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我四岁时已学会饮酒,沉沉大睡。我做梦,梦见蝴蝶在昏昏的阳光里翩然飞舞。光太强烈,使我晕眩。我在梦里晕眩,与蝴蝶一同飞舞,恍若孪生兄弟。 梦醒时我便见村落起火。是在一场大雷雨之后,雷电击中村子边缘的森林。那一刻我以为是梦中蝴蝶飞来尘世,细看才知是烟灰,他们在诸物焚烧对从火中争相逃逸。 我和村人们一起观看火势至三天之后,我们在河边席地而坐。衣食如常,只是无人耕种捕猎撒网。我们守至村落化为一片灰烬,移地他去。遗落的满坡农作物无人收割,任他自生自灭,化为尘土。 这里所有人都熟知潮汐涨落,却从不关心自己内心,甚至忘却了来自何方。没有前世,没有人猜忌这里的世界。少数孩子或许曾梦想出海,然而稍长年岁便全然忘记,或许是存心。 村中有夫妇争执,妻子负气出走,其他人都不着急。数天后必归,恍若无事人一般。在椰林里织布,唱歌,踩着干净的沙子。因为没有根,无处可去。也有人堕崖而死,如我舅母,挥力一跃,尸骨全无。舅舅是族长,三日后便娶另一女子回家,新妇戴着舅母的银首饰出来见客。 我母亲坐在屋外,没有人留意到她。此时突然冲进来打了新舅母,扯掉她的首饰,引起一场大乱。我母亲是舅舅的姐姐,与死去的舅母是好友。 是她教我饮酒。好的天气里,她携我去海滩,两人一左一右向海端坐,条状白云酷似沙丘上烈日暴晒下多年的枯骨。长长的时间里寂寂无声,海鸟的飞行不可捉摸,翩然而来,倏然而逝,如同阳光下的鬼魂。我和母亲一左一右相邻而坐,像两个前生的好友,前情尽在前尘诉,乍然相逢,唯有默然。 我不知母亲何以打发寂寞。童年所见,她唯有空坐而已。有一段时间,我以为她会就此在海边空坐一生,望尽天边过往白帆、夕阳余晖。有无数这样的时刻,我看见她的脸,那是我不能进入的世界。她的脸是安静的。 有一次她带我进入海边一个岩洞里,我们攀着山藤从悬崖下去约一丈便已到内,探头出去下面便是海。母亲说潮汐来时海涛距洞口仅一臂之遥。她说这洞此后便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 我们经常在海涛声中睡着。有一次我在母亲怀里醒来,发现四周漆黑一团,唯有洞口有淡淡的银光,原来我和母亲酒后不知不觉酣睡至午夜。我爬到洞口,看见满天星斗,大海无声无息在底下奔流。我在洞口坐至天明,看见星辰一颗颗熄灭、退隐,遥不可及。母亲酣睡如同婴儿。醒来后,我们一齐坐在洞口看了一会儿海,听见悬顶上有村人采摘浆果的声音,啁啾如雏鸟。母亲转脸与我相视一笑。母亲伸手出去,一会儿果然接着一颗滚落下来的浆果,色如胭脂。我想我便是在此时懂得女子的美丽与婉约。过了一会儿爬出洞去,已是暮色沉沉、我们在海滩上走了一会儿便回家。此后另有多次,母亲在岩洞中酒后沉睡,我在一旁守护。有时我会生堆火。天边若有帆船经过,便可看见火光灿若云霞,但没人知道那是母亲与我。没人知道此中快乐与奥秘。 一次父亲与岛上另一女子睡觉,母亲知道后便说要搬去洞中住,永远不再见父亲。母亲把一些零星物件逐渐搬去洞中,我在一边帮忙,其他人对此事毫无察觉。一晚半夜醒来,我忽然觉察到母亲离去。时已深秋,从我睡觉的木楼望出去唯见深蓝色的夜空,天凉如崖下海水,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和隔壁父亲的咳嗽声,我翻身便又睡去。次日我果然在洞中找到母亲,母亲不以为意。我没有说什么,枯坐一会儿,便上崖回去。次日再去,母亲砍断了山藤不肯再见我。 我隔两日便自家中拿来食物和酒,用山藤吊着竹篮送下去,再扯上来时,竹篮便空了,有时还是原封不动。隔两日再来。有时我在崖边坐一会儿,或在树上采浆果。那种色如胭脂的浆果已很稀少了,丰盛时连飞鸟蹲在树枝上,它们都会僻里啪啦往下掉,阳光酷烈时还能听到果实爆烈的清脆的声音。在深秋的山崖上,我坐在树枝上,想象浆果丰盛美好时的情景。我想象我的脚便是飞鸟之足,那些浆果总有一颗会堕入母亲掌中。 所有人都猜想母亲像舅母那样跳崖而死。我守口如瓶,看守着世人不知晓的秘密。父亲在木楼的窗口读书,偶尔向我投来怀疑的一瞥,可是部分的时间他都在静静地观察我。那个与他有过一夕之欢的女子已不知去向。 我坐在楼梯口仰看父亲在油灯下吟诵史书,心里有着与坐在母亲的山崖边一样深刻的悲伤,那悲伤突然而至犹如潮汐。如果在三十年后的星空下我回首前尘,我会看见一个坐在深夜的木楼梯下自言自语的男孩。 如此,我每隔两日便去山崖边给母亲送酒,攀援于崖边危树,风巨时几欲堕崖,而身轻似鸟。偶尔上山的村人见我安睡于风中之崖。 又一日我醒来时看见母亲,她端坐在我身边,我默默地跟着她回家,就像很久以前,两个人只是在海岛逛了半天,逛累了回家。母亲若无其事,我也是。或许真的是什么事也没发生,母亲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在外面逛了一圈回家。 走在半路上,我忽然蹲在地下半天不能动弹。母亲问我怎么了,我告诉母亲是睡在山崖,经常肚子痛。母亲久久地看着我,后来她告诉我说,春风,其实在哪里都一样,山崖,岩洞。 巴蜀士人戴春风后来又在青城山白云观重见长安城咸宣观玄机道士。 春浓的山里,游人怀着猎奇的惊喜,越往前走越是兴趣盎然。明知春色在深山,只是没料想到会那么浓,几乎每步都有惊喜。怀了这样的心情,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不是春光也胜似春光,自觉做了最识趣的人。 临进山的前一晚,月亮明晃晃地照着,衬着墨得发蓝的天。因着那蓝光,整个天空都像是晶莹的,虚虚的,托着一个月亮,月亮边上一层光晕,是喜极而泣的人的泪光,清冷的,但不是冷的,有心底的温暖洇上来,一层一层,丝丝缕缕,几乎忘却了的,然而那么细微地妥帖着,不由人不感动着那点好——相形之下,那些孤寒的岁月立时就远了,远到与现实不相于的地步,起码也是那些不见天日的恹恹的鬼魅,鸡啼一声,便作烟雾散去。清天白日,朗朗乾坤,容不得半点虚假——他和她的相逢是真的,她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心事也是真的。他在内心不无佻地把她的回避看作了矫情。这也得怪她自己,谁叫她在三天前的那个下午,那个酒肆,她扮演得出神入化丝丝入扣,明知是假的,也不由人不心动,何况真假难分,更增刺激。他不是个爱冒险的男人,可是这个夜晚他在月光里仰头看着,自得其乐地微笑着:他觉得什么都可以试一试——既然三天之内,她令他踌蹰到如此地步。 他没想到她在白云观看见他时毫不吃惊。其实她的从容更令他心安。他在她跟前站定,他们站在道观的院子里。他注意到院中有一株老梅,一个道婆蓬着头在廊下扫落叶,堆成一堆,再烧。应该是早晨太阳刚出来没多久,因为知道是刚开始,知道还有大把的时间,所以天地间有一种迷离的、从容的气氛,太阳就是那梦初醒时一抹游离的、笃定的笑。棕黑的庙宇的飞檐隔着乳白色的雾,古铜的钟,泥金的神像,都像是一幅年代已远的壁画——久远到未曾发现褚色和靛蓝的年代;沉重的灵与肉,被层层叠叠厚重厚重的云霜压着,挣扎着喘息。他在这里觉得沉闷。可是玄机道士一出现就不一样了:整个世界原来是不相干的,树是树,山是山,可这地儿一声令下,忽然一齐紧缩到这一方道观中来,紧凑的,可还是条理分明,像紧锣密鼓在蛰伏,一切都是哑然的,太阳是一束光,照定她全身——只等她开口,然后可以按部就班地演下去——等待太久,谁都心神不宁。她就有这个魅力。 他一手拿着扇子,一边走过去心里在盘算怎样对她开口,其实是不必要的,那些话于她。只是她把气氛造得那么足,由不得他也兴致盎然。直到这时他才觉出自己有点慌张。 他笑道:“我早该预料到你会在这里的。”她把眉毛挑了挑,做了一个惊异的表情。他又道:“你适合于咸宣观,但我却不知道你适合于天下所有的道观。”她盯着他,慢慢地笑了。他又笑了一笑,补充道:“你好像生来就做女道士的,我听说皇家公主,贵妃都喜穿道袍。只是我从来不知道,女子穿上道袍可以美成这个样子”。她又在笑。他不知道她在笑什么,可是信心像受了鼓励一般。他历来不喜欢多话的女人,可此时他希望她开口说点什么,她这样安静地看着他笑——或许是天热,他觉得有些口渴。这时他才发现太阳已高高地悬在空中了,明晃晃地,可是半天不动,像凝固了一般。 她看着他:“或许你说得对,可是你却生来不适合在道观出入,”她觉得好玩。“拍”一声,他打开了扇子,白底洒金的杭扇在阳光中翻飞得像一只硕大蝴蝶——只是逃离不出他的掌心。他笑道:“不适合到怎样的程度?”她忽地收敛了笑容,细细地看着他的眼神,似在揣摩什么,末了,轻轻地吐出两个字:“会死。” 他怔一怔,蓦地大笑起来。她也像上一次那样慢慢地笑了起来。他觉得她虽是笑着,眼睛却仍是审视着他——不独是她的眼睛,她的周身,甚而她身边棕黑的树,蓬发的老道婆,地上的白冷的石子路,都笼罩在一种窥视的气氛里。他心下惊喜而诧异,然而不自觉地怪自己多心。他定定神,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一次艳遇的开始,在她是如此,在己也是如此。 她伸手取过他的扇子,在手里把玩着,扇面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笔画,一个字,这未免使她诧异,或许这就像他的人——他这种身分的人,习惯于举重若轻,不着一丝痕迹,恩也好,怨也好。她不由得猜想他从前的或者曾经有过的那些女人,时过境迁之后,至多不过成了这把扇面上的小金点——虚浮在上面,本身一无是处,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可是他现在就这样拿着白底洒金的扇子站在她身边,眼里没有半点往事。只有信心,十拿九稳的信心,对尘世的满心欢喜与对享受的热切的期待,他根本不需要考虑未来——她想如果她告诉他真相,不知会怎样,当她一个疯子?或是一句玩笑?她对自己笑了起来。 戴春风注意到她的笑,便道:“你若喜欢,我可以送给你,不过你若肯在上面画一株碧桃,我倒情愿自己留着。”她看一看扇子,笑道:“你怎么知道我喜不喜欢?”他道:“你若喜欢,不过是一把扇子而已,你若不喜欢,也不过是把扇子而已,只不过我有点私心,诚心诚意盼着它能代我时常陪着你,盼着你能时不时想起我这个人”。她轻笑一声道:“这个并没有什么好处,即使我想要你陪,你也不见得肯呢。”他笑道:“说得也是。” 她把扇子打开,半遮住脸,露出一双眼睛看着地下,不知在想些什么,蓦地里把扇子一收。“嘶”一声轻响,倒使他微微一惊。她把扇子的顶端支着下颏,慢慢地左右移动着,道:“那么你到处找是为什么呢?”她的口气冷冷的,眼睛却是笑的。他从她手里取过扇子,慢条斯理地摇着,并不说话,踱了几步。 老道婆进去又出来了,此时坐在廊檐下,前面是一只红泥小火炉,她坐在那里打瞌睡,炉子上的壶里不知在熬什么东西,可半天也不见有热气冒上来。戴春风就这样来来回回走了两步,院子里分外地静,玄机道士心中不觉有些发急,答案其实她早就知道,可是还得做戏做下去——两人都在演一出熟透了的老戏。这时他突然转过来,他似乎想了想,笑道:“我是在找你吗?我倒觉得我们不过是处处相逢。”一刹那他神色茫然,似乎自己也吃不准是怎么回事。他看见她面无表情,自己也觉得自己说了一句最落俗套的话,不过也难说得很,最俗套的往往最得人心,不出人意料的情话平乏是平乏了点,不过有一种最安稳的妥帖。像一味叫“疗妒汤”的药,雪梨冰糖水,于事无补,可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奇效:无过便是功德圆满。他想起他曾在洛阳坊间认识的一名红歌伎百合——他们的相逢也是最落俗套的:他慕名去寻欢,她待他如寻常恩客,称不上有半分特殊甚至有点坏脾气,可是有一点,他说什么她都信,开始他认为她作假,后来发现这是她的脾性,像一个小孩子,他心下诧异:竟有这样的人……不免有一丝感动,有关她的其他好处他都没有什么印象。可是为着这一点她对他结结实实到蠢的信赖,他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想起她来。现在想来,当初自己对她说的,也不过是些平常到极点。被世人用滥的假话。 他后来想起,或许就是他说的这句话触动了玄机道士。她说的那几句话,当时情景下,未免杀风景。她笑道:“我早就知道你是戴春风。”他心下不免诧异。可她接下去细细询问他的年龄、籍贯、业师,认真到今他忍不住失笑的程度。他看见她在屈指推算,便笑道:“人算不如天算,你算归算,我可是不认帐的。”她睁开眼,淡淡地道:“不用你认帐,自有人替你认帐的。”他觉得她这话糊涂,便趁势道:“只要你肯替我认帐就行。”她不再言语。 他等了半晌,看见她还在闭目推算,可是手指不动了,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他不耐烦起来,转过去向着廊檐踱了几步,冷不防那小火炉的壶咕嘟响了一声,像睡梦中的人打了个哈欠,又归沉静,把他吓了一跳。转脸看见玄机道士的眼光停留在他脸上,不由一笑道:“说一个来听听,好也罢,歹也罢。”玄机道士把眼光移开,道:“没什么,一件小事而已,你的书房会毁于一场大火,”他做了一个惊讶的表情,太明显了,连自己也能想像其中的揶揄:“哦,是么,什么时候?”她知道他不信,下置一辞,本来,也是她胡编的,纯属心念一动。谁叫他这么忽视她的警告,吓唬吓唬他也好,当下再不理会他,转身走了。 她发现不论她去哪里,他总能找到她。她不躲他,由着他来去。她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态细细探究他的一切。其实也没什么:他寄居在城中香火极盛的般若寺中——不是道观,她想起他取笑的那些话,不觉自己一笑——他单身在此,连书童也没有——似乎真合了一句“来去无牵挂”。他于她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人——只除了一点……可是这陌生仿佛是长在他身上,已成为他这个人的一部分:除了他告诉她的,她再也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可能她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在找什么疑点——疑点是有比较的,可是她对他一无所知。但是——他的一切又似乎太明白了,明白到了令人生疑的程度:大太阳底下不是没有鬼影,是人眼看不见。 她对他——有时不免怀疑自己心里鬼影憧憧,可是一看到他,她不由得悚然警觉——不会错的,再也不会错的,她告诉自己。 他们后来又去了青城山,故地重游,不清楚是谁先提议的,或者双方都无所谓,七天过去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双方都有些懈怠。她不知道在他心里是否还有暗暗的失望,一切都无从预料。她没有急着回长安,或许下意识里早已知道这一点,可更多的是她的不甘心,她的好奇——二十年过去了,好容易有这么一个真相大自的机会。“杀了我的头也不后悔,”她想。她这样想的时候,她还不知道一句无心之语亦可成谶语——待得领悟,一切都已无可追悔,为时已晚。 第二次去青城山的当晚,他们在白云观附近的一间木屋住下。是月半时候,可是出奇地亮,不容人,她向他笑道:“我这才知道原来古来多少写月亮的文字都是逛人。月亮就是月亮,其他什么都不是。”他轻笑了声道:“不知道是月亮逛人呢,还是人逛人自己。”听得她不由得一怔,自认得他以来,一直都见到他那点什么都不以为然而又什么都不是的浮浮的笑——看轻了天下人,只是没料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言语。她侧脸向他细瞧了半晌,确信了他只是无心之语。木屋外是一丛细竹,在夜风中龙啸凤吟,可是——竹影斜映纸窗,她只是心生不快——细竹杂陈如一蓬乱发,山风由东而西地来了,遇到山竹便滞住了,在其中狼奔豕突,试图找到生路,可是纠结太多,只是徒然地在其中嘶叫不停,不依不饶,如同细兽。好容易待势大,一阵阵把细竹压弯了,蓬发只向一边倾飞,世界渐有条序,不提防蓬一下,又一下子反弹过来,又乱如蓬发,起起伏伏,如难以下定的决心。她吃惊地看着,不禁泄气。月亮太亮,亮到惨然的程度,也让她满心不快——四处是鬼影憧憧。她转到屋后,见堆着一堆山石,可能是山民用来建屋、垒灶的,她猜不出,可是那山石,凹凹凸凸,在月影中明暗有致,个个分明,犹如垒垒白骨,她不由退后一步,握紧了自己的手。她的眼光惊讶地停住了,她看见自己伸出的手,不知不觉虚握成形,手空握住一把无形短剑,蓄势待发,她打了一个寒颤——那是一把二十二年之前的旧剑。 忽然有只手在她肩上轻轻一拍,悄没声息,她于顷刻间一个转身,戴春风猝不及防,险些摔倒。他这才发觉玄机道士的姿势:两指并着,指尖离他的喉头只有两寸之距,他不由得怔住了,玄机道士也怔住了,两人面面相觑。玄机道士呆呆地看着自己的手——她没想到这一刺如此快捷,如此纯熟,就像已练过千百遍——可不是,二十二年来,她梦见它恐怕也有一千夜了罢,她沮丧地想。她维持着这个姿势,是不敢动,也不敢眨眼,怕一眨眼间,一切顷刻就倒坍。明知一切都未发生,可她仍然不敢动。她已经心飞天外。 他为她的神色所吓住,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可是“一会儿”亦是“一刹间”,在快如雷电的一刹间,他什么也没意识到。他干咳了一声,想起刚才的惊慌,略微有些尴尬。可他自以为是那种最善随机应变的男人。他微笑着,似有意无意间挡下玄机道士的手,伸出手去虚虚地揽着玄机道士的肩,道:“我不知道你原来也会舞剑的。”玄机道士向后退了两步,靠着石子堆站着,一言不发。戴春风看不清她的表情,对她的反应颇为不快,可心下诧异,他觉得他的手刚才碰到她的肩时的感觉,玄机道士似乎全身发抖……他不禁微笑了起来,天下人都知咸宣观玄机是唐朝最豪放不羁的风流女道士,可她此刻在他面前是这样恐惧,与一个寻常女人无异。明知这恐惧的心情与他无关,可他还是忍不住暗暗欣喜。他侧耳听了听,想,此刻青城山上,此时此地,只有一个寻常的女人和寻常的男人……他不知为什么忽然想到:他与她的这段相逢,他要的,可能不是他心里以为的,是一段艳遇。或许他和她都错了……他这样想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向她伸过手去,声音也柔和了:“过来。”可是她仍然站在那里,这次他看清她了,她的眼里是深深的恐惧。他越加糊涂了,因为糊涂,更加小心翼翼,凝神屏气,放低了声音,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模糊的喉音在四周空旷的山野里引起了略微的回音,森森鬼气,连他自己也心下一凛,不觉住了口。 他们俩都没料到山石堆后便是悬崖。她的黑白条纹道袍忽然从他视线里消失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反应,接着便听到了她的惊叫和石子、树根等杂物滚落到崖下的声音。她挂在崖边,等他把她拉上之后才发现她死死扳住的只是一块极其圆滑的大石,没有半点棱角,他不觉蹲下身去伸出手臂,试了试,摇摇头,又侧头看看玄机道士,想不明白她何以藉此逃生。 他不明白她是吓糊涂了,还是生性冷淡。他见她只是直直地站着,不言不语,也没向他看一眼,便向木屋走去,被挂破的衣袖一飘一飘的,只是若无其事。他不由得出了半天神。 回去,他在门口的大月亮地站了半晌,远处白云观青黑的屋顶和粉白砖墙,是他在白天时看惯和熟悉的颜色和质地。只是一刹间,他觉出这远山,这屋子都是有生命的,无声地呼吸着——只待一声异响,一声惨叫,一声哭泣,便扑上来,不问情由地把利爪碰到的第一棵树,第一个人撕成碎片。他无缘无故地觉着茫然和恐怖。然而,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清新而冰冷,是理智的人世,他又觉得自己内心的不可理喻和荒唐——他决定了。 他隔着窗子看她,她半蹲着,好像在找什么——看不见,也无心去看。他眼里只闪着她的衣角,黑白条纹交叉,在她身上凭空成了一层网,或者是栅栏,关住所有的不可能性。他不由得揣测,她年轻时,或者再往前一点,她还是个初谙世事的小女孩时——那时候生命里只有好,生命里所有的好才开始:像祖父年青时候的大唐王朝,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是开始,什么都来得及,四海靖平,岁月祥和,腐朽皆可化为神奇;都以为一日如十年,十年如百年,百年如千年,千年亦如万年,爱与痛皆是天长地久的事,是铁打的江山,是万世的基业,一切恩怨都可由着人的性子,慢慢来——连伤痛也是鲜辣辣的,有着火的的新鲜,痛得真切,也愈合得快……可不过是百十年的功夫,或许只是一眨眼那么短,那么短……轮到他眼中所见,只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王朝,或许腐烂早就在它的全盛时期就开始了,只是一切太绚烂,一切太好,令人无暇他顾。见她的身上就是一层网,她有她的世界,由她来决定生、决定死,决定种种的可能与不可能——二十余年的放纵,淫逸与骄横,到如今已是覆水难收,他料想连她自己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他又想起她的那首诗: 这一刻他觉得他似乎了然她的心事,他已经觉察到了她的危险性,可是他不由自主,对这个相识七天的女人心生亲近。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