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雕塑灵魂 改造灵魂

作者:包忠文、裴显生

——谈短篇小说《寻找》

  董会平同志的短篇小说《寻找》,在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中反映强烈,意见纷坛:有的说作者是青年的知音,作品画出了他们的灵魂;有的则以为作者和当代青年隔了一堵墙,对他们的生活作了不真实的反映。一篇小说,能引起这样广泛的关注,这对于作者应该说是一种安慰、一种鼓舞,因为作者可以借此了解社会上的看法,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熟起来。
  文学艺术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雕塑人的灵魂,改造人的灵魂,通过干预人的灵魂来干预生活,肯定真、善、美,否定假、恶、丑,这是文学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知道,鲁迅在旧中国写小说,力求写出“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今天的作者,置身于新的时代,雕塑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中的人的灵魂,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催人奋然而前行。《寻找》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愿望出发,写了一组人物,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问关系的描写,从各个方面触及了人的种种灵魂,告诉人们:要面对现实,振奋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献身”。应该说,作者的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作品用第一人称观察点来叙述,透过女主人公小亮的眼睛来看现实,看周围的人和事。小说一开头,就说:“我算是尝到了闲居的苦味”。看来,这一句话定下了作品的基调。固然,它有自己特定的内容,指的是小亮下乡十年后调回南京等待分配时的心境,可是从整个作品看来,它也表现了小亮对人生、对现实矛盾的一种淡淡的哀愁情绪。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是沧海桑田,一切都起了巨大的变化。对小亮来说,往日的朋友、熟人都不见了,周围的一切事物她都是这样的陌生。她感到莫名的孤寂,尝到人生的苦味。她皱着眉头,冷静地思考着人生,一方面苦苦地回忆往事,一方面又热切地“寻找”现实的道路和人生的真谛。小说题名“寻找”,确有深意在焉。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除旧布新的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小亮这个年近三十的青年女性,在各方面部比较成熟了。看来,这是时代给予他们这一辈人打下的印记。她有自己欢乐的童年,也经历了十年动乱,看到了那个疯狂年代的全过程。她带着痛苦的教训,冷静地思考着一切。她回顾自己当少先队员时的美好岁月;回顾在红卫兵队伍里的日日夜夜。她思考着自己的父亲——一个有四十五年党龄的老干部的人生哲学;她思考着妹妹小妞这一辈和自己不同的生活命运、生活态度。就在这些“回顾”和“思考”中,我们看到小亮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不断探求中前进的青年。她并不是靠“回忆”过生活的冥想者,而是一个立足于现实,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十年动乱,是小亮想得最多最深的一个课题。她想,“我们不顾性命追求、捍卫的是什么?是真、善、美。可是到头来却是一场大骗局”。它给青年一代带来的伤痕是深重的。她也想,这个大骗局的参予者、受害者——老红卫兵中间,的确有人从此看破红尘,沉沦下去,有人甚至变成了败类危害革命,但也很有一些真诚的革命者。他们“热爱党,热爱领袖,追求进步,崇仰真理”,站到红卫兵的战旗下。严酷的现实斗争,使他们感到林彪、“四人帮”的“造神论”的虚伪和凶残,敏感到这是一个骗局,自己上了当。但是,他们并没有从此沉沦下去,而是尊奉人民的指令,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四五”运动!小亮心目中的乔晓阳,就是这一群真诚的革命者的代表,丹柯式的英雄人物。正是这个乔晓阳,开始象一个宗教徒那样,以十分虔诚的心,“狂热地”坚信别人对一切是非曲直的判断,投入“反修防修”的战斗。接着,从自身痛苦的教训中,刻苦地学习马列,冷静地面对人生,作出自己的判断。后来,他因参加“四五”运动而入狱,出狱后,又走上了抗击越南侵略战斗的第一线。乔晓阳的道路,从狂热开始,而冷静地思考,而投身反对“四人帮”和保卫祖国的战斗,这正是青年一代所走过的战斗道路。乔晓阳这个人物在作品中虽然并未实写,但可以看出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的理想和激情,是把他当作“思考的一代、战斗的一代”的杰出代表来写的。的确,这样的人是我们时代青年的脊梁,是可以信赖的,祖国的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小亮对乔晓阳的赞美,不仅在于肯定他真诚地参加红卫兵运动,更重要的是赞美他怀着一颗为革命献身的赤诚的心,敢于从自身的痛苦的教训中坚定地走向人民的独立思考精神。因此,她寻找乔晓阳,不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情侣,更重要的是她要象乔晓阳一样永远生活在人民之中,按照新时代的需要,执着地追求真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献出宝贵的青春。
  正因为这样,小亮对象她爸爸那样革命意志衰退的老干部,是很不满的。写不同人物的灵魂的对比,“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恩格斯语),这是文艺创作的一个传统经验。小亮的灵魂,正是在与她爸爸的对照中,得到更鲜明的表现。确实有那么一些干部,他们虽有光荣的资历,但经过林彪、“四人帮”这场浩劫后,患了政治衰老症和精神萎缩症。他们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不想追随时代前进,一味地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对现实中的一切是一个“愤愤不平”派。小亮的爸爸这个形象,很有点象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他津津乐道的是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反来复去回顾那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但对新长征中更为艰巨而壮丽的战斗却似乎觉得与己无关;他感兴趣的是某某“官运亨通”,某某得了什么病;他最不满意的是“今天的年轻人”,“喜欢电子音乐,思想太自由”。他恨十年动乱,不加分析地把参加这次动乱的群众都说成“投机家”、“乱世英雄”,但对自己曾经在这个动乱岁月里跳过“忠字舞”,声讨过“黑省委”却忘得一干二净,似乎根本没这回事。他甚至连乔晓阳他们参加“四五”运动,也认为是“没有革命原则性”的表现,说什么“我们党还没垮,我们军队还没垮,要他一个上阵跳什么?还要不要党的领导?”这是什么逻辑啊!这不仅否认“四五”革命运动的伟大意义,而且是借口“革命原则”、“党的领导”,要人民做任人宰割的羔羊。的确如小亮讲的,“现在来嘲笑青年人十年前的幼稚举动,并不表明自己政治上的成熟练达”,对十年动乱,“不是该嘲笑,而是该痛哭,放声痛哭,为我们整个愚昧敦厚、多灾多难的民族痛哭”。小亮的爸爸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十年动乱这是我们民族的一场罕见的浩劫,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场浩劫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及在痛苦的教训中给人们提出来的思想革命的任务。这正是因为他想的只是个人在这些岁月里的荣辱毁誉,更由于他丧失了一个革命者不断追求真理直面人生永远战斗不息的精神。这就使他和革命不能共同着生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从这一点上看,小亮的心胸比他要宽广得多,小亮的精神境界比他要高得多。自然,我们的老干部绝大多数是正在发扬优秀传统,为“四化”冲锋陷阵,而作者写《寻找》,也主要是写青年一代,并未给这位老干部花多少笔墨。但就目前情况看,由于作者用灵魂的解剖刀,解剖了这个人物的灵魂,通过小亮的思考,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这个人物对某些患政治衰老症的干部来说,无疑是一面镜子,一副苦口的良药。
  小亮对自己的妹妹小娅在内的那批“时代的宠儿”,并不是赞赏的。在她的眼里,他们没有尝到十年动乱的苦味,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不了解农民,不了解历史和传统,只会学西方的一套生活方式,听听电子音乐,跳跳小步舞,只会发一点轻巧的诸如“自由竞争”的空论,想的只是个人的前途、服饰、拍照留影之类,只是“快乐、快乐,快乐”。这样,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民族自尊心,看不到“在富饶而贫困的中国”建设自己国家的理想和雄心壮志。于是,小亮把这批人称之为“学院派才子”、“思想解放派”,事实上,她是把这批时代宠儿。看作“垮了的一代”。看来,小亮和小娅这一辈之间的隔阂是很深的。
  作名在小说中,并没有追求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着力写小亮这个有着曲折生活经历的年青姑娘的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她的心灵历程。她一方面和父辈处于矛盾冲突之中,另一方面又和妹妹一辈处于尖锐的冲突之中。她既不满意父辈中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僵化停步不前的人,也不满意今日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而沉醉于“快乐”之中的“思想解放”的人。这就使得她灵魂上感到孤寂,尝到了人生的苦味,只能皱起眉头过生活了。小亮这个人物的灵魂中的确也存在着冷气,这就是感情显得偏执,太看重自己所受的苦难,过多地为自己在十年动乱中的“真诚”辩解,而对自己周围所发生的种种变化,缺乏深刻、全面的理解。因此,用这种传统的眼光看现实世界,看比她年轻一辈人的生活和理想,自然就只留下“嘲讽”了。小亮既然能够从自己这一辈在十年动乱年代中所做的不少蠢事里,发现自己的“纯真”和“真诚”,那为什么只看到小妞这一辈“思想解放”过程中的弱点,而加以全盘否定呢?小亮反对她爸爸用老眼光、老经验来规范自己,坚定地要走自己的路,但当小娅他们沿着自己的路去探求人生时,她为什么又如此地不理解而加以否定呢?她善于从自己的无知中看到“真诚”、“纯真”,却又看不到小娅他们的“真诚”、“纯真”。这一切是如此地矛盾,却又统一在小亮这个人物身上,构成了小亮的独特个性:有理想,勤于思考,勇于攀登,埋头苦干,但又带着孤寂的心情,走着自己独特的道路,而对现实中的一些变化还感到迷茫,甚至于还带着某种偏激的情绪。应该说,小亮这个人物是真实的,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的。作者精心雕塑这样的青年的灵魂,热情肯定她带着伤痕而不沉沦,尝着苦味而奋然前行的精神,赞扬她执着地追求理想,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献身”的革命意志,赞扬她为实现理想而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革命毅力,这无疑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这篇小说总的倾向是好的,是能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前进的力量的,作品的真实性和倾向性是统一的。
  这里也应该指出:小亮这个人物在作品中不仅作为观察点“我”贯串全篇,而且也是作者思想情绪的体现。作者在女主人公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激情,几乎达到了偏爱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作者在展示小亮这一人物灵魂的同时,也在展示着自己的灵魂。作者对小亮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生活方式,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几乎都无保留的加以同情和肯定,连同她对小娅等大学生的无穷的嘲讽,也加以肯定。其实,今天的青年,今天的大学生中,大有献身“四个现代化”的人在,并不乏象小亮那样有革命理想、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就拿小娅来说,不也是支持小亮去考研究生,干出点事业来,支持小亮寻找乔晓阳,肯定小亮和乔晓阳之间的革命情谊是真正的心心相印的爱情吗?小亮出于自己独特的经历、思想习惯,有权利这样来看待某些大学生,某些“思想解放”的人(事实上,也确有一些青年也存在着缺乏正确的理想,玩世不恭,生活庸俗的情况),而加以嘲讽,这是人物的性格逻辑决定的,无可非议。但作者应该有自己的是非观念,不能由于偏爱小亮,而完全同意小亮的看法。难怪有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提出批评,指出这样看待今天的青年人并不恰当。是否可以这样说,由于作者对小亮过于偏爱,未能站得更高些,看得更深些,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和反映现实的深度。
  董会平同志是一个刚走上创作道路的青年作者,但从他发表的《王谷雨小传》和《寻找》来看,他是一个思想、生活、写作基本功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准备的作者,跨出的第一步就很坚实。如果说在《王谷雨小传》中,写王谷雨从可爱到可悲的不幸命运,意在振聋发聩,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去改造自己的环境,那么,在《寻找》中,作者已正面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新长征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们的青年一代应该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勇敢地冲到时代的前面去,象乔晓阳、小亮那样在斗争中把自己锻炼成肩负祖国希望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尽管这两篇作品都还不够成熟,如对生活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艺术结构上也有零碎、冗长而不够严谨的弱点,但我们不能不赞赏作者对生活的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和艺术上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不能不肯定作者在雕塑人的灵魂、改造人的灵魂上所作的努力。愿董会平同志在跨出坚实的第一步后,能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新的生活、新的群众,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勇于创新,勇于攀登,更坚实地跨出第二步、第三步!
                  (原载《青春》1980年第5期)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