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逆旅童话


  说出来你肯定不会相信,我是三十五岁那年才学会只身一人前去投宿的。在此之前我是个笨蛋——总是做出大器晚成的样子。
  早先我在大机关里当小职员,所谓出差,多是随着上司外出开会,参加这样或那样的会议。这种情况往往是人一出站,即被接站的车子弄走,那情形仿佛是在抢亲。然后呢就专心致志开会,念文件,听报告,天天都是神圣的样子,似乎天降大任于斯人。这样的外出开会,可以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被火车托运而去,又被火车托运而回。我像一只小箱子。我的上司当然就是一只大箱子了。情况基本如此,两只箱子。
  后来我离开那只大箱子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文学从业者。此间外出都是参加笔会之类的活动。一去一回,仍然是一只箱子,只不过换了个标签罢了。终于,有一天我只身一人公干北京。这次不是笔会,是给公家办事。
  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我知道应当先找个住的地方。可我又不知道应当去住什么旅馆。为难之余,我又生出羞涩心理,似乎旅馆经理是我尚未谋面的岳父。于是我开始怀念那只“大箱子”。您这个官僚机关里的官僚主义者把我培养成一只小箱子就不管了,今天算是扔在北京大街上了。
  人活着最怕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面对窘境我是高级宾馆不敢进,低档旅店又不愿去。这时候我终于明白,自己居然是个可怜的“大孩子”,心里特悲哀。沿途看到商店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箱子,我就觉得它们是我的本家兄弟。有道是社会主义处处有亲人。我终于想起有个编辑朋友是“光棍儿”,就径直奔他家“下榻”去了。
  朋友见我来了,非常高兴。我也颇有终于找到组织的感觉。
  从这之后,每次公干北京,我都到他家去住。他见了我也总是非常高兴的样子。于是,我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他家仿佛中南海似的,住在中南海心里特踏实。
  三十五岁那年夏天,我又去了。我轻车熟路走到他家门前,抬头看到一只肥胖的锁头挂在门上。我没了主意,扫墓者一般立在门前,心中十分伤感。我正凭吊着,他家的邻居告诉我说主人已经好多天没回家了。我绝望了。
  我心慌意乱,好像成了一个没有护照的偷渡者。我在北京大街上东游西逛,胡乱吃了一顿午饭。出了餐馆我走进一条胡同,偶然之间看到一家由防空洞改成的旅馆。我从来也没有住过这样的地方,就十分悲壮地大步走了进去。
  我终于住下了。
  安顿完毕,我又跑到朋友家,在他门上贴了一张纸条:“我住胡同东边的一个洞里,归家后请速去营救。”
  我在洞里住了两天,办完了应办的公事,也没见朋友前来“劫狱”。看来倒是我应当前去营救他了。
  之后每次只身进京,我都去住那个“洞”。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未产生另择他宿的念头。这可能是由于画地为牢的思想在支配着我吧。
  我的那位朋友也真的消失了,令人怀疑他是否曾经存在。然而我毕竟有了那个“洞”。
  这洞是我自己找到的,挺好的一个洞。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