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宁长摇摇头:“我在纪委工作了八年,在黄柏养 牛也八年头了。现在我看得更清楚了,作为农民的 儿子,我可以为国家做很多工作,但我更适合做现 在的工作,这才是我奋斗的事业和我最后的归宿!” 逛荡的病时好时坏,渐渐就瘦得皮包骨头,走起路来东摇西晃,有些日子就基本上不出大门了。他又对谁都不讲自己有病,跟老婆也只说感冒没好,在工地累得疲乏,回家来还未缓过劲来,过些日子就会慢慢好的……这一天大儿子宁长无意间回来看母亲和儿子,见父亲也在家里,竟病得这样,心里就很不好受,硬逼老爹进城里进行了系统检查,结果是人们都非常害怕又不愿明说的那种病,且到了晚期。哥哥赶紧给弟弟打电话,不一会儿老头子就见到了两个儿子,心里很高兴,就他这样的,两个儿子能有今天,真是万幸!两个儿子都很难过、很惭愧,都觉得平日对老人家关心得太少,不然也不至于得了这种绝症;父亲虽然有很多不好,可父亲毕竟是父亲,他原本又是啥样条件呀?就非留老人家在城里住下来治不可。逛荡却连连摇头,“那个我哪也不去,就回于村,也没啥大病,就是那个头疼脑热的……”两个儿子在挽留不成的情况下,给老人家买了很多好药,带了不少偏方,又求车专门护送老人到于村。于村人就很羡慕,说逛荡晚年得福,得儿子的济了,匡家人与人和善都会得好报的。 鉴于老人的病情,宁长决定将儿子领走,说他们的事已有了眉目,孩子在身边的学校会学得更好。母亲就有些舍不得,走出多远还擦眼抹泪的,叮嘱宁长他们一定要带孩子常来看她(他)们。逛荡也走出房门摆着手和儿子、儿媳、孙子告别,眼睛里挂满了留恋和欣慰,人生那个,真是蛮好呢! 说不上是心情好起了作用,还是儿子们买的药有效,逛荡自进城看病回来后,病情竟一天天好转,饭量增加,身上也开始长肉,没事儿就出门溜达溜达。这一年冬雪少,村路干燥,暴土四起,坑坑洼洼,村里就不时组织人修路。逛荡也从家里拿出铁锹,栽栽歪歪地走上路来和乡亲们一块修路垫道。村人们都感到奇怪,尤其老年人吃惊最大,狗日的逛荡,年轻时都不干活,老了老了还勤快起来了;浪子回头么,可太老了。也有的说逛荡是回光返照,八成快死了吧? 这一天早上,人们都坐在家里吃饭,逛荡早早地爬起来,吃完饭坐不住,就拎着锹晃悠悠地上路垫道来了。东一锹,西一锹,没过多久,身边的坑坑洼洼竟垫了一片呢。他用袖子揩了揩睑,就站下来喘息,心想,上午这条街得垫完呢! 忽然,一个影子从后边走过来,慢慢腾腾,犹犹豫豫,走到逛荡身后就站下了。逛荡一回头,“王书记,那个,干啥呢?”王成武迟疑一下,脸竟红了,“闲走走,闲走走……”想说啥,又没有说,脸上就胀乎乎地一片。县精神文明验收以后,逛荡觉得很对不住王书记,人家才刚上任几天,就给人出丑,那次听说做了好些工作,现去精神病院打证明证实逛荡是疯子,事情才圆了过去。他觉得王书记心上有事,就赶紧陪笑说:“王书记,那个有用我逛荡的地方,就说。要能替你那个办点事,累掉脑袋,大叔也认了!”王书记这才吞吞吐吐地说:“想请你陪陪酒……”脸竟红得像熟透的红高粱。 逛荡一愣,“那个有病以后,就不想喝了,喝口酒像咽苦药,大夫那个也说,我那病,喝酒像喝敌敌畏呢。可是,那个……” “……乡里王书记,前几天不也下来了么,心情很不好,要到村里来解解闷儿,还有于书记(于海成)也要参加,对了,那个派出所长,也下来了,他们一块过来,所长特意点你……” 逛荡一咬牙,“那个行,喝毒药还能咋的,那么大干部都瞧得起咱,那个咱算个啥,连虫子都不如,只要人家能高兴,那个死一回也值!” 王书记非常感动,抓着逛荡的手紧紧地握一握,“十一点钟‘夜来春’见,拜托了!”起身就走,头也不回,像怕人似的。 逛荡拖着铁锹,一步三摇地走回家里,像得一场大病。将进城回来前于广福给买的那套衣服找出来,穿上,还让老婆给抻了抻,又将屋里各个角落都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就对着看他发愣的老婆说:“我那个,好长时间也没出去多溜达一会了,一会儿出去……要是时间长不回来,你那个也别找……孩子都大,都成人了。你那个跟我这多年那个也没享着福,这回有孩子,也行了……” 老婆一把拉住他,“干啥,你想死,那可不行!苦日子都过去了,眼看得好了,咋也不能走那条路……”老婆说着说着就哭了,儿子告诉她老头子得了啥病,是不是谁嘴不严给说漏嘴了,他就想寻短见呢? 逛荡咯儿咯儿地乐了,笑得很勉强,眼圈也有些红,“死啥,我还想活一百岁,想那个孙子娶了媳妇,还要抱重孙子呢。和你说着玩儿,以后我要天天那个出去溜达溜达,不说溜达那个对体格好么……” 老婆子这回信了。 逛荡磨蹭到十一点后,就悄悄地出门晃悠悠地朝“夜来春”走去。 在“夜来春”最好的一间餐桌上,乡里王书记、原村里于书记、派出所长都在场,村干部也都在场。逛荡走进来很不好意思地坐在一边,以前拣酒底只在外边候着,哪敢上这里坐呢。想一想也是好笑,村干部们也对他笑,派出所长带头鼓起掌来,场面很感人,一个个都很真情。于书记再三讲:“现在我算想开了,以前的这个那个,都算不了什么,只有乡情、亲情、真情,才最长久呢!”王书记很少讲话,只时不时地感慨、叹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派出所长就总夸逛荡人好,讲究,还好几次握着他的手。逛荡就想,都是好人哪,就有些时候八成是入魔了,这哪像那个那年狠打我的所长呀? 喝酒时,王成武悄悄叮嘱逛荡还要打头阵,挑大梁,发扬过去那种拚命喝酒的精神,一次半次,多喝一点不要紧的。 逛荡一闻酒味就要吐,还是不敢怠慢,首先将一个三两半的杯子满上,且明白,这第一杯酒一定要敬给王书记的,就摇晃晃地站起来,对着王书记将酒杯双手举过头顶,一咬牙干了。猛地一呛,胃里就火辣辣的,头也嗡一下多大,还是挺住了。在敬于书记的第二杯酒下肚后,胃似乎已经不痛了,还很舒服似的,眼睛也有些恍惚,仿佛从于村到进城,从城里到于村,一桩桩苦辣酸甜全涌了上来……当和派出所长这一杯喝进去以后,影绰绰地只觉得这世界很可爱,人啊、物啊、草啊、树啊,都很值得留恋,他做了那么多傻事、错事,人们都能原谅他,还同情他,这真叫他满足,甚至看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花红柳绿,和风习习,他在里边无忧无虑地走着,忽然看见前边站着儿子、儿媳、孙子,还有老婆子、于广福、王臣等一大帮人向他招手……最后,他隐隐约约觉得王成武这杯酒也一定要喝,王书记平日对他不错,老婆子身体还好,儿子家可以常住,落叶归根终究还在于村,一些事情不周不到的还要仰仗王书记帮衬。就咬了咬已经麻木了的嘴角,勉强地抬起头,颤微微地将满杯酒朝嘴里倒去,头一歪,趴在桌子上就不动了。 逛荡是在死后第三天早上出殡的。 儿子、儿媳和孙子在老爷子去世的当天晚上就赶到了于村。他们尽管未通知任何亲属,听到坏消息的亲朋好友还是来了不少。 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逛荡死后在于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村除了小孩和身体不好的老人,都到逛荡的遗体前看了看,很多人的胳肢窝里还夹着烧纸,也有拿着馒头和黑纱的。王老五屋里屋外疯忙,眼睛哭得个泪人似的。李玉成媳妇锅上锅下地忙着做饭做菜,腰间不怎么还扎了一截孝带子。王臣听说逛荡死了,竟宣布说出殡前不出车,专跑逛荡的后事,事实上他还是出了两趟车,但送逛荡去火葬场却没有误事。 问题出在不知谁把逛荡的死因用电话打到县纪委,县纪委上次那位处理王老五被打事件的年轻干部(于书记被撤职事也是他处理的),在逛荡死后的第二天上午,在乡里新任党委书记陪同下,坐小车专程赶到于村。他偶然看到宁长,非常震惊,分别两年第一次见面,又是以前的主管领导,千言万语,感慨万千。但这种场合,没有更多的话可说,在对事件调查时就格外认真,取证后又单独对宁长做了汇报。宁长摆摆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不会因为在纪委工作过就干预你们的工作。”年轻干部明确表示:共产党的天下绝不允许少数败类分子为所欲为,逍遥法外;这件事不管是谁,牵扯到谁,查出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 往日美丽、安静的小山村就在感伤的氛围中又增加了一些紧张和惶恐的气氛。 出殡那天早上,晴朗的天上还飘了一阵清雪,人们都说为逛荡流泪、送葬呢。场面很大,有点像县里精神文明验收时的气氛。村里凡利手利脚的都来了,逛荡的家属被安排在相应的位置上,入殓和盖棺都按于村的习俗进行,王老五还在棺材上放了一只大公鸡,说是可以给逛荡引路,避邪,减轻痛苦云云。 在快要起棺时,于广福坐着工地上的二号车匆匆赶来了。他不知啥时候写了一篇悼词,还写上了逛荡的真姓大名——匡别先同志,当众念了起来,尽管有些不伦不类,却很真挚感人,什么为人和善,平易近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等一些很不相宜的词句都用上了,使在场的人又多流了不少眼泪。 大车小车来了七八辆,逛荡该在哪辆车?村里人说法不 一,在亲属的同意下,逛荡还是最后一次躺在了王臣的28型拖斗车上,由王臣亲自开车去县城火葬场火化。火化逛荡尸体的工人正好是那次差点把逛荡活着给推进火化炉里的青年工人。 逛荡一生中共来过两次火化场,其中一次是在城里打更期间完成的。当时工地正在紧张施工,一个推砖的小工不慎从五楼上掉下来,立时气绝身亡。尸体先放在医院的太平间里,双方交涉二十多天时间,对方总算同意出殡了。工地上谢天谢地,一大早就有不少人陪着尸体去了火化场,逛荡刚下班,紧走慢走爬上大汽车,也跟着去了。 火化场最显眼的是那个看着叫人发疹,谁也不想进去,最终又不能不进去的大烟囱。听说它一冒烟,咱们这边的人就到那边报到去了,有的从烟囱里还看见了纸牛纸马,金童玉女等等。再就是停车厂,又平又宽,一码水泥铺成。人们从车辆的多少,牌号的大小,车型的优劣就能看出死者的身份和生者的地位及为人等等。凡听见乘获的手扶拖拉机响或四轮车叫,肯定是农民兄弟来了;而大车小辆,又吹喇叭又放哀乐的,往往是乡镇一般干部或城里的个体户;那种不声不响,小车很高级、车牌号又很小很小的,就是乡镇、各局主要领导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待有警车引路,小车鱼群似的奔跑,火化场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在这里恭候的,就是县里的领导或亲属了…… 逛荡的汽车一进火化场,他就随着一伙人进了“死者亲属接待室”。逛荡在里边转了半圈,见有七八个人围着墙上的图片在看,也凑过去。图片外边用玻璃镶嵌着,上端写着很显眼的的几个字:“火化场工作人员公开办事制度职责范围”。逛荡不识字,不知道写的啥意思,但他认识上边配有的一张张照片,他的主要精力就集中在照片上。看着看着就心里发酸,嘴上就哼叽叽地嘟嚷:“白瞎了,多年轻,你看那个女的,也就二十岁吧,连婚还没能那个……这个小伙子多带劲,咋就……”身边的一个小伙子就横过脸来:“你瞎说啥呀,什么白瞎了,不明白就老老实实眯着得了,人家是公开办事制度,让群众监督的,都是火化场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死了谁给你火化?让人听见不把你脚趾甲掰下来才怪呢!”旁边的几个人也一边看着逛荡一边跟着取笑。逛荡就抓抓脑袋,咧咧嘴角悄悄地走开了。 逛荡绕火化场转了一圈,最终停在花圈燃放处观看。他觉得这活人太浪费了,死都死了,烧这东西有啥用呢,真不如把钱留下来喝酒。嘴里边叹息,眼睛就发现花圈的灰烬里好像有酒瓶子。趁人不留意,就蹲下身用手拨拉,果然是酒瓶,其中一个还没启封呢。他瞧瞧烧花圈的人走了,就赶紧拿起那个酒瓶子。进城以来由于于广福对酒控制的特严,还没喝过一回透酒,对酒虽说不像在于村那样魔魔症症的,感情始终很厚,就转过身启开盖子,上边的灰也没有去擦,就咕嘟嘟地喝下去。反倒勾起了酒病,就哪也不去了,只在花圈燃烧处来回不停地转游。果然又有来烧花圈的了,逛荡马上过去看着,要是有人丢下酒瓶,他在跟前一下就能记住在什么位置,最好点着火就拣出来,不然就烧炸了。有一个烧花圈的小伙子,看着逛荡围前围后不动地方,以为是拣饭底的,就掏出一元钱给他,逛荡摇摇头。小伙子就有些不耐烦,“没事快走,这有啥看的,也不是娶媳妇演戏呢。”逛荡退后一步,用手指一指灰烬里的酒瓶子。小伙子恍然大悟,伸手递给他一瓶“红高粱”,“喝吧,管够,不够再给你买一瓶去。”逛荡一转身,两分钟就把“红高粱”给处理掉了,又转过身来眼巴巴地看着。小伙子很兴奋:“真是海量!”不一会儿又拎回两瓶“红高粱”,还递给他一袋饼干,“老哥,喝好,我看你今天到底能喝多少!”逛荡深深地鞠了一躬,拿着酒瓶和饼干,坐在离烧花圈稍远点的地方,就自斟自饮地边喝边吃起来。 当逛荡睁开眼睛,太阳已经西沉,火化场静悄悄的。他从一棵大树的旁边爬起来,已记不得自己在什么地方了,还以为在工地上。头还是很沉,就想找个地方睡一觉,他左摇右晃地向院子里走去,怎么一个个门都锁了,今天咋了,下班那个恁早?就用力去推,好歹顺着一个门缝挤了进去,屋里很暗基本上看不见东西,就四下摸索,终于摸到一张空床,就爬上去躺下,一会儿就呼呼地睡着了。 偏巧中午下班前公安局送来一具无名尸体,等待火化,正好放在逛荡睡觉的那张床旁边。火化工中午有事,就打算下午上班后再处理掉他。由于匆忙,走时大门也没锁牢,就给逛荡钻了空子。他中午也多喝了几杯,回火化场后太阳已经落下山去。 火化工已在火化的岗位连续地工作了几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了解,对他的工作车间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地方,进车间后急于火化,就没去打灯,先点着炉子,将停在门口那张睡着逛荡的尸床推到火化炉前。 按照习惯,他总是要先动一下尸体,再将尸体推进炉膛,可这具尸体有点特别,身体软乎乎的,也没有异味,倒有很重的酒味。他也喝多了,就用手去鼻子上摸,真像喘气似的……这不可能,公安局送来尸体时说得明明白白,尸体已经腐败,要抓紧火化,他也在场,撒了很多来苏儿还打鼻子呢?怀着疑惑,就伸手去大腿上猛掐一把。 逛荡睡得正香,忽然一阵疼痛,就“嗷”地叫了一声,不由得坐了起来。 火化工也“妈呀”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 火化工想起这事儿,脸上竟生出一片红晕。 他将逛荡的尸体细细地看了一遍,龇着牙说:“老哥呀,差点半年前就给你送过去了,别说,瞧这滑稽的样子,到那边或许能干些大事呢!”(据说真让他言中了,不过那可是后来的事了。) 尸体火化后骨灰安放在老太太屋里的箱盖上,老太太说这样她也有个依靠,好像逛荡还活着似的。后来不知谁出个主意,要把逛荡的骨灰拿出一些放在村西的山坡前,说是人土为安,匡老太也同意了。好歹就又找了一个坟墓,坟埋得很滑稽,圆圆的坟包,前后各摆了两个酒瓶子。有人说按逛荡死前的样子好像是厌酒了,不该摆酒瓶子。多数人说按他一生的嗜好,不摆酒瓶子不够意思。又在坟前的两个酒瓶子中间砌起几块经过认真挑选和摆放的石头。乍一看像一个人醉卧的样子;仔细看,又像一个人在仰着脖子认真地喝酒;还有的说像在对世人述说或点拨什么……看见的人都众说纷坛,各执一词。 值得一提的是,匡别先死后不久,原村支书于海成在开除党籍后很快也莫名其妙地死去;有一个经常打骂父母的恶小子突然嘴歪眼斜,四肢瘫痪,后经明人点拨,到庙上起誓发愿,病情才稍有好转;一个经常喜欢偷人家东西的妇女拿着赃物正在疾走,平展展的路上脚下一滑两腿双双摔断……一时间村子里沸沸扬扬,议论纷纷,许多人都说与匡别先有关,说来话长,若深究其因,那就是后来的事了。 匡别先的大儿子匡宁长从纪委辞职出来后,领着妻儿来到全县最偏远的黄柏乡悄悄落了户。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在这里当党委书记,叫尤平,他惟一的要求就是,给他严格保密,对任何人都不要讲他的真实身份。老同学对他庄重地点点头,并经常过来看他。 他对周围的环境、交通等条件进行了严格考查分析后,决定在黄柏乡发展养牛事业。他先后买了四十多本养牛资料,自费到内蒙、山西考查学习养牛方法和经验。第二年贷款买来八头乳牛,一头公牛,下一年就发展到五十多头。在他的影响下,全乡人均养牛由过去的一头发展到三头。父亲去世第二年,他建成了一座产、供、销一条龙的养牛基地,年纯利润二十万元以上,又是以乡政府名义办理的各种手续,县里得到的最新消息就是,黄柏乡迅速发展起了养牛业,纷纷来人考查采访,都由尤平接待。他吱吱暖暖吞吞吐吐地想说清楚又不肯说清楚,考查取经者就越发感到事情的神秘和深奥,越发对黄柏乡的养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穷追不舍。后来有一名学者在全国最有权威的杂志上发表了黄柏乡养牛业的作法和经验后,已被提拔当了县委书记的宗平大吃一惊,亲临黄柏踏查该乡的养牛情况,无意中发现了宁长。他有些不敢认了,离开纪委六七年时间,竟变化这样大么?脸色又黑又红,眼角长出了深深的皱纹,原来乌黑的头发已变得花白,两腿走路也有点一拖一拖的,这哪像个三十多岁的人哪…… 宁长对宗书记不能撤谎,就把自己在纪委如何蒙受冤屈,如何隐姓埋名出来养牛的前前后后都对宗书记说了。宗书记非常感慨,半天不语。后来看见小红拿着个草筛子从牛棚里走出来,就笑问:“还和宁长闹别扭不了,这生活过得惯么?”小红脸晒得通红,身体比以前更结实了,长得还是那样耐看。她腼腆地一笑,“我们现在生活得可好了,都能吃能睡,一心无挂,就是忙得脚打后脑勺子。”“你们的公子呢?”一提儿子,小红立即眉飞色舞起来:“醒龙下学期就上初中了,在他大姨家念书,学习也蛮好,有时间就过来看看我们,我们也抽时间过去看他,全家人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宗书记不再作声,临走前单独对宁长说:“你还回去吧,还做你的纪委副书记,想换地方么,单位你自己挑!” 宁长摇摇头;“我在纪委工作了八年,在黄柏乡养牛也八年了。现在我看得更清楚了,作为农民的儿子,我可以为国家做很多工作,但我更适合做现在的工作,这才是我的奋斗事业和最后归宿。” 宗书记就不再说啥,但再三叮嘱,十天后县里要在他的基地开个养牛现场会,让他好好准备准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牛养好了也是对全县人民的贡献,东方不亮西方亮么。 “请领导放心,我一定配合组织上开好这次现场会!” 宗书记上车走出很远,还回头看着宁长站在村头上的样子,心里一直在想“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头发咋白得那样了?”路上他一言不发,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二儿子匡宁长(zhang)的故事就没啥好说的了,他婉拒了副局长的提名后,还当着自己的科长。全局上下对他就更加敬重,许多局务会也特邀他参加,成为局里的无冕之王。这个单身汉子,也找到了停泊的港湾。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