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14章 消除8小时以内的烦恼


  在所有人类独有的活动中,只有工作能够确定无疑地给出人的定义。工作防止了人类成为真它物种的牺牲品,这一作用已足够伟大了。何况这个世界上,有谁一生都无须工作,又有谁不是靠工作养家糊回,繁衍生存呢?
  没有工作便没有理想,没有工作便没有未来。
  前不久在一顶由政府发起的对成年人的生活态度的调查中。约有5000名已婚男子被要求说出他们生活中第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75%以上的人答道:“我的工作。”与此同时,5000名已婚女性面对同样的问题,75%的人答道:“我的家庭”。然而正是这5000名男性和5000名女性在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之后,当被要求说出生活中最讨厌的是什么时,竟又有半数以上的男士和女士同时毫不客气地答曰:“我的工作”。
  这种奇怪的矛盾,道出了现代人的窘境。一方面,人们把工作看成是生活的主心骨,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工作日益不满,日益厌烦。这种自相矛盾往往导致了上班族的迷惑和痛苦。如何解除8小时以内的烦恼呢?

               豁达之人天地宽

  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
                  ——(法)莫鲁瓦

  在科罗拉多河畔的一个山坡上有一株大树。据生物学家估计,这株大树屹立在那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哥伦布在圣萨尔瓦多登陆时它便存在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曾先后遭受14次雷电的袭击;4个多世纪以来无数次的雪崩和风暴它都傲然挺了过来。它耸立在高山上,不曾畏惧过一切强暴,可是在一群很不起眼的昆虫的攻击下,它却倒下了!这些昆虫穿透它的树皮,蛀空它的树心,用它们微弱的然而不间断的进攻最终彻底瓦解了这棵大树的战斗力。一棵参天的巨树,一棵几百年来雷电劈不死,飓风刮不倒,任何东西摧毁不了的巨树,终于被一群小得可怜的、用手指轻轻一压就会变成烂泥的虫子征服。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大军中,太拘泥于小事,过分在意无谓纠葛的人就会像那棵大树一样,容易被许多小虫蛀空树心,因为一个真正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绝不会让一些太琐碎的事充满自己的思维空间。否则,他的目光是狭小的、考虑问题是狭小的。待人之心是狭小的、结果他的事业将更是狭小的,又怎会不为8小时之内的命运烦恼呢?真是恶性循环!
  法国作家莫鲁瓦有一段精彩的评说:“我们常常为一些不令人注意的、因而也是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试问时过境迁,有谁还会对这些事感兴趣呢?不,我们不能这样生活。我们应当把我们的生命贡献给有价值的事业和崇高的感情。只有这种事业和感情才会为后人一代代继承下去。要知道,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
  确实,8小时的工作已经够令人疲惫了,委实没有必要为些许小事缩短自己的生命。另外,在同事心目中形成气量狭小的印象,也容易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僵化。
  豁达,作为现代人的本色,于人于己,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豁达的人,容人之量大,容物之量也大,能相容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人,能兼容并蓄,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忍辱负重,经得起误会和委屈,他往往是人群最受欢迎的人,也是人群中最自得其乐的人。
  豁达的人从不会固执己见,对别人的批评也绝不会强词夺理。相反,那些常常倍感烦恼的人,多数是因为对一些轻描淡写的批评都耿耿于怀,不能释然,总想费尽心思狡辩到对自己有利,令自己平衡为止,总在耗费力气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又岂能不烦恼?
  不幸的是,总有一些人或许是心限太小,或许是自尊心太强烈,总是在小事上顶真,动不动就与人斤斤计较。同事因一点小事惹恼了他,或是他自己的些许小利被别人“侵犯”,都不肯善罢甘休,非得寻个机会报复回来不可。
  老朱就是这样一个人,最近她实在是累坏了,也忙坏了。老朱其实并不老,还不到50岁,只是由于为人谨慎、心胸过窄,又操劳过多,所以显得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故称老朱。其实她完全可以不这么忙,只是不甘心。因为科里新分来了个女大学生苏小姐,学计算机专业,并且听说还颇有背景。而在苏小姐到来之前科里唯一一个略懂电脑的便是她老朱了,所以上级给配置的那台崭新的“长城586”几乎成了她个人的私有财产,别人谁都不懂,自然也不碰,并且对老朱的能力还佩服有加,私下里常有些人找她开个后门打些资料、文件的,着实大大满足了老朱的虚荣心。而苏小姐的到来,令其大感危机,并据小道消息说,苏小姐将接手这台电脑,成为专职人员,而老朱则只能是在工作需要时借用。老朱闻讯后极度不快,并颇有危机感,从此天天早去晚走,一头扎在微机室不出来,办公室则很少找到她的影子。苏小姐每天去找她,希望能操作一会儿自己心爱的电脑,均被老朱借故自己正在调资料、或机器坏了等等而婉言拒绝。事实上机器并没有坏,她也根本不用,只是为了让苏小姐没有机会接触到电脑,一来可以杀杀她的锐气,二来也给自己找个“快意的心理平衡”。只是这样她便比平时忙了很多,由于正常的工作时间她都忙着往楼上的微机室里跑以便占住电脑,让苏小姐不得近身,所以许多该干的事情便只好,一拖再拖,加之每天为了能比苏小姐来得早、走得晚、堆积了不少家务,丈夫、孩子对她极为不满,而她却依然每天忙个不亦乐乎,只是由最爱说的那句口头禅“烦死了”改成“累死了”。
  后来,听说老朱得了神经衰弱……
  现实生活中,老朱实在太多,不豁达的人也实在太多。这样的人注定越走路越窄。
  其实,人生在世,谁能保证不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使人不愉快的小磨擦、小冲突呢?别人一触犯自己就变脸动怒,或者记下一笔,要搞“秋后算帐”,这样只会使自己不能和大家和睦相处,把自己孤立起来。因此,在生活中,一些小怨小结的不要记在心上,这才是现代人的风度。
  现在有一种说法,“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说的也就是不要计较生活中小的磕磕碰碰。如果心胸狭窄,气量狭小,在一些小事情上和人纠缠不清,会影响你和别人的关系,也会影响你在别人心中的形象。
  在小事上宽大为怀,不记恨别人在小方面对你的得罪,不会使你蒙受损失,反而会使你的为人受到敬佩。因此,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或者侵害你的巨大利益,一些小矛盾,诸如别人说了你的不是或者同一办公室的人从来不打水扫地等等,最好不要放在心上。
  豁达之人天地宽。8小时之内制造烦恼的最大敌人,便是不豁达。

            做情绪和主人才好宣泄情绪

  忧虑是无用的反应,你应该往最坏里打算,往最佳处努力。
                    ——《成功黑皮书》。

  “我真的会被他气死!”“这件事快气死我了!”相信你对这种情绪绝不陌生。因为你和你身边的同事都曾这样怒吼过。
  8小时的繁忙天天周而复始,没有人能逃避挫折和生气。
  而生气,生大一点,就成为“愤怒”。甚至愤怒到找对方理论,打电话把对方痛骂一顿,立刻找人申诉、警告胁迫对方,或者干脆以拳头暴力解决。还有人摔东西、捶墙、踢桌子、大吼大叫、暴跳如雷。
  于是,情绪的平衡彻底遭到破坏,如果把什么都间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损害身体,影响工作,耽误前程。因此,合理宣泄情绪,疏导心中的怨气,化愤怒为力量,使自己尽快走出阴影,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然而并非人人都会合理宣泄情绪,因为并人人都能做情绪的主人。那种大吵大骂、大打出手、或者一蹶不振的人便是明证。
  上班时最常出现令人生气的状况有:(1)正在忙最重要的事却被耽误或打断。(2)被误会或被恶意批评。(3)自己拼命努力却被冷言冷语攻击。(4)做了周详的计划却无法执行。(5)事情即将完成时却功亏一篑。(6)被安插到边缘集团。(7)惨遭炒鱿鱼。(8)家庭和工作无法兼顾,家人对自己的工作无法体谅。当然,你想再列出来,一定还有一大串。
  伤心的事通常也“伤身”,当一个人生气而情绪激动时,整个交感神经系统都运作了,造成瞳孔扩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动脉收缩,肾上腺分泌等等,甚至有人气得咬牙切齿,全身发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意意气用事,结果害人害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如果你反省一下,自己为何生气,多半是不能“任怨,任谤”。有人嘀嘀咕咕、唠唠叨叨或恶意批评时,人们的忍耐力会比较差。生气的另一个原因是“疲倦”,太累时就比较没耐性,冒火发脾气的机率大增,通常以咒骂来泄愤。
  克服生气愤怒的方法,有短暂见效的治标和长期改善的治本。在治标方面,宜先脱离一生气源”或“愤怒源”,冷静下来。闭上双眼,深呼吸,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打打哈欠,休息一下,让恢复情绪平静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或电视,也有助情绪的缓和。
  有些好的自言自语可减少愤怒,建议你牢记这些话:(1)别紧张。(2)高兴起来。(3)安静下来。(4)做个深呼吸。(5)放轻松。(6)保持冷静。(7)到此为止。(8)致力双赢结果。(9)确实针对问题点。(10)维护彼此的尊重。(11)保持语气平和。的确,这些话至少可以缓和情绪,使自己平静些。
  治本方面,不妨问自己:“生气愤怒会改变情况吗?会改变造成我生气的状况吗?”尽量试着找出建议性的方法去替代,多用消除法,忙些有意义的事。调整生活作息,在可能生气的低潮期,多从事些有意义又愉快的活动。另外,避免太累,如果很累就少讲话,免得言词上产生磨擦。不断降温,不断消除,让生气气不久,让愤怒怒不起来。
  在一生的工作历程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因此受到破坏,如果把什么都间在心时,久而久之难免地得抑郁症。无害的合理宣泄,可以疏导你心中的怨气,化愤怒为力量,能使自己尽快地走出阴影,轻松愉快地走向生活。
  当你遭受不公正的待遇时,心中的怒气大有冲决之势,这时你不妨确立一个“假设敌”,把无限的不平之气都发泄在它的身上。有一位张先生,性情特别急躁,一次受到领导的过火批评,满肚子光火,欲以拳脚功夫施以报复。后来,他的一位年老的朋友就将他拉至菜园,命其挖土。他下意识地刨了一个大坑,尔后又填上,再刨、再填,如此反复,脸上终于雨过天晴。
  有一位著名富商,对于自己发泄怒气的方法,说得十分有趣。他说:“当我自知怒气快来时,连忙不动声色地设法离开,立刻跑到我的健身房,如果我的拳师在那里,我就和他对打,如果拳师不在,我就猛力捶击皮囊,直到发泄完我的满腔怒火为止。”日本有些企业,也盛行这种方法。在工厂里专门设一房子,里面挂有经理、老板的像,对他们有意见的员工可在房间里大骂,直到发泄完怒气为止。
  现代心理学家发现,发怒是由于心理上失去平衡或者是自己要求和欲望得不到满足引起的。可见,只要是生活在现实中,有感情的人,不可避免地都会在某时某地因某事而大发脾气,关键是要注意发怒的场合,尤其是发怒的方式,切忌一时冲动,弄得身败名裂。
  有些烦恼未必要依靠外物来宣泄,而可以自我宣泄。如果把心胸放开阔一点,一来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二来不会把烦恼转嫁于他人,这样你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朋友。因为人总是乐于扭开朗的人打交道。
  以笔作武器,将心中的话儿倾注在纸上,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宣泄方式。一般地说,通过写诗、记日记等,可以有效地宣泄郁积在心头的不平之气,使情绪恢复平静。同时,人们在情绪失衡状态下的感受,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对于创作者则尤其宝贵。俄国著名作家契河夫曾说,为了理解笔下的人物特别是那些不幸的人物,作家就得能够痛苦才行。不然,作家就难免“扯谎”、“诽谤”和“诬蔑”,或者“乘机发表浅薄而苍白的思想倾向”。
  我们应该懂得,一切工作中的烦恼都不是生活中的什么大不幸,最大的不幸是没有能力应付突如其来的恶劣情绪。愤怒、消沉、自暴自弃都无济于事,反之,化愤怒为力量才能有所成功。首先做情绪的主人,才能合理地宣泄情绪,成为8小时之内的智者、强者、成功者。

             不要做自卑的“工作狂”

  对于嗜工作症患者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将来可言。
                  ——(美)琼·戈梅斯博士

  你可知道现代国家里首当其冲的职业危险是什么?不,既不是工伤事故,也不是肺病,也不是任何一种与职业有关的伤残和疾病,而是嗜工作症,通俗的讲,就是工作狂。大学教师吉米就是这样的人:
  他每天投身办公室12到14小时。他不知道周末,也从未听说过假期。就算他有时睡得着觉也睡眠质量极差。他过不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常常就连家庭也没有。他从来没有安宁的日子,却总是很活跃,他的情绪总是一有厌倦就马上转成焦虑,可他好像从来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或是放松自己。他唯一的消遣就是吃饭、喝水和睡觉。他驾起车来快如流星,对自己他也快马加鞭。
  终于在上个月的一天清晨,吉米这台生机勃勃的“永动机”彻底停止运动了——人们发现他倒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是突发性心脏病。
  吉米的死在同事们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大家都说吉米是自杀的,因为多年来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制造着今天的结果,只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便很少再有人提醒他。多年来他总是象酗酒般地工作,而又有哪个大酒鬼会有好下场呢?
  其实像吉米这样的工作狂在我们身边不同程度的也存在。有人说这种工作狂是咎由自取,因为他们太逞强好斗,可细细回味一下却不难发现,恰恰相反的是,我们身边那些工作狂们不仅不好斗,反倒多数都很怯懦、温顺,甚至象头老黄牛,超乎一般的任劳任怨。
  吉米正是这样的人。他的上司活尔夫的教授后来不无感慨地说:“其实,是自卑杀死了吉米。”吉米是全系学历最低的一位老师,毕业的学校也非名牌,因此虽说年纪也不算年轻了,而职称却始终上不去,自然一直很伤心,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强烈的自卑,于是便总想通过发奋工作引起别人的注意,以证明自己不仅不比同事们差,甚至还比他们更能干。
  美国心理学家琼·戈梅斯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后得出结论:90%以上的工作狂内心都隐藏着极度的自卑感,狂热地去工作正是一种逃避、隐瞒自卑的外在表现。
  “工作狂”常被周围人们认为是热爱工作,以工作为生活重心的人。因为他们总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从不放松自己。而其实他们内心常隐藏着自卑带来的强烈的不安和不踏实感。
  工作上遭到挫折,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与上司不合或升迁无望;在某些方面能力不及同事;个人家庭有某些与众不同的缺陷等因素,都能招致自卑感的产生。
  对于一个在工作中有自卑感的人来说,他每天最少可以找到十多个例子证明同事瞧不起他,有千万个理由要出人投地,更有无数借口自圆其说,暗地里自怜自叹一番,然后又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工作里,去冲淡烦恼和自卑。
  孰不知这种畸形的工作心态,简直是一个无形的潜伏杀手。在持久地拼命工作的人中间,心脏病和脑中风是两大典型疾病,其它诸如消化道溃疡、酗酒、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中风、高血压、吸毒、精神分裂症等也屡见不鲜。
  “工作狂”们据以申辩并不断为自己打气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将来而奋斗。”但把此病列入杀手之中的琼·戈梅斯博士却提醒说:“对于嗜工作症患者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未来可言。”
  事实上,自卑并不是不治之症。因为人人都曾有自卑的经历和理由,因为老天对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永远优待或者永远虐待,因为我们每个人手里都会同时捏着头等牌以及劣等牌。只不过有的人太在乎劣等牌的不足与缺陷,而又太迷信头等牌的力量与神奇,甚至仅仅因为一两张劣等牌的在握,便轻易否定了全盘的输赢。于是越发高估别人,小看自己。
  《庄子》中有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上大赋予了于舆很多缺陷:驼背、隆肩、脖颈朝天。朋友问他:“你很讨厌自己样子吧?”他回答说:“不!我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我就用它在凌晨来报晓;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鸠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了马,我便乘着它遨游世界。上天赋予我的一切,都可以充分使用,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所以哀乐不会侵到我心中。”
  这位古人是多么自然、喜悦地去接受、欣赏自己、毫不自暴自弃,而且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潜能和短处,化劣势为优势。这就是自古以来所说的“超脱”、“潇洒”。
  工作狂往往是因为自卑,自卑是因为有缺点和缺陷。而想通过狂热地工作去掩饰缺点和缺陷则,就像用纸去包火一样,常常弄巧成拙。反倒不如正视缺点、展露缺点,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的苦恼,也让别人不会太在意那些缺点了,甚至还有些喜欢那虽丑却真的东西呢。
  众所周知,所有屏幕上的节目主持人十有八九都是俊男靓女,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吃这碗饭的,却又奇丑无比,又不青春年少,实在是在这行里没有半点竞争力,总该深为烦恼和自卑了吧?然而有人却不,一点也不。那就是台湾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凌峰。
  他眼睛小小、鼻子平平、眉毛稀稀、脸庞线条模糊,头上寸草不生,这副长相却要坐在千万人面前做登大雅之堂的主持人,也确实有点使人难过。
  可凌峰却从没有自卑过,多年来,他正是持着这满把的劣等牌走遍海峡两岸,在同行中风格独具,长胜不衰。他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缺陷的:
  “很高兴见到您,您很不幸又见到我。”——与一位年轻美貌的女主持人的开场白。场内笑声一片。
  “最奇怪的是,一样的品种却结出两种不同的果实。”——当他得知漂亮的主持人与他祖籍相同时。场内大笑。
  “男人见了我自命不凡,女人见了我感到安全。”——场内哗然大笑,掌声一片。
  “中国五千年的苦难都写在自己的脸上。而且,我是南人北相,在南北都受欢迎。在内蒙古,那里的朋友对我很认同,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单眼皮;去西藏也很受欢迎,像我的长相披上一件袈裟。像不像一个喇嘛?!”随着他形象而夸张的模拟动作,场内掌声如雷。观众大笑不止,气氛达到高潮。
  这是一个以丑为资,利用自己的缺点征服亿万观众之心的典型。现在几乎没有人不会轻易想起这个真诚的与陈佩斯比头亮的“台湾小丑”,无不为他幽默坦荡的胸怀所折服。
  自信固然是十分重要,但并不是要使你成为一个昂首挺胸的机器。承认自己的不足,正视它们,并且在交往中不要刻意去掩饰它们,将使你获得更多的好感。十全十美只能使人敬而远之。
  人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缺陷而自卑,因自卑而虐待自己。

            常叹“怀才不遇”的人难得志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

  笔者上大学时,非常崇拜系里一位青年教师,这位先生口才奇好,知识渊博,写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他的课上从来没有人打磕睡,交头接耳,甚至还有一些外系的同学慕名来听。枯燥的《西方哲学史》被他讲得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却从未见他带过一页讲义,同学们都暗称其为“天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却从未获得过应有的重视和优待,系里领导对他印象很不好,他的课程也从给大四学生上,逐渐降到给大三上,给大二上,不久前据一位留校的同学讲,他现在只能给大一新生上课,一周只有四课时。问及原因,同学只是平淡地说:“如果你是领导,难道喜欢一个天天恃才傲物,自认怀才不遇,被大材小用了的人吗?满世界又不只他一个人是人才!”
  回来细想一番,的确有理。
  翻开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曾经“怀才不遇”的人才实在太多太多。仅从先秦到唐代,有才而又终未得用的人就比比皆是,像屈原、司马迁、阮籍、嵇康、陶渊明,像孟浩然、王维、杜甫、李商隐、李贺。尤其是李白,可谓中国最有才气的诗人,最终不也只能仰天长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吗?
  事实上,虽说令他们“不得出”的原因有很多生不逢时的历史和社会因素,但却与他们自己的孤傲、不羁有很大关系。
  唐代有一位大诗人,有一天到皇宫里去找自己的朋友聊天,不巧皇帝驾到,连忙藏到床下,但被皇帝发现了。皇帝一问知道是当世的著名诗人,不但不怪罪,反而十分高兴,当即命他作诗一首。
  这位诗人以为就可脱颖而出了。立即使出浑身解数,迅速赋诗一首,首先称颂了当今皇帝的圣明,然后谦虚地说自己“不才”,本领太低,因而一直得不到皇上的重用。
  皇上看了开头,还比较满意,当看到“不才明主弃”一句时,脸上立刻阴云密布,皇上心想,你这不明明是说我不识才吗?是说我把你的才能给耽误了,这真是从何说起,你从来没找过我,怎么谈得上“弃”字,我一向求贤若渴,今天听说是你,不但不怪罪你私闯皇宫,反而有意提拔你,没想到你原来以为是我误了你的才华。那好吧,你才华出众,我用不起你,你另请高就吧。
  这位大诗人就这样失去了他梦寐以求的从政机会。
  然而悔之完矣,谁叫他要表示“不才明主弃”呢?
  因此,在上班时的言行和态度上,注意不要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思。
  同理,也不要流露出“大材小用”的心态,很多青年到了单位后,一心要作出一番成绩来,可是一天到晚干的却是简单的工作,是小学生也能干的工作,便不安心工作,觉得上级大材小用,言行举止中无意识地便会透露出来,上级一旦知道,就有可能会对你产生一些想法,如果你小事也没干好,上级对你的看法就会加深,这对你今后在单位的立足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问到很多领导对年轻人的看法,回答大都是大事不会干,小事又干不好,还老觉得自己委屈得要命。这种“眼高手低”的年轻人真是太多了。
  怎样纠正这种看法呢?首先注意不要流露出“大材小用”的心态,要一丝不苟地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做,力求获得上级的认可,满足他们的要求习惯。其次,应该积极寻找机会来显示自己的才华,就像当年毛遂自荐一样。通过你的工作成绩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下级推选你,同事赞成你,上级提拔你。正如孔子所说,“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为什么众多的文学家都有“怀才不遇”之感,为什么青年容易有“大材小用”之感?也许这里面有一些传才傲物的成分?年轻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估价过高,恨不能一夜间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文学家自认为自己才华过人,出口成章,觉得官场上那一套程序不可耐,每每得罪于官场。如陶渊明个性刚直坦率,不能忍受作小官的种种拘束,便屡屡辞官。他最后一次作官是在彭泽当县令。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得很详细,说他当了80多天县令后,上级部门派的一个督邮来了,县吏告诉他,应该换好官服去接待。当时地位低的官去见上级是要弯腰行礼的,陶渊明哪里能向一个无名小辈行礼呢?于是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打点行装,回家过农夫的日子去了。
  这在文学史上,是一段佳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尽管你陶渊明“猛志逸四海”,愿意“大济苍生”,但实际上,你连一个县的百姓也没“济”好,只“济”了80多天就跑了,你也许有奇才,也许当县官是大材小用,但你这一跑,谁还知道你的从政之才呢?还怎么施展你的才华和抱负呢?
  年轻人有“怀才不遇”和“大材小用”之感是正常的,因为人才实在太多了,而一个人只有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占全的时候,才能彻底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在单位尽量不要流露出来“怀才不遇”和“大才小用”之感,以免造成上级不必要的误会,给自己的发展增加阻力,增加困难。

             得“红眼病”的人苦恼多

  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的人上升。
                  ——培根

  培根这句咄咄逼人的名言恐怕会令不少人触目惊心,因为短短的一两行字便登时榨出了他们皮袍下的“小”来。
  很多人所谓的“为工作烦恼”、“为上班烦恼”的本质,其实就是在于不能忍受同事的升迁而自己仍平平,不能忍受上司表扬了他人而批评了自己,不能忍受别人(哪怕只有一个)涨了薪水,而自己竟没有,不能忍受……
  而这种种“不能忍受”的烦恼背后,便是一种极端消极和狭隘的病态心理——嫉妒和攀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眼病”。
  办公室里的“红眼病”堪称危害同事关系的毒瘤,是影响一个人正常工作情绪的腐蚀剂。
  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比喻道:“嫉妒是绿眼妖魔,谁作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指出:“嫉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基度山伯爵》一书中曾描写过这样一个情节:“罗杰觉得他的头脑里浮起一种以前从来不曾有过的感觉。那种感觉像是在一口口地痛咬他的心,然后又毛骨悚然地透过他的骨骼,钻进他的血管,弥漫到他全身。他用眼睛跟随着德丽莎和她舞伴的每一个动作。当他们的手儿相触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像是要晕厥了;他的脉膊猛烈地跳着,像是有一只钟在他的耳朵旁边大敲特敲。当他们谈话的时候,虽然德丽莎只是低垂着眼光胆怯地只听她的舞伴独个讲,但从那位美貌的青年男子的热情的目光中,罗杰看出他是在讲赞美的话。他似乎觉得天昏地旋,种种地狱声音都在他的耳边低语,叫他杀人,叫他行刺。他深怕这种强烈的感情使他不可自制,于是就一手捏住他身边靠着的那棵树的丫枝,另外那只手则痉挛似地紧握住他那把柄上雕花的匕首,时时不自觉地把它抽出鞘来。”这里,大仲马用他那传神之笔,把罗杰醋意大发的复杂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巴尔扎克说得好:“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可见,嫉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
  显然,嫉妒主要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通过这种对比,其结果对人产生两种压力,即正、负压力。能够积极、善意地回报对方,没有给对方构成身心威胁的,我们称其为正压力;而消极、恶意地忌恨对方,并由此害了“红眼病”,给对方的身心构成了威胁的,则就产生了负压力。
  可见,嫉妒就是通过这种对比而产生了负压力的结果。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嫉妒是一种恨,此种恨使人对他人的才能和成就感到痛苦,对他人的不幸和灾难感到快乐。”也就是说,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偏狭的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在这种狭隘情感的支配下,人们往往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以求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消极的心态,将产生人际间严重的内耗,其结果不是把人向前推进,而是把人向后拉倒。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由于忌恨他人而不讲条件、不择手段,一味地与别人进行攀比的消极心理,是一种增加人际隔阂,影响人际沟通,妨碍正常交往的病态心理。而这种病态心理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应主动地消除这种狭隘情感,坚决抵制这种消极心态的滋生和漫延。
  有一位工程师,嫉妒心特别强,只要别的同事搞出成绩,他便立即眼红,恨不得那是自己的成果。有一次,其所在设计院有两个出国进修的名额,但僧多粥少,上级决定通过对候选人进行外语考试,择优选派。这位工程师本身外语基础不错,但又总担心有人会超过他,尤其令他忧虑的是同科室的一位工程师,实力确实比他强,上次在职称考试的时候就比他成绩高。于是,他开始行动了,不是在其他同事中间中伤该工程师,便是到领导那里打小报告,甚至在考试前几天常常半夜往那位工程师家打匿名电话,令其休息不好,而自己却夜夜点灯熬油地猛学,暗下功夫。结果,在考试那天,他由于偷看资料而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弄得狼狈之极,在领导和同事们心目中的印象也一落千丈,最终自做自受,更加痛苦。
  从上述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大凡嫉妒、攀比心强的人,总是担心别人强过自己,而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便去贬低他人,诬陷他人,以得到心理的平衡。事实上,不但最终难以真正平衡,反而会更加烦恼。
  俗话说,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何况是人。世界处处充满差别,不如我们的人有很多,比我们强的人也有很多,8小时的工作、交际、应酬本来就够令人疲惫了,如果再三天两头地患“红眼病”,那恐怕也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压力是动力的燃料

  压力是把两端锋利的剑——既可以带给你奋勇前进的力量,也会摧毁你的身心健康。
                  ——组约大学心理学家罗曼克

  现代都市是90%以上的上班族们所栖身和工作的地方,由于整日紧张繁忙、节奏快速,很多人都深感压力重重。无论是身处高处,还是普通员工,谁都难以躲避那劈头盖脸的种种压力。于是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如头痛、胃病、皮肤敏感等等。若不及时缓和紧张的情绪,平衡身心,仅8小时以内的烦恼便足以杀人。
  很多上班族都患有的“压力病”,便是由于工作紧张_事事以效率为重造成的。可怕的症状有下列七种:
  1.寻求挑战,尤其是能使个人成长的挑战。你将会发觉自己变得聪明,且更具应付挑战的技巧。
  2.摆脱工作,寻找其他消遣,享受家庭生活及各种闲暇活动。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做这些事情,乃保持身心健康的要领。
  3.正视问题,保持客观,所有的错处及过失,甚至是目前的失败,都可以当作是经验教训,不应该归咎他人。
  4.留意事物光明的一面,保持幽默感,发掘事物有趣的地方。
  5.每天寻找刺激前进的力量,使生命变得充实美满,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随时修正错误的人生观。
  6.必须了解到自己大可不必成就某事,或击倒别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培养自信心,接受自己。
  7.莫试图控制围绕于自己身边的事物,否则很容易便被这种矛盾所控制。你要凌驾于工作之上。莫让它驾驭自己。
  纽约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曼克教授说:“压力是把两端锋利的剑——既可以带给你奋勇前进的力量,也会摧毁你的身心健康。”
  要学会精神紧张的自我治疗。精神长期陷于紧张的状态,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你多么痛苦。不管朋友如何对你好言相劝,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事业发展十分顺利,你还是忧心忡忡,很害怕不幸随时会降临至自己的身上,不自觉地表现出神经兮兮的样子,遇事惊惶失措,怀疑人家在背后算计自己。虽然医生曾警告你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精神崩溃,你还是不知道应如何帮助自己,又不愿意过于依赖药物,内心之不安与焦虑,无时无刻不煎熬着你,你应该怎办?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不稳定、心烦意乱、患上神经衰弱症,是上班族的通病。但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只要你能放开自己,处事不要太执著,懂得自我娱乐的艺术,你也可以做一个快乐人。以下是一些忠告:
  1.在小孩的心里,可算没有什么烦恼,看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便大笑一场,内心了无牵挂。精神紧张的人应以小孩为榜样,时而让自己做一些毫无目的的事情,但求自己开心,无损他人。
  2.很多时候人们寻找解决的方法,都习惯舍近求远,其实若你觉得工作繁重,可以考虑减轻工作,或者转行,让自己享有更多的娱乐时间,松弛神经,甚至呆生数小时,什么事情也无须急于完成。
  3.培养对新事情的好奇心,发掘自己多方面的才华与兴趣,分散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注意力,令生活更丰富多彩。
  4.不要以聪明人自居,有时不妨扮演愚笨人的角色,允许自己犯错,自我取笑一番,娱人自娱。
  5.学习忙里偷闲,暂且把一切工作抛诸脑后,让自己做做白日梦。沉湎于美妙的幻想中,能令你的生活更浪漫。
  记住一句话:自助自强。人人都希望生活平静而快乐,事事顺心,如愿以偿。有些人甚至绞尽脑汁,希望找到趋吉避凶的方法,一生没有祸患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与亲人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做厂个自足的平凡人。不过,不管你是贫富贵贱,必须一次又一次经历人生变幻。面对困难,谁也无法苟且安逸,就算你隐逸山林,也有生老病死之苦,世事怎会没有变迁?
  当你的生命揭开崭新的一面时,你可能觉得兴奋舒畅。迎向挑战;或许,你感到恐惧榜程,心乱如麻,不知何处是归途。人生在世,本来就必须要接受各种考验,不断学习,前进不息,不过,若是由于面对变幻而令你颓唐沮丧,你将无法创造更好的明天。
  这里有一些建议,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查泰尔博士的研究心得,有助你接受人事沧桑的事实,活得更快乐和有冲劲,驾驭负面情绪,培养勇气,迈出大步踏上成功之道。
  1.如果你遇到任何困难或不幸时,感到震惊,意志消沉,无须因此而自责,以为自己是胆小鬼,你要能够接受自己也有软弱的时候的事实,但伤心流泪并不表示你是自怜。
  2.如果你感到悲愤难禁,要努力自我控制,否则过度的愤怒情绪,具有毁灭力量,可能令你变得激烈、自用。你需要让自己平静下来,作出反省,从不幸中认识自己更深,接受教训与智慧,不可重蹈覆辙。
  3.如果你一下子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千愁万绪。只想独自饱尝苦果,你可以这样做。不过,要为自己划定一个期限,期间你不妨自我放纵,尽量发泄自己的情绪,但到了限定的日子,你要重新振作,下定决心活得更好。
  压力之最,对于那些视工作为唯一依托的上班族来说,莫过于失业了。
  不管由于什么原因,总之失业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有人为此而耿耿于怀,自信心大受打击,对前途感到一片迷茫,以致对于失业而产生患得患失的心情,这可能与他们必须要面对外面崭新的环境,努力作出适应与妥协,因而无所适从,但一个有远见有作为的事业强人,他不把人忧天,自我施压力,相反,借着失业的机会好好反省,从而面对挫折,事业发展才会步步高升,把竞争对手抱在后面。
  或许,当你失掉工作后,你会产生以下的疑问:
  我是否应该在失业后,出外旅行散心?答案是:不要。须知失业开始之时,你已经消耗很大的心力,为前途而烦恼不安,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与心情出外度假,你应趁着自己.仍是精神畅快,富有冲劲的时候,努力寻找新工作。
  你应否告诉同事我被辞退了?你可以这样说:“我又要寻找新工作了。”同事给你的建议与帮助,将是你意想不到的,无须害怕以实情相告。
  你应把自己的工作条件维持至什么时候,才降低自己的要求?你应该为自己定立一个最后期限,因为失业之苦况,正令你精神大为紧张,唯一令你松弛下来的方法,便是赶快找一份新工作。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