厌烦的事物,亦不美。故各人种、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个人之特殊遭遇等 ,皆能影响人的美感。原则上,见识愈多之人,对美之尺度愈宽,而感情上有 所偏爱者,对美之观念愈是执着。 此外,在辨识的过程中,惯性指的是规律、结构,折中则指变化、素材,亲和相当 于人之情绪、心态等。这些因素中,凡是辨识效率最高者,即是美。 ◆承-原理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 │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注 客观真实1:感官之作用,在外有五识,内有一识,是为「视、听、嗅、味、触」 及「意」。 客观真实2:有、无-系个体经验中,刺激讯息在时空连续过程中所遭遇之状况。 难、易-系个体经验中,判断始态至终态间,能量连续程度之状况。 长、短-系视觉或感觉对时、空之比较值。 高、下-系视觉或感觉对位置之比较值。 音、声-系听觉接收之能量变化讯息。 前、后-系视觉或认知,对主客观位置之比较值。 客观真实3:感官之辨识作用,系在接收讯息时,比较前后之刺激而得的综合讯息 ,此综合讯息,是一种比较值。 客观真实4:各种比较值,因观察者不同之经验及立场,而有不同之感受及认知, 以资辨识环境之变化及其中之因果关系,此即对「自我」的「意义」。由于比 较值无绝对性,随时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以无人能够将一己之经验, 正确有效地转移给他人。 解 老子认为:各种感官刺激产生的现象,皆为相对之经验,无绝对的意义。如无生有 而归于无;难既成于易,易亦始于难;长与短必相较而后始知;高与下是以人 「倾」向角度观察而得;声为音能量之动态,音则为声之和;至于先于「主体 」者,即称为前,随之者为后。 通 ●《金刚经》:『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 、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爱因斯坦《相对论》:重力作用系因相对运动所致。 释 物有性质、数量、形状,占有空间;事有起因、状态、能量、影响,占有时间。但 对个体感官而言,仅为前后之相对数值而已。 事物若发生变化,其作用之能量亦相应有所变化。感觉器官即为了侦测此变化,于 生命进化过程中发展形成。为了达到最高效率,感觉器官仅仅对于产生变化之 刺激,能产生辨识的效应,此类有变化之刺激讯息,即为比较值。 在潜意识中,所有观察所得之比较值,又与过去之经验值自动比较,其利害关系之 大小,经验刺激之强度,形成了人对该值之最终认知。 人体以感官判断环境之利害,感官有六,称为六识,所识者皆为事物之别。事物本 为能量之变化,其有别者,在于不同之时空、条件、功效而已。 人若自以为是,不多观察、分析,终将为感官所欺,六识化为六贼,本末俱昧矣。 例 圣贤亦为人与人相比较所产生,其圣、其贤则有高有低。若世上人人 皆为圣人,且无高低之差,则无圣人矣。同理,诸如人能呼吸,人体会生长, 人可以支配肢体等,人人皆能、皆有之事,又无比较之必要,人自然忽视此一 现象之存在。其实这些现象极为复杂,人类至今尚无法了解全部的运作,但连智力 最低的人也能为之。因此,比较值仅对比较之状况有效,绝非真实。 ◆转-应用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注 概念分析:圣人:指有权或有智、能之人。 客观真实1:处理事务、解决问题、教导他人,首先个人需要有彻底之认识及了解 ,否则无以助人,反而害人。 客观真实2:宇宙事务变化无穷,从无同样的排列组合。任何人的经验,皆仅具有 限之参考价值。 客观真实3:世间所有涉及人之事务,皆因人之主观立场而有偏差,人在未能了解 宇宙真相之前,不可能具备正确无误的认知。 解 老子认为:凡居上位者,当知并无绝对的是非,不要为所欲为,而且教育他人,应 以身作则,少说多做。 通 ●《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 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易经˙观卦》:『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藨,有孚颙若 ,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 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 释 人以一己为中心,以主观立场所得之经验,以之处理自我之事务则可,管理他人则 难,故宜顺其自然。教导他人亦然,应以身教力行为是。 人对万事万物之认知,皆因个人特殊之时空背景及经验而生,然世人不查,常自以 为是。有能力者,常欲以一己之念加诸他人,或以意识型态影响,或以行为武 力强制。从古至今,人间剧场戏码不断,莫非无自知之明也。 例 譬如在某校中有一班学生,成绩为该级之最,班上有好学生、坏学生。另有一班, 为全校之末,其班上仍有好学生与坏学生。当局者为了教育效率,将好、坏学 生能力分班,才发现好班中仍有坏学生,坏班中也有好学生。虽然平均指数有 别,但好班之末者,却不见得比坏班之首者为佳。 问题在于,此一事件,对学生的心理上,会有什么影响?同时,人类在这个看似无 足轻重的经验中,又学到了什么教训?被分到坏班的学生,其心理的损伤,是 不言可知的。而被分到好班,却在比较下落于人后者,其心理状况又如何呢? 这种现象,说明好坏之别仅为某一种状况下的比较值,环境改变后,其值即不再有 意义。人在未能了解事物真相之前,若急功近利、轻举妄动,等到祸害到来时 ,悔之无及矣。 ◆合-结论 ┌────────────────┐ │万物作焉而不辞,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 注 概念分析:居:住也,占据不去。 客观真实1:自然界生生息息,无所停滞。 客观真实2:有、无,得、失乃相对存在,无法仅求其一。 客观真实3:人之心理,以得为利,以失为害。 客观真实4:「得」,在经验中,仅为一记录之保存,但「得」后的好处,则为期 待他人所给予之附加价值。 客观真实5:事实上,由于价值观未必人人相同。若「得」的好处,与人所预期的 结果有别,遂为失矣。 解 老子认为:任万事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多说,对所生者不占有,对所行者不要依恃, 有功劳也不要认为是自己的。正因为不居功,无所得,故亦无所失。 通 ●《金刚经》:『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菩萨应不住相布施,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圣经》:左手做的好事,不要让右手知道。 ●《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 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 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庄子˙山木》:『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孰能去功与名而还与众 人……不为功名,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 ●《章廿二》:『不自伐,故有功』。 释 「功」是施力所得之效应,功成指原施力之效应已经达成。效应达成了,报偿已经 有了,人还期待什么呢? 如果把目的与手段分开来看,问题就非常明显。目的是指某一主体,在其行动之前 对其行动所预定的一个结果,藉此以资判断行动完成与否。所以任何一种行动 或行为,目的仅能有一个,否则即无法明确地判断其成败。 设若有人以功成为手段,其目的是要得到成功以后的各种利益,唯有当享受到原来 期待的利益时,才认为是真正的功成,否则将继续努力下去,一直到事件的结 果与其预设之目的相符为止。 以「作好事不求好报」为例,好事的定义是:人作某件事之目的只为有利于他人。 好事做了,目的已达,当然不再求其它。但若作事之目的是为了好报,则在得 不到好报之前,其目的并未完成。更进一步分析,如果人做某一件事,目的是 为了自己的利益,这还能称为好事吗?纵然不能说是不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 一种交易罢了。 所以,唯有当人作好事而不求好报,才能称为作好事。同理,也唯有功成,而不居 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人因受「自我」利害的影响,争利而避害,则利、害朝夕随之。有害即思害,得利 即受诱,因而动心有「欲」,对人间事只求表面,而不知真实本体之存在。一 旦远离真实,一切皆为虚妄,故失道矣! 人不居功,即无所求,无所求则无害于他人,人得其利而未蒙其害,必然崇敬向往 。利既已得,为求不失,唯有归功于不居功者,始能不失。这就是『弗为不居 ,故不去』。人有所为而不居功,一如宇宙生养万物之德意,则与宇宙同心、 同存。反之,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其功而失其德。功为表象,人见人非;德为 本体,亘古长存。 论 美与善,皆无绝对值,端视经验之比较而定。凡与生存有利者,设为正值,反之为 负值。正负之差值,即为认知之强度比。 设:甲=【修正经验】-【原始经验】 甲值若为正可视为【利】,负为【害】 利、害端视判断前后之比值而定。 辨识及了解之程序参数: 刺激讯息:分类(六识),强度,长度,特征。 后级刺激-前级刺激=刺激比值 若 刺激比值=0,刺激被忽略。 刺激比值<0,减轻,产生问题,设为现象n。 刺激比值>0,加重,产生问题,设为现象n。 问题解决: 问题:现象1、现象2……现象n之间,无共同的界面。 目的:寻求共同的界面。 分析:各现象之体、用关系,及其变化的因、果。 处理:时机,环境,主体及客体间的变量,作为界面。 判断:此界面与目的相符否。 成功:目的-问题=0 以上各式为设计流程,注意其中的【时机】及【环境】,是主观个体所不能控制、 而又属于必要之「外在」条件,故成功与否难有百分之一百之答案。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