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三章 走进“围城”


  恋爱是一场梦,直到结婚时才苏醒。

                   ——(英)薄柏

  都市婚礼新时尚

  一经过漫长的恋爱旅程,每年我们身边都会有“喜结良缘者”,从此便共享快乐、共担忧愁。婚礼是神圣的,时间跨入世纪末,婚礼的形式也向多元化发展,人们在丰衣足食后,出国度蜜月和请婚庆公司替自己操办婚事,又成为都市青年的两大时尚。

  出国旅游:潇洒走一回

  如今,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旅游已成为又一时尚。生活状况的改变,使不少青年人已不满足登泰山“一览众山斜、游桂林“山水甲天下”了;在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的同时,早把目光盯上了泰国的歌舞、香港的商抄…来自旅游部门的稍息反映,近年圣诞节前夕,每天他们都要接到报名的咨询电话近百个,旅游人数最集中的要数东南亚各国,其中就有不少新婚燕尔的青年伉俪。

  刘宾和袁晴分别供职于两家外国公司。北风劲吹,在人们纷纷准备御寒衣物的时候,这对新婚夫妇却打起背包,戴好遮阳帽和太阳镜,登上了北京飞往曼谷的班机。

  刘宾说:“每天在公司上班像部赚钱的机器,也没时间好好玩玩。现在出国旅行很方便,价格也可以接受,所以我们俩商量,回来后再向亲戚朋友发些糖和烟,仪式就不再搞了!”

  过去,“出国”是属于特殊阶层的专利,而现在已“飞人寻常百姓家”了!

  现在,对于应运而生的旅行社,人们已不再陌生,面对“览异国风情,入浪漫之旅”等撩人的广告攻势,很多人坐不住了:“出去玩有人替你安排,挺好!”尽管旅行社的报价单显示“泰国六日游4980元/人,新马港泰澳十五日游1.2万元/人”,但旅行社的资料表明:在享受异国阳光的人群中,工薪族已占相当多数,已全是自费。

  目前,许多人还把旅游、休闲、购物融为一体,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这不仅证明了中国公民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它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实脚步。

  婚庆公司:请让我来帮助你

  在很多人心中,领到结婚证并不是婚姻关系的最终证明,新人还要把亲戚朋友请来一聚,通过这个仪式方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装修居室、购买家具、添置衣物已使人精疲力尽,于是已在北京消失多年的婚庆公司又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可以为你披婚纱、订餐、用花车接新娘、安排司仪主持婚礼,并有摄影师一路为你拍下来,成为永久的回忆。

  中国留学生李华与日本节子小姐喜结百年,上午9点,新娘、新郎早早来到喜庆公司做美容;换好婚纱、礼服,并带着公司的专业摄影师回家。10点30分,新娘、新郎及双方父母亲朋近百人喜气洋洋地来到这里,稍事休息后,主持人宣布“婚礼开始”。在红地毯的另一端,李先生和节子小姐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大厅,厅内立时热闹起来,掌声、祝福声连成一片,接着便是互赠信物、认亲仪式,在《四季歌》等日本乐曲声中,从日本专程赶来的新娘父母望着面前幸福的一对新人笑得合不拢嘴……新郎高兴地说:“结婚是人生大事,过几天我们还要赶回日本。选择在这里办喜事,十分方便,都是专业人员操办,价格也很划算,而且这里的文化氛围很强,所以两家人都特别满意。”

  如今的婚庆公司越来越多,也越办越活,每家都在用自己的特色服务吸引着观念新而又十分忙碌的年轻人。走入每一个婚礼,任何人都会被其中的圣洁所感染,为其中的庄严而心动。

  都市嫁妆新变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市里新潮不断——今天“卡拉OK”满街,明天服装款式更新:今天办公室“换笔”,明天私家车入户……总之,人们不断享受生活,也不断创造着生活。自古以来,沿袭了几千年的嫁妆内容,大多是衣被、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由不得自己选择,一代代的都市女性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今日的都市女性们再也不是那种只会惦记婆家彩礼,只等娘家陪嫁的“小媳妇”。她们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在人生大事上,勇敢地打破传统的婚嫁习俗。如今,都市女性出嫁时,嫁妆不再仅仅是衣服被子、组合家具、家用电器等物品,而出现了一些诸如股权、保险、科技知识等特殊的嫁妆。它不仅反映了城市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且也折射出新时期城市姑娘的思想观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湖北应城市,小吴中考落榜不失志,用父母为她买嫁妆的钱,加上自筹共投资5万元办起了4家以服务儿童为主的“阳光连锁店”,即“小太阳”家庭托儿所、“春蕾”书屋、“健乐’录像室和“豆豆”食品柜。“阳光连锁店”开办仅半年,就创纯收入2万多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北应城市已有1000多名女青年用计划购买嫁妆的1000多万元兴办了家庭致富工程,所从事的项目达3000多个,每年可创纯收入2000多万元。姑娘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加快了奔小康步伐。

  在河南,过去女青年结婚,总是比谁家的陪嫁东西多,谁家摆的酒席多。一场婚礼下来,少则花费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而今,相当多的城市姑娘在结婚时将嫁妆投入到“股市”之中。她们认为,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不仅要学会赚钱,更要会投资。嫁妆是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单纯将它投入银行拿利息,不是上上之举,现代青年应该有胆识,有闯劲,将资本变成股权,是一种极佳的方式。

  当然,投资肯定会有风险,但是,只要经营得当,收益也是很明显的。新婚燕尔,并不缺钱花,将闭钱用作投资,何乐而不为呢?

  时下,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改变了过去那种“找男嫁汉,穿衣吃饭”的旧婚恋观,认识到“嫁个好婆家,不如学门好技术”,掌握一手过硬的本领,将来和心上人在奔小康的致富路上大显身手。

  都市女性嫁到婆家,带去科技知识岂不是一份更丰厚“嫁妆”吗?……从都市女性嫁妆的这些变化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都市女性压在成为发展经济,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都市女性更新婚恋观念,把置办嫁妆的资金用来学技术、办实业、投资入股,撑起发展经济的“半边天”。

  婚纱摄影:美丽的圈套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收入的提高,每个年轻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设计着终身大事,看来,温柔浪漫已不再是远离我们的奢侈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纱摄影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消费时尚,随着这种消费时尚的兴起,全国各大城市的婚纱摄影业亦如雨后春笋。近几年,由于原本先进的台湾婚纱摄影业走入低谷,大批经营者便纷纷涌向内地寻求发展。首先是在沿海城市出现了一些合资影楼,后又向内地迅速蔓延。

  当你走进影楼,那种热情的服务和豪华的装饰是无可挑剔的。但看看价格,就会令你瞠目咋舌。在一些影楼,每款婚纱都自成套系,还起上了好听的名字:“天长地久”2780元,“情意绵绵”4850元,“百年好合”5800元,如果你想拥有“非凡的爱”,就要付出非凡的价格——8750元人民币。

  其实,婚纱摄影并非什么新鲜事物,五六年前也不过百十元一张。近几年价格却狂涨了几十倍。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狂涨的价格是正常的吗?符合市场规律吗?

  在市场经济中,婚纱摄影属于价格放开的行业,影楼的经营者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那么经营者是如何解释高定价的呢?一位影楼经理如是说:我刚开始时定价很低,只有三四百元,但随着香港、台湾婚纱摄影业进入以后,他们的价格都很高,几千元,甚至一二万元,我就必须提高价格,也要提到几千元,否则人家会认为你是低档次的,没有人来了。另一位经理又如是说:婚纱摄影属于经过艺术创作的艺术品,很难说清它的价格是多少,无法定价。可以说,这两位经理的活,基本代表了婚纱摄影经营者的定价心态。那么,这种说法能站住脚吗?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以提高自身价格而抬高经营“档次”的做法,不仅是一种背离价值规律的欺诈行为,很显然更是一种暴利行为。三四百元尚有利润可赚,那么几千元呢?获取的暴利是惊人的。再者,婚纱摄影也并非纯艺术品,它仅仅是一种艺术含量较高的商品而已。在市场中,婚纱摄影是一种经营服务行为,业主是以经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不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因此,婚纱摄影同样遵循商品的价格规律,井非“无法定价”。

  婚纱摄影业如此高的价位,也并非是经营者一厢情愿说了算的。既然它的高价位已经客观存在,而且没有回落的迹象,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根源和必然。其根源又在哪里呢?一是在这个新辟的市场当中,消费者对这种新奇的服务有需求,也就是说有市场,它能满足消费。二是许多青年人认为,结婚一生只有一次,多花些钱无所谓,拍出一些漂亮的照片来,将来留作纪念,故而不惜重金留住青春。正是他们这种为了一生一次的婚姻而一掷千金的心态和毫无设防的心理,让经营者钻了价格的空子。这就是消费者消费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价格是如此之高,暴利是明显的了。那么婚纱摄影业其他的经营行为又如何呢?

  据报道,某市一家婚纱影楼突然生意火爆,吸引顾客的是一套打了八折又打八折的婚纱照片,原价是12888元,打了两次八折之后是8000多元。其实它的原价是6600元,打了八折又八折之后仍比原价高出1000多元。这种虚假打折的欺诈方式,真是让经营者“发发又发发”了。以虚假打折欺骗消费者,是一些影楼经营者惯用的伎俩。

  只要走上街头,就可看到许多影楼的牌匾上,都写有“特聘台湾摄影师”、“特聘香港摄影师”等字样。但据了解,实际上大多是经营者为招徕顾客而用的欺诈手段,摄影师基本全是本地的。据一位经理说,这样做是为了“迎合大众消费心理”。还有的搞出“免费”、“赠送”等花样,那就只有上过当的人才知道“免费”、“赠送”实为何物了。青岛市在一次价格检查中发现,70%的影楼存在欺诈现象,可谓触目惊心。其实这种现象又何止是青岛,在全国大中城市都是十分突出的。

  有人把婚纱摄影业的暴利欺诈行为称为“美丽的圈套”,着来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但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使自己的消费心理变得成熟起来,这也许是更重要的。

  北京妇女的家庭伦理环境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赵教授通过对北京1000位已婚妇女和1000位已婚男性的调查数据,显示了北京妇女的家庭伦理环境。

  家庭中的男女地位

  调查中已婚男女在家庭中的感受表明,大部分家庭中男女平等,还有相当比例的家庭重男轻女,重女轻男的则属个别现象。

  从表中数字看,两性的感受并无大的区别。这表明调查结果反映的家庭中男女地位情况比较客观。

  多数家庭男女平等,有重男轻女倾向的家庭占13%,个别也有重女轻男的家庭。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妇女的地位相对全区来说是比较高的,从全国来看,重男轻女的现象仍不可忽视。

  之所以出现对妇女地位不符实际的感受,一个原因是妇女地位提高了,男性过去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一些人在心理上难以承受,所以发出如此抱怨。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女性在家庭、事业双重重负下,不再像过去那样柔弱、温顺,有时脾气暴躁,这就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女性比男性厉害。实际上,厉害不厉害、地位高不高,最主要体现在对重要事情的决定权上,而在这方面,妇女远远无法与男性相比,在家庭重大事情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男性居多。

  承担每项家务的女性,数量都远远比男性多。特别是同时承担项主要家务的,在女性中占多半,在男性中则仅约1/4,这明在家务负担方面,男女还很不平等。

  但表3显示出,男性认为自己家庭道德表现较好的,与女性这样评价自己的比例并无明显差别。可见很多男性对自己承担较少的家务还比较心安理得,这不能说没有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另外,绝大部分人都同意或非常同意男性与女性共同承担家务,但非常同意的,在女性中有63.7%,在男性中占47.1%,表明女性对男性与女性共同承担家务的愿望更强烈,也反映家务对女性的压力和困扰。

  另外,共有超过15%的人的家庭道德受到工作、家务繁忙的影响。女性受双重负担影响的比男性的比例高;男性因工作忙而顾不上家庭的,比女性高。女性认为自己家庭道德较好或很好的,很多是针对自己承担家务多而言。这种比例差别表明女性为家庭付出更多,也反映了“男主外,女主内”旧传统的影响。

  更多男性要求女性做家务,而女性并不是持同样观点,所以,一些丈夫对妻子的这种要求违背女性意愿;女性要求双方都可以搞事业,表现出较强的平等意识和从事事业的要求。这反映了传统伦理的影响,也反映了一些妇女要发展事业还面临着来自家庭的精神压力。

  认为家庭是事业动力的,占不到一半,女性更重视人生的完整,男性更注重事业成就。所以,家庭对于男性来说所起的动力作用,较之对妇女的作用要大,而男性认为家庭对自己事业的障碍作用也很大。

  在离婚问题上,男性考虑经济因素的较多,这与男人被认为是家庭供养者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女性为孩子维持婚姻的较多,说明受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念影响,为家庭作出自我牺牲的较多。相当数量的人还认为离婚不光彩,在这方面,男性较女性更为保守。

  两性对婚龄的看法

  _事业与生育两种因素对女性的影响差不多同样大;对男性,生育对婚姻的影响比事业对婚姻的影响小一半,所以,生育对女性影响更大。男性婚龄出于经济考虑的,远远高于女性,说明女性的经济责任较轻。男性在事业和经济方面的自我期望较高,女性在生育方面的期望较高。男女看法数据相差悬殊。这种结果,除了由于女性生理方面的特殊情况外,也说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男性最倾向于女子在23岁结婚;女性则最倾向于25岁,倾向于女子结婚稍晚一点的人大多都赞成女子在23-25岁左右结婚。男性认为男子在24-30岁之间结婚较合适,女性则多倾向于男子在25-28岁之间结婚。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提倡的晚婚符合大多数人意愿,同时,这些倾向的差异,必然反映在择偶等方面,从而相应出现部分人择偶困难等问题。

  男性更多地希望得到传统的贤妻良母型女性的照顾,女性更倾向于独立。

  较多女性希望夫妻平等相爱;比较而言,较多男性还在努力以保护人身份自居,女性对男性这些努力并没表现出多大热情。较多男性希望女性体贴周到,较多女性倾向于独立性。两性之间观念的出人,反映了两性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

  总的看来,男性对配偶的要求与女性观念有一定差距和矛盾,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重,这难免带来夫妻矛盾,从而影响家庭生活幸福。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还有待于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共同探索。(资料来源:1998年7月22日《检察日报》)“一夫一妻”制过时了吗?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家庭制度在世界上某些地方,首先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今,以当年结婚数与离婚数之比来计算的离婚率,在北美已高达50%以上;在西欧和北欧也达到30-40%。也就是说,常规家庭解体现象十分普遍。青年男女不结婚,结婚俗不生育子女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等,已成为符合“时尚”的生活方式。究其原因,首先是西方盛行的个体主义价值观、性自由观念等与婚姻及家庭关系的长久和稳定所需要的高度责任感发生了矛盾冲突。其次,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手段的发达,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程度减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职业流动,又使个人难以顾及家庭生活。此外,二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西方政府推行的高福利与保障制度,发达的社会服务产业,似乎也在为削减家庭职能、谋求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提供支持条件。总之,在欧美经济发达的社会,常规家庭的价值已明显衰退。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古德在90年代初预言,现在进入婚姻的美国年轻人,将有三分之二的人会离婚。于是,在西方国家的青年男女中,许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还适合现代社会吗?一男一女结婚然后生儿育女的家庭模式还能存续多久呢?有些人则毫不犹豫地率先“革新”,试图以各种“替代”模式去淘汰传统的婚姻与家庭。从未婚同居到非婚生育,从同性结婚到借宫生子,这一切,都在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法规与道德认可之列。有人称赞这是最终获得个性解放与男女平等的必由之路,但也有人批评这些生活方式违反自然,危害社会,是20世纪里最不文明的现象。

  但无论如何,西方世界的上述“革新”风潮,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经济文化的交流和频繁的人员来往,已经“东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从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到标新立异的两性关系,都在中国一部分“前卫”男女中得到认同和仿效。性自由、未婚同居、婚外恋等等,被一部分人视为“时髦”、“超越”。在此情况下,婚姻危机、家庭解体日趋增多。从1981年到1996年的15年间,中国的离婚率已增加2倍,而某些大城市的离婚率,则增加了5-10倍。

  从家庭所反映的困难和矛盾来看,主要是家庭的传统功能受到削弱,使它为其成员提供资源和承担责任的能力都降低了。在中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家庭功能的削弱过程与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健全过程并未衔接,也就是说,当社会保障系统尚未作好功能代偿的准备之时,家庭保障功能就开始弱化了,因此,一部分人的生存、发展已处于缺少保障的状态。这至少已构成城市生活中一大社会问题。

  即使在西方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系统可谓完善备至,但由于家庭大量解体而将其不能自立的成员推向社会,致使保障系统不堪负担,其结果是众多老幼病残弱者、失业者、无家可归者落人贫困、孤独、疏离的境地。

  中国人民生活的历史与现实,充分肯定了一夫一妻制家庭作为文明社会的基石和个人福利保障源泉的不可取代的价值。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家庭的传统功能随之有所改变,但是绝大多数家庭仍然在为其成员,特别是未成年者提供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感情支持和财力物力的保障;绝大多数家庭仍然在关怀、照料和保护着其中不能自立的人口,如老人、残疾人和病弱者;家庭依然是保存和传递文化资源和价值观的夫键场所。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中国家庭仍是对下一代进行教育、训练和对其成长进行投资的主要责任者。

  家庭在儿童社会化和预防控制未成年犯罪方面的特殊作用,是任何社会都无法否认的。家庭作为初级的社会控制机构,其安全保障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控制手段不能代替也不应代替的。家庭的健康与稳定成为社区健康与稳定的前提,而社区的健康与稳定,才构成了社会的安定。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家庭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果中国的家庭不能履行其基本职责和提供必要的保障资源,那么,政府、民间机构及各类社会保障系统无论付出多么高昂的代价,都无法弥补家庭“渎职”留下的后患。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政府和许多民众团体,都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关系社会发展的任务来重视,社会上开展的五好家庭、模范夫妻、金婚银婚佳侣等评选活动,都围绕着巩固家庭、充分发挥家庭功能这一基本目的。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