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八十八章 向作曲家麦丁送去一盆常青树


  龙吟在旅馆看到了一张《北京青年报》,有一篇冠一大标题的文章《一个作曲家的困惑》。文章写的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麦丁,想在中央电视台举办一场音乐会,将他几十年创作的音乐作品,奉献给全国人民。据说利用当时的电视荧屏,来举办这样一场大型音乐会,要几十万元。而这位拿薪资的老人,哪来这多的钱?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一个作曲家的困惑》。
  龙吟会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歌,也知道这首歌的作曲家叫麦丁。龙吟拿着这张报纸,向我谈及作曲家麦了当前的困惑。他的意思是要我去慰问一下。
  我早知道麦丁这位作曲家。武汉市音乐界的朋友告诉我,麦丁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一级作曲家,还告诉我他的简历:麦丁出生于北京。1952年毕业于师范大学音乐系,专修钢琴与作曲,师从库普克等教授。毕业时开了钢琴独奏会,演奏了肖邦。李斯特钢琴曲,和贝多芬的《热情钢琴奏鸣曲》,以及麦丁自己创作的两组钢琴作品。1952年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工作。几十年来,他经常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深人生活,搜集了大量民歌,创作了几百首歌曲和几十首钢琴曲。代表性的创作歌曲有: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播放过《麦丁创作歌曲专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过《麦丁创作歌曲集》等书。此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还有精装本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首歌》,这是一本附有钢琴伴奏的歌曲集,在国内外发行,产生了很大影响。麦丁曾编写的其余著作,尚有《电子琴实用教材》。《电子琴伴奏民歌风抒情歌曲选》。《钢琴电子琴两用教材》。《中国民歌选》等。
  我那年汇款给小化,要她买了一架钢琴。同时还给小化寄去了麦丁编写的钢琴教材。麦丁是小化崇拜的作曲家。今天我在北京,听说小化崇拜的作曲家心情不好,我怎能不去拜访安慰呢?
  麦丁老人的家,在中国人民大学附近。我拿一盆常青树去拜访他。与其说是我去拜访他,倒不如说是,我代表辛小化去拜访他,麦丁是辛小化精神上的老师。我的爱妻在弹奏钢琴时,忘记了尘世的悲哀。她与古今的贝多芬、肖邦、麦丁在精神上相会。我的爱妾弹奏的是阳春白雪,专情在钢琴上,打发她孤独的日子。我的岳母甜婆婆于去年逝世,活到90多岁的高寿。如今小化应该到我的身边来,我不能让她一个人过孤独的生活。今天我在去拜访麦丁的公共汽车上,心里决定要在最近,将小化接到我的身边来。让她们两姐妹,同我一起度过晚年,我们三个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
  麦丁老人住在12楼,上到12楼,敲麦丁家的门,门打开,我见到年纪比我大的老人,个子不高,但身体尚好,他便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麦丁。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他有点愕然。我进屋坐下后,连忙自我介绍,说是看到《北京青年报》,特别来拜访的。他明白了我的身份,便说他这次在中央电视台举办音乐会,欢迎大公司利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现场实播的机会做广告。
  麦厂对我说:“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已经同意作为音乐会主办单位之一,将在设备费和播出等方面,给以支持。我希望有一个大公司包这次音乐会的广告。”
  麦丁说到这儿停一下,语气特别有力地向我强调说:“我麦了不搞个人捐款。”
  我说:“我的公司还不够大公司的规模,我想以我个人的名义赞助。既然老先生不接受个人捐款,那么,我今天则作为你的一名听众,从精神上,对老先生的音乐会表示支持,带来的这盆常青树,里面有我这名听众的情意。”
  这是我同麦丁头一次见面的情景。第二次见面是隔了几天之后,我拿着我写的迎接香港回归的歌词,请麦丁先生谱曲。歌词的题目叫做《亿万人把亿万支鲜花高高举起》。我写的这首歌词,内容是三段,加上前后两段过门,共计为五段。
  麦丁老先生看完我的歌词后,提出要改一字;要将歌词中的“满清皇帝不中用,送给外国一块地”,改为“清朝皇帝不中用,送给外国一块地。”
  麦丁老先生向我说:“‘满’宁是满族人民的名称,不能将清朝的封建皇朝,加一个‘满’字。”
  我理解麦丁老先生的意见,他是尊重满族人民。但清朝皇帝不中用,在一百多年前,将香港送给了英国,是历史事实,在我写的歌词里,不能不讲到这个历史事实。1841年1月2日,飘扬着英国米字旗的英国战舰,在舰长拜尔秋的率领下,耀武扬威地开进了我国的香港岛,这是英国侵占香港的第一大。1月26日,侵略者举行鸣枪放炮的占领仪式,在举起香摈,对万里之外的女王狂祝一通健康之后,海军司令对着山峰上高悬的米字英国旗,傲慢地宣称:香港将变成由英国永远统治的自由港。
  香港被占的消息,传回英国白金汉宫时,英国统治者为此弹冠相庆,女工维多利亚和她的丈夫,甚至想把女儿命名为“香港公主”。当时的“香港”一词,区域范围与今天的概念不一样。现在通称的香港,实际上包括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部分。而19世纪硼年代所说的香港,仅指香港本岛,其余部分是以后一步步侵占去的。
  《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8月四日。南京条约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签订的呢?说来真是辛酸,是在英国侵略军兵临南京城下签订的,真正可以称为“城下之盟”。所谓“城下之盟”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的记载:“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1842年8月4日,英军舰队抵达南京江面,而此时这座“龙盘虎踞”之城,却几乎没有设防。侵略军发出最后通牒,假如在天亮之前,没有答复他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要求,便开炮攻城。
  当时英方最高官员为璞鼎查,中方最高官员为耆英。在8月26日,中英双方代表,在桌蒙紫绣、地铺红毡的谈判室内,首先英方将汉文《南京条约》稿,朗读一遍,而后交与耆英等传阅。耆英全部接受条款,他仅仅提出一个有关天朝颜面的文字问题:战费,赎城等字,俱属不雅,须另换字样。英方予以拒绝,猖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道光皇帝接到《南京条约》正式文本的那一天,一夜未眠。他独自一人,侧背着两手,在殿阶上踱来踱去。夜凉如水,紫禁城里寂静无声。他忽而低声自语,忽而仰天长叹。回顾登基20多年的所作所为,自信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却不料闹出个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来!如何不痛心?眼下被洋人逼得订立城下之盟,叫人怎生忍受?丢失祖宗土地是大事,自己将有何脸去见列祖列宗?思前想后只能怪自己不中用!
  我之所以要道出痛失香港的这段历史,是为证明我的歌词“清朝皇帝不中用,送给外国一块地”是历史事实,也是想人们在迎接香港回归唱这首歌时,知道香港是怎样被英国人侵占去的。
  我拜访麦丁老先生时,距1997年7月:日,仅有三百多天,我曾经带着龙吟、陆金牛,在天安门右侧香港回归倒计时的前面,照了合影。另外,我一人照了几种姿态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我两手叉着腰照的。我的心里是在向那些侵略我们中国的人说:我们中国人的子子孙孙,代代有英雄,你们休想长期欺侮我们中国。日本侵略者侵占我们8年,在1945年不是丢下军人的孤儿寡妇,滚出中国了吗?英国侵略者侵占我们香港100多年,明年——1997年7月1日,不是要降下“米”字旗,离开香港吗?中国人是不可能被欺侮的,中国的土地是不可能被侵占的,我们中国人不可屈。我作为中国人之一,在倒计时面前,双手就是要叉着腰,昂着头照相。嘿嘿!
  麦丁正在为筹办音乐会而忙碌,此时,哪里有心思来为我这酋迎接香港回归的歌词谱曲呢?我深深理解他当时的心境,我便告辞,不打扰他在殚精竭虑思考举办音乐会的事!
  将我写的歌词录在这里,表达我对香港回归的深情:

       亿万人把亿万支鲜花高高举起
    我们真高兴,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我们的香港回
  归了,亿万人把亿万支鲜花高高举起。
    清朝皇帝不中用,送给外国一块地,子孙谈了很多
  年,代代受了很多气。我们的香港回归了,亿万人把亿
  万支鲜花高高举起。
    中国人民力量大,收回了这块地,男女老少心激
  动,这一回扬眉吐了气。我们的香港回归了,亿万人把
  亿万支鲜花高高举起。
    中国人民有办法,建设香港更美丽,万国资金进香
  港,香港繁荣无数倍。我们的香港回归了,亿万人把亿
  万支鲜花高高举起。
    我们真高兴,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我们的香港回
  归了,亿万人把亿万支鲜花高高举起。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