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快中午的时候,专员突然来到桐花林。他的老式奔驰轿车驶进村部院子时,悄无声息。直到村通讯员来叫他,说行署有人来找他,他才知道。心里纳闷这么热的天气谁还会从城里下来呢。及至见是专员,大为惊喜。 “哎呀,专员,招呼也不打一下就来了。” “我是顺路来看看你的。好热的天。”专员边说边擦着满头的大汗。他是个胖子,所以特别怕热。“才下来几个月,就把我忘了。” “那里敢。我是怕打扰你。” 专员说开玩笑的话,倒使燃冰不好意思起来,确实下乡起没有专门找过他。只在开会时匆匆打几个照面。之所以没去找他,不是说不想找他,在区领导中,这位专员是最赏识燃冰的,而燃冰也最敬佩他,有什么话也爱跟他讲。前几时被分管吴付书记批评后,燃冰一时想不通,当时真想找专员诉说诉说,可走到他办公室门口看到里边挤着好几个等着向他汇报和请示,就又退却了。这样的事,自己解决就是,何必还要让专员烦心。 可是专员倒更惦着他,燃冰心里感动极了。连忙把他让进村部,把电风扇开到满档,端来凉水。“今天从哪儿来,还没到乡里吧。” “昨天省里在边界召开一个会议,我从那里回来就直接到你这儿。听说你在这里干的不错。” “哪里的话,农村工作不好做。” “哈哈,跟插队那时大不一样了吧。” 专员也是插队知青出身,他是老三届的,比燃冰大好几岁。也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首批从知青直接考上大学的。所以在许多地方与燃冰有共同语言共同感受。 “一言难尽。” “呵,看来你深有感触。” 燃冰正想谈谈几个月来的事,白梅跑了过来:“专员,你好。” “哟,是小梅。你也在这儿。越长越漂亮了。” “别开我的玩笑了,我都老了。”白梅嘟着嘴。 “吓,你都老了,我不就朽了。” “你呀,永远不会老,永远是个快乐的大胖子。” 看来白梅跟专员也相当熟悉,所以说话这么随便。不过,专员这人就是有这特点,平时相当随和,没有一点官架子,也爱开几句玩笑。不象有的领导,整天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叫部下也整天紧张的神经兮兮。 “好一个快嘴,看我向你老爸告状。” “不敢,小女子罪该万死。” 哈哈哈哈。屋子里顿时充满欢乐气氛。开过玩笑后,专员言归正传。 “小李,能不能告诉我,下乡后你都干了些什么?” “早就要向你汇报了。小梅,把我们的简报拿来给市长看。” “我不看那些东西,要看看你的企业。”专员一摆手。 这正合燃冰心意,看看窗外,又有点担心。 “最好,只是这下太阳太大,……” “不要紧,看完后我还得赶回地区。” 近午的太阳真是热的不得了。当头仿佛一只巨大的火团,烤得人头脸皮肤灼灼生痛;村街上没有一个人走动。连平时老在街边水沟里嬉水的花脸鸭也躲的不知去向。出了村街,红土路面上看得见翻腾的热气,路边的杂草搭拉着叶片;远处的青山也好象被热光晒得变了颜色,只有蝉儿,一声接一声喊的热闹。燃冰没走几步就汗流夹背;转头看专员,满身大汗流得湿透了衬衫,呼哧呼哧地喘着气;白梅眯着眼,边走边拼命地摇扇子。幸而到新型板厂的路程不远. 看门的是老海,见了燃冰,连忙把门打开,同时告诉他:“阿桐正好在。” 原先破旧不堪的旧厝,已经粉刷一新;倒塌的猪栏旧址上,搭起了巨大的简易厂房;空地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和大大小小的设备木箱;有的木箱已经折开,锅炉的烟囱醒目地耸立在厂房一侧。空气中有股呛鼻的怪味;工人们来来去去,有的与燃冰打招呼,有的好奇的看着他们;杂乱,紧张,又生气勃勃。 走进老海的祖房改成的办公室,阿桐与玛利迎了出来。 燃冰介绍:“这是陈专员,专门来看看你的厂。阿桐你把厂的情况介绍一下。” “好的,请经理室坐。” “不用了,边看边说吧。”专员说。 于是阿桐前边带路,逐个车间介绍。原来这种新型板材的生产,是一条长长的流水线。从粉碎,到加料,搅拌,高温,加压,成型,完全是一条龙机械化生产;看似复杂,其实将每道工序分解开,又很简单,容易操作;关健的部位是高温加压,由台湾技师操作,几个本村年轻人跟着学。 最后的成品板材拿出来看时,为了证明这种板材的坚硬,阿桐特地拿了一把锋利的劈柴斧头,用它在板上砍起来,尽管阿桐使了很大的力气,板块上只有一点点的破裂,令专员大为称赞。说做的好。确实,这种新型板材细致光滑,坚硬抗拉,与用老办法生产的人造板不可同日而语。 “东西是好,但不知市场前景如何?”专员问。 阿桐笑笑:“绝对没问题。” “怎么说?” “这种新型板材,在欧美日本已经很普及了,实际上这是一种半化纤板材,具有节省木料,耐火耐磨的优点,是现代建筑和家具的理想高档原料,而价钱又并不,比普通人造板贵多少;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想在大陆也会很快普及的。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投产,已经有一些人来订货了。” “好极了。一立方米出厂价多少?” “三千元吧。” “一立方米木头能不能做一立方米?” “差不多。” “你看,这种资源转化多有价值。”专员对燃冰说:“一米原木二百来块钱,变成板材就翻了十几倍。我们闽北有多少木材,几乎都是卖原木,要是都能象这样的深加工,光这一项,就能增加多少收入!” “是啊,这个厂起来,桐花林几乎每一家都有人在直接或间接为这厂干活,至少每人每月能增收二百来元。”燃冰补充说。 “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只有工业,才是农村致富的根本途径。温先生,你为桐花林做了一件大好事。希望你这个公司兴旺发达。你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忙的?” “有专员这句话够了。你们已经帮了很多忙了。今后有问题,一定会找你的。” “好。我们再到茶厂看看。” 茶厂在村外,要走一公里多路才到;一片翠绿的茶山脚下,一幢红泥干打垒的长方形大房子,一边墙倾斜了,用两根杉木斜撑着;一边墙上一幅学大寨时留下的写着农业学大寨字样的红油漆标语,被风雨侵蚀的斑驳落离;然而走到里头去,气氛就跟燃冰刚来时大不一样了。 燃冰年初与白梅到这茶厂来时,干活的人不少,可没几个在认真做事;聊天的聊天,抽烟的抽烟,打闹的打闹,还有躲在角落打瞌睡的。到处乱七八糟,肮脏兮兮。如今不同了。在里头干活的人少了,但是没有看到有人在偷懒;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前手脚不停的忙着,满头大汗,神情严肃;东西放的整整齐齐,地上干干净净。自从茶厂实行承包责任制,由华亮承包后,人员精减了一部分,纪律也整顿了一番,不再有怠工窝工现象。 燃冰对茶厂在短短时间里就产生的变化感到十分满意,但是有一点遗憾的是:茶厂里做事的人换了好多陌生面孔,特别是不见了大脚筒那笨拙的身影,听不到他的高声大腔呼喝骂人了。 “大脚叔呢?”燃冰不由问道。多少年来,桐花林的炒茶师付非他莫属,这回却换了一个外地人。 “老了,只好把他换了。”华亮说。 “他肯?”大脚叔因为是老村干,又能制茶,一向心高气盛。从前燃冰在插队时,市茶叶公司的技术员到桐花林,看到大脚筒那双粗如吊桶,流着黄水的大烂脚在茶叶堆里走来踩去,就曾建议大队不能让他炒茶;大队长才说了个意思,就被他骂的狗头淋血,后来知道是技术员的建议,又赶去站在技术员房门,粗门大嗓地吼骂了半天,说他是三代贫农,你技术员站在什么阶级说话!还要拿大粪泼他。吓的技术员从此不敢与他打照面。这次要将他换了,怕要把华亮的祖宗八代都骂透。 “不肯也要肯。这几年他不但脚烂,眼也烂,一边炒茶一边把眼屎鼻水往茶锅里甩,太不卫生了。来买茶叶的一看就提意见。过去茶厂是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谁愿得罪人?如今承包了,风险利益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不想得罪也要得罪。好在如今他也就是骂骂而已,我装做没听见就是。” “哈哈。你还真有肚量。”燃冰笑道,很欣赏华亮的这种勇气。 “就是大脚筒脚不烂也要换了。他那套制茶的工艺太老了。现在和我挂钩的那两家公司,要的茶,对工艺都有特别要求,我们只能按他的要求做。” “这就对了。不管生产什么,都要根据市场需要。华亮,照这样干下去,茶厂大有希望。”燃冰高兴极了。华亮确实是把好角色,是桐花林难得的能人。只可惜象他这样的人太少了。老霜是个正派人,可是一点也没开拓进取精神,只想维持住现状;如果不是他用近于霸道的办法硬压着将这茶厂承包掉,这个茶厂至今也不会活起来。仁海头脑灵活,可他的精力只用在自己发财上。桐花林的两个村主干是这种情况,怎么可能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经济腾飞? 所以按燃冰的看法,从桐花林的实际出发,当前闽北农村主要工作,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以此来促进经济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在这方面,他有许多实事要做。但是不知何故上边一些人对实事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搞那些无的放失的虚事。燃冰情不自禁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专员: “从桐花林实际情况看,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要解决如何引导农民致富的问题。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村要真正富裕起来,要靠发展乡村工业企业。不仅大力引进外资,多上新项目;更重要的是要改革集体企业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走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道路。农村集体企业同样要走这条道路。否则,很可能是企业办的越多,集体亏损越厉害。因为经营者对企业既不承担风险,也不共享利益。桐花林茶厂这几年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此。桐山乡的集体企业大多效益不好,根本原因也在这里。但是遗憾的是,不少领导干部包括桐花林的村主干,并不愿意花力气做这方面的工作。” 专员听了这番话,点头赞成:“你的分析有道理。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北京大学生闹事,因此邓小平强调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停止改革开放,不抓经济工作了。经济工作仍然是我们的工作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个中心。从我们闽北农村的实际出发,当前农村工作重点确实是要大办乡村工业,只有工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致富问题。这几年我们乡镇企业有发展,但步子不大,一方面是上的项目不多;另方面,办起来的经济效益不理想。甚至出现亏了集体,富了厂长个人的情况。有些乡村因为企业贷款无法偿还而导致整个集体经济崩溃。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应该从改革管理体制问题入手。但是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很大,牵涉到方方面面。包括转变一些领导的观念。这方面的工作特难做,因为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定势就不容易变,而你又不可能一下将这些人撤换掉。我们只能通过思想教育和事实来说服他们的。改变他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思想教育在农村又是很有必要的。又不是虚的。你说是吗?” 燃冰很佩服专员的这番话。看问题比他全面和深刻。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经验比他丰富的多,很善于利用当前的形势为自己的工作目的服务。如果他前一段在虚事上应付一下,可能不至于挨付书记的批评。但是自己学得到这个本事吗?他正想和专员再探讨一下发展乡村工业企业的具体问题,华亮却不失时机地抓住专员来的机遇,提出了将这茶厂办成精制茶厂的要求。 这事前几天燃冰听华亮说过,本想城里时到有关部门去争取的。桐花林的这个茶厂,虽然已经办了多年,但是始终只能粗制茶叶,为市里茶厂提供半成品。如果搞成精制茶厂,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茶厂的产值与利润,更重要的是可以大拓宽市场。但是由于地区对国营茶厂实行保护政策,有关部门就对乡村办精制茶厂控制极严。一般情况不批办。 这下华亮在专员面前提起,他顿时记起这事,咳,找专员批多好呢。 但是专员却反问华亮:“你搞精制茶,想法很好。但是你的条件具备吗?据我所知,搞精制厂在技术工艺上要求很高,不是谁都能搞的。” “技术工艺上没问题,只要肯批,我就去请师傅,我已经物色好一个技术员了,只要肯出大钱,就会来的。” 专员听了这话,不由一笑:“好主意。不过这事还是要慎重。现在茶叶市场十分疲软,好几家国营茶厂都积压了精制茶。” “就是因为市场疲软,大茶厂积压了,我才好搞。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搞新的有特色的品种。”华亮信心十足地说。 “又是一个好主意,看来你这个思路是对的。大茶厂的茶,积压严重,主要是最近有些国家借口六四问题,在贸易上报复中国造成。但也不尽然,一些名特茶仍然畅销;我们茶厂的茶,质量看来有些问题。如果能搞些新特产品,也许会打得出去。不过我很想知道,你要搞什么样的特色茶?” “目前是依托武夷岩茶。我们这里的山水,与武夷山差不多,种出来的青茶质量并不差。但是我们原来制作工艺比较粗糙,生产的茶档次很低。如今我们按岩茶的特别工艺制作,茶叶运到武夷山去卖,他们都说与当地岩茶没有多大区别,也很好销。” “你很聪明,不过这是模仿,并不是你自己的特色呀。” “目前我这茶厂底子薄,只能先模仿嘛。以后搞好了,我再搞自己的特色。我们这里种茶历史很久,宋朝就出名了。前几时我到县里找一些内行的请教过。他们说那时有一种非常好的茶叶,专供皇帝喝的。叫龙凤团茶。好些有名的诗人都写诗称赞过这种茶。不过现在这种茶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了,所以市场上根本没有这种茶。我想今后就搞这种茶,只要下决心,不相信搞不起来,我已托人收集有关资料了。” “这倒是真正的好主意!”专员听了这个设想,立即来了兴趣。“我也听说过这种贡茶,当时确实名声很大,大诗人陆游还有专门的一首诗称赞它是‘天下绝’呢。可惜一直没人搞。” “所以专员就应该特别支持我们搞精制厂。”白梅这下插嘴了。 “我得回去跟他们商量一下再说。”专员仍不肯马上答应。“国营茶厂还要保护的。” 燃冰有点急了,要是回去一商量,有可能泡汤了。正想找些理由说服他,白梅却抢在他前面:“不要不要,你要答应我,不然,我就不放你走!” 孩子般的撒娇,弄得专员不好意思起来:“真拿你没办法。好好,就依你,破一回例。” 华亮立刻拿来报告,让专员当场签了字,好不高兴。刚送走他,突然空中一声雷响,天边乌云翻动,大风骤起,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