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八章


31

  权国思将“樊鞭”金牌用红绸布穿上,挂在了权府大厅里最显眼的地方。权国思时常有意无意的总要站在这块金牌前驻足沉思。
  小六子刚吃上三岁的奶,权国思决定为孙子请一位教书先生。教小六子识字背书挥毫作墨。辛亥革命后,襄阳城办学堂之风盛行,请先生进家门的人家已经不多了。可权国思不放心小六子进学堂,再说,小六子还小。
  权府要请先生,按说,小巷里的王鉴先生应该是最佳人选。王鉴在襄阳城内的一些大户人家里当过先生,尽管是半路出家,但教书有道,他先后教出了三个秀才,令襄阳城里的人刮目相看。革命军进襄阳城后,废科举,兴学校,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还请先生外,都已经把孩子送进了学堂。王先生也就闲在了家里。这时,三十多岁的王先生刚成婚配不久,讨了个病恹恹的外地老婆。多了口人吃饭不说,还要时常抓药,手头挺紧的。听说权府要请先生,尽管王鉴先生有些看不起充满铜臭味的权国思,想到眼下的困境,再说与权府同住一条小巷,也算是一种缘份,有意受聘于权府。
  然而,王鉴先生失望了。
  权国思没有找到王鉴的门下,而是从古渡口的码头上请来了一位外来的落魄文人。权国思为小六子请来的先生姓戈,是下游汉口人士。戈先生年过四十,人长得精瘦精瘦的,穿着一身粗布长衫。
  权国思见到戈先生完全是一种巧合。这天早晨,权国思到码头上去送一位来打货的汉口客人。清晨时下了一场大雨,码头行人稀少,江面上飘荡着浓浓的白雾。权老板将客人送上船后,少不了一番客套。当权老板拱手告别,刚返身,发现了一双混沌的眼睛。此人穿着一破长衫,孤零零地站在岸边的沙滩上,绝望地望着滚滚江水,一脸沮丧。他与权国思对视了一眼后,仰天长啸:“老天呀,你对我戈某咋如此不公乎?”说着,一步步向江水中淌去。
  权国思好奇地看着眼前的这个迂夫子,他惊呆了。他竟然没想到要制止这位寻死者。戈某一步三回头地朝深水中迈进,眼看水就要淹到胸部,其身子开始在水中晃荡起来。突然,他忘命地大声叫了起来:“救命……”一个浪头淹没了他。
  正巧一只渡船靠岸,两位后生发现了这位落水者,不顾一切跳下水将其救上了岸。这时,权国思才猛然清醒过来。见死不救,还为人乎?权国思感到无地自容。权国思正是以这种强烈的自责和内疚心理,将这位求死者请进了权府。
  这就是戈先生。
  戈先生进了权府,刚安顿下来,就双手捧起了一本书,摇头晃脑,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傍晚时,他从随身的裢褡里拖着一支大斗笔,龙飞凤舞一阵。权国思一看就喜上眉头:“哦,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呢。”
  权国思有了心思,他决计将戈先生养起来。他没有向戈先生说明,只是说道:“我这一辈子就爱与读书人交朋友,有我吃的,就饿不着你。”戈先生自然是一番感恩戴德。戈先生背书背到了兴头上,就会情不自禁地走出权府,走到小巷里,脚踏着青石板,让众人听他背八股文稿。这时,他破旧的粗布长衫已换成了新细布长衫,破鞋换上了藏青色的方口布鞋,一边走,一边背。随着文气的起承转合,步履忽快忽慢;词名抑扬顿挫,声音时高时低。背到曾经业师浓圈密点的得意之处,他更是摇头晃脑,昂首向天,双眼紧闭,面带微笑,如醉如痴,仿佛街上没有一个人,天地间只有他的字字珠玑的好文章。
  很好,马背巷的人都知道权国思将一书呆子请进了府。
  别人看不起戈先生,权国思却不以为然。他说:“凡成事者,大都痴心也。我看得中戈先生。”三天后,戈先生当上了小六子的先生。
  小六子似乎与戈先生很有些缘份。小六子对这个闭目摇头的书呆子一点也不害怕。戈先生捧着八股文稿,摇头晃脑时,小六子就将双眼瞪得大大的,一字不差地跟着哼。戈先生教小六子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戈先生念着:“人之初,性本善……”
  小六子跟着念:“人之初,性本善……”
  戈先生教书很得法,他让小六子读一阵书,再写一阵子毛笔字。他手把手地教小六子握笔:“横平竖直,蚕头雁尾……”小六子乐此不疲。
  小六子跟着戈先生读书时,女贞就在一旁陪着。小六子离开了女贞的奶头,不时地要趴在女贞胸前吸几口奶。开始女贞要在戈先生面前褪起衣襟,露出奶头,还有些害羞。可戈先生对这些视而不见,一门心思地摇头晃脑地读着自己的文章。女贞的胆子才大了起来。有几次闲了,女贞想与戈先生拉拉家常,问问他的来历,戈先生仍是口不离文,手不离笔,女贞只好作罢。
  在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权老板才弄清楚戈先生的身世。戈先生两岁就进了汉阳一家私塾,读书过目不忘,聪明好学,三岁时就会背白居易的《长恨歌》,五岁时就熟背了唐诗三百首。他自幼聪明,可是应考时总是屡考屡败,不知应考了多少次,到头来还是白丁一个。平常就有点迂迂磨磨,颠颠倒倒。说起话满嘴之乎者也。他老婆骂他:“晚饭米都没有得一颗,还你妈的之乎者也!”戈先生全然不顾,朗吟道:“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安排好秀才!”老婆一气之下,将他赶出了家门。
  小六子在戈先生的教导下,十分长进。因此,戈先生在权府里的日子过得挺殷实。

32

  到了公元1915年,在马背巷的权府里又发生了一件值得重重地记上一笔的事儿。
  这年岁末,袁世凯在京城称帝,当起了洪宪皇帝,闹得举国上下不得安宁。孙中山坐镇京城派党员赴各地起兵声讨袁世凯的复辟行为。三天后,蔡锷将军在云南宣布独立,紧接着贵州、广西等省纷纷响应。袁世凯心情烦躁,只得四处调兵遣将,企图一举镇压起义军。一时,全国战火硝烟四起。
  作为云集四方来客的襄阳马背巷古渡口,传消息是京城下雨,这里也能感到湿气。在这古渡口码头上上下下的人流中,谁也说不清谁是起义军,谁是袁世凯的追兵。只是马背巷的人听多了耳朵就不那么灵敏了。也就是说,马背巷的人对一日几变的国事不是那么感兴趣。这些日子,小巷人的兴趣都在权府的“樊鞭”那儿,正在自作多情地分享“樊鞭”夺得香港博览会金牌对马背巷带来的喜悦和荣耀。
  话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在他所领导的北洋新军中,有一名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将叫王占元。袁世凯当道后,正在武汉以襄武将军身份督理湖北军务的王占元,致电袁世凯劝进,深受袁的重赏,被封为一等侯。就在袁世凯称帝的次年,湖北宜昌山洞里发现了龙骨化石,王占元借机编造了袁世凯当皇帝有上天“感应”的神话,由此登上了湖北督军兼省长的宝座。王占元是货真价实的土匪出身,胸前喜爱挂着一枚袁世凯亲手戴上的黄锃锃的勋章。无论是操练阅兵,骑马乘车,都右手握着指挥刀,左手护着前胸,一双眼睛巡视着左右,四名马弁追随其后。
  这天,王占元受令来到襄阳巡视清扫管内起义军的活动。王占元因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功,刚被封为“壮威将军”,好不得意。王占元从汉口乘船,逆汉水而上,气势汹汹赴襄阳而来。傍晚时,王督军的官船泊岸襄阳古渡口码头,早已守候在码头上的襄阳城里的头面人物,一涌而上,纷纷向王督军表示效忠。王督军的马弁见势不妙,拔出刀就挥开了,吓得一帮贵人屁滚尿流,急忙闪出一条道来。
  “把刀放下!”这时,官船的船帘被掀开了,官船内的王督军突然朝着岸上大吼一声,“你,你们简直是瞎胡闹,对父老乡亲休得无理!”马弁们即刻停住了手。
  身着笔挺将军服的王占元出现在船头。王督军习惯地理了理勋章绶带,又把斜挎着的指挥军刀朝上捋了捋,前呼后拥地走下了船。
  襄阳城的设置自辛亥革命废府后,先是改为安襄郧荆道,半年后改鄂北道,后又改为襄阳道尹公署。四年后,北洋政府在襄阳设立襄郧镇守使署,管辖襄阳、郧阳两府及属县。同时委任黎天才为镇守使,率兵驻扎襄阳、郧阳两地。黎天才军人出身。他先后曾任北洋陆军中将、第十一师师长驻防襄阳的中央军陆军第九师师长。王督军亲临襄阳,黎天才本来是应亲自到古渡口迎接的,遗憾的是,王占元来得突然,此时,黎天才正受令带兵赴郧阳一带抗击起义军活动。
  几年间,襄阳城又换了几朝。陶季雨老朽老爷先是从鄂北道道长官改为襄阳道尹公署道尹老爷。襄郧镇守使及襄阳道尹公署道尹先后易人,朱佑保老爷接任了陶老爷。陶老爷就闲置起来。新任襄郧镇守使黎天才见这陶老爷弱不经风,老朽之物翻不起大浪,顿起同情之心,便与朱道尹商定,没有将陶老爷驱出府外,而是闲养在了道尹公署里。这日黎天才不在襄阳城,朱佑保道尹又突然患重病下不了床,陶老爷为报黎天才、朱佑保之恩,自以为应该尽老爷之职责,于是,便代替黎镇守使、朱道尹行起公务来。
  老朽老爷体力不支,脑子却挺灵的,城内的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他不仅知之,且能安抚之。陶老爷再次坐镇襄阳,多的是几分得意。陶老爷原定在城里的镇守使府内为王督军举行盛大的欢迎会,可惜由于老朽,王督军上岸后好一会儿他都没能挤上前,误了时机。
  王督军见这古渡口如此众多的欢迎自己的人群,显得精神特别好,他根本没有想到认识谁是陶老爷,或是听主人的安排,大踏步一连蹬了十几级台阶。他选择了一个台阶,转过身来:“各位先生,兄弟此番专程前来襄阳,以示兄弟对贵地的一片敬重之情。想我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火不息,水深火热……”
  王督军东拉西扯,好一番救国宏论,陶老爷情不自禁地站在后面鼓起掌来,陶老爷带头鼓掌,古渡口挤着看热闹的人也就跟着鼓掌。有人赞叹,更有人热泪盈眶。这时,陶老爷已挤到了王督军面前,他向督军大人鞠了一大躬,以示致意。
  大约是一个时辰后,王督军才一脸的得意被陶老爷请进了道尹公署里快乐去了。
  既然陶老爷是个清末秀才,当然懂得利用本城的特色接待王督军。这种特色既要出奇制胜,又要显得热情欢乐。于是,陶老爷就想到了马背巷权府的“樊鞭”。“樊鞭一响,黄金百两。”这句话是陶老爷送给权府的一句恭维话,如若用在今时接待王督军,也是再恰当不过了。王占元集省府军政要职于一身,可为一方枭雄,金口玉言,如能求得他欢心,不说黄金百两,千两百两的还不是看他高兴不高兴?
  当夜,在王督军酒足饭饱之后,陶老爷给王督军安排的节目是“月下宫女”,即找来襄阳城的美女,在月夜下为督军取乐助兴。与以往不同的是,就在宫女正要翩翩起舞之时,在王督军眼前的一块空地上,突然鞭炮齐鸣,一片星光闪烁,紧接着一只冲天炮拔地而起,上窜几十米高后,展出一行字来,开始徐徐下降。王督军凝神一看,只见空中的字是:王督军战无不胜!
  王占元开怀大笑。

33

  权老板接到了镇守使府的文告,是在王督军离开襄阳后的第三天。文告写道:&127;民国五年元旦,&127;为洪宪帝登基之良辰,届时,普天之下同乐,“樊鞭”乃鞭炮菁华,理应供朝廷庆典鸣放,云云……
  “樊鞭”为朝廷庆典之物,这无疑是对权府的极大抬举,权国思大有受宠若惊之感。
  次日一大早,镇守使府上又派人来权府告知,说是王督军有旨,为保京城庆典万无一失,对送京的樊鞭种类,三日后试放。届时,王督军将再返襄阳城目睹“樊鞭”辉煌。
  待公差一走,权老板连忙赶赴城内请同业会好友议事。一路上,权老板就琢磨着:“樊鞭”的试放地点就设在权府内,督军来观看就等于进权府赏脸,到时请来报馆,塞上几两碎银,那可谓锦上添花。权国思首先来到亲家万吉祥家,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不料,万吉祥连连推说自己的作坊人手紧,实在无力去凑这份热闹。权老板明白万老板还在生那天的气,忍着性子,再三对亲家晓之以理,讲明这是关系到“樊鞭”兴旺发达的大事,切不可感情用事。
  “好吧,既然如此,这焰火的架台就搭在城内。你那马背巷场地有限,在府上折腾起来也是挺费神的,再说家里还躺着一个病人。”万老板终于亮出了心话。
  权老板一听,明知亲家是厌恶自己的权府,也不便将其点破,事到临头了,也只好如此罢了。他一脸愠怒,沉默片刻,说道:“你我乃为同行,我们又儿女亲家一场,难得你有这片好心,不过,王督军点名要到我的府上观焰火,若要把地点变到城外,你看这……”
  “这个请放心好了,我这就托人去办。”权老板本想设置一个难题,让万老板俯首就擒,没想到万老板却如此爽快。
  话说到了这一步,权国思只好如此了。“这样吧,我再去同其他几家核计一下,就依你的,把架台搭在城内,我看就搭在城北的邓国城遗址的那块空场地上行不?”万老板点了点头。
  权老板是强装笑脸离开万府的。这是他第一次在同行与亲家的万吉祥面前低头,他想,只要把眼前这件大事办妥,算帐的事来日方长。
  送走了权老板,万老板心情又沉重起来。他后悔自己不该同亲家为一个奶妈子而过意不去。只是马背巷对权老板的风风雨雨说得难听了一些,他不得不恼怒。静下来一想,万老板的心就软了。
  万吉祥跟着来襄阳的基督教美籍牧师马德胜学过英文,又依仗懂英文与意大利神甫襄阳教堂的大司铎格里来往密切,还卖力地帮助格里建起了襄阳城内的天主大教堂,并帮助格里在襄阳城外四乡八镇购买了大量的田产土地,作为开设各地教会分堂的财产。格里调走时,便把接任的主教任远尼神甫介绍给万吉祥。任远尼神甫与镇守使黎天才等襄阳军政要人都有密切的交往,万老板想托任远尼神甫去到黎府上说情。
  介绍只是认识而已,万吉祥与任远尼神甫没有像格里那样的感情。万老板硬着头皮找到任远尼,将自己眼下的难处说了出来。老板没说出要把架台搭在城里的真正原因,只是说了一通方便王督军与民同乐的大道理,他不想让一个外国人看笑话。
  任远尼似笑非笑地说:“嗯,你们中国的事难办呢,我去试试看吧。”
  任远尼神甫没有爽快地答应万老板,其实是在卖关子。他不愿意让一个中国人随便使唤自己,他要万老板欠他的人情帐。
  任远尼找到黎天才府上时,镇守使正沉浸在抗击起义军凯旋而归的喜悦之中。黎天才一见任远尼就吹起这次打了几个大胜仗,打得起义军怎样屁滚尿流的。黎天才吹够了,任远尼很自然地提到王督军来襄阳之事,黎天才一脸得意:“王督军要嘉奖我呢。”
  任远尼问道:“听说,王督军还要再度亲临襄阳观看‘樊鞭’焰火?”
  黎天才连连说:“那当然,那当然,王督军是在为洪宪帝登基准备厚礼呢,这也是我襄阳之荣光。”显然,陶老爷已一一秉报过了。
  任远尼又说:“听说,要将放焰火的架台搭在权府里,那也太小气了。”
  “不,不,就搭在城北的邓国城遗址的那块空场子上,让王督军抖抖威风,也全城民众乐一乐。”
  任远尼一听,差一点笑出了声,没想到黎天才自己早已解开了这道难题,便连连咐和道:“这就好,与民同乐,这就好嘛。”
  任远尼神甫马到成功,给了万吉祥一个面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万吉祥与任远尼神甫的友谊与日俱增。

34

  襄阳城北的邓国城遗址为一片废墟地。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大蚂蚱、油葫芦、蟋蟀。
  相传这里曾是西周邓国的都城,邓国为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封为侯,公元前被楚国灭掉。战国后期,秦昭王封悝为邓侯。秦统一后,邓城属于南阳郡。在城址的东南角有着一座三丈高的土台,是古时的烽火台,也称阅兵台。据说,三国时刘备在这里阅过兵。自古有“邓城挖地三尺就见宝”之说,但这里阴气重,人们对此望而生畏。砍茅草的小孩子胆大,时常能在这里捡到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秦汉及后各朝的文物,最多的是罐、瓮、盆、瓦当等,大都是汉代遗存。
  这里是一片荒地,也就没有住户人家。在城址的西北角有座宁国寺,为明代人所建,由于年久失修,寺庙已是破得不成样子了。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鸦。偶尔有人走过,它们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不一会,又纷纷地落下了。
  这地方很少有人来。只有城里的孩子们时常结伴来这里放风筝、砍茅草,或是掏蟋蟀。再就是城里的几家鞭炮铺来这里试炮仗。
  襄阳樊鞭同业会的全体会员,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
  “樊鞭”&127;有平地小焰火和高架大焰火两类。&127;特别是高架大焰火,是“樊鞭”的代表作。高架焰火在制作时将药丸按事先设计的图样依次粘合在框架内,中有引线相通,可自动依次爆出数十种图案。这种焰火多为搭架放演,远远看去,亭台楼榭,活灵活现。
  其实大焰火都是现成的,权老板带着人忙,忙的就是搭架。要说这架台,一般两丈高即可。这次权老板为显示威风,把架台的高度定为四丈。权老板把从汉口得到的盈利款全部拿了出来,购来了青一色的杉木柱和杉木板。两个昼夜,一座巍峨高大的木架台矗立在了城北邓国城址上,四四方方,四个“之”字型转梯,一节一节地伸上青天,为襄阳城一大奇观。好奇心让人们变得大胆起来,每天从城内涌来这荒郊野外观看奇观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终于到了。太阳还老高的时候,十几名放炮仗焰火的高手就早早地云集在架台底下。太阳刚落山,一些炮手就开始往架台上爬了。紧接着,一箱一箱的焰火烟花传递到了架台的最顶端。许多人早早吃了饭,扛了板凳来等着。阅兵台的土坡上,宁国寺的房顶上都站满了人。各种卖小吃的都来了。卖牛肉高梁酒的,卖油炸臭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卖油炸猪肉片串的,卖卤菜黄酒的……到处是“气死风”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味。城里人乡下人寻亲访友般地会到了一起,说长道短,亲亲热热。
  今夜没有星月。当夜幕完全罩住人群时,王占元督军与黎天才并列而行,陶老爷跟在其后,被一行人前呼后拥着走进场,连袂入座。王督军显然很是激动,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木架前,在发着白炽光芒的大汽灯的引照下,登上了木架台的第一节“之”字的平台,面对着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
  “各位乡亲父老,兄弟此番专程来襄阳,以示兄弟对贵地的一片敬重之情,想我中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火不息,水深火热……”王督军出口成串,仍旧是前不久在古渡口说过的一番陈词,竟然也是越说越激动。陶老爷依然是情不自禁地带头喝采。
  王督军的演说再次赢得了一片掌声。
  王督军走下平台后,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了一个方向。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权府的炮手点着焰火了。
  鞭炮声剧烈清脆,在空旷的城郊鸣响,炸碎了的彩色纸屑纷纷扬扬,散落在躁动的人头上。先是高架台上的一只仙鹤口吐一道亮光,冲破了夜空。&127;接着架台上并排等候的西瓜炮迸开,&127;震耳欲聋。一时间,架台下的“地老鼠”满地乱窜,笛鸣不绝,沾绕人衣。平地小焰火绽开“千丈菊”、“紫葡萄”,令人目不暇接。少顷,高架焰火点燃,人们一下子被请进了东海龙宫,八仙捧寿,七圣降妖;接着就是鹿鹤同春,福禄寿禧等依次显现。瞬间,龙宫不见了,人们又开始飘上了九天,琼台玉宇,仙山亭阁,吴刚伐桂,刘海砍樵。四周的惊叹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最有趣的是“马蜂追瘌痢”,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焰火。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人,一个泥头的纸人,这个人是个瘌痢头,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间飞来了许多马蜂,这些马蜂---火花,纷纷扑向瘌痢头,瘌痢头四面躲闪,手里的芭蕉扇不停地挥舞起来。人群中掀起一阵高过一阵的笑浪。与王占元督军并排坐着的权老板,也被这从没有过的如此宏大的人流与烟火交融的情景陶醉了。他好似第一次发现,在这宽阔的黑色苍穹中,“樊鞭”竟然是如此美丽,如此充满诱惑。这里燃烧着权氏家族几代人的智慧,轰鸣着权氏家族几代人的精血。他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涮涮地夺眶而出。
  “权老板,你哭个啥子么?你看这鞭炮,又炸开了……”王督军兴奋得手舞足蹈,从他的眼神中可见,王督军深深为这“樊鞭”焰火陶醉了。
  也许他是为自己能向洪宪皇帝献上一份厚礼而得意呢。
  最后一个压台节目,是权老板的“樊鞭”特别节目:洪宪帝万福!早在焰火晚会开始之前,权老板就忍不住地向王督军透露了自己的“最高礼物”&127;,&127;说是今日特地献给督军大人的。这个最高礼物的设计内容是随着“轰”地一声巨响,夜如白昼的太空,倏然出现一条展开的标语:洪宪帝万福!紧接,五光十色的天空中,一条黄龙腾飞而起,在夜空中上下翻滚,龙口中吐出一金灿灿的宝珠,降落于督军面前。此后,焰火徐徐燃尽……
  然而,这晚权国思没能在王督军的眼里展现特制“樊鞭”的风采。
  在众目睽睽之下,炮手们很得意地点燃了那枚特大焰火鞭炮的捻子,粗壮的纸筒头前开始嗤嗤地冒着火星,几分钟过去了,十几分钟过去了,火星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直至完全熄灭,粗壮的纸筒却一直未能炸开。“洪宪帝万福”一炮给放哑了。近万双眼睛在迎接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个黑洞洞的夜空。王督军盯着天空连连发问:“怎么没炸响?怎么没炸响?”
  权老板魂不附体地站起身来,死死地盯着天空,嘴里喃喃地说:“快了,快了。”直到确认哑炮以后,权老板的头猛地一下胀大了,整个身子硬硬地栽倒在地。
  全场顿时炸了锅,大人小孩纷纷向高架涌去,他们叫着喊着:“快看呀,权府的鞭炮放哑了哟。”
  王督军顿时现出土匪的原形,拔出指挥军刀,气得大声吼叫:“我日你娘的,臭娘养的,你,你……”说着抬起脚狠狠地朝躺在地上的权老板踢去,“老子要一枪崩了你,日你娘的。”说完,拂袖而去。
  权国思是被人抬回府里。后半夜里,权国思才清醒过来,脑子里仍然是放哑炮的那一瞬间,残留着人们惊慌失措地叫喊声:
  “三丫头,这霉气焰火有啥看头,回家去咧!”
  “四鬼,疯死你了,还不回去?”
  “娘,这炮还没炸响呢,我不回去!”
  ……
  事后查明,是有人将油滴入了这枚特大的焰火鞭炮内的捻子上。

35

  权府“哑炮”事件,断掉了王督军以“樊鞭”向洪宪帝登基献礼的念头,他只得另寻高招。
  究竟是谁在这枚特大焰火鞭炮内的捻子上滴入了油,对于权国思来说,的确是个谜。“哑炮”事件之后,权国思果断地辞退了两名负责卷制这枚特大焰火鞭炮的伙计,尽管这两个伙计是权国思乡下的亲戚,尽管这两名伙计满口冤枉地向他求告,但权国思没容他们分说。据说,这两名伙计卷制的那枚特大焰火鞭炮即将告成时,女贞曾带着两名乞丐进过作坊,说是找权老板讨银两。乞丐咋能出进权府?还有这么一段插曲,不可不提。
  湖北督军王占元第一次到襄阳城时,本是受令清扫管内的起义军活动,殊不知,与此同时他还干了一件秘密且又影响很大的事,这件事曲曲折折,到头来还是与权府联系上了。
  那天夜里王占元在陶老爷的安排下,观看了“月下宫女”节目后,一夜兴奋不已。次日一早,王占元就溜出了镇守使府,混进了襄阳城里的乞丐堆里。原来,王占元此行襄阳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组织襄阳城“乞丐请愿团”,以表示乞丐也拥护袁世凯称帝。
  这并不是王占元的什么新点子,早在袁世凯称帝之前,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就派人到全国各地大造拥护帝制的舆论。他手下有个铁杆人物叫杨度,成天为不能为袁世凯称帝做些有影响的事而坐卧不安。一天,杨度驱车过闹市,见有两个乞丐争吵得不可开交,便令车夫停车看个究竟。只听得一个乞丐大声说道:“今日尚有王法耶!都由共和民国成此大害,假令皇帝复生,必不容若辈如此横行。吾惟旦夕诉诸老天,复生一皇帝。”杨度听后不由闻之心动,欣喜若狂。他由此想到在京城组织乞丐请愿团,凡参加请愿团的乞丐,拥护帝制者,每人每日由政府发给大洋一块。这完全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京城乞丐为之雀跃欢呼,乞丐们踊跃参加“乞丐请愿团”。袁世凯听闻杨度的秉报,得知连乞丐都如此拥护帝制,感动得泪流满脸,重奖杨度。王占元虽是重演杨度的旧戏,但王占元将京城里的“乞丐请愿团”之举引到了襄阳,而且又是在全国纷纷讨袁的关键时刻,可见王督军是绞尽脑汁而为之。
  这日中午,王督军让襄阳丐头将全城大小乞丐请到马背巷古渡口,颁布了“组织乞丐请愿团一日一块大洋”之命。在古渡口的台阶旁,矗立着一座大古宅,要说这古宅有多少年头了,恐怕连小巷最老的人也讲不清。小巷的长者说,听上辈人讲,当年乾隆爷下江南过古渡,大轿就曾在这大宅院里歇息过。据说这古宅的主人花天酒地过了一辈子,不知咋地就没能留下一个后,糊里糊涂留下了这么一座古宅。自打乾隆爷在此驻过足,这宅院就成了京城皇上的用物闲置起来。王占元下令打开这座老宅,令人生火做饭,让一帮大小乞丐吃喝了一顿。下午,一支浩浩荡荡的“乞丐请愿团”就把整个襄阳城闹得火爆火爆的。事后,北京的《亚细亚报》还专门刊发了一条襄阳乞丐拥护帝制的新闻。这出“乞丐请愿团”的闹剧,究竟为袁世凯称帝起到了什么作用,谁也说不清。应该一提的是,王占元敢在乾隆爷头上动土,开了动用古渡口古宅的先例,便一发不可收。当时,襄阳城的丐头,是一个口角上成天流着涎水的老头,名叫蚂蚱。就在“乞丐请愿团”闹事不久,蚂蚱就以功臣自居,斗胆把自己的下榻处移到了古宅,名为状元府。据说此举是仿效宋朝曾三任宰相的吕蒙正,吕小时当过乞丐,由于勤学苦读,后来考上了状元,他的故居被称为“状元府”,因此乞丐也以此来美化自己的住所。城里的陶老爷吞不下这口气,趁王督军第二次来襄阳观焰火鞭炮时,告了蚂蚱一状。谁知,王占元哈哈一笑:“丐头不可得罪也。”
  蚂蚱住进古宅后的第二天,就向马背巷的各大户摊派银两,说是修缮古宅之用。这时的权国思正是得意得志之时,趾高气扬,忙碌着为迎接洪宪帝登基良辰的焰火之夜作准备,根本没把蚂蚱丐头的话听进去。蚂蚱丐头的话是让女贞捎来的,当时权老板正忙着制作那高架大焰火的炮梯架,他听完女贞的传话,“哼”了一声,没有下文。接下来,先是有几个乞丐自称“寒生”,在权府门前以“道喜”为借口,堵在权府门前,一堵就是半天,让做生意的客人进出不得。尔后又是,权府大门半夜被撬,再后来就发生了那起“哑炮”事件。在发生“哑炮”事件的次日一大早,马背巷起早床的人都看到了贴在权府大门前的那张大白纸,大白纸上写着几句乞丐唱词:

  这几天,我没来,大掌柜你发了财,
  你发财,我沾光,你吃肉来我无奈。
  你吃肉,我喝汤,财大气粗太张狂,
  你张狂,我长气,让你孙子当乞丐。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