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我与曹东林巧结书缘


             --代后记

  无巧不成书,我的杂文散文集《巴山鬼话》出版问世,竟与一个数字有关--“13”!

  1993年8月13日,鄙人悲愤投“海”,佯狂经商,“魏明伦文化经济公司”在成都开张,阴差阳错碰上这么个日子。朋友们闻讯赶来劝阻,说“13”是外国人忌讳的数字,尤其害怕每月的13日!这一天太不吉利,趁早改期,以免撞鬼。

  我是逆向思维,偏不信邪,含笑答曰;“魏明伦就是‘鬼’,鬼撞鬼更好!”本董事长坚持不改,敝公司如期在洋鬼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奏鸣声中悲壮开张。

  花开两校,话分两头。三天后,我赴陕西出席“张赛国际研讨会”,偶遇北京朋友蒋力。听他闲聊说,深圳即将举办首届优秀文稿竞价会。我兴头一来,回家吩咐犬子,将我旧作杂文散文的剪报收集一起复印一堆,寄往深圳凑个热闹。随意而已,没想到还会引出戏剧性高潮。

  话说秋收时节,正当敝公司乔迁之喜,深圳佳音见报。竞价会上,仅有10万字的拙作杂文散文集《巴山鬼话》从1万5千元起叫,经过激烈争夺,最后闯出一匹“黑马”,掏出私囊积蓄8万元,一据成交。

  陌生的“黑马”,奇异的知音!

  事后长途电话联系,我才略知其人简历:

  曹东林,三十岁,重庆人。几年前跑深圳打工创业,现任中国宝安集团职员,专事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推广。曾主编大型报告文学集《特区之光》及我国第一部反映金融证券业的大型画册《深圳证券街》。

  这位四川老乡早就爱读我的“麻辣烫”杂文,又获悉我不避“13”忌日,更觉得彼此神交默契。原来他与“13”奇数有缘,大抵对“十三妹”、“十三经”、“十三辙”、“十三太保”、“十三陵水库”、“同光十三绝”,以及“中共十三大”皆有好感。由此,越发促进他参与《巴山鬼话》的竞买活动。小曹走进拍卖会场,领得座次牌号,那数字不多不少,恰恰13号!

  诸位看官,你们说巧不巧?!

  话说回来,巧合只是一笔传奇花絮;曹东林解囊一掷8万元,自有他独特的视角、胆量和谋略。

  他认为:当代中国作家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充足的重视。稿酬按字计算不按质,优秀文稿出版甚难,出版后作家所得稿费甚低。这种由计划经济导致的极不合理现象亟待改革。深圳试办文稿竞价会,虽然在组织工作方面尚有疏漏和失误之处,然而这次活动敢于将优秀作品引入市场机制,试行优质优价,好书高酬,确有一定程度的开拓意义。一槌惊世,八方传媒,竞买者之名亦可不胜而走。曹东林更新观念,看准契机,深信以他个人名义竞买并投资出版《巴山鬼话》必有多种收益。

  有志者事竟成。《巴山鬼话》在曹东林苦心的运筹帷幄之中及时出版。装帧精美,纸质特优,第一版印数2万册,供不应求,销售一空,各地读者纷纷来函要求再版。

  具有创造性远见的曹东林,理所当然获得“国内第一位个体出品人”之称!

  去年,我应邀赴深圳蛇口工业区作客,得便顺路会见曹东林。离家启程,一看日子:10月17日,我笑着暗想,这回与“13”无关了。火车摇晃,掐指一算,啊呀,又是鬼使神差

  公历10月17日,乃农历九月“十三”日也!
                       1995年1月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