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章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起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承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转
    为无为,则无不治。        ◆合

◆起-引论,综结章一、章二。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
  注
  客观真实1:人之大脑为一神经网络,此网络与刺激、反应联通之动态效应是为经
  验。而此网络中电流之运作,影响内分泌,通过心脏。由于心脏之律动控制着
  血液循环,在内分泌刺激下,血量及血压瞬间的变化,即形成强烈的感受。
  客观真实2:当某一经验,不断导通于某一网络区段间,于是产生神经电流之压力
    ,人为了减除此压力,遂有行为产生。
  客观真实3:人经验中对利、害关系的认知,皆来自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则来自
    教育、现实、需求,强烈的需求则进而成为人生追求的标的。
  客观真实4:需求分为「生命基础」及「生活基础」两种,生命基础之物质,为人
    生存所必需。虽不可或缺,但所需有限。
  客观真实5:生活基础为生存满足后,残存在网络中的一种经验,如果经常加以刺
  激,其电荷不断累积,形成网络中之电位差,会影响心理及行为。
  客观真实6:凡社会所标榜者,必为人心理上「生活基础」需求之诱因。
  解
  老子认为:若社会上不标榜「贤能」,无利益之既得者,人民就不会产生争权夺利
    之念头;又若不以财富、物产之价值刺激人心,人民不致产生虚荣的欲望,则
    盗心不起;若社会中种种不必要的诱因,都能避免,则人心安矣。
  通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庄子˙胠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又:『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论语˙颜渊》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
  ●《章十二》:『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章十七》:『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释
  人对得、失之认知,基于价值之高低,而价值高低,又与动机强弱成正比。动机本
    源于外在刺激,刺激令人可欲,欲而不可得则心乱。
  价值建立在经验的屡次重复上,个体为争取最高价值,常忽视「贤」之「因」,但
  求得其「名」之「果」。兼以权势、地位不可分享,而物质又占有一定的空间
    ,贵重者必稀。是以不论标榜什么,永远只能满足少数人,而令多数人失望。
  以世事而论,人非生而知之者,上焉者由观察、分析、判断而知真相,次者学习、
  实践得到结果。而绝大多数的人,仅据利、害之经验,趋利、避害而已。任何
  一个社会中,上等人属先知先觉者,千百年始得一。次者属后知后觉,成为时
  代的领袖,一般人民则以当代所标榜的利、害为依归。
  当社会上标榜物质享受时,人人以富为利,贫为害,有能、有权、有机会者,必然
    争先恐后,巧取豪夺,贪得无餍。不甘于贫困、且又无能致富之人,唯有铤而
    走险。若社会上标榜权威,有权即有利,必然人人争权,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
    极。若标榜知识,则人人在求知之余,不免滥用知识,循私图利。即使标榜圣
    贤,亦大谬不然,盖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乃环境及机率使然,绝非奖励号召可
    得者。
  例
  电视、报章杂志上,天天所见所闻的头条、重点新闻都是政治人物、政治消息,尚
    贤的结果,使得人民以为从政是人生唯一正确有意义的道路。于是,商、工、
    农、仕各行各业真正目的,除了赚钱外,就是「而优则政」,人人都不择手段
    ,硬是要争着挤进这道「有己无他」的窄门。
  官场文化本如此,过去做官需仰主子鼻息,现今更要讨好选民。贪婪本为人之本性
    ,政客为了哗众取宠,以物质享受为利基,贵难得之货,笑不娼之贫,今日社
    会之窘状,正为本文之明证。

◆承-承章二之【处事】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
  注
  概念分析:弱志:使勿强出。盖「志」原非自然之需求,必因欲而生。
  客观真实1:人为一生命体,必须生存;人又具有意识,以观察判断生存之条件。
    意识来自经验,在经验中,物质匮乏时,人必需相互依赖,人与人于是能和;
    若物质充裕,人转而依赖物质,视他人为竞争对象。
  客观真实2:时间为意识之动力,在求生存之际,时间消耗于观察判断及行为中,
  能量化为功率。至生存之余,时间能量无从宣泄,作用于人心中,烦恼、无聊
    、猜忌油然而生,苦不堪言。
  客观真实3:人若处于顺境,无生活之忧患,饱暖则思淫乐。由于人生之感受皆为
    比较值,新奇事物有限,盛后为衰,乐化为苦。反之,则是渐入佳境,后境胜
    前境,化苦为乐。
  解
  老子认为:理想之治国方式,应设法让人民虚心谦和;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充足;
  避免刺激人们贪婪之心;并力求其体魄之健康。
  通
  ●《国语˙鲁语》:『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
    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
    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释
  人因受刺激而有动机,有动机始产生行为,若行为未能满足动机、欲望,则不免失
    望。失望时,人必加以衡量。若欲望之强度大于失望之痛若,则必再接再厉,
    至满足为止,此种精神即为「志」。
  志大且强者,必系因其动机强烈。人之志肇始于痛苦,痛苦之极,人始立志减轻之
    。故理想之治,应弱人志,使之免于痛苦。
  设以「利」为乐,以「害」为苦
  则当 【修正经验】>【原始经验】时为乐,反之为苦
  在上者应力求人民生活之俭朴,心智之谦虚。但身体为生命之根本,必须使之衣食
    温饱,筋骨强健无虞。

◆转-导出【无为】之关节
    ┌─────────────────┐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
  注
  概念分析1:无知:无「非必要之知」。
  概念分析2:智者:有能者、役人者。
  客观真实1:人智有高低,欲望有大小。
  客观真实2:人为满足私心,常利用他人以逞志。
  解
  老子认为:每个人认知的能力都有其极限,勿使人得到超过其能力负荷之讯息,以
    免因一知半解,认识不清,以致社会上是非不明。若大众知足无欲,有权有能
    的人,即无法利用各种手段,导之诱之,以逞一己之私欲。
  通
  ●《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章廿八》:『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释
  人无自知之明者,因其能力不足,常以引人注目为得利。是以行为荒诞者有之,危
  言耸听者有之。此举极易受人利用,作为传声筒而不自明。而声传十里,假亦
    成真,社会上之蜚语流言即基于此。
  智者欲利用无智者,必先使其多知多欲,以便充实进而扩大自我的利益。往往假进
    步、繁荣之美名,煽起人的虚荣心,宣传、广告、口号为其证也。而无知者心
    向往之,身体力行,劳碌终生,不过为了面前所悬之画饼而已。
  老子最受人诟病者,即本句『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而本人最推
  崇者,亦正为此句。
  人之行为端视意识型态而定,意识型态之形成,即在于「知」。人所知者,莫非其
  环境中之各种刺激信息,由于刺激之性质复杂,经过主观之诠释过滤后,往往
    只取其片面,作为一己利、害之判断中心。由于社会之结构,系少数领导多数
    ,所谓之「智者」,遂以其自我意识,强使人知之,从而遵之行之。举凡社会
    制度、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无不先有智者片面之「
    知」,然后有从者盲目之「行」。
  识者请深思:古今中外,有真知灼见者,究有几人?其余能辨是非,不为邪见所惑
  者,又有几人?等而次之,能自守原则,不动不移者,尚有多少?再请查之,
  所有历史公案中,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其领头倡议之「智者」为谁?而摇旗吶
  喊之众又是哪些人?其后果若何?
  人智有限,世事变化无穷,人若能守本份,仅关心份内事,则野心家无以施其技!
  正因人之不知强以为知,人云亦云,致一犬吠形而百犬吠声,吠声吠影之余,
    遂沸然而丧失理性。

◆合-结论,主题
    ┌──────────┐
    │为无为,则无不治。 │
    └──────────┘
  注
  概念分析1:为无为,第一个「为」,指行为,第二个指私欲。即不应有私欲而为
  之。第二个「为」字切勿直以行为解,否则窒碍不通。
  概念分析2:治:解决问题。
  客观真实1:人不论贤愚,无不具有私心,愚者之私仅及己,智者有私必凌人。
  客观真实2:今日社会之繁荣,实为在百年之内,燃尽地下数十亿载所累积之煤、
  石油等能源,「功能」交换之余,能量失衡,其后果可知。
  客观真实3:大自然有其一贯之法则,人生而有涯,知不过视穷,觉未能及远。以
  管窥天,以蠡测海,以有限治无限,是寅食卯粮,仅顾眼前,遗害后世。
  解
  老子认为:若为政者顺遂自然法则,便不会产生问题,天下大治。
  通
  ●《南唐书》:元宗戏冯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释
  治者,解决问题之意。无为而为者,顺天道,即符合自然之变化。符合自然,必无
  问题产生,无问题,则大治。
  人常以为人应「有为」,然而人之智力有限,对各种事件之因果关系一知半解,所
  作所为纯为一己主观之利害。事实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而在扰
    人之余,问题滋生,皆因「有所为」而「有为」也。
  从古至今,因人设位,因位成事,因事利己者,比比皆是。因果相循之余,导致今
  日社会之动荡不安,生存环境恶劣不堪,凡此,皆起于「有为」之为也。
  人心之幸福、烦恼,端视环境刺激,社会之祥和、动乱,肇因于人心之倾向。社会
  上崇尚权势,必沦于争;炫耀财物,必终于夺;放纵声色,必及于乱。
  更有甚者,人类受物欲所驱,大肆砍伐森林、制造有害物质、挑起人种仇恨,美其
    名为进步繁荣,实则饮鸩止渴,是治耶?乱耶?
  论
  设:【事物之刺激】引发【动机】及【欲望】
  【动机、欲望】≧0,人必然有所行为,且其值愈大,人之行为愈难休止。
  人之行为不断被【刺激】所支配,结果是「乱」(理由如 释 所言)。
  若:【事物之刺激】=0
     →【动机、欲望】=0
     →【行为】=0
  故为无为,使人不见可欲,则人心不乱。
  人工智能之设计,必须顺遂自然之理,否则势将遗祸无穷。机器本无欲,切不可预
  设其立场,使之有欲。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