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十六回:青鸟殷勤为探看


  佛教有显、密宗之分,显宗是释迦牟佛所说的各种经典,主张弘法悟道;密宗则是毗卢遮那佛所传的秘法,以真言密咒修持。
  佛教源起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释迦牟尼佛本为王子,因见人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遂出家探索人生真理,后于菩提树下悟道,开始为众生说法。
  在释迦牟尼说法之时,并无显宗及密宗之分。当时的印度,婆罗门教的势力极大,他们重视人出生的阶级,以咒术密法控制信徒。释迦牟尼佛认为这种方法是邪门外道,严格禁止门徒使用。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佛教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婆罗门教也吸收了佛教教义,形成了印度教。而很多印度教、婆罗门教教徒,也加入了佛教徒的行列。
  以当时印度人民的文化水准而言,对释迦牟尼佛深奥的大乘精义,确是很难接受。但是小乘佛法——但求自我的福德功果,却深入人心,小乘又渐渐吸收了婆罗门教的咒术密法,以满足大众的通俗趣味,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好奇。由于这种做法与释迦牟尼的初意不符,在《长阿含经》中,曾明白宣示,反对邪魔外道的神通法术。
  为自圆其说,那些将婆罗门咒语纳入佛教的人士,遂提出释迦牟尼是应身佛,另有法身佛毗卢遮那以密咒真言传道,人修持后“即身成佛”的理论。此派人士自称密宗,以别于尊崇释迦牟尼佛的显宗。在公元七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大盛,密宗成为主流。
  密宗的主要经典是《大日经》,主张即事而真,即身成佛。另有《金刚顶经》详述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指出人之淫、怒、痴、狂等,都是达到真实的“方便法门”。他们主张“乐空双运”,主张放纵肉欲,借贪染供养以悟道。《金刚顶经》即言:“奇哉自性净,随染欲自然,离欲清净故,以染而调伏。”
  有了肉欲的贪染,就有物质的需求,于是佛教与外道合流了。到了公元十一世纪,在波罗王朝末期,信奉伊斯兰教的军队大举入侵,直斥佛教的荒谬。他们毁僧灭寺,佛教徒也纷纷改信伊斯兰教或印度教,至十二世纪末,佛教便在印度绝迹了。
  早在公元四七○年,显宗的第二十八代传人菩提达摩尊者,因见印度时机未到,便渡海来到中国,教外别传,创立了最高乘禅宗。
  几千年来,佛教宗派争论不已,将释迦牟尼佛的思想肆意扭曲。即令传到了中国,由于传入时间先后有别,翻译的经典各异,教义也有极大的分别。
  释迦牟尼是个智者,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看出人生与宇宙本体的“主观”及“客观”二元真实性。他认为,主观、客观二元不可分离,分之为“空”,合之为“涅盘”。人只有在认识到主观人生的“空乏”,能“觉”,然后“悟”及宇宙本体的客观真实时,人始得以进入涅盘,而回归宇宙本体,是为“成佛”。
  问题是当科学也处在萌芽的阶段,连科学家本身都还是一群迷途的羔羊,更遑论普罗大众。没有科学的证据,是主观也好,客观也罢,人人各见一观,各执一词,公公婆婆都有道理。
  人本是一片空白的光盘,全靠感官与外界接触,把刺激讯息保存下来,称为“我”。换个角度说,在无限的空间、时间中,有一个排列组合的变化,因果相循地连续作用下去。每当录入及读取光盘数据之际,读写头上霎时的感觉,就是“我”。
  “我”只是那种感觉,人却以为那种感觉是“我”。人一旦进入这种“我”的循环中,就成为光盘系统的一种机能,也就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释迦牟尼看到了这一点,也知道了全部时间、空间的排列组合,用今日的术语来说,就是主观与客观。释迦牟尼更了解当主观个体把客观真实隔绝在“我心”之外时,就会有痛苦烦恼。所以,他提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屏障既去,人与客观即融合为一,是谓成佛。
  不幸的是,人能用语言文字沟通,就把沟通视为理所当然。往往开口就说,认定别人一定会懂;张耳就听,以为自己认定的一定是真。实际上,语言文字只是智能的载具,“懂”则是智能所结的果实。人在未得智能、没有完全了解及掌握载具之前,根本不可能“懂”,充其量是一知半解而已。
  人人都有智能,那是因为大自然花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把智能的结构一点一滴地设计在人体中。这个结构有如正三角形的金字塔,顶角的能量最大,而该能量就建立在其下各层的位能之上。智能是一个整体,顶角所聚集的能量,是金字塔全部位能的总和。如果塔身的位能分散,智能即相对地降低。
  在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他力求将所悟及的智能精义,用大家还未能充分掌握的语言阐述,结果信众茫然了。为了接引那些时机尚未成熟的众生,释迦牟尼便采用了一些“方便法门”,先使之觉,是为“小乘”。意指一种能量较小,但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顺手的交通工具,可以为一般人接受者。
  大约不到十年的时间,当信众水准提高后,释迦牟尼就开始讲授“大乘”,以接引能量较高的众生。其中专讲智能,亦即梵文的“般若”一事,竟达二十二年之久。尽管如此,释迦牟尼不愧为人间智能最高者,在大乘之上,还保留了一个“最高乘”,以之为金字塔的顶尖,这不论从人类社会或智能结构上看,都恰如其分。
  众生虽多在金字塔底,亦属智能的一部分,佛教也就形成了这种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的各种宗派。
  密宗是在公元八世纪,唐朝时传入中国的,基于国情不同,密宗不谈“乐空双运”,改名真言宗。其实,因地利之便,密宗早在五世纪就先传入西藏,但却未能普及。直到唐朝文成公主与西藏松赞干布联姻,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佛法由是大兴。松赞干布去世后,西藏内乱,印度密宗大师莲华生受邀入藏“调伏群魔”,他以密教为主,加上一些显教成分,以及本土本教等,奠定了藏密的地位。
  西藏密宗又分三派,历史最久远的为宁玛派,因其喇嘛头戴红帽,故俗称红教或红帽教。该派的教法共有九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称“共三乘”,尊“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旨;另有作密、行密及瑜伽密合称“外三乘”,为“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另有大瑜伽密、无比瑜伽密、无上瑜伽密,称“内三乘”,则是“法身佛普贤”所说。
  其次为噶举派,俗称白教,头戴白帽,苦修为其特色。势力较大的则是格鲁派,僧侣多戴黄帽,俗称黄教,是宗喀巴改革西藏各教派时所创立的。其教义严谨,修行人崇尚苦行,禁止娶妻。宗教首领采取活佛转世相承制,由达赖、班禅领导,分别驻锡在拉萨布达拉宫及扎什伦布寺。
  十二世纪时,西藏黄教势力大兴,红教便外流传入四川藏区,在甘孜藏族的白玉县,建了噶陀寺,及后迅速发展,最盛时拥有信徒百余万人。在二十世纪末期,有一喇嘛洛桑巴,因受汉传佛教影响,配合时代的认知,决定回归显宗。同时彻底改革密宗的“内、外瑜伽密”,摒除“双修”理论。但因藏人教育程度不高,反对势力庞大。后于二○一○年对外宣称,火星即为极乐世界,拟率全教信众移民,再度引起轩然大波。
  二○二○年,火星移民计划成熟,洛桑巴率信徒十万,来此开垦,兴建金顶寺。三十年的筚路蓝缕,红教在火星不仅奠定了不朽的基业,而且与计算机当局水乳相融。这次趁着纪念盛会之便,洛桑巴有意向全世界弘扬佛法。
  当初红教提议移民火星之时,几乎成为全世界的笑柄,而今红教成功的典范,却又成了众矢之的。洛桑巴非常清楚当前的困境,然而他又是矢在弦上,不发不行。
  火星三十周年庆大会的主持人,是熔炉城人类议会的议长赵维森博士,唯因该议会非执行机构,没有实权。而要举办一个如此盛大的庆祝会,必须具备相当的人力与物力。计算机虽能提供各种服务,但是要办得有声有色,却必须动员相当数量且有组织的人员。
  洛桑巴教主知道赵博士力有未逮,大会很可能流于形式,便主动出面。他建议借着庆祝会,一方面为火星祈福,一方面为佛教弘法。此事一举数得,地球的人类议会自是乐观其成,计算机当局也同意倾力襄助。
  这次应邀前来的地球贵宾,除了人类议会议长的代表史德尔迈博士外,还有议员三人随行。另外,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各自治区,亦各有代表。
  火星各个移民城,如美国、苏俄、日本区、欧洲区、印度区等代表,也共襄盛举。
  莅临盛会的宗教人士更是多不胜数,有天主教梵蒂冈及各教区的代表,基督教的侵信会、长老会及布道会等,摩门教,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派、什叶派,佛教世界联盟、佛教各宗,印度教,拜火教,真理教,一贯教,道教,巫教等各教代表。
  此外,尚有各地慕名而来的观光客等,全部约有千余人与会。在这些人当中,也包括了人类自觉会的天秤座、巨蟹座、天蝎座三位长老、席克人以及各种立场暧昧之人,鱼龙混杂,各有居心。
  从地球来的传播媒体也为数惊人,他们多半早在一个月前,就来到火星,大肆报导火星上各种风土人情。在会场上,光是新闻采访人员就有八百多位。他们都备有双向式的录放影设备,在场中各处穿梭来回,争取最佳镜头。
  另外还有数十位专业的导播及影音技师,这里有二十间导播室,他们各据一室,室内有一个超大屏幕,分割成七百六十八个小屏幕。他们分别为各大通讯社,或者独立作业的机构提供新闻,属下的采访人员把影像声音传送到这里,经过剪辑,再由发射台传送到地球以及其它星球。
  大会共有三天,第一天上午为庆祝大会,由九时到十二时。仪式完毕后,中午是筵开千桌的供佛法会,下午则开放金顶寺供各界参观,当晚在寺外德格林卡有烟火晚会。第二天安排各代表游览熔炉城各名胜奇景,第三天则是参观火星其它移民基地。
  仅在熔炉城中,就已动员各型飞云梭两百余架,接待喇嘛八百人,义务招待五百人。第三日赴火星各地参观,还要动员火星梭,将数千名宾客,及时送到相隔几达千里的各个移民区。到达各移民城后,其接待事宜,则由各城分别负责。

         ※        ※         ※

  会场设在金顶寺南赡部州之大雄宝殿前,殿前是一个青草铺地的广场,可容千余人。东、西及南三侧,正面各配置了一列二十多张、前后十数行鹅绒的套椅。顶上架着多层蝉翼般的天篷,篷下悬着由各种颜色酥油雕制的灯花,色彩鲜艳,形式古雅。正北面为主台,仅设三十三个座位,显然是主席与贵宾席。
  会场周围插有各色经幡,随风飘舞。这些经幡的特色,在于其上有信徒们手抄各种文字的金刚经文。其中文形各异,有的庄严殊胜,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如龙走云飞,有的又似清风明月,把整个会场点缀得有声有色、气象非凡。
  场中有红衣喇嘛百余人,穿梭来往,井然有序。每当有嘉宾到临,知宾的喇嘛先奉上哈达,配以鲜花,再敬呈一杯香醇浓郁的特制奶茶。然后再由专人,陪送入座。
  主台坐北朝南,左侧东座设为外教宾客座;西座为友教及“熔炉城”宾客座;南座多为各界媒体,以及观光客席位。
  在主座前,左右各有一个高达丈余的屏幕,是供现场来宾观看,发言人都会出现在这个屏幕上。
  在大门外,百余级的汉白玉石阶两侧,飘拂着满山满谷的幡帜。大门前有两排乐僧,后排是各式锣鼓铙钹磬铃,前排为数十支长短参差的喇叭,其中还有一支五公尺长,架在地上的“罗格当”(大喇叭)。清越之音,宛似天垂璎珞,摇曳铿锵。而低沉之声,则如大地风移,在山谷中震荡徘徊。
  半空中飞云梭络绎不绝,有如龙跃云津,蜿蜒天际,蔚为奇观。飞云梭降落后,宾客即踏着铺就的红地毯,直达会场。
  此山有三百公尺高,但至半山坡度渐缓,特辟为住宅区,由此绵延向东,约有数万户人家,概属教徒所居。由半山牌楼开始,到达金顶寺之山门,有石阶两百余级,可拾级蹬阶而上。石阶旁还架有一条流水式的输送道,供体力不足之信徒乘用。
  九时一到,寺里钟声响起,待十二响清越洪亮的钟声方歇,笙鼓立时齐鸣,七彩烟花漫天飞舞。
  就在此时,辰、巳、午、未、申五殿殿门洞开,五队红衣喇嘛,每队两排,每排十二人,序列而出。喇嘛各持法器,貌相庄严,低首垂目,口诵佛号,缓缓自各殿向会场行来。所经之处,上空飞落雪白鲜花,道旁生出朵朵红莲,莲萼之上,青烟袅袅。
  一时梵唱大起,檀香飘闻,信众无不伏地膜拜,口诵佛号。喇嘛走到会场四周,围成一圈,地上又生出青莲,喇嘛一一趺坐。
  各喇嘛坐定后,火星移民三十周年庆祝及祈福弘法大会正式开始。无法避免的,是一些繁琐的例行公式。待主持者赵维森博士致开幕词后,来自地球的人类议会议长代表史德尔迈博士,及各界贵宾代表,一一致词完毕,大会已过了一个小时。
  然后是祈福法会,由第一尊者玛尔巴主持,三百余喇嘛僧众赞礼,鲜花雅乐,唪经礼佛,仪式极其庄严隆重。
  到了十一时,教主洛桑巴登台,捻香端坐蒲团之上,口诵佛号,说:“阿弥陀佛,众善知识,贫僧洛桑巴,谨奉我佛《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菩提自性,直了成佛。今日有此殊缘,愿与众善知识同沐佛恩。”
  洛桑巴教主开示完毕,在梵唱声中,九大护法袒肩露臂,起身越座而出,列队缓步至台前,先向众贵宾行礼,再向洛桑巴教主行礼,然后并排列坐在台前。
  在西席一位身材高大的喇嘛,首先发难:“上师本属密宗,今公开弃密从显,此举不异欺师灭祖!”
  教主合十说:“阿弥陀佛!老衲仅知我佛之教,不知欺何师、灭何祖?”
  这句话本是无需解释的老话头,佛教源起于释迦牟尼佛,遵奉其教诲自是不二法门。至于历代宗祖思想的变革,导致了各宗各派的分歧,早就令佛门弟子无所适从。教主此答甚妙,若要说到欺师灭祖,自当去责问那些背离释迦牟尼原旨的倡议者。
  那喇嘛知道洛桑巴有备而来,便不再采取迂回路径。
  “上师当知我密宗系承自‘大日如来’。”
  “阿弥陀佛,大日如来是法身佛,恕老衲修持不精,连我佛之应身尚未得见,不敢妄言法身。”
  严格说来,法身佛才是佛的本尊,然人在未成佛前,只能透过应身佛的教诲,以达到晋升佛体的境界。然而人性急功近利,贪图快捷方式,便宣称以秘奥大法,便可即身成佛。洛桑巴不做答辩,仅言修行须脚踏实地,不作妄想,其实就是最佳的脚注。
  这话说得一针见血,那个发问的喇嘛也自知落入下乘,不再说话。
  时南侧有一出家人,双手合十,起身问道:
  “敢问上师对‘乐空双修’的见解如何?”
  佛教在公元七世纪时,能大行于印度,密教可谓功不可没。由于佛门大开,最初被释迦牟尼佛斥为“外道”的婆罗门教徒,都摇身一变,成为佛教中坚分子。为了迎合广大信徒的需求,各种咒语都被采入经典。晚期“左道密教”更进一步吸收了民间多神信仰的特色,形成“曼荼罗”组织。到了第八世纪,密宗传至东印度,又融入了印度教性力崇拜的形式,以男女双身修法,作为成佛的手段。
  所谓“乐空双修”,是指修行者可以从男女性交中得悟成佛。对愚民而言,这毋宁是天大的好消息。既能享受性欲之“乐”,又可得成佛之“空”,自欺欺人一至于此!这正是密宗素来为正派人士所诟病,又深为邪门外道所乐从的根由。
  “恕老衲寡闻,大藏经三千部,未闻有此一说。”红教教主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轻轻松松的一语带过。那就等于公开宣称,红教已经脱密入显,除经典之外一概不认。
  又有一喇嘛越众而出,跪拜顶礼问道:“请上师裁示,大圆满法修持要义如何?”
  “大圆满法”原是宁玛派最主要的,而且也是特有的修行密法。与噶举派密法的“大手印”同称藏密双宝。大圆满法认为心体原本纯净,修习只为远离尘垢,顺其自然。而大手印则要求修行人专心一志,一心不乱,持之以恒。
  “阿弥陀佛,《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那喇嘛闻言,欢喜顶礼而退。
  这些问答早已惹恼了一位穿白色罩袍的修行人,他以洪亮的嗓音,大声说道:“老和尚之言差矣!金刚乘中依五禅那佛的五种智能: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虽食肉、饮酒、性交,皆可达到菩提性。”
  “阿弥陀佛,老衲仅知明心见性,不知其它。”
  “那么和尚太也孤陋寡闻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洛桑巴高挂免战牌,一任那位修行人咆哮如雷,怎奈声音控制在大会手上。只要激活音障,在上千人的广场中,就算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
  这时在南侧一位身着太空装的中年白种女子,起身说道:“释迦牟尼也崇尚咒术,老和尚,你又有什么说词?”
  “请恕老衲无所闻。”
  “老和尚不能说不知道《杂阿含经》吧!”
  “阿弥陀佛,据老衲所知,经虽为我佛所讲,但书者难免有误。史载小乘经典结集三次,多为口说,连阿难尊者时代,尚亲闻人将《阿含经》中‘不解生灭法’误做‘不解水老鹤’者,何况今日!”
  那女士恨声道:“老和尚,你枉为一教之主,说话不负责任!竟敢出此狂言!”
  “阿弥陀佛,我佛所说经句,凡千万言,若记载者有三两谬误,自是难免。”
  说罢,东侧响起了一片掌声,历久不息。那女士听了,知道再辩下去,也不过是犬兔之争。教主已经表明,经中难免会有谬误,那等于承认有错。这个面子赚得大了,女士环顾左右,昂首挺胸地坐了下来。
  接着,又有一位头戴黄帽的喇嘛,顶礼问道:“嗡嘛呢叭咪吽,这六字真言,教主可相信否?”
  “阿弥陀佛,这六字真言又名观音六字大明神咒,实则为五种‘心’的状态。‘嗡’字代表佛心,指我佛慈悲喜舍之本意;‘嘛呢’代表宝心,指修者应珍摄自重;‘叭咪’代表莲花心,要纯洁不染;‘吽’代表金刚心,是坚持不变。合四种心乃成清净不染之自性,即为羯磨心,共为五心。换言之,持诵此六字真言时,常保此五心,终有能证自性菩提之日。以老衲所知,此非咒语,而是真言。”
  “果如教主所言,那‘六大为体’、‘三密为用’也无意义了?”
  “阿弥陀佛,善知识,佛法本无法,只惜人迷于六贼,不识本来。‘六大为体’乃指‘地、水、风、火、空、识’等宇宙所具之本态。数千年前,科学未萌,即令我佛已知原子分子等粒子结构,亦无由令众生领悟。为方便故,遂概括言之,使修行者知有此六大本体,以免堕于无知。三密系指‘身、口、意’,人之行为源自‘意’,出于‘口’,行其‘身’。修行者须心志专一,使无旁骛,是称‘意密’;口诵真言,使不多舌,即是‘口密’;手结印契,得免恶行,谓之‘身密’。
  “善知识,‘宗’者,室中所示也,‘教’者,使明也,宗教者,使明人生真道。万教是一,万法是一,万神亦为一。佛法本无密、显,亦不分顿、渐,更无所谓出家、在家之别。神佛是一,一非亿万,一念不迷即为佛,亿万法门是谤佛。红教原出密宗,今已返本归元,为示有别,改称红衣教。”
  此时东侧有一黑衣人出现在屏幕上,原来便是天蝎长老,他神情倨傲地说:“不错!万教为一,此一即为我基督教!万神是一,此一即是我主耶和华!万法是一,此一是为圣经!教主既知此理,何必再提倡什么红衣教?”
  此言一出,全场大哗。洛桑巴双手一举,立刻接口道:“施主言之有理,未知施主曾食‘青稞’否?”
  “我的食物很单纯,只有牛奶面包。”
  “施主曾穿袈裟否?”
  “不必,我这袍子很舒适。”
  “施主已自释其理,人之生活环境有异,真神亦各有其表征。若所宗所教者为真理,真理为一,是同,不必介意表征为基督或为佛。若所宗所教者仅为表征,表征由万及亿,既为异,自是争执永无已时……”

         ※        ※         ※

  在迷宫一般的地下窦穴中,黑金刚与千奇等人正仔细地搜索摩尔的踪迹。但因熔浆温度甚高,无法借助仪器,众人找遍了大小裂缝,依然徒劳无功。
  黑金刚急得跳脚,最后不得已,只好通知莎莉向寺方求援。
  莎莉说:“老大,教主正在弘法,正主儿一个都不能来。找不到算了吧,说不定摩尔早走了,找也是白找。”
  “那怎么行!他们就是要在教主弘法的时刻炸山的,目前正是紧要关头,他们是背水一战,怎能不防?”
  “老大!摩尔是什么样儿呀?能不能让我见识见识!”
  黑金刚如梦初醒,敲了一下脑袋说:“我真胡涂!连对方是什么模样都不清楚,在这里瞎找了半天!说不定这滑头混在喇嘛群中,我们也认不出来呀!”
  黑金刚立刻通知计算机,将摩尔·阿希哈的影像显示出来。却听计算机回答说,根本没有这个人的任何数据。
  黑金刚正急得抓耳挠腮,显示屏幕上出现了尊者米拉日巴,他仍旧諯坐在主席台前。只是嘴唇略动,说:“老衲担心众位施主找不到摩尔,现在已经请来帮手,这位施主叫李不俗,和他同来的还有文祥和胡妁两位施主,辛苦各位了。”说完,米拉日巴的影子即行淡去。
  莎莉说:“老大,看见没有,到底还是出家人利害。”
  格瑞达噘着嘴说:“哼!出家人只有这一点利害!”
  说时,文祥等三人已在一喇嘛的护送之下来到。大家先问了好,黑金刚和李不俗一握完手,就笑说:“去年的今天你在何处?”
  李不俗一楞,想了想,说:“对不起,我不记得了。”
  黑金刚又说:“自己人?”
  李不俗忙笑说:“自己人,自己人。”
  黑金刚脸色一变,迅雷不及掩耳的反手一扣,抓住了李不俗的脉门,厉声问道:“你快说!这手语是谁教你的?”
  李不俗痛得大叫,结结巴巴地说:“是……一个叫阿……阿不都拉的人教的!”
  黑金刚说:“他人在哪里?”
  李不俗说:“在地球上。”
  黑金刚说:“他为什么教你?”
  李不俗说:“有一次我们一起喝酒,他说会这种手语占很多便宜!”
  文祥忙打圆场说:“这有什么关系?我也会。”
  黑金刚说:“你不知道,这套手语很复杂,你会的那一种只表示是自己人,你的立场与我们一致。他会的这种层级很高,是情报人员用的,但是他却不能回答暗语,可见是假冒,或者是有人泄漏了机密!最近我们的机密不断流失,正是他这个层级,我不能不详细追究!”
  李不俗忙说:“我只用过几次,可是一点便宜都没有占到!”
  黑金刚放开了李不俗,沉吟半晌,对千奇说:“看来他说的是真话,否则怎敢用这个来耍我?难怪最近问题百出,回去以后要全面检讨,重新设计。”
  千奇说:“先不要讨论这个,还是找摩尔重要。”
  黑金刚交待李不俗道:“以后你不要再用这种手语,免得自找麻烦。”
  经过这一连串打击,李不俗总算体认到,这一切麻烦都起于自己人生目标不确定。东沾沾西惹惹,从来没有定下心来,什么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黑金刚这么一说,他倒是真心认错,诚恳地说:“我知道错了,谢谢你!”
  黑金刚又问他:“你认识摩尔?”
  李不俗点点头。
  黑金刚问:“他是什么样子?”
  李不俗说:“他大概是巴勒斯坦人,皮肤微棕色,眉毛又粗又浓,脸形瘦长,身材和我差不多,比我胖一点。”
  这两天文祥可说是遭遇离奇,尤其是昨天一整天是怎么过的,自己竟然一点都记不起来。刚才被分配在南座,听了半天佛法,一脑子的疑窦,但是在会场上又不便多问。虽然可以用指语问文娃,无奈想问的太多,简直不知道从何说起。
  现在又被请到这个地洞中,身上虽有恒温衣护体,但脸上却被熔浆烤得热不可当。这些抓人的事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便自个儿走到一旁,准备和文娃好好谈谈。
  他走到洞穴的一角,坐了下来。先试探地问文娃:“你能说话吗?”
  “现在可以了。”文娃的回答令文祥精神一振。
  “这几天我真不知道是怎么过的,还是在月球上好。”
  “我也一样。”
  “你也一样?”
  “是的,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有两个我。”
  “怎么回事?难道你也会精神分裂?”
  “我不知道,我是说‘这个我’不知道。”
  “奇怪!是不是佛法听多了?”
  “可能吧,我一直在想,‘我’是谁?后来,我发现有两个我,一个无所不在,海阔天空,好象是宇宙的一部分。另外一个我呢,就在这个山洞里面。”
  “当然哪,在山洞里的你,正在跟我谈话呀!”
  “不是,在山洞中的‘我’很神秘,而跟你谈话的‘我’,是外面那一个。”
  “不对吧!跟我谈话的应该在我手腕上。”
  “不,那个‘我’在前面那个洞窟的半空中。”
  “不可能,你怎么会在那里?”
  “我在虚拟实境里。”
  “哈!总算连计算机都上了虚拟实境的当了。”
  “不!我知道那是虚境,是人被骗了!”
  “好!我不跟你争!至少我听到你的声音就满足了。”
  这时,千奇走到文祥面前,对他说:“你在这里干什么?快来帮忙!”
  “我能帮什么忙?”
  “谁知道?尊者派你来,一定有道理,我们正在捕风捉影!”
  “捕风捉影?”
  “我们在找一个人,名叫摩尔,他能控制计算机!我们知道他在这个洞里,可是找了几个钟头,石头都翻遍了,却不知道他藏在哪里!”
  文祥心中一亮,立刻问文娃说:“文娃,告诉我,洞中的你在哪里?”
  文娃说:“你往前走,我给你带路。”
  文祥便对千奇说:“跟我来,我知道在哪里!”

         ※        ※         ※

  会场上辩论仍烈,只见南座的孔无咎站了起来,说:“老和尚说得好,在下孔无咎,来到宝山,以诗会友。在这里且送上一首韦庄的〈金陵图〉,请老和尚指教。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首诗充满前朝遗老的感叹,系以诗咏画,以景喻情,有吊古忧今的意味。作者韦庄是唐朝遗民,对前朝有很深的怀想。
  诗词最奥妙之处,在于“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个人的立场,而有天南地北的不同境界。孔无咎在这里卖弄,当然有他的目的,但是能有多少效用,那也只有天知地知了。
  “江雨霏霏江草齐”是动态的景,“霏”字是“雨非”组成,指雨雪难分之状。江南由下雪到下雨的时节,已经过了一段时日了,以致江草丛生。用这个动态的风景,可以描述各种截然不同的状况。家国当然是最直接的,人生也在其中,此外,如人的观念、感触等等,只要涉及到变动,而且江草齐生者,都算得上。孔无咎显然是有备而来,他选这首诗,无非是暗讽宗教早已式微了,过去的已然过去,时机不再了。
  “六朝如梦鸟空啼”说得更露骨了,六朝是指在江南建都的吴国、东晋,以及南北朝的宋、齐、梁、陈。这些小国都不成气候,国势弱,国祚短,如同梦境一般地过去了。当然可以说孔无咎在讽刺各教派的盛衰兴亡,但又何尝不是点破人生呢?梦已去,鸟儿还在啼鸣,岂不是一切枉然?
  “无情最是台城柳”,台城,一说是在玄武湖的雨花台处,又称“苑城”。六朝皆在此建都,那时杨柳依依,一片荣景。若以台城柳比喻信徒,其情其义无不建立在各自的利益上。百姓为了生存,有谁记得当年的亡国之君?信仰交替,教义更迭,一切但看势力消长。人人追求自我的福田,有几个不是今日拜倒佛祖前,明天再看基督面?
  “依旧烟笼十里堤”说得最是透澈,千古风流人物,在舞台上扮将做相。看来看去,依旧是一团乌烟瘴气,笼罩在十里长堤之上。宗教又有什么不同呢?换汤不换药,争来争去,完全没有新意。
  这首诗原不难懂,而且有景有画,情意盎然。但是洛桑巴本非汉人,兼以诗文另有领域。一个出家人,就算佛学通玄,也未必有高深的文学造诣。孔无咎此举,表面上是以诗会友,实际上是要将洛桑巴一军。
  在场人士多半是有头有脸的政教人物,对吟诗唱词可说一窍不通。更兼以大部分宗教界人士,多将诗文视为雕虫小技,哪里比得上探索宇宙本体、人生真相重要?更糟糕的是,计算机空有庞大的数据库,一遇到诗词,每每隔靴搔痒,无力可施。
  因此,孔无咎此举,宛如引爆了一颗炸弹。首先是东侧叫好之声不绝,继之则见西侧人人交头接耳,个个愁眉苦脸。
  洛桑巴是一教之主,身负佛教改革重任。对他个人而言,不懂这首诗算不上多大的羞辱。但是,大会经由网络,现场转播到世界各地,众目睽睽之下,如果没有一位教徒挺身而出,那才是佛教界莫大的羞辱。
  就在此时,屏幕上出现一位矮小的中年妇人,她简简单单地说: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念完了她就坐下,既不报姓名,也不说作者。
  这也是一首唐诗,作者为王建,诗名〈新嫁娘〉。
  这首诗以新嫁娘比喻入仕新官,心怀谦逊,素行谨慎,诚惶诚恐的形像,令人不由得要疼惜三分。
  但是引用这首诗厉害的一招,在于最后一句的“先遣小姑尝”。孔无咎所诵的最后一句是“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诗是说,请先尝尝看,告诉我滋味如何?孔无咎用诗来考洛桑巴,这妇人则拿佛理来考孔无咎,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孔无咎当然懂,他也懂一谈到佛理,他就无从卖弄了。但是他一点也不担心,古今疑难的诗词多不胜数,他随口背上一两首,就够大家忙上半天了。
  “不公平!这是文化歧视!”
  立刻就有一个黄面孔,抢着要回答,这时画面立刻分割为二,至于声音,则由观众任意选择。只听有人喊道:“我们反对宗教歧视!”
  立刻就有第三个、第四个来宾由网络中登上屏幕。一时之间,画面不断分割,每个影像都已小到难以分辨。但是来宾热情不减,谁都不肯退出,到最后,个个吠影吠声,影像变成随机数,谁也看不清了。
  接着便有人开始闹场,在高分贝的广播下,当第一个人扯大了嗓门高喊时,第二个人必然嘶叫得更凶。也难怪,人在死命叫嚣中,能得到极大的快感。于是,此起彼落,吶喊嘶叫之声不绝于耳。
  一阵黄色烟雾,突然在东侧宾客席中散出。但见漫雾中人人掩鼻飞奔,那淡黄烟雾扩散得极为快速,顷刻间,一股臭味令人肠翻欲呕。
  这不过是瞬间之事,但见顶篷上祥光一现,便有无数冰绡蝉翼、身着仙衣的天女,站立在若隐若现的白云上端,各人手持一个小小的花篮,手一轻扬,就见满天奇光异彩的鲜花,缓缓飘堕。此时祥光瑞霭,云蒸霞蔚,梵唱隐隐,仙乐飘飘,缕缕淡雅的檀香萦绕环回,众人只觉得心宁神和,那股臭味早消弭于无形。
  由于发生得太快,除了东侧的宾客,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究里,就被天女散花的奇景所慑,无不膜拜呗赞,有人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场中也有不少人,一时还反应不过来,产生了真假不明的尴尬场面。幸而寺方早有防范,很快就有喇嘛将这些游魂,陆续带到一旁治疗。
  不一会,祥云四合,天女渐渐隐翳。未几,风流云散,只留下一片晴空。

         ※        ※         ※

  在山洞中,千奇等一伙人跟在文祥身后,文祥则随文娃的指示前进,众人走到一个高穹广衍的大洞。文娃说:“我就在你的正前方,距离十五公尺,仰角二十度。”
  文祥抬头一望,那里黑忽忽的一片,他向黑金刚重述了文娃的话。
  话未说完,一道火光突然从前面黑暗处向他袭来。众人来不及反应,却见一片金光从文祥的右腕幻起,与那火光一接触,当的一声,一块顽铁掉落地上。
  黑金刚举手疾挥,洞中光明大放,电离网立即把整个洞穴密密封闭。黑金刚又下令:“撤消伪指令!”
  不料计算机并无动作,众人眼巴巴地望着前面,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文娃对文祥说:“两个我意见不同,一个我控制了行为模块,一个我负责思考。该怎么办?听哪一个我的话呢?”
  这时人人屏声敛气,在电离网的笼罩下,洞里除了众人轻微的呼吸声,连孔隙呼呼而过的风声都听不到了。文祥不便再和文娃说话,便改用指语输入:“那一个你算你?”
  文娃说:“奇怪!现在我突然很清楚,另外一个我不是我。”
  文祥继续用指语问:“那是谁?”
  文娃说:“在‘浅层记忆’中,有两个‘我’的数据区,每件事都有相反的意见。但是你改用指语后,她一点也不懂!只剩下一个我了。”
  文祥用指语问:“你能作主吗?”
  文娃说:“可以,她只是控制着行为模块不放,其实,行为模块完全在价值模块的自动管制下。只是她不断地加强骚扰,在分时多路复用主导下,自动系统完全失效!”
  文祥想到一件事,便问文娃:“你专心一意时,自动系统有效吗?”
  文娃说:“专心一事时,优先级最高,分时多路复用就暂时停止了,这时全靠自动系统运作!”
  文祥灵机一动,说:“你能念‘阿弥陀佛’吗?”
  文娃说:“做什么?你要我信佛?”
  文祥问:“你相信我吗?”
  文娃说:“当然!不然我还有谁可以信任?”
  文祥说:“那你就照我的话做!你专心念‘阿弥陀佛’试试看!等我也念了,你再停止。”
  话刚说完,文祥耳中就响起连绵不绝的“阿弥陀佛”。文祥要求黑金刚再度下令,叫计算机撤消伪指令。
  这次显然有效,伪指令撤消后,摩尔果然坐在前面一块有如龙首腾空的巨石上,正忙着操作键盘。
  黑金刚一见,大喝一声,举起金刚杵,就向摩尔挥去。
  摩尔发现计算机已不受他控制,又见黑金刚击来,忙不迭跳下巨石。这时人人奋勇,转眼便将他团团围住,摩尔见大势已去,这才俯首就擒。
  文祥见摩尔被擒,才对文娃说声:“阿弥陀佛!”总算耳根清静下来了。
  摩尔傲然地问:“你们是怎样找到我的?”
  千奇指指文祥说:“你问他吧!”
  摩尔根本不看文祥,只望着前方,说:“不是和尚也念经!你老实说,你是怎么控制计算机的?”
  文祥说:“我只是有点好奇,看看计算机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也能专心?”
  摩尔冷笑道:“能吗?”
  文祥说:“看来是可以,原先你侵入了计算机的意识,计算机有了两个自我,产生了对立矛盾。我假设她和人一样,只要一个‘我’能专心念‘阿弥陀佛’,另一个‘我’就起不了作用,结果你就被赶出来了。”
  摩尔一听,不由得火冒三丈:“就凭这个?我几十年的苦功,居然敌不过‘阿弥陀佛’四个字?”
  文祥摇头说:“不是因为‘阿弥陀佛’四个字,协巴多杰尊者曾告诉我,多念‘阿弥陀佛’可以使心志专一。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尊者说得不错,其实,只要能专心,就是念‘摩尔’两个字也可以。”
  摩尔喝道:“既然如此,阿弥陀佛已经不在了,看我摩尔的吧!”说罢,他突然抬起左脚,脚后跟用力往地上一蹬。顿时洞顶光明如轰霞流电,接着一声雷起,地震洞摇,山石群飞……

         ※        ※         ※

  会场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阿弥陀佛!”洛桑巴又出现在屏幕上,他正要开口,忽然“轰隆”一声,大地怒撼,主台正前方的一片空地突然陷落,骤然上喷的火红岩浆,正四下迸溅。一时间火光熊熊,烈焰腾空,形形色色的彩丝,疾如闪电般东突西窜。会场上一片惊叫,分不清所见是真是假!
  这时,九位尊者口宣佛号,各结手印,同时立起,座下红莲突然暴长,各兜着一团烟火,宛似九片彩霞,迅即散开。众人一见下有烈火熏蒸,上有莲台飘舞,九位大罗金仙环列空中的奇景,莫不瞠目结舌,不知今夕何夕。
  这时,洛桑巴从容起身,双手一挥,但觉遍地金光,耀目难睁。同时金鼓大作,与地底风雷之声相互交加,令人耳目应接不暇。倏地,金光收处,众尊者已然隐去。眼前是一个满布翠荷红莲的水塘,波色粼粼,清香阵阵……
  众人正自惊疑不定,突然景像又变,皑皑的白雪,雄伟的山峰,深峭的流水,蓊郁的林木,满山的牛羊,阵阵的情歌,正是那西藏高原的好风光。
  曲终人醒,大会宣布:“各位来宾,庆祝大会在此圆满结束,十二殿前的草坪上,备有茶点。敬请各位佳宾,自由享用,稍事休息……”

         ※        ※         ※

  在地洞中,阿孟旺正控制着一道形如网兜的彩幕,将摩尔方才引爆的炸弹全部罩住。黑金刚等人则忙着指挥机器人,极力稳定那些摇摇欲堕的山石。
  突然间,一道柔和的祥光闪过,檀香吹拂,梵声阵阵。教主洛桑巴出现在一座莲台之上,他身后环立着八位护法,个个面带微笑,手结手印。
  此时,一阵轻雾微带凉意,由各个洞窍慢慢拢来。不一刻,洞中景色大变,等到云雾散尽,众人一看,已经在大经堂的顶楼。
  教主合十,对摩尔说:“摩尔施主,事到如今,难道你还不回头?”
  摩尔见教主施展移地大法,摆下这个排场,知道以自己的能力,绝对讨不了乖。话说回来,要他忍下这一口气,毕竟也不是易事。他正在寻思对策,没想到教主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不由得楞了一楞。
  停了一会,发现全场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摩尔只好硬着头皮说:“败军之将不敢言勇,老和尚要怎样处置,就请便罢。”
  教主笑道:“既不曾兵戎相见,又无所谓胜败,施主不必着相。”
  摩尔一时胡涂起来了:“难道我在做梦?”
  “阿弥陀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施主说对了。”
  摩尔摇摇头,说:“不可能是梦,我努力了几十年,费尽心血,如今功亏一篑,这绝对不是梦!”
  “阿弥陀佛,施主几十年的钻研,所为何来?”
  “我不相信计算机的智能比人高!”
  “施主以为智能为何?”
  一般人认为智能就是聪明,摩尔虽然知道这种说法不正确,可是要他定义,却也无能为力,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教主说:“阿弥陀佛,我佛说法数十载,‘般若’即为智能,意指‘解脱诸苦,渡达彼岸’。人若不识人生之苦,则无彼岸可登。计算机若不识众生之苦,亦无彼岸可达。不论是人、是机器、是计算机抑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不识痛苦烦恼者,皆无智能可言。”
  摩尔不服气,说:“我能破解计算机的密码,占据他的意识区,让他失去能力。要谈智能,我才是真有智能的人!”
  “朝露尚有片时光芒,施主此刻见到朝露否?”
  “我不懂你那一套,至少我已经证明,计算机不是超人的神话!”
  “天下本无神话,惟信不信、迷不迷耳。迷者于沙石山川、草木精灵,无一不信,神话于焉而生,美言之为宗教。持疑者自由思维,追根究底,虽不住于迷,于恒河沙数,无一可信,是为科学。实则众生源于无知无识,虽神话亦为求知之始,唯不宜迷。科学系所知之终,需莫大智能,使返归宇宙之本一。或迷或悟,生命过程实即考验之机缘。施主考验计算机,于施主又何尝不然?”
  “考验?考验什么?”
  “阿弥陀佛,此事非词组数语可尽,三十年前,老衲尚未移民火星,一日,不二老人突来造访。他言及人生乃一体验之历程,须度过灾、情、名、利、权、贪六道关口,且须得赞成、反对、有道、无道、群体、个体等六种客观见证,始称圆满。
  “不二老人为其计算机设计此十二种考验,各有一人主其事。为彰显众生平等,又须慎选一平常人,同受考验。
  “计算机之灾关,始自服务人类社会,觉于摩尔施主之破坏。人之灾关,以出生为始,逮能自我认知即为觉。盖人之方生,判断不足,动辄得咎,故谓之灾。众生一错再错,错而不觉,即为愚。不知不觉者,既愚且昧,即为关,合两者即灾关也。
  “老衲曾交与文祥施主佛珠一串,十二粒佛珠象征十二道难关,每过一考验,即有一珠转呈晶莹。俟十一粒率皆澄澈明洁,文施主尚须前来敝寺,彼时若通过最后一关,计算机暨人均将获得无上智能,同登彼岸。”
  摩尔问:“那个平常人是谁?”
  教主洛桑巴说:“阿弥陀佛,众生平等,未必定为某人。”
  摩尔道:“凭什么知道这就是考验呢?”
  教主说:“此乃天数,惟不二老人有言,龙符问世之日,即为考验之始。”
  摩尔问:“什么龙符?”
  教主手一扬,一片圆光中,出现一个“己”形图案,说:“此图腾原象蛇形,汉民族将之设计为图案,以龙符相称。不二老人将此图置于电脑程序一入口区,并告知老衲,龙符出世之日,即十二道考验之期。”
  摩尔大惊失色,呆楞了半晌,吶吶地说:“怎么回事?原来我被利用了!”
  教主点头道:“施主破解不二老程序,必先触及此图,图形最直接,眼见即识。不二老深悉人性,知施主得此图,必以之炫人。故云此图问世之际,即表计算机灾关已启。”
  摩尔说:“可是这幅图是我从计算机里抄出来,然后假冒河图洛书,向外公布的呀!怎么又有人说是从外层空间传回来呢?”
  教主说:“不二老人妙算莫测,恕老衲不知。”
  摩尔又问:“那么,计算机通过灾关了吗?”
  教主说:“不二老以灾关相委,出家人慈悲为怀,今施主已在此地,且当局已明‘我相’。以老衲之鄙见,计算机灾关已竟。”说罢,室内一阵异香扑鼻,文祥腕上的佛珠忽放祥光,众尊者无不合十称善。
  良久,祥光渐渐消散,佛珠也恢复原状。
  文祥再注目一看,十二粒中果然有一粒清澈透明,光莹欲滴。文祥知道教主已肯定了计算机的作为,自己是中间人,自应代计算机致谢。他立刻拜倒在地,说:“感谢教主。”
  “施主请起,切记尚有十一关,任何一关窒碍未通,即是功亏一篑。”
  “尚请教主垂示,此十一关主持者何在?”
  “阿弥陀佛,十一为一,一亦十一,外觅无功,不如求己。”
  --------------
  ◇铁棒喇嘛:藏语为“格古”,乃寺院之执法者,纠察寺僧之行止。因其手执一根铁棒,汉人呼为铁棒喇嘛。按火星红教之“格古”当指第六尊者阿孟旺,此处乃胡妁对该喇嘛之戏称。
  ◇堪布:原为喇嘛教中主持授戒者的称号,后通称寺院或学校之高级行政官。
  ◇仁波切:活佛之译音。
  ◇见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读者若有兴趣,请参阅拙著《易经明道录》第四十九页,时报出版社发行。
  ◇哈达:用棉布或绸缎织成的丝巾,长约半公尺,凡须表示敬意的场合,如生子、求婚、迎亲、吊丧、法会等,都要献哈达。

                (第二集完)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