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1870年,普鲁士和法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持续战争。人们处于这兵荒马乱的年月纷纷离乡背井。贫穷的法国画家莫奈也逃到了英国伦敦。不料他在这儿掀起了一场社会风波。 当时的印象派画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人们纷纷讥笑它,抵制它。为了让人们正确地看待印象派绘画语言,莫奈夜以继日地画,白天在街头画像谋生,晚上独自一人躲在那个小小的寓所画画。一天早晨,他又照例外出绘画,大家都知道,伦敦是一个著名的雾都,到上午10点多钟雾还在缭绕。莫奈静静地坐在那等待着他的客人,一面构想着那印象派画,雾,这雾,一个灵感在他头脑中形成,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吗,他刷刷地勾出一个印象。就连客人请他画像,他都拒绝了,一头浸在他那绘画的王国中。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这一幅作品终于完成。 在朋友们的支持下,莫奈终于能在英国伦敦举办他的画展了。开始的那天,除了朋友和画家们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参观,可到了第二天,这里却已是人山人海了,参观者络绎不绝,朋友们大惑不解,莫奈只是静静地笑了笑。原来第一天来展厅参观的本地观众对着那幅《雾》大惑不解:我们熟悉的“雾都”是这样的吗?那些银灰色的、棕灰色的雾,怎么被这个法国人画成紫红的了呢?问题无从解释,大家面面相觑。有趣的是,当这些观众带着重重疑虑步出大厅,走上街头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自己头上的雾气真的有某种紫色的调子!所以第二天伦敦的居民就纷纷来观看。也正是这幅画让他们用新的眼光看自己的城市了,从此印象派的绘画,也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从而这幅画也成了各个博物馆梦寐以求的珍品了。虽几易其手,1975年被有着雄厚资本的法国乔治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以重金购得。 乔治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不但收藏着价值连城的画中珍品,它那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也是建筑之国的珍品,让世人瞩目。 这座著名的建筑是法国总统蓬皮杜为纪念二次世界大战为法国为世界战胜希特勒的著名功臣戴高乐总统而倡议修建的。1977年在法国巴黎落成,这时适逢蓬皮杜总统逝世,于是德斯坦总统就命名为蓬皮杜艺术中心。 初到这里的人根本不会认为这里是文化艺术中心,它不像我们常见的博物馆,也不像一般的歌剧院,图书馆,倒像是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厂,整个外形就是许多纵横交错的管道和钢架。这正像一座还没有撤出架子的新建建筑物。其实这是意大利建筑师皮阿诺和英国建筑师罗杰斯共同设计的杰作。他们为了一改过去不管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构和设备,特意把设备和结构来加以突出和颂扬,并且用来作装饰。正是这种突破传统,在技术和艺术上有所创新,更加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有的人认为这是中世纪的一艘破船,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化工厂,但多数人赞扬它为“像神话般的建筑”。 蓬皮杜艺术中心总面积大约10万平方米,分地上六层地下六层,地上每层高7米,宽48米,长168米,每一层800多平方米的大厅中只设有一根柱子,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划分空间。在地下设有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可以停放近700多部小汽车。现在在这里设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知识图书馆,音乐和声学研究所,工业设计中心等等,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自开放以来,成千上万的各国人士都前来参观这座现代化建筑。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建筑艺术的魅力,欣赏那巧妙的构思,还可以看到像图表一样清晰的建筑图案。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