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哈尔滨作为一座城市,不管它年轻也好,年老也好。它总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夜生活。 夜生活,自然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夜生活在某种观念的观照之下,它可能更重要、更自由、更放松、更丰富多采、更富有魅力,因此也更吸引人。 说句笑话,工作一天了,认真也好,不那么认真也好,热爱那份工作也好,不那么热爱也好,在供职单位别扭与不甘也好,或者不那么别扭与不甘也好,总算干完一天的工作了,再也用不着那么严肃,那么深沉,那么一本正经,那么装傻,或者那么阿谀奉承了。说句过分的话,工作的本身也是一个王国,它有自己的规则、法律、尊卑、荣辱,等等,等等。总之,有自己运行的轨迹。在这个王国里,等级森严,程序有条不紊——绝对是不会允许有碍这个王国建设的任何自由发生的——这是别一种“统治”。你的统治者,就是你的领导,你的上司,高于你职位的任何一个人,他们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有相当一些人十分沉迷于这种权力的显示与炫耀。这一切,都有可能对你的个性、爱好、思索,甚至文化修养构成一种压迫。因此,当你从这种“压迫”中走出来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自由了,解放了——那心情该是何等畅快呵。 因此,魅力无穷的夜生活,也就应运而生了。 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夜生活,坦率地说,有点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这可能是该城的人们对夜生活有些要求过高,或者过多、过杂,抑或太任性,太随意,太不像话了。对此,市政府和有关的群团组织(包括文化生活服务部门),总想规范本城人们的夜生活行为,也作过不懈的努力,但收效不大。 中、青年人的夜生活 哈尔滨市青年人的夜生活,大致体现在“聚、泄、狂”这三个字上 哈尔滨的年轻人,也像全国甚至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的年轻人—样,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寂寞。甚至可以说,青年人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热闹”的亢奋的制造者和最积极的参与者。他们为了过好自己的夜生活,早在下班之前,就彼此联系好了,或者去舞厅跳舞(跳那种狂暴的舞,或者慢悠悠的贴面舞),在一起肆无忌惮地大笑,喝可口可乐,吃冰点,抽各种牌子的香烟。 不过,参加这种舞会的年轻人并不是很多很多,而更多的是那些中年人(因为这种舞会的票价都比较低廉,工薪阶层的中年人完全可以承受得起),他们或者是夫妻,或者是寡妇与鳏夫,或者是秘密情人,或者是准情人,在这里见一见,彼此显得很优雅,很绅士,很淑女,再加上舞厅演奏的舞曲中还有一些旧曲子,像《四季歌》、《夏夜圆舞曲》、《步步高》、《山楂树》、《鸽子》、《芦生恋歌》等等。听起来让人回忆(有人说回忆是一种丧失),让人感到亲切(有人说亲切是一种脆弱),让人感到怅惘(有人说怅惘是一种不自信),让人感到甜蜜(有人说甜蜜是一种自渎)。是这样的,歌曲与舞曲常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让中年人走进已逝年华的一把钥匙,凭着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记忆之门。重履青春之路,重温少年之梦——这该是何等惬意的事啊。 在舞曲中,忘却与记忆共舞,羞涩与理性同欢,青春与白发交融,个中的滋滋味味,怎一个“酸”字了得。一曲终了,坐下来,喘喘气儿,说些高雅的话,再配以礼貌的手势,有分寸的眼神和价格适中的小食品之类,一切就齐了。不再感慨,不再怨恨,不再焦灼,不再委屈,生活中的一切重负,在此刻都云消雾散了。啊,这真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呐…… 不过,还有一些中年人,则利用这一段时光,下下棋,浇浇花,看看书,或者去松花江钓夜鱼。他们对生活处理得很幽静,是一种享受。 年轻人的夜生活与中老年人则大大不同,他们多数喜欢去唱卡拉OK,去KTV包房,去咖啡屋。 卡拉OK是青年人把自己换化为世界大牌明星的最好场所。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嚎唱,尽情地痛苦,尽情地失恋,尽情地离别与相逢,尽情地苦闷与流泪,尽情地浪漫与流浪,还可以在歌声中尽情地配以武术与柔术。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忸怩做态,将梦想中的一切变为“真实”。青年人彼此都是很捧场的,“说也说不清楚”,就是一种理解,就是掌声,就是喝彩声,就是多如牛毛的鲜花。 ——卡拉OK,在全国,在全世界的年轻人中都很盛行,哈尔滨也不例外。 不过,哈尔滨年轻人卡拉OK,与其他城市的年轻人卡拉OK略有一点不同。哈尔滨的青年人唱卡拉OK,特别喜欢唱一些前苏联的歌曲,并且唱得都很地道,很庄重,很动情。似乎哈尔滨的青年人对前苏联的歌曲很迷恋(这恐怕和这座洋气的城市本身有关,也跟早年回国的那些俄国侨民有关)。欣赏者也很多。 去参加卡拉OK过夜生活的青年人,可以彼此相识,也可以彼此并不相识。青春的本身就是通行证。是“我们都年轻”使他们相聚在一起的。在这里,他们除了做一些歌星、舞星、影星或者时装模特的梦之外,也彼此倾吐衷肠,谈理想、谈金钱。谈出国、谈欺骗与被骗、谈气派、谈勇敢、谈满不在乎,甚至也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样赫亮的大话题。 消费型的夜生活 在哈尔滨的夜生活里,还有一伙人是属于“消费生命”型的。 这些人都老大不小了,也可能不太老,可也都四十五六岁了。这些年闯荡江湖,铤而走险,几经沉浮,手头有钱了。有钱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花吗。于是,他们进高级酒楼,进高级的KTV包房,享受高级的生活。并同在这里“工作”的“职业女性”搞在一起,吃全城最好的、最贵的、最奇的、最绝的食品,喝全国、全世界最昂贵的酒水,抽世界最高级的烟卷。当然,也在一起侃点什么,间或也装装深沉,装装文明,装装幼稚,装装同志。但几杯酒下肚,真实面目全露了出来,一切都没了章法,没了控制,也没了文明,一切都乱套了…… 这些人大多是这座城市里的一些款爷、总经理、总裁、大流氓或者大骗子。他们到大酒家或者KTV包房来,都有自己的专车,或者是“奔驰”,或者是“丰田”,或者是“奥迪”,最次的也有“夏利”。便是没有专车的,也有自己常年包租的“的士”。他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个大哥大,都有长城卡、牡丹卡、龙卡等等。他们在这里纸醉金迷,挥金如土。KTV包房里当然也有卡拉OK机,他们也经常唱一唱,嚎一嚎。然而他们的唱与嚎,不过是一个玩,并不是崇拜什么明星、舞星之类。他们崇拜的,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就是一个字:钱。 他们这一类人的夜生活,是哈尔滨夜生活中消费最多的一族。一夜一两千、三千五千、一万元,是普通的寻常小事。 麻将之夜 做为哈尔滨夜生活组成部分之一,麻将,也颇受一些哈尔滨人的欢迎。 打麻将的人,一般并不追求环境的高雅舒适,有个能玩的地方就行。几个亲朋好友,或者赌友,吃过晚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招即来。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东、西、南、北坐定,三六九毛讲清,是清一色,还是清对对,是八圈,还是十六圈,都一一事先讲好。这时,茶也沏好了,烟也准备好了,轻音乐也放上了,抛色子调庄吧。 这种事,在哈尔滨城的夜生活中占很大比例,而且都多多少少下点注,数目都比较小,伤不了筋,也动不了骨(当然有伤筋动骨的——不过,那不是夜生活,而是货真价实的赌博)。麻将本身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这种游戏让人玩得有滋有味,有喜有忧,有惊有险,有怒有怨,有板有眼,高手还可以享受高手的尊严与智慧的快感——岂不美哉。 老实的夜生活 哈尔滨还有一种老实、经济的夜生活。 一家人吃过晚饭,什么事也没有了,与邻居之间从来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恐怕这种古代生活景观的重现,与现代化封闭式的高层建筑有关吧。一家一户,关上门就是一个小世界。大多是互不往来的。还有人称这种状态为病态,叫“城市病”)。那么,下了班以后那么长的空闲时间干什么呢?三个字:看电视。什么内容都看,一直到电视台“再见”拉倒。像广告、新闻、文艺节目、电视剧——尤其是电视剧,几乎成了哈尔滨那些足不出户,在家里过夜生活的人们的精神支柱。看古代的,也看现代的,看国产的,也看外国的,看优秀的,也看低劣的。全看!说心里话,这样的看客对电视剧并不挑剔,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好坏的争论,与己无关,是那些吃评论饭人的事,他们才不管这种扯淡的事呢。电视剧在他们看来,就像餐巾纸,属于一次性消费的东西,大可不必认真。总之,有热闹就行。 另外,当代相当多的电视剧,给电视剧的消费者提供了绮丽多姿的精神新天地。这种剧,将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一些事,像爱情,像凶杀,像顶撞上级,像光明磊落的正义行为,像荒唐与荒诞等等,都让他们在电视剧里得到了满足,得到了体验。而且电视剧一般都事先替他们想到了这一层,十分愿意满足广大电视剧消费者自我精神与形象的再塑欲望。 这种常年以看电视剧为主的夜生活,致使一些人从电视剧中走不出来了,他们把电视剧里的一切,误当成了现实生活,那些剧中的人物也成了现实中的人物了,并对他们产生着影响,像说话的神态,像举止,怎样娇嗔,怎样扑哧一笑,怎样咳嗽,怎样愤怒,等等,都电视剧化了…… ——夜生活真是一个变幻莫测的魔方呵。 老年人的夜生活 哈尔滨老年人的夜生活,最为积极的就是聚在江边、公园、街头广场,扭大秧歌,跳十六步,或者三十二步。而且,这些老年人在参加这些活动之前,都认真地把自己打扮一番,像走亲戚一样。他们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选出舞头,组成乐队,推出教练,在一起活动活动,玩一玩。人都老了,再让他们发挥余热,也有点勉为其难了。他们几乎天天晚上都出来活动,甚至风雨不误,风雪不误,旁观者看着,总觉得那里有一点点别样的味道。 当然,哈尔滨这座城市毕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可以说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在这座城市的夜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仁人志士、大用之才,利用这一段时间,读书,钻研,创作,设计,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社会科学或者自然科学的难关……他们是这座城市的脊梁。 夜生活,更能显示一座城市的个性,一座城市的繁荣状态,文明程度。现在实行双休日,这座城市当中的中老年人对此有些茫然,有点儿不知所措。但这不要紧,这一切,不久就会被这座城市的年轻人和有心人给您安排满满的,也一定会让您在夜生活中得到某种新的满足。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