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当夜,“郢中三友”和鄂秋隼坚请大力乞丐通宵痛饮。 席间方知大力乞丐已在总兵府担任哨官之职。白日里他在街上巡游,一眼看到蒲松龄,刚想招呼,却发现一个鼠眉贼眼的家伙在盯梢先生,不觉起疑…… “郢中三友”齐声致谢。当大力乞丐问及蒲松龄这趟来济南有何贵干的时候,蒲松龄用筷子蘸酒,在桌上写下“康仁龙”三个字。 可惜这一科乡试,“郢中三友”和鄂秋隼全军败北。既然没有一个上榜,今后放一个几省巡按以惩治康仁龙一类贪官的盼望也就落空了。现在唯有“告状”一途,于是四秀才终于走进了按察衙门。 四秀才由仆人领着,登堂入室,又穿过长长的回廊,鱼贯而入。 蒲松龄忽然站住,双耳竖起,隔院中似有嘤嘤哭声。 仆人赶紧退回到蒲松龄跟前:“蒲先生,请。”蒲松龄轻轻地“哦”了一声。 四人进到后院。刘大人歪在躺椅里,眼皮不抬:“四位秀才联手求见,倒是稀罕之事,不知有何见教?” 他目光从眼缝里斜掠出来,就这一觑,立即坐起:“你,蒲松龄。” “学生见过大人。” 刘大人:“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 “学生为大人在欣悦旅店露过一手,不知生熟蛋和咸淡汤的滋味如何!” “滋味很好,结果还是你蒲秀才输了。” 蒲松龄:“在下已经见过欣悦旅店门上那一纸按察院的封条。” 刘大人:“那闭门羹的滋味如何!” 蒲松龄:“感觉到似乎太辣。” 刘大人哈哈大笑。 鄂秋隼趁机上前:“学生鄂秋隼见过恩公。” 刘大人“嗯”了一声,切入正题:“四位秀才求见本官,是不是有什么要事?” 蒲松龄从袖子里摸出状纸:“请大人为民作主,替死者伸冤。” 刘大人将状纸浏览了一遍:“淄川县令康仁龙,糊涂断案,搜刮民财,草菅人命……” 他一拍几案:“大胆。” 张笃庆、李希梅齐声道:“学生等是据实状告,并无不实之词。” 刘大人:“一个堂堂县令,竟如此胡作非为。蒲秀才,这状子本官收下了,你等暂且回去。” 四秀才面面相觑,立即整整齐齐地站起一排:“谢大人主持公道。学生告退。” 四秀才转身离开。面对着远去的四秀才背影,刘大人突然单膝跪下。 六姨从屏风后转出嗔道:“你糊涂啦,哪有老爷给秀才们行礼的事情?怎么给他们下跪?” 刘大人深沉不语。 六姨:“你看你这成什么体统?像什么样子?” 刘大人突然笑了起来,六姨一脸狐疑。 刘大人在她脸蛋上拍拍:“所有告状的,都是本老爷的衣食父母。” 六姨不解:“这是什么意思?” 刘大人眼珠一转:“你想想,假如无人告状,那还要本官何用?没人告状,本官捧着大印又有什么滋味?” 六姨想明白了,也咯咯娇笑。刘大人这时一击掌:“来人。” 差役进来后,刘大人命他立刻备快马去淄川,传县令康仁龙火速前来听罪。差役领命而去。 六姨大急:“老爷,你又糊涂啦?那康县令可是你一手保荐的啊。” 刘大人正色道:“不给他脖子上套一根绳子往紧里勒勒,他能舍得把喉咙里的肉骨头吐出来?” 左右侍立的丫环们都掩口暗笑。六姨竖起手指在老爷的额头揿了一下。 没有几天,康仁龙跪在了按察衙门厅堂的地上。 刘大人将状纸揉成一团掷在他面前:“你都干了些什么?你拿去看看。” 康仁龙战战兢兢地打开状纸,神色空洞,一脸茫然。 刘大人厉声道:“你看看上面,你看看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康仁龙苦着脸:“大人,你说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你还问我?你仔细看看,你看看状纸上到底都写了些什么?” 康仁龙拧起愁眉:“大人,下官真的看不明白,上头的字都认识下官,下官却并不全都认识它们。” “这么说,你不认识字?” “认识,认识得不多。” “荒唐,你这样的人也能做官。” 康仁龙却嘻嘻笑了起来:“要说荒唐,大人比下官更加荒唐。” 刘大人:“放肆!” 康仁龙仍旧嬉笑着说:“大人息怒。下官也曾经像大人今天一样怒过。下官去年找了一个木匠给下官的房门装一个门栓,结果木匠把门栓装到门外去了。下官骂他瞎了眼了,他说下官才是瞎了眼了,不瞎了眼怎么会叫一个瞎了眼的木匠来装门栓?下官气得差一点晕了过去。不过,大人可千万要息怒。” 刘大人:“好一个大胆奴才,本大人如果早知道你斗大的字不识一箩,也不会向朝廷举荐你了。” 康仁龙眨眨眼睛:“大人不是向吏部的大人这样介绍过下官?”他捏起喉咙装着刘大人腔调:“这位康仁龙虽然不是三考出身,没有功名,却是一肚才华,满腹锦绣……”刘大人气得差一点没有翻了白眼。 康仁龙又是嘻嘻笑道:“大人息怒,下官这就给你消气。” 立即有人抬出几只箱子,每只箱子打开,都是一封封白花花的银子。 刘大人闭上眼睛,装着没有看见。过了好大一会才睁开眼睛,看着别处,用沉痛的腔调说:“就算本来不识几个大字,可这几年下来,多少也能长一点字眼吧。” 康仁龙:“不瞒大人说,下官实在是看不起读书人,因为看不起读书人,就连读书也连带着看不起了。要那么多字干什么?字也太多了,太难了。你看麻将多简单。一饼二饼,就是一个烧饼两个烧饼。一条二条三条,就是一道杠二道杠三道杠。还有元宝财神,真是怎么看,怎么叫人觉得舒服。” 刘大人:“你这个宝贝,我看天底下县令,像你这样的,恐怕还真没有第二个。” 康仁龙连忙叩头:“谢大人抬举。天底下也就大人一个赏识下官。” 刘大人哭笑不得:“起来吧。起来再好好看看状子,都大难临头了,还那么稀里糊涂。” 康仁龙:“大人,下官并不糊涂,下官也看出那状子是蒲松龄写的,大概就是为一个老头被打死的事情。” “人命关天,你知道不?而且四个秀才联名具状。状子措辞激烈,用字森严,通篇正气凛然,整个儿滴水不漏。这状子按说告到哪里都得定你一个抵命的死罪。” “幸亏状子落在刘大人您手里,下官总算命大。” 刘大人:“我看你这一点倒不糊涂。” 刘得厚于是提笔在状纸上批了八个字:“无事生非,咎由自取。” 康仁龙:“有这八个字就没有事了?” “没有事了。” 康仁龙瞥了一眼银子:“刘大人真是一字千金。” 刘大人有些不悦:“这是本大人拿身家性命在给你做抵押,风险很大。而且那四个秀才能就此罢手?说不定还会上告。” 康仁龙紧急起来:“那怎么办呢?” 刘大人用眼角一扫银子:“大人不收你的银子,你还是把这银子给巡抚衙门送去。” 康仁龙:“这是孝敬刘大人的,巡抚那边,下官明白。” 当天晚上,巡抚大人抖着手中的状子,哈哈大笑起来。 仆人不解:“大人有什么可笑?” 巡抚:“四秀才告一个县官。白刺猬拱门来了。” 仆人:“什么叫白刺猬拱门来了。” 巡抚:“白刺猬就是银子,银子就要拱门来了。” 一言至此,有人来报:“临淄县令康仁龙求见。” 巡抚:“让他进来吧。” 康仁龙带领身后的几抬箱笼,卑躬屈膝地走了进来。彼此并没有言语几句,巡抚大人便将状纸铺开,提笔在四秀才联名的地方提笔写下八个大字:“结党滋事,着即缉拿。” 康仁龙忙道:“大人英明。” 是夜,蒲松龄坐在客栈里彻夜难眠。他远望湖中渔火点点,两岸垂柳葱葱,耳听梵刹闷鼓,眉头总是紧拧着。 李希梅从旁劝慰:“蒲兄,世上事,得过且过,何必多寻烦恼。” 蒲松龄不语。张笃庆扯扯李希梅衣衫,李希梅一吐舌头。 忽然两个兵丁带刀闯入:“谁是淄川秀才蒲松龄?” 蒲松龄出来:“在下便是。” 兵丁一拱刀:“请蒲先生赶快逃命。按察司衙门已经签发拘票缉拿先生等人。小人是大力乞丐头目的标下。” 李希梅、张笃庆:“我们犯了什么大罪。” “头目没有细说,反正让你们赶紧出城逃命,否则……” 门外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一个兵丁前去应付,另一个兵丁则打开旁门,掩护“郢中三友”进入岔巷。三友在兵丁引领下急匆匆奔到巷口,迎面闪出一群公差堵住去路。三人掉头就跑。 差役欲追,却被兵丁堵住:“他们是在下的朋友,不是要犯。” 差役展开画像:“那当头的就是蒲松龄,追。” 兵丁:“在下是总兵府的,还望几位兄弟……” 差役:“那不行,总兵府的人也不能私放要犯。” 兵丁拔刀出鞘,差役也掣出铁尺。就在他们打斗的时候,三人已经无影无踪。 三人东躲西逃,终于逃出城门。天色渐渐昏暗下来。“郢中三友”也渐渐放慢脚步。 李希梅指着远处一片树林:“走,到林子稍憩一会。” 林中有一顶便轿。三人走近轿前,见是一座空轿,不觉有些怀疑。忽听一声锣响,四周突然冒出许多差役。 林外一人大笑而入:“蒲秀才,我们又见面了。” 蒲松龄:“没想到按察使大人会兴师动众到这种程度,而且还亲自出马。” 刘大人:“本大人果然没有猜错,如果蒲秀才能够逃出济南,一定会先在这个通往淄川的地方落脚。本大人已经等候多时。” “学生让刘大人费心了。” “在欣悦旅店,本大人曾被你耍过,这一次你又欲与本大人所赏识的康县令为难,咱们今天可以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没想到一个朝廷三品大员,上不知为国效力,下不知体恤民艰,而将个人恩怨看得重于一切,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你这一身官服里包藏的全是私欲,银子的白光早已刺瞎了你的眼睛……” 刘大人一挥手:“上。” 众差役逐渐缩小着包围圈,步步紧逼上来。“郢中三友”靠在一起,慢慢闭上了眼睛。 “谁?”随着差役们的突然一声断喝,“郢中三友”发现林中出现一个高大的蒙面人。 蒙面人:“你们别问爷爷是谁,我只要你们放过这三位朋友。” 刘大人:“放肆!” 众差役一拥而上。蒙面人将差役们纷纷拎起。拎起一个摔倒一个,拎起一个摔倒一个。 “郢中三友”趁机逃出包围。蒙面人估计三人已经逃远,一声大笑,纵身而去。三人跌跌撞撞地奔走一程。后面人声鼎沸,差役们又跟踪而来。 蒲松龄在一个藤蔓披挂的地方发现一个山洞的洞口,三人急忙闯进山洞。愈往里走愈暗,地下也愈是崎岖。再往前走,似乎宽敞起来,但四壁都是犬牙交错的怪石,或如厉鬼,或如妖魅,阴影幢幢。张笃庆被什么绊倒了,双手在地上一摸,尖叫起来。蒲松龄划着火镰。地上有许多的骨架和十数个骷髅。 张笃庆:“这一定是山匪、强盗。” 蒲松龄慢慢闭上眼睛:“山匪、强盗不会倒毙在这山洞里。强人要么逍遥自在,要么被官府捉去,或者被百姓打死。坐以待毙的一般都是弱者,要么是躲债的,要么是逃荒的。” 张笃庆连忙作揖打拱:“鬼魂有灵,在下并非故意冒犯,还请见谅。” 蒲松龄:“没想到鸣冤的原告竟成了缉拿在逃的罪人。如果不是那蒙面人出手相救,我等也极有可能被他活活打死,并为了灭迹而抛进这洞里,与这些死尸为伍,亦成无主野鬼。” 李希梅害怕起来:“别说了,我们还是寻路出去,赶快离开这里。” 蒲松龄当先而行,张笃庆紧随其后。李希梅摸摸索索,一步一小心,结果落单在最后。他左避左闪,总感到经常被什么竖拖一下,横拽一下,原来就心虚的他就格外胆战惊惶起来。忽然,他的辫子被谁一把揪住。李希梅脑袋嗡的一响,还没有来得及叫出声来,就瘫倒地上…… 蒲松龄和张笃庆找到了另一个出去的洞口,回头却不见了李希梅。 二人不敢大叫,只能握着嘴朝洞内憋着声音转唤。久久不见回应,二人立即返回。 李希梅斜倚在石壁上,已经晕了过去。二人手忙脚乱一阵拿捏。 李希梅终于醒来:“有鬼,有鬼,我碰见鬼了,有一鬼抓住了我的辫子。” 蒲松龄:“你看看,你说的鬼就在这里。” 张笃庆掩口而笑。李希梅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脑袋。原来他的一挂大辫子被一块尖石钩住了。 蒲松龄苦笑了一下:“其实,世上的鬼,不在坟墓里,不在野地里,真正的鬼是藏在人的心里的。” 李希梅拍拍脑袋:“还是老话说得对,疑心生暗鬼。” 三人爬出洞外。 蒲松龄:“咱们就此告别,这事因我蒲松龄而起,连累了二位。” “蒲兄此说太见外了。” “我们是‘郢中三友’,理应有难同当。” 蒲松龄:“此事与二位仁兄其实并无多大关联,二位外出躲避一阵,以后自然无事,而愚兄却不能不远走他乡了。一则愚兄与刘大人早有过节,他不肯轻易放过愚兄。二则,康仁龙盘踞乡里,更是如蛆附骨,也决不会让愚兄有半日安宁。” 李希梅:“蒲兄可有什么稳妥的去处。” “江苏宝应县令孙树白,与愚兄有过一面之缘,现在只有投奔他了。” 张笃庆:“不知得有多长时间我们兄弟才能再次相逢?” “我想只要避过这一阵风头,‘郢中三友’就又会聚首。” 二人不觉神色黯然。 蒲松龄:“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二人也拱手告辞。眼看张、李走远之后,蒲松龄才向着另一个方向消失。而片刻之后,几个差役就出现在洞口。 天色微明时分蒲松龄悄悄回到满井庄场屋门口。叩门没有动静。他不敢大声喊叫,耳朵贴着门缝又叩了几下。门突然开了,一盆冷水兜头泼脸地浇了下来。 蒲松龄大惊:“孩子他娘,是我。” 蒲刘氏看清楚了原是蒲松龄,一把将他抱住。蒲松龄搂着妻子进屋关门。 蒲刘氏仍旧抱着丈夫,眼泪哗哗下来:“他爹,你回来了。真把人给吓死了。这两天县衙里的差人,来咱家没有断过,他们说你犯了法,要拿到衙门问罪。你到底犯了什么法?” “我犯的是得罪了他们的法,犯的是告了他们的罪。” “我还真以为你回不来了。” “没想到一回来倒让你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我以为又是那个混账。” “哪个混账?” 蒲刘氏:“衙门里有一个姓康的,叫什么康利贞,不正经的东西,长一双色眼,昨天差一点没有让我一棍子打断他的狗腰。” 蒲松龄:“这世道!这世道难道就真的没有王法了?” “现在不是讲理的时候,你还是出去躲避一阵,赶快就走。” 蒲松龄无言地望着妻子,妻子替他脱下潮湿的衣衫。 蒲松龄又动情地将妻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孩子他娘,让你委屈了,你嫁过来的这几年,我蒲松龄没有让你过上一天好日子。这个破屋、穷家、苦日子,全靠你一个人撑着。你没有嫌苦嫌穷,没有一句怨言,现在还要让你担惊受怕。我,我对不起你。” 蒲刘氏:“既然嫁给你,这个命我就认了。苦、穷我都不怕,我怕的是我们将要分开,而且你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以前每一次去省城赶考,我都掐着指头算,什么时候头场,什么时候二场,什么时候三场。今天该回来了,明天又该到哪里了,心头总有一个着落。可是这一次,这一次是出去避难,要到什么地方去呢?那地方远不远?路上会不会被人截住?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心里头一团乱麻……” 蒲松龄想要安慰,一时又不知如何说起。一个满腹经纶的秀才,眼圈红了。 蒲刘氏忽然充满柔情地说:“要么你稍睡一会。” 蒲松龄替妻子拭掉眼泪。蒲刘氏将丈夫的手拉到自己腹部:“又是一个。” 蒲松龄:“又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凌晨。蒲松龄背着包袱告别妻儿,上路远行。 运河。两岸芦苇众生,荒草迷离。 一条小船顺水而下,艄公穿蓑戴笠。 蒲松龄坐在舱里,望着苏北水网地带洲渚杂错的又一种风光,黯淡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就睡着了—— 波光粼粼的水面变成了荒山。山坡的草丛中躺着一具尸体。 一个白衣人奔过来抚尸大哭:“哥哥,你醒醒、你醒醒……” 尸体慢慢醒来,指着有灰尘扬起的远处:“庄公子抢了我、抢了我做生意的本钱。”说到这,头一歪,死了。 死者的弟弟白衣人爬起来急追凶手。终于追上了:“姓庄的,还我哥哥性命。”庄公子向豪仆们一使眼色。 豪仆们一拥而上,将白衣人打得半死。白衣人挣扎着爬起来。跌跌撞撞闯进家里,从墙上摘下一柄长剑。 白衣人手握长剑,躲在树上。庄公子出了庄院。白衣人跳下树突然袭击。庄公子闪过,立即反攻,结果倒将白衣人打得落荒而去。 白衣人走进衙门。结果不一会,又被逐出衙门。白衣人悲愤交加,一路恨声不绝。 这时,大雨倾盆。白衣人躲进山神庙,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庙里一个白发老道。白衣人悲声痛哭。老道脱下自己衣服给他披上。白衣人站在原地,突然变成了一只老虎。 老虎向山下行去。山下庄公子正带着一个仆人上山。 睡着了的蒲松龄突然哈哈大笑。 艄公将小船一晃:“客官有什么好笑?” 醒来的蒲松龄想了想,忍不住又大笑起来:“你想想,一个弱者,一个报仇无力,申冤无门的弱者,最后变成了一只猛虎,一只无坚不摧的猛虎,那是何等的大快人心!那作恶之人他能逃脱下山猛虎的尖牙利爪?” 艄公:“这叫强中还有强中人,强人自有强出手。恶有恶报呗。我以前也做过一梦,那梦比先生的梦还要奇怪,还要叫人称心决意。你想想,一个大官,平时作威作福,搜刮百姓。死后到阎王殿前报到。阎王爷左右打了半天算盘,算出这贪官贪赃枉法,收受赂贿所得竟有几百万两银子。一刻功夫,那些臭气熏天的银子堆到阎王殿前,竟堆起一座小山。阎王又令左右架起大鼎,将银子熔化。这时候几个小鬼上前,将滚烫的银汁一勺勺灌进那个贪官的嘴里,银汁入了喉咙,能听到五脏沸腾。贪官皮开肉裂,痛得嗷嗷大叫。阎王爷要这贪官将非法所得的银子统统吃下。这贪官到这时候才悔恨交加。往日总嫌银子太少,这时候才嫌银子太多。” 二人哈哈大笑,心里都感觉非常畅快。 小船又悠悠地行走了一程。艄公忽问:“先生是读书人吗?” “也算半个读书人吧。” “有没有考上什么功名?” 蒲松龄苦笑:“要是考上了什么举人、进士,还会坐你这小船行脚。” 艄公:“这倒也是。”末了叹道:“读书人天天读书,读了无数的书进去,可算一肚子书本。如果考上了举人、进士什么的,那肚里的书本便字字是粮食、句句是银子。如果考不上,那一整个人,便是两脚的书橱。明白吗?两脚的书橱。” 蒲松龄听得黯然神伤,沉重地垂下了脑袋。饶舌的艄公瞟一瞟蒲松龄,吐一吐舌头。这才又咳一声拿出一副严肃的腔调说:“不过,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张脸,要的就是一个名。什么立功、立德、立言,都能立名。军功可以立名,官声可以立名,文章也可以立名。而且做官一时荣,文章才是千古事。” 蒲松龄不觉将艄公多看了两眼,又垂下了脑袋。 艄公眼睛一转,嬉笑着在自己脸上劈了两个不重不轻的巴掌:“你看我,你看我这嘴,该打。这样吧,客官,我们还是聊聊,世上烦心的事太多了,我们还像刚才那样聊聊,聊聊能够化郁解闷,聊聊能够获一个痛快。” 蒲松龄听到这里,忽有所悟,便用尖锐的篙尖在舱板上深刻下“聊斋”二字。 小船继续前行。船头逗起一簇细碎的浪花。舱板上“聊斋”二字被镶上美妙的涡纹。 小船载了“聊斋”而去。 蒲松龄立在船头忽然仰天大笑:“民不聊生,聊以自娱,聊以自慰。”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