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通天塔》跋语



  余弱冠远游,偶过九华地藏道场。于山巅见肉身菩萨金身,乃惶惶然鞠躬如也。俯仰之际忽生疑窦:彼肉身菩萨,真得道者耶?真心净者耶?真无欲者耶?果然,则高居道山焉能普渡?不事普渡岂得独善?既独善矣何惧入海?乃顿然有省:彼山居者,殆惧软红、远百惑者也。因羞与为伍,自命肉身凡胎曰:远山。

  余初降尘寰,即有慕道之心,寡言而多问,然每不以长者所答为然,且不好童稚之戏,惟镇日枯坐无禅之禅而已。六岁习书画,酷嗜丹青;七岁始发蒙,学无难事;十岁尝操琴,旋以他人心曲难抒胸中之意而止;年十三,复以绘事无补求道而辍;遂潜心物理,其时尚不知末技亦无益于末世也。

  十五遇郭女,彼长余三岁。豆蔻悦慕,铭心刻骨。年十七,郭女谓余宜于学文,断言必有大成,且遥想其情其景,作陶然欲醉状。为悦所欢乃毅然易辙,为早遂其愿则心无旁骛,苦吟苦读。岂知苦中犹有至乐,乃乐而忘情。彼始而怨望悔其劝,余终以不悔失其欢。时年十九矣。乃病卧榻上,面中发一巨疣。痛下毒手拔之,情毒遂解。唯隆中至今尚存遗迹。

  痛定思痛,忽于似梦非梦之境蒙赐天书,略谓“得之于大西洲前人类文明之遗墟,因缘际会假汝之手传世”云云。乃示诸友辈,竟未有识其文者。余谛视之,则依稀半解。乃省前此扰攘种种,皆所以动心忍性,曲为导引也。遂割爱别情,发愿译出。

  初览此前人类之遗篇,其字则类乎篆籀,其文则平淡无奇,然动译之时始知其与今世任一语言迥异。恍兮惚兮,其中有道;真如假如,如假如真;如真如假,王城王村;无后有后,失明复明;白马非马,王子非子;通天塔,入地狱;代言人,替罪羊;妙人儿倪氏少女,臭小子孙辈自大;调色和调情与色情无涉,作爱与作画于爱画有碍。方信显语奥义,扑朔迷离;一梦一体,百变千幻;寓言十九,乱话三千;嘻笑怒骂,歧义迭出;此起彼伏,山重水复;前勾后勒,柳暗花明。始知小子狂妄,几欲罢手。惟天命所遣,未敢玩忽。遂摒息万念,面壁八载,然后不揣鄙陋,强作解人。非敢自诩彻悟其旨也,但求无愧我心而已。

  庚午动工之际,尚课读两班顽童,故未敢冀其速成。岂知下笔若有鬼助,倏忽一阅月,《通天塔》即告初成。复马不停蹄费时五阅月,将《通天塔》内外装修毕。装修之时,蒙吾友周君泽雄慷慨援手,代为译出“结巴街街训”之上联:“见了女人就结结巴巴地巴巴结结”,佳译无双,未敢掠美,特此鸣谢。惟拙译下联“吃过荤腥便稀稀拉拉的拉拉稀稀”之拆烂污,诚如王如如之狗尾也。

  故虽三易其稿,略无自许。惟以此梦未醒,复于似梦非梦之境得另一天书,喋喋聒耳,片刻不得安宁。辄思梁园虽好,尚非久留之地,况不好不佳若此疯人院乎?遂以“通天塔永无竣工之日”自解倒悬。

         庚午(1990)二月下旬       初稿于旧仓街蜗居
         庚午(1990)三月一日至八月七日  二稿于不给孤独园
         癸酉(1993)十月三日至十一月四日 三稿改于得其所斋
         甲戌(1994)九月廿日至九月廿八日 四稿敲定于不妙斋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