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真情与矫情,铺张与匆忙

作者:阿吾

  中篇小说《想当兵吗?丫头》,写了三五个女兵和三五个男兵,主要还是写那三五个女兵。故事的原型无非是一个新女兵同一个老男兵的爱爱怨怨。部队因为有必要的纪律,战士在服役期间不准谈恋爱,新女兵叶子与老男兵桑达虽然各自都在爱着对方,但是他俩谁都没敢直接表白,这就让他俩谁也可能怀疑对方并不爱自己。在这方面,他们二位有反差强烈的表现,叶子见桑达选择当病蔫蔫的高干妞陶玲玲的师傅,并猜忌他巴结人家而怨其势利;桑达为了作好班长这一模范,只好忍辱负重祝愿叶子当个好兵。当然啦,在这中间,小不了有他男追女和有他女慕男的枝节种种。
  显然,这是一个毫不新鲜的故事原型,不过我得说在年轻的作者笔下,这个可以说陈旧的故事原型很有了一些新意。这里的主要人物是一群通信兵,他们不再是什么“傻大兵”或“女八路”。他们来自城市,高中毕业入伍,有不少知识,懂得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的重要(尽管理解得还较概念和太使气)。他们虽然同样是以服从为天职的军人,但是他们却并不完全听话或服服帖帖。比如主人公“我”叶子,新到总机班背电话号码,别人每天被检查一次,她被检查两次,她便跑去问桑达:“班长,您干吗让师傅给我多加一次?”后来又因为感情危机,她在一次考核中闹了个倒数第一,班长要求每天检查她三次,她却想:“三次我就背了吗?没那么便宜。我就是不背。”
  或许因为作者胡玉萍本人就是84年的兵,这篇小说里充满了当代兵营的气息。这种气息是属于青春期或者说骚动期的,兵营的条条框框并不百分之百地管用。兵们十七八岁,骨子里是浪漫的梦幻。作者的这次写作,也始终处于诸如此类的梦幻中,作者给小说中人物所取的名字就足以说明:莎莎,叶子、毛娜、玲玲、杨佳以及那个桑达。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描摹了青春期少女的心理。
  现在我用主要的篇幅来讲我读了《想当兵吗?丫头》后最想说的话,也就如本文题目所言,对这篇小说作一番总体的评价,应该说,作者有比较好的文字功夫,屡有动人的细部感觉,加之我先前讲过的一通新意,然而,我必须作此重大转折:这篇近三万字的中篇小说是一篇真情与矫情糅杂在一起,铺张与匆忙均不合适的作品。
  先述真情与矫情的糅杂。
  无须否定,《想当兵吗?丫头》不缺少生活的真情。读者读它,会一时觉得现在的军营生活还真像小说所写的那么一回事。叶子高中毕业无所事事,同中学同学“铁哥们”莎莎一同参了军。部队管得虽严,她们依然有解放自己的招儿。再说叶子与桑达之爱,从一见钟情到彼此强制到终于相吻再到突升的波折,都不乏一位纯情少女的真心和年轻男战士强烈而默默的爱恋。如果说从“一”读到“二”读到“三”……读到“十二”,一种非真情的东西还是隐隐约约的话,那么我们一旦读到“十三”——这样不祥的段落,玲玲在死前的所作所为却几乎将真情演变成了矫情。
  事实上,当我读完小说后回味一想,作者的创作整个儿笼罩着甜腻的矫情。小说一共主要写了五位女兵和三位男兵及一位男指导员。这九位人物,除了作为叙述者的叶子有误解别人等个别小毛病外,其他每一位人物几乎都是无限善良和完美的。莎莎仗义;玲玲虽身为高干子女体弱多病却有菩萨心肠;毛娜与狗子相爱,双方各受处罚,结果是把他们更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平常看似朴素,严厉的指导员曾处分了毛娜与狗子,当后转业的狗子急于寻找毛娜时是指导员主动给了他地址;指导员快任教导员了,可杨佳同那位机关兵闯下的大祸他却一揽子承担了责任,在新婚前一天受到处分。所有这一切,我只好归咎于作者太年轻,对人看得还太浅。或者说作者这兵当得太运气,完美的人全给作者一个人碰上了。
  再述铺张与匆忙均不合适。
  《想当兵吗?丫头》由十九部分构成,每部分之间依事情的自然发展顺序编排:从叶子去报名参军开始,写了叶子当新兵的生活,直写到叶子当上班长后的事态。从第十六部分起开始了小说的重大发展,叶子当班长后“奉行全面开放搞活自由平等博爱人情人性人道主义”,致使杨佳值夜班谈恋爱误了大事。杨佳还怀了孕,因被遣返而自杀未遂。在第十六部分之前的篇幅里,作者叙述细致甚至有些铺张。其实就两件大事:(1)毛娜同狗子相爱以及遭到处分、拆散;(2)叶子与桑达的爱因玲玲的死而至公开。为这两件大事作者花费了两万余字的笔墨。与此相反的是,自第十六部分起的四个部分,写叶子当班长后领导环境变了闹出了大事,作者却仅仅用了全部小说六分之一左右的五千来字。作者急于收场,匆匆忙忙,甚至开始偷偷转换了叙述角度,表面上是第一人称,实际已是第三人称(如叙述杨佳出事的当晚)。
  整部小说从第十六部分之前进入第十六部分及之后,这种环境变化带来的事态结局的差别,不管作者是在随意变化还是在着意安排,在我看来都无意义,或者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前后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前一部分,作者或多或少认为一些清规戒律太死板了;而在后半部分,作者的行文只能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全面开放搞活”会酿成大祸。或许作者会说小说的顺序完全按照生活的真实,那么我要说作者叙述的重点错了,作者未能道出生活真实中真正动人和令人思考之处。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