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妻照例沉默地在昏黄的厨房里忙来忙去。多年来,她一直如此。
  可在今晚的灯光里,我细细打量着她,才猛然间发觉了岁月如流,我们的房子破败已久、而我的妻亦不复是当年那个美丽的新娘。
  也许是因为她的到来,我知道她便住在镇西头的那个如归客栈。
  人们都叫她小林,即便是在30年后的今天。
  初听到她名字时,我便是住在这幢破败已久的房子里。与现在不同的是,那年还有我年长的大哥,尽管他们似乎并未在同一时间出现在我周围。
  大哥在镇中心开了一个绸布庄,不十分会赚钱,但人缘极好,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识得他。
  大哥年近30尚未娶妻,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然而如同黑夜的风暗暗掠过树梢,小镇的人们其实总是在作一种猜测。原因是大哥每隔一个月便翻过小镇后的大颖山,遥遥远远地赶去另一个镇上,过三五天再回来。
  那个镇有一个平凡的名字叫吴水集,可是它在我的家乡极有名,是一个众多浪子和无赖的销金窟与温柔乡。
  它似乎与我温厚颀长的大哥极不相称且毫无关联。
  然而大哥去吴水集的时候便把我寄托在隔壁的秀水婆婆家。秀水婆婆穿着蓝底白花土布衣裙,年老然而一头黑发水亮地挽一个髻。她在黄昏暗暗的日光里,扶着我的肩靠门站着,一声不响地看大哥收拾去吴水集带的东西,她在黑影里忽然叹一口气,便拉着我头也不回地走到隔壁去。
  我只来得及看见大哥回首对我温和地一笑,便被院门口暗暗的树影遮住了视线。
  那时的太阳光是金红色的,一点点在青色的天空移、移,仿佛日子久长得没有尽头,迟迟的,像有时深夜里的打更声。
  因此在以后的三、四十年中我忆及年幼时的日子及我的大哥时,总觉得缓慢而悠长,像走进午后一个沉沉的梦中,什么都看不清,什么都没有速度,似乎只有迟迟的更漏在暮色中缓缓地响,荒谬而没有根据。
  那是一个下雪的午后。
  大哥走了已有5天。按例此时他早该回来。他答应过我,回来后要到后山捉雀。冬天的山雀本已稀少,只因我坚持要,大哥只得答应。即使我极不懂事,亦知他极其疼爱我。我百般刁难他,不肯放他走,坚持要大哥带我到后山。
  大哥略显急躁地看着灰色天空中黯淡的太阳,无奈地安慰我。
  天一晚,大哥便不能翻山去吴水集了。山里下雪天走路极其危险。然而大哥还是把我交给秀水婆婆后便急急地走了。我注意到秀水婆婆张了张嘴,终于没说什么。
  很多年以后的一个下雪的午后,我忽然梦见大哥在茫茫的雪地里慢慢地极其艰辛地向我走来,无边的大雪飞扬。醒来后我忽然出了一身冷汗。过去的日子里,大哥走的那个下雪天里发生的许多事及其一些看来似乎没有关联,然而事后证明分明是一种线索、一种征兆的许多迹象忽然明明白自地出现在我眼前。
  大哥终于没有回来。
  我哭我喊我精疲力竭然而都没有用。后来我在新婚之夜对新娘以平静的语气谈起那个下雪天,谈起我的大哥,我忽然泪湿不能自己。烛光中妻的容颜看来是那样宁静美丽。在那一刹那,我终于知道,不管过去多少年,不管我在冬夜里如何安详地忆起往事,不管我怎样认为自己已淡忘了遥远的年代里有关大哥的一切,实质上大哥已与我的一生紧紧相连,像母亲赋予我们的归于一脉的血缘。我的童年、我的成长终是和大哥死去时那个杀机四伏的午后有关。我18岁那年,曾离乡去异地求学,那时我曾在一本书中读到了一句话:
  死亡是什么?或许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大哥的死,大哥的永远离去,让我平生第一次懂得生和死那条可怕的鸿沟,也让我学会不再强求某些注定要失去的东西,诸如此类小心翼翼然而惨痛的道理。
  那个午后,白雪飞扬,我坐在门口,秀水婆婆沉默地在油灯下纳鞋底,气氛极其平静。忽然小镇上的狗都叫起来。我猛地站起身和,才发觉月亮不知何时已在天空。宁静而肃杀的蓝色月亮,冰冷得使人透不过气来。秀水婆婆似乎也感到了那空气中的不安及骚动。
  其实那时一群人正在后山的山路上急速地移动。
  秀水婆婆似乎下意识地去摸脑后水亮亮的发髻,眼睛怔怔地盯着舞蹈的灯火。其时那个冰冷而肃杀的月亮正一脸冷艳地看着山路上那群杂乱而沉默的人群。他们迅速地走过了我家门前,随后推开了秀水婆婆的门。秀水婆婆猛地站起身,苍白着脸,带翻了桌上的油灯,屋里一片漆黑。
  接着我看见了月光下大哥的脸,它在冬夜独特的月光下淡蓝、忧郁而英俊无比。
  我虔诚地在大哥身边跪下,家乡的蓝月亮冰冷而热情地拥抱他。在此一刻,我忽然觉得这雪地里的大哥,才是他的真实面貌。仿佛是传说中的蜕化,大哥那夜看来并不像我所熟悉的那个温厚的绸布庄老板。他是那样的倦怠,甚至带着一种镇定自若的微笑,像足了一个一掷千金、千里倦游的浪子。
  他的脸上有一朵奇怪的花,在额上,微微地闪着光泽,有着艳红与黑色交织的硕大的花瓣及一股陌生的香味,我不禁伸手触摸,温热的,是血,那个香味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甜甜的,微带着腥气。
  我深深地呼吸着,这种气味从此跟随我一生一世。
  空中有粒粒的雪珠飘落。我听见风与雪珠摩擦的声音宛如山雀的鸣叫。镇上的狗叫得更厉害了,呜咽得像哭。一个月后人们传说曾在此夜看见一个白色的身影遥遥地在雪地里走,走进后山不见了。我相信那是我的大哥。
  那股甜香的血腥气在小镇弥漫有一月之久,人们不肯告诉我大哥是怎样死的,当我能平静地回想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时,我想这时他们确实并不知道。
  事实上有关大哥的一切传奇性故事都是在一个女子也就是小林自吴水集到我们的安华镇上以后才初现端倪。
  由于年代相隔已久,或者是因为大哥死后整个小镇上暗暗流动的一股不安、荒淫及宛如大祸临头的气氛,总之,有关小林怎样来到我们小镇或者她以何种形式骑车或步行或者她究竟以什么样的原因突然离开她艳名鹊起的吴水集而来到偏僻的小镇,这所有的一切在我的记忆中是一段空白。
  多年以后,我携年轻的妻自他乡归来,发觉有关小林的传说已在家乡闹得沸沸扬扬众说纷坛而莫衷一是,根据事后发生的情况推断以及吴水集几位据说是小林的同行姐妹的半真半假半含嫉妒半含庆幸的回忆来看,有三种说法似乎是比较可信,并且似乎三种说法在时间上有着一定的顺序关联和交错点。
  第一种说法似乎为我揭示了小林的身世及背景。传说小林是贫穷人家的女子,荒芜的岁月养就了夺人丽质,如同千百个才子佳人的故事,小林在15岁时便被当地首富家英俊而无能的子弟带去十里繁华的南京,过了一段好日子。随后少年子弟冶游花柳,终于用光了逃来时带的钱,该玩的都玩过了,该见识的也都见识了,随后他便抛下小林扬长而去。也可能是回了家乡,也可能是旅途潦倒,一死了之。总之小林再没他的消息。
  在我看来这一种传说的真实性并不那样令人信服,因为它太一般化,太缺乏情节与必要的起伏,与后来发生的众多事情中小林所表现的性格极不相称。然而在这个故事之后,我所能确定的是:小林确实在南京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日子,这在众多老人记忆中尤为清楚的小林柔软的南京口音及某些蛛丝马迹中可以得到证实,由此还可以断定,小林即是在这样的变故下毋庸置疑地自己支撑门面,由此开始了她风流半生的卖笑生涯。在这种故事的前提下,小林的误入风尘显得较为合理。
  我在求学期间曾碰到过一个吴水集人吴泽,他的四叔吴槐是一个著名的酒色之徒,总是穿一袭灰绸长衫,挥霍过度也潦倒穷途,然而当地仍有众多的良家女儿及青楼女子为之倾倒。大哥死前他曾到绸布庄来过,瘦削得很有一点落寞的样子。据说众多女子爱他就因为他有无数的情人而又不属于任何人。每个女子都幻想他能在千百人中间独对自己死心塌地,而吴槐四叔聪明地让每个与之相好的女子都感到自己的深情无比,让她们在失望之余仍感到一点遥遥的希望,仍抱着一丝浪子改邪归正与己共度一生的幻想。
  在我的家乡,类似杜十娘与李生的地方戏家喻户晓。我不怀疑每个青楼女子在长长的黑夜里总有一个被搭救被怜爱的梦想,然而奇怪的是正经人家的女儿竟也怀着如此想法令我吃惊。
  我的国文老师曾对此发表一种高见:其实每个良家女子对世人眼里的荡妇都暗暗怀着一种羡慕与嫉妒,甚至是少许的敬意,而表面却不能不装出一副正气凛然以维持心理平衡。
  这段话尽管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荒谬之极,并且众所周知,国文老师当时正值他的意中人舍他而嫁给了一个因剿匪有功而官运亨通的军官韩光。国文老师的话自然有少许失意的酸意在内,但我认为此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家乡众多女子柔情似水的恋爱悲剧下深藏的不可逃脱的必然性。
  我这样谈到吴槐、国文老师、韩光似乎是远离了小林和我大哥的传奇性故事,然而这些人物是我幼年及整个少年时代的重要的一部分。
  仿佛是上天的安排,这几位全然不同似乎在某一时刻萍水相逢的人们,他们一步步促成了大哥死去的那个午后并且影响我的一生。
  命运如一神秘莫测的悬崖,人们心甘情愿地走过一条条寂寞的山路,经过一丛丛盛开的花,义无反顾地走向寂灭。每当想起这一点,我曾感到深深的惧怕。
  我要叙述的第二种说法即是与吴槐四叔有关。
  在当时看来,小林与吴槐的关系似乎是一个谜,一个声名狼藉的浪子与艳名远扬的青楼女子同在吴水集上过了10年,而奇怪的是没有一种迹象表明两人之间有任何的联系。小林所在的艳春居每年都有外乡女子卖入,因此年年皆有好颜色。年长色衰的一不小心就被踩下去失去身价,在宛如战场一般的竞争中,渐渐地每个女子都有自己的一班旧客,八面迎客,为人极其活络,然而小林年年位居首位。这10年中似乎吴槐从未找过小林。我说似乎,是我坚信,如同晨雾中的蛛丝一般飘忽不定,吴槐和小林之间隐隐有着某些重要的关联。这也是第二种说法的主要内容。
  我15岁那年的8月,我在安华较远的县城泗口上学,有一天新调来一位少年得志的军官韩光,传说他曾神不知鬼不觉地擒杀一个大匪首。这年他只是30出头一点。那一日韩光骑一匹黑马,猩红的斗篷在小城淡淡的尘土飞扬中宛如浸透了血般地沉重。坚硬的马蹄敲击在青石板路上,掠起的风沙缓缓飘起。湿润的空气中年轻军官黝黑而威严无比。泗口的人们无疑感到一种震惊。
  正值黄昏,我、吴泽、国文教师及柔弱的音乐女教师一同坐在街边的茶馆里。
  据说女教师是外乡一个书香门第人家的女儿,因拒绝嫁给面目可憎的表哥而逃来此地谋求自由与幸福。可是我和吴泽都暗暗猜疑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凭着一种直觉,我偶尔会发觉音乐老师柔弱的外表下一种令人吃惊的不动声色。音乐老师无辜而略略神秘的身世使她独具魅力,可这魅力并不为国文教师。国文教师并未发现这一点。他执意要照顾她一生一世。现在看来,他的过分迟钝过分狂热与音乐老师的不动声色注定了他们恋爱的早夭与不成熟。因此事情后来的演变出人意料其实是再顺理成章不过。
  女教师那天穿一件淡紫色的旗袍,鬓边有小小的山花静静地散发着香气。或许女教师本身便是一朵淡紫的花,在古旧黯淡的小镇的背景衬托下鲜明哀怨而楚楚动人。这是她一生中最美的瞬间之一。
  军官调来此地的消息早在两天前便已在整个小镇传遍。有关军官的种种传闻像小鸟一样飞遍了泗口的上空,韩光的青年英俊、他的刚愎、他的能干、他的冷傲、他的铁血手腕使民风强悍的本地人反常地沉默,也令无数少年心折。
  只有我除外。因在我的一生中,大哥永远是英雄,而他已在我6岁那年永远离去。
  此时军官韩光骑马而来。在猎猎风沙中湿润而伟岸。他飞扬跋扈然而内心有着深深的寂寞。斗篷猎猎地飘动,军官和他的马向前飞奔,如同奔向一个不可知的陷阱一般无所察觉然而孤注一掷。我想此时军官定然感到了冥冥中不可知不可抗拒的天意。
  接着,他看见了街旁那朵紫色的山花。明明是掠马而过的一瞬间,然而我和音乐教师都感到了军官专注的凝视,那么长,仿佛是一生。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至少我和音乐老师都实实地感到了一种即将到来的巨大变化。
  音乐老师镇定地迎视着军官的目光,在他熟识而执着的凝视下,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美丽和如释重负的安宁。
  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再想起这个日子。因为尽管它促成了泗旧城里轰动一时的大事,即音乐老师与韩光带着浓重传奇色彩的婚姻,然而当时于我却没有大的触动。那年我已经15岁,大哥死去已整整9年。那个遥远的下午似乎总是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所笼罩。唯一鲜明的是月光下大哥的脸令我久久不能忘记。在有关大哥的回忆里,我长成了一个孤僻骄傲的少年,然而记忆中那片淡蓝的月光及淡蓝的月光下沉迷的往事令我无法释怀,时时感到重压。
  我变得对周围的事物缺乏理解和关心。而与生俱来的洞察力使我常常比别人更早预感到事件的先兆。
  我模模糊糊地感到,音乐老师仿佛是胸有成竹,安之若素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等待着军官韩光的出现。因而国文老师的茫然善感更显得不合时宜甚至可笑。音乐老师仿佛对命运的安排了如指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女人常常有着惊人准确的直觉,使她们能在芸芸众生混乱无比的一瞬间牢牢地把握机会。相反许多男人费尽心机勾心斗角苦心经营几十年却常常功亏一篑,错失良机。无数平凡又平凡的故事总是证明这一点。
  一个月后,音乐老师嫁给了军官韩光。
  国文老师张大了嘴,如梦初醒,而后便重重地叹气,极其痛不欲生。
  我在一边想起了大哥。我已从小镇人隐约其辞的谈话里知道了大哥去吴水集的原因,那个女子叫小林。我不知道大哥死后小林会怎样想,是不是像我在成年后常感到的那种麻木的疼痛。
  所以当吴泽说出小林名字时,我不由得感到震惊。然而想到小林是那种出名的女子,心下便也稍稍释然。
  事实上困绕我多年的第二种说法的一部分即是从吴泽而来。他在国文老师不无伤感而又莫名其妙地抒发了他关于良家女子的感慨之后,忽然沉默地说,“她们其实都很可怜,就像小林。”
  我不知道他怎会忽然提及小林,想必是因国文老师的话,也有可能是因为看到音乐老师如此风光地嫁人而联想起同样美丽的女子因一步之差便赴身火坑永不能自拔如此这般的感慨。
  我看天上的云。国文老师粗声问:“哪个小林?”此地离家乡已有较远的路。我并不讶异于他的无知。然而他又接着说:“啊,就是那个小林,可是这种烟花女子怎能与她相比。”他愤怒又自伤地责问。我和吴泽无言地看他。
  当晚且色明亮,淡蓝地一泻千里,在异地的夜风里,我思念大哥不能成寐便起来找吴泽。我渴望知道小林是怎样一个女子。我发觉大哥留给我的记忆是那样地少。我十分害怕,在少年的时候,没有大哥我该怎样度过。这是一个我全然不知的世界。有时我甚至怨恨大哥,他不及等我长大便早早地离去,不及教会我应付这个世界应有的本能和技术。
  在那时候,我常常觉得惶惑无助。
  那个夜晚吴泽谈起了吴槐:我的四叔吴槐,他是家族中最不成才的子弟。祖父恨他的懦弱无能,恨他的不求上进给他丢脸,恨他只会在女人身边磨时间。其余的兄弟们嫌弃他,嫌他没半分火气,一种不明不白的窝囊。旁人只会觉得他是一个心不够狠、本钱不够多、颓废、时常烂醉的嫖客和赌徒而已。然而我小的时候,他并不如此,至少比现在好一点,偶尔喝酒,是忧郁的大家风范,极难得的时候还会作画写字,这时候无疑是他生命中的好时光。尽管祖父、父亲和叔父们都冷落他,然而我们几个堂兄弟都极喜欢四叔,他温和而讲理。
  我记得吴泽说到此时,神色十分平静,而我看见他的眼里隐隐有泪。在那一刹间我感到我和他之间有一种惺惺相惜。我沉默着,然而他肯定感觉到了这一丝相通,因他在此晚以后的很多年里一直引我为知己。
  吴泽说,“四叔和艳春居的许多女子来往。”这我早有所闻,而我迫切想知道的是小林。大哥死去已有多年。多年来,从来没有谁跟我说起他。小镇上的人甚至有意回避这一点,尽管据我后来所知,此时真相的一部分已渐渐清楚。
  我和大哥在此地没有亲戚好友,是完完全全的异乡客。也许小镇上的人认为对一个6岁的孩子说起死亡这件事大过严重。
  大哥死后,我曾对任何人都抱有极度的敌意,只有秀水婆婆除外,她在长长的黑夜与白天陪伴我。
  那时我曾夜夜梦见大哥的脸。他的脸温和忧郁,梦里总是他对着我垂泪。以后我将此事告诉妻,妻温柔地解释,必是大哥不放心让你单独留下。我辛酸地相信这一点。在大哥死后的一个月中,我曾生过一场重病几乎丧命,一个月里我总听见大哥的声音在唤我的小名:阿明,阿明。隔着飞扬的白雪,他遥遥地向我伸手。我想我快死了。我并不忧伤地等待着。
  有一夜我突然醒来。灯火昏黄。秀水婆婆背着我跪在地上,她低着头,水亮的髻无言地流动着畅丽的线条,背影挺秀。我听见她在叫我大哥的名字,家昌,你别带他走。她说,都会过去的。阿明会远远地离开这儿,你放心。她的声音坚定而温和,我想大哥在冥冥之中定是受她感动。第二天我便痊愈。
  那晚我躺在床上听见有风拉长着声音在小镇上空打转,好一会儿才转头向北而去。
  一个月后有三个人骑马而来,俱是黧黑的高大男子。秀水婆婆看他们一眼,俯身对我说,阿明,他们将带你到泗口上学。是你大哥的安排。我沉默地跟随他们而去,在那年,我刚满6岁,但已奇怪地不再哭泣。我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
  当我稍稍成年之后,我想世上恐怕只有我一个人会对大哥的死留下那样惨痛的记忆。每年总有很多人死去,被绑票的,被剿杀的,妓女自杀的,喝光了赌输的,普通的生老病死的,种种生生死死半真半假半是流言半是传奇地流动在泗口城里。然而我错了,其实这世上同样有个人对于大哥的死刻骨铭心,就是后来出现的慧明。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