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距鸳鸯溪东面20公里处的周宁县埔源村,有一条穿村而过的小溪,仅长一公里,宽约二、三米,水流清浅见底,十分平缓。溪流虽小,名气却不亚于鸳鸯溪,它就是鲤鱼溪。 鲤鱼溪是名符其实的。就在那一段短短的溪流中,竟整年漫游着几千头鲤鱼,有大有小,最大的可达数十公斤重;也有红有黑有青有花,色彩极为斑烂,与小溪两岸的红墙青瓦,绿树赤石相得益彰。 鲤鱼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淡水鱼。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它的食性很杂,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特别善于逆流跳跃。又因为有些鲤鱼长大后逐渐变红变金,民间便有鲤鱼跳龙门化为神龙的传说。至今民俗年画中仍然流行一个小男孩骑着鲤鱼飞跃的图案。所以鲤鱼又是胸怀大志,顽强进取精神的象征。而在日本,鲤鱼也是男孩的象征,哪家生了男孩,就要在门前挂出一面高高飘扬的鲤鱼旗。我想这种习俗大概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演变过去的。 关于鲤鱼溪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八百年前的宋代。那时此地还是一片没有人烟的大森林。有一日,居住在远处的埔源村先人,走失了一只公鹅。先人到处寻找,不见踪影。数日之后,正当绝望之际,这只公鹅从林中走了出来,身后还带了一群母鹅。先人为之大喜,以为这片森林是块能给人带来福气的宝地,于是举家迁移至些。然而建村之始,小溪水有些混浊,先人恐怕不能饮用,便放养了几头鲤鱼在溪中。溪中有了鲤鱼后,果然变清变甜,人畜饮用无妨。为了感谢鲤鱼的功劳,先人相约:绝不捕食溪中鲤鱼。世世代代下来,村民都谨守这条规矩,视鲤鱼如神明,形成了保护鲤鱼习俗。遇有鲤鱼老病而死,便将它捞起安葬于溪边大树下鱼冢之中,并施之以祭礼。前不久我到鲤鱼溪参观,犹见冢前香火依依。 鲤鱼溪的鲤鱼,颇通人性。平时与村民相处,大大小小都很熟悉,你忙你的,我玩我的,彼此各不相扰。遇有村人洗菜淘米,便自动聚集一旁,等候可吃的东西;村民每项逢年节或红白宴饮杀猪宰牛之事,也常将残菜剩饭,喂食鲤鱼。近几年外地游人日渐增多,每来看鱼,喜欢买些烧饼糕点逗引。鲤鱼习惯了,见有人来,常喜欢跟着人影游动。如有投食,便蜂涌而至,争抢争吃,憨态可掬。只是这样一来,因为游客太多,它们也就吃的太多,不少鲤鱼长的太胖,鼓着个圆圆的大肚子。有的糕点中含有糖精和化学染料,吃了后混身起泡。所以我到鲤鱼溪看鱼时,一个自告奋勇当导游的小学生,对我说,只能买光饼给它们吃,因为光饼既香又没有化学添加剂,鱼儿爱吃。 为了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村里修建了鲤鱼溪公园。公园里有一个数亩大的鱼池,池中建有水榭,和一些雕塑。其中令人注意的是一座鲤鱼仙姑雕象。据说是为纪念鱼王而塑。这头鱼王已有一百多岁,有一人长,几十公斤重,平时常蛰伏在池中某处,很少游动。旁边常有鱼群围绕。洪水再大也冲不走。然而前两年的一天夜晚,竟被人偷走了!自此以后池中就很少有鲤鱼漫游了。村人不胜悲伤,便在鱼王常居之处修了这座塑象。至今偷盗鱼王的人仍未查出。但我想这个财迷心窍丧失天良的鱼盗将会受到永久的咀咒。 鲤鱼溪公园里还有数处景观。除了鱼冢外,还有孝子坊,林公宫,郑氏宗祠。郑氏宗祠风格很独特。外观造型如同一只停岸的大船。祠内陈列着历代留传下来的上百个祖宗龙头牌位和各种功名匾额,柱联。我走进去看时,深为里边的金碧辉煌所吃惊!祠堂的前边有一棵四五人合抱粗的大柳杉,号为“灵樯”,树皮斑驳,枝叶苍劲,高耸云天,已有一千多年树龄。给宗祠增添了一份沧桑感。据说,这座宗祠是福建现存最完好的宗祠,保留了许多珍贵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价值。 联想到村民对鲤鱼溪的保护,令我不由对埔源人产生由衷的敬意。导游孩子告诉我说,曾经有人出价十万要买一块林公宫里的宋代碑刻,但是被村长断然拒绝了。村里老人告诫后代,再多钱也不能出卖祖先留下来的东西!看来他们无论对于自然还是历史,都有一种十分强烈的保护意识。这种意识,在当今一切向钱看,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的风气中,显得特别可贵。埔源人保护的不仅是一条鲤鱼溪一座宗祠,而是一种华夏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传统,一种人类得以代代相传的精神。 离开鲤鱼溪的时候,我特意观察了一番周围的环境。我发现,四边的大山上植被相当薄弱,只有一层浅浅的绿色。走近了看,长着一些低矮的松树,根本没有象样的大树。再仔细看,此地的山坡表土十分稀薄,只有浅浅的一层,不少地方露着峥峥岩骨。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树木要长成材,该要有多少年的努力?以前这里山上森林很茂密,有许多大树的,但是58年大跃进时基本砍光了,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一带成为福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此后虽然多次造林,特别是近年来花了大力气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恢复元气还要相当一段时间。还需要付出相当的精力小心保护脆弱的山林。由此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早就大张旗鼓地弘扬埔源人保护鲤鱼溪的传统习俗,将这种精神推而广之,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就不会被破坏的这么严重。可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保护鲤鱼溪被某些权威人士视为封建迷信,竟还有人将溪中鲤鱼烹而食之!鱼固当食。不亦悲乎?但愿我们能够真诚地接受教训,不再重演这种历史悲剧。 若欲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