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周天虹在仙人峪住了四五天,身体好了许多。东屋里的荷花,还是终日啼哭,眼看着一朵鲜花要凋谢了。这自然使天虹的情感倍受压抑。这天,晨曦到山上来,告知天虹:野战医院已转到平山地界。周天虹立刻收拾行李追赶部队。 路上整整走了两日,来到平山地界,才知道野战医院又转至别处。他正在街头彷徨,看见人们正在围观一张新贴出的《晋察冀日报》。报纸似乎还散发着新鲜的油墨香味。他一打听,报社就住在附近的滚龙沟。天虹立刻想起欧阳行老师,跟他已有两三年不见面了;借此机会,何不去看望看望他呢?这样想着就移步向滚龙沟走去。 滚龙沟不过是山峡峡里一个仅有三四十户人家的村庄。天虹进村不远,就听见咔哒咔哒印报的声音。村头上还拴着那匹欧阳的大洋马。天虹一望而知这是报社。他打问了几个工人,都说“老马”在排字房里。来到排字房,欧阳果然坐着小板凳伏在炕沿上修改稿件。他轻声地叫了一声“欧阳老师”,欧阳行才慢腾腾地抬起头来,似乎定了定神,才看出来的是谁。 “啊呀,是你呀天虹!”欧阳说着要站起来,被天虹双手摁住。他接着又问: “你怎么到这儿来啦?” “我掉队啦。今天从这儿过,来看看你。” “好好,你稍等一会儿,我正修改一篇社论,很快就完。” 说着,欧阳又伏在炕沿上,用毛笔蘸了蘸红墨水,奋笔疾书。他的书法一向很好,可谓笔走龙蛇,意气纵横,天虹觉得看他写字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屋子里静静的。几面墙上都排列着字架。两三个工人正在来来往往地拣字,像是忙碌的工蜂一般。他们遇到看不清楚的字,就跑到欧阳身边去问。连“社长”也不叫,只叫“老马”。欧阳毫不介意,反而愈发显出彼此间的亲密。 社论修改完了。欧阳把笔一掷,伸了个懒腰,向着天虹很轻松地笑了一笑: “敌人到底没有毁灭我们。现在他们的‘扫荡’已到强弩之末,快收场了。聂老总要我写篇社论,号召边区军民发起反击,尽量多给敌人一些杀伤。” “那太好了。”周天虹用崇敬的目光望着欧阳,“欧阳老师,前些时那么紧张,报纸还能坚持出版吗?” “只要有二十四小时较安定的时间,我就保证出版一期报纸。”欧阳目光灼灼地说,“我们的报,决不能停刊。报纸的存在,就说明根据地军民在坚持战斗。” “欧阳老师,外面传说你是‘八头骡子’办报,这么大一个报社,用八头骡子行吗?” 欧阳笑了笑,顺手从字架上取出一个铅字递过来,说: “你瞧瞧,这铅字是不是与众不同?” 天虹接在手里看了看,说: “似乎比平常的铅字字身短一点儿。” “不是短一点儿,是要短五分之一。”欧阳说,“我把铅字数也减少到三千个,这样分量就轻多了。有了情况,我只要把字架往起一合,放上驮子,有两头骡子就差不多了。” 欧阳说着一指字架,天虹这才注意到,这几个字架合起来就是箱子,真是轻巧得很。 接着,欧阳把天虹又拉到印报房里,指了指印刷机说: “你再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天虹一看,这是一个小型的手摇印刷机。除轴承和一小部分是铁制的,整个的架子都变成木制的了。欧阳笑着说: “这都是我同工人师傅共同研究的。比原来的印刷机的重量减轻一半还多。用一头骡子也就够了,必要时用人背也可以。再加上油墨、纸张等印刷材料,总共还用不到八头骡子呢!” 此时,欧阳那张清癯的脸上,流露出一种自信、乐观和坚韧不拔的神情。天虹随着欧阳来到一间斗室。 欧阳再一次亲昵地望着自己的朋友,充满感情地说: “天虹,你负了重伤我是知道的;那场战斗很惨烈,我也听说了;只是工作实在离不开,无法去看你。后来你生病掉队我就不知道了。你确实比原来瘦多了,也弱多了。” 天虹把他凶险的经历作了简短的叙述。欧阳半是慨叹半是鼓励地说: “我们这一代人,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或者说足够的代价,才能使革命有所成就。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只有经过这样的考验,才能锻炼得更坚强。” 天虹点头称是,接着问道: “你们报社,这次也遇到了危险吗?” “是的。”欧阳点点头说,“反扫荡开始前,我们是进行了充分准备的。我把全体职工组织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战斗队,由年轻力壮的同志组成,全副武装,执行侦察、放哨和保卫印刷器材的任务;第二梯队是工作队,也有武装,负责抄收电讯、编印报纸。反扫荡一开始,聂老总指示我们向阜平转移。我们刚出发不久,就接到群众的报告,敌人已经完全封锁了到阜平的大路;再往后退,后路也被切断,这样陷入了四面包围。” “这时候,你们怎么办呢?” “我一看情况很危险,就立刻下马,在路边一个小山神庙里开了个紧急会议。最后我决定,不去阜平,就在滚龙沟附近与敌周旋;队伍立刻化整为零,五六人一组,分散突围。拂晓,敌人攻上来了,又是炮轰,又是飞机扫射。我一看情况很危险,我就对大家说:‘你们都有手榴弹,在万不得已时要同敌人同归于尽,保全民族气节。我有手枪,我会把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我说过,拍了拍腰里的手枪,同志们神情肃然。最后大家都分散突出去了。等敌人撤退后才在滚龙沟重新集合。其实,这次仅牺牲了三个人。” 天虹用敬慕和惊异的眼光望着自己的老师,想不到这个文弱书生,在艰险的情况下竟这样有胆量有办法。他又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坚持出报吗?” “是的。”欧阳微笑着说,“敌人一走,我就立刻出报;敌人一来,我就立刻把机器埋起来。后来我们又转移到铧子沟,这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我们在这里七次把机器埋起来,又七次挖出。在两个月反扫荡中,我们共出了三十二期。大家叫这是七进七出铧子沟呢!” “真是新闻史上的奇迹!”天虹赞叹说,“不过也够危险的了。” “说起危险,可以说全边区上上下下,几乎没有不遇到危险的。”欧阳说,“我们的聂司令员和领导机关,这次也很危险呢!” 天虹眉毛一扬,惊奇地问: “怎么,聂司令他们也遇到危险了?” “可不是么!有几天他们的消息一点也听不到了。北平的敌伪电台宣布:聂总部的电台已被英武的空军炸毁。不仅各分区的电台和聂司令的电台失去联络,连中央的电台也呼叫不到他们。大家真担心啊,中央真担心啊!不知道聂总部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天虹问。 “事情是这样的。”欧阳不慌不忙地说,“聂司令带着军区领导机关,本来想从阜平中心地带南渡沙河;可是刚过沙河,就遇到晋察冀分局党的机关向北转移,说南边的道路已被切断。他们当即再次回渡沙河,折而北行,来到雷堡。谁知这时又遇到边区政府机关的人员。这两者都是非武装人员,合在一起有一万人。中午时分,敌人的飞机又追随着他们进行轰炸。而且据敌情报告,敌人的合击圈已经压缩过来,离他们不过十几里、二十里路。怎么办呢?这样多的非武装人员,是打也不好打,走也不好走的。这时,忽然一阵‘嘀嘀哒哒’的电台呼叫声,唤起聂司令员的注意,他忽然醒悟道:唉呀,为什么我们走到哪里,敌人的飞机就跟到哪里呢?恐怕是敌人从电台的呼叫中测出了我们电台的方位。于是他立即命令侦察科长罗文坊,带了一部电台到另一个方向继续呼叫,而本部的电台却停止了活动。敌人果然中了聂司令的妙计,集中力量轰炸侦察科长所去的地方,并且向他们包围过去。而聂司令员却带着大队人马,从一个不足一里的空隙中穿过去,悄悄地向西去了。” 天虹听到这里,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轻松地笑了。 欧阳神采飞扬,清癯的脸色泛出兴奋的红光。他拿起旱烟袋,在烟荷包里满满地灌了一锅儿,然后像老农民似的把烟袋夹在胳肢窝里,咔嚓咔嚓地用火镰敲击火石,不一时火绒着了,他悠悠然吐出一团白烟,然后说: “这次敌人的‘扫荡’,确实是毁灭性的。冈村宁次的‘三光政策’就表明了这一点。可是他们并没有毁灭我们,而且永远不能毁灭我们。原因只有一个,这就是我们在人民中扎下了根,这是敌人永远无法了解的,也无法对付的。” 饭熟了。小鬼端来大半盆热腾腾的羊肉饺子。这对周天虹自然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改善”。他吃得很多,简直比他的老师多出一倍。后来他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只好放下了筷子。直到晚年,当他回首往事时,他认为这一次的饺子是他平生味道最好的,以前和以后再也没有吃过这样的饺子了。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