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九章 寻找哥哥



  小弟接连两天都眼皮跳,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不安,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他这么想着,可是他连着几天都上课,教美术和别的课不一样,一上就连着上几天,上午下午都得守着学生画画。星期六一下课,他就赶到杨家坪车站,乘车到两路口,急冲冲地从文化宫中门旁边的石梯坎下到春森路,穿过学田湾菜场,翻过犹庄巷山坡,下到人和街,回到红房子了。

  他进门来不及放包,叫声妈,哥哥呢?

  母亲说,下午和我分手,说好早些回来吃晚饭,他没回来你倒回来了。

  小弟哦了一声,下午都在,没事。

  吃过晚饭,小弟没出门,他等哥哥回来。他随意翻书,靠着圆饭桌打起盹来。猛然惊醒,已是晚上12点了。哥哥还没有回来。小弟感到不妙,忙推醒也在那里陪着的妈妈,问哥哥在家怎么样。母亲就把当天的事都说了。

  小弟一听,不好,哥哥肯定出事了。这几天我都眼皮跳,总觉得家里要出什么事。我该早一点回来就好了。

  母亲慌了,那该怎么办?

  小弟说,我现在先出去找一下,明天再找。

  小弟冲出红房子,外面一片漆黑,只有昏暗的路灯,照着静静的黑夜。他顺着人和街往学田湾菜场跑,一口气跑到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桥上没有逗留的行人。他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不断朝桥下看,两岸的灯光映着江水,波光粼粼,一团一簇地朝下游涌。江边的大石头黑幽幽的,看不真切东西。小弟从桥边小路溜滑到桥下,弯着身子四处瞧。只有石头和汩汩的流水声。他摸着岸边的大石头,磕磕碰碰向下游找去……。

  7月1日,亦琼刚给学生考试了,抱着一摞试卷回到宿舍,一个不认识的理科学生带来小弟的条子。上面写:速回家,找哥哥。

  亦琼一下子心慌慌的,问送条子的人,知道些什么情况。

  那学生说,我正在牛角沱长途汽车站候车,准备返校。见你弟弟在那里挨个问,有人到北碚大学的吗?我见他焦急的样,就说我要到。他就托我带这个条子找教工宿舍的亦琼老师,说是人命关天的事,要我一到校就找你。别的情况他就不知了。

  送走学生,亦琼一边抹眼泪,一边收拾东西,提着挎包就去找室主任周老师请假。她和周老师早在她读大学时就认识了,她对他无话不说。她把哥哥的事告诉他了,要他不要告诉别人。

  老头子一听,学校的事你就先别管了,卷子交给我,我替你改好了,找人要紧。

  亦琼从学校后门出来,穿过石崖峡口,直奔汽车站。哥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她有好些日子没回家了,她最后一次见到哥哥,是他在院子里带小弟的孩子玩。但愿哥哥只是到哪个熟人朋友那里去走走,但愿哥哥现在已经回家了……

  亦琼三步并着两步,跨进了红房子。家里只有爸妈在。母亲一见亦琼,就哭起来,老大失踪了。父亲在一旁眨巴着眼睛,忍着没有掉下泪。亦琼忙安慰母亲,别急,我们再好好找。小弟已去向单位报告了。小妹去那些熟人家打问,都说老大没去,好久没见了。

  小弟回来后,亦琼和小弟陪着母亲去七星岗公司反映情况。母亲对着领导,诉说老大的苦水,泣不成声。亦琼和小弟都陪着母亲流泪。公司同意马上登报找人。给长江下游唐家沱捞尸处联系辨认死尸。

  亦琼回到家找哥哥的照片,准备登报用。竟然找不到哥哥的照片。她心里很震惊,怎么哥哥的照片一张也没有了?她把所有的抽屉都倒出来找,终于在父母那本《学文化字典》里找到一张哥哥的登记相,赶快拿去公司了。

  亦琼和小弟一道,带着手电筒去红房子附近的几个防空洞找。在那些潮湿、黑暗、空气浑浊的防空洞里,亦琼摸索着往前走,心里想,哥哥当年关防空洞是怎样过的哟!住在这样的洞子里,心都会长出青苔。

  亦琼和小弟又跑到火车站,在珊瑚坝找。长江中间的这块陆地是个名符其实的小岛,很平展的一块平坝,把长江水分成了两股。流过了坝子,两股水才又合为一股。解放前,珊瑚坝做过飞机场,飞机跑道的印子依然可见。小时候亦琼和红房子的小孩到这里来捡过铁瓜子和圆铁片,当玩具玩。母亲到这里来筛河沙。如今上面搭着大大小小的棚子,住着人家。珊瑚坝上藏不住人。

  两人上得岸来,到火车站的候车室看。候车室是个平房大棚子,屋梁上隔着简易的天花板,天太热,候车室里装上了电扇。可是天花板是层薄木板,挂不住电扇,得把电扇直接挂到屋梁上。因此在挂电扇的地方,天花板都被打破了一个大洞,洞里的梁上挂着电扇。一个候车室的天花板上都是些破损得不规整的洞,洞里挂着电扇,好象是叫化子的破烂屋里有了一个奢侈的享受,怕人笑话,就把它遮遮掩掩地藏在天花板的窟窿里。电扇叶子离天花板太近,产生不了风力,尽管它转得呼喇喇响,下面候车的人还是摇着扇子,揩着帕子,直叫热死人。亦琼觉得自己象进了蒸汽室一样,热得透不过气来。

  出了候车室,姐弟俩顺着铁路往兜子背隧道走,这正好在逆着走前两天老大走的路。铁轨沿着长江岸边铺设,河流、铁路和右边山上通鹅岭公园的公路并行着向前伸展。它们是山城的交通运输动脉,把鲜活的生命输送到各个角落。只有滔滔江水,闪亮的铁轨,不见哥哥的任何踪迹。他们又在大溪沟沿江两岸找,在江北,他们经过礁石滩,上面有一个人工拦截的水凼,小弟心急往前赶,一脚把那个水凼堤坝踏坏了,他不知那堤是哥哥前两天重新筑过的。

  唐家沱捞尸处打电话通知公司,打捞到一具无名尸首,速去辨认。公司马上派人通知亦琼家。亦琼和小弟一跳而起,赶到公司开介绍信。迅速乘车到朝天门码头,乘快班船去下游捞尸处。

  唐家沱是长江下游的一个回水沱,水流到这里,就折回绕一个大圈子往上流,然后再顺水往下流去。很多上游冲到这里来的东西,都被回水荡上沙滩。回水沱停着一艘打捞船,有船工专门在这里捞尸体。在上游淹死的人在三天后浮出水面,也就冲到唐家沱了。只要通知寻找及时,一般都能在唐家沱打捞到。

  亦琼和小弟跳下船,就往捞尸处赶。只见沙滩上匍匐着一具男尸,也穿的短衣短裤,船工用钩子钩住尸体后背的衣服,把他翻过来。亦琼见了正面吓一跳,尸体已经被水发胀了,头有一般人的两个大,鼻子、脸、耳朵已经被鱼吃掉了。亦琼弯身去看,又想是哥哥,又不想是哥哥。小弟用树枝在尸体的头部和脚底都划了一条横线,然后用卷尺量尸体的身高。只有1.66米,比哥哥平时的身高少8公分。头发足有两寸长,哥哥理平头,至多只有一寸长。可是也难说哥哥的头发理没理呢,人死了,身高会不会萎缩呢?这个破了相还不好辨认。

  亦琼突然想起哥哥的上牙缺一颗,那是小时候挨父亲的打,碰掉的。但尸体的嘴唇把牙齿包住了,看不见。亦琼战战兢兢伸出手,去扳死尸的嘴唇。谁知手指刚一触到,皮就破了,吓得亦琼缩回手来,把手在沙里使劲擦。

  死尸完全泡胀完了,就象泡了水的馒头一样,一触摸就破。亦琼要小弟去扳开死尸的嘴唇。小弟大起胆子去扳,嘴唇全烂了,露出里面的牙齿,亦琼凑近看,上牙全是满的。亦琼吐了一口气,站起身来。不是哥哥。哥哥是死还是活呢?

  那段时间,只要一听说哪里发现无名尸,哪里有走失的人,亦琼家人就赶去辨认。没有下落。哥哥会去哪里了呢?他们怎么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1984年7月5日,一位老工人在市委大门附近看见老大。

  1984年10月,一个青年工人在电车上看见老大。

  1987年2月,一女工在人民路街心花园匆匆忙忙地和老大打了一个招呼。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了。

  1995年11月的一天,老大的一个老同学突然来到小弟的家,说他在“美国之音”广播中听见老大的声音了。他说他始终不相信老大会去死,他有理想、有抱负,一定会去干他所想干的事。

  每次消息都给亦琼一家带来希望,但都不能落实。三姐弟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了,一共三千五百元。他们一次次登报,要重金酬谢知其哥哥下落的人。每次收到提供信息的信函,他们总是一阵兴奋,马上取得联系,结果不是。

  那次,他们收到一封宜宾地区来信,斩钉截铁地说他知道老大的消息,就在当地的社办企业。但必须付了酬金才提供确切地址。姐弟分析,这是极有可能的。社办企业不要户口,最好隐名埋姓。哥哥有技术,在社办企业可以发挥作用。说不定他想在社办企业干出点成绩来,来实现他的理想。但是又怕有诈,万一人没找到,反而被坏人害了呢。但不能失去机会,还是得去看看。小弟给对方写信,约定在当地的镇府办见面。

  这次是小弟一人去的。他调了课,换乘了两次长途汽车,赶了两天路,经泸州来到宜宾那个偏僻的乡镇。小弟提前一天到的,他找到镇府办,了解情况,四处走走,熟悉环境。

  第二天,约定的人来了,是个中学生。他畏畏缩缩地走进镇府办,说他提供的消息是假的。小弟跳起来,你开什么玩笑?坐下说,坐下说,怎么回事。

  中学生说,他偶然看到省报登的寻人启事,就想写封信试试。以为他说了知道失踪的人,就可以得到一千元酬金。谁知小弟提出要和他见面谈,他有些心虚了,但又想见见找老大的亲属是什么样子。所以就答应见面了。事到临头,他又害怕了,他已经到镇府办来转了一圈,看到小弟在那里。他怕小弟着急,所以又鼓起勇气进来了。

  小弟听他讲,哭笑不得。只好打道回府,又颠簸了两天的长途汽车回到家。亦琼一家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盼着小弟带回好消息。小弟一头乱发,浑身灰尘地出现在家门口,亦琼站起来,还未等她发问,只见小弟沮丧地摇摇头,亦琼一下子心凉了。母亲又擦起眼泪来……

  找哥哥都找得恍惚了,一次在外地出差,亦琼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人行道上有个梳着直立式平头的人,极象哥哥,竟忍不住大叫我要下车。下车了,亦琼在人行道上一溜小跑,气喘吁吁地赶到平头前,一看不是,忙对小平头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亦琼的同事老刘长得特象哥哥,也理一个平头,脸型微胖,壮壮实实的身材,连说笑的神情都象。每次单位集中学习,亦琼都痴痴地盯着他看,就象见到哥哥一样。一天,在路上,老迎刘面走来,亦琼猛一抬头见到他,心里一震,以为是哥哥。老刘见她受惊的样子,对她打招呼,怎么啦?亦琼回过神来,说,没什么,却禁不住眼泪花花转。看着他,她停了好一会,终于说,你使我想起一个人。谁?我哥哥。他怎么了?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亦琼哭了起来。老刘陪她走了一段,一个劲地说别的事,要宽慰她。就连这方式,都象哥哥。后来亦琼把这件事写进了散文。

  那年普查人口,派出所要吊销老大的户口,姐弟急了,说,哥哥还活着,他会回来的。户籍警说,回来了,再登记上。他们感到哥哥回来的希望越来越小了。老大走时,留下一个八年期的定期存折。母亲每到6月30日,就拿出存折说,老大走了又是一年了,他会回来的,他说让我保管,他知道妈不识字,他会自己回来取的。母亲年年拿出存折看,把那样的话又说上一遍。她年年盼,年年看,八年过去了,老大没有回来,九年十年,十一十二年,老大还是没有回来……

  就象儿女大了,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三个弟妹也对帮助培养他们的哥哥起抵触了。三姐弟各忙各的,回家少了,和哥哥说话的时候少了。老大就说弟妹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家,不管父母。亦琼不明白要怎么顾家,父母都还身强力壮,不需要照顾。家里也没多少事要儿女操心的。亦琼以为哥哥说他们不顾父母是假,不敬他老大才是真。但要亦琼事事都听哥哥的,都要向哥哥请示汇报,她做不到,也不愿这么去做。

  小弟是四姊妹中最早谈恋爱的。女朋友是他的同学,也是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他把这事告诉了亦琼,亦琼告诉了妈妈。母亲高兴极了,总算四个儿女有谈恋爱的了。她要小弟把女朋友带回家来。星期天小弟果然带女朋友来家了。很文静很小巧的女孩,母亲自是欢喜。老大也回家了,看到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原来是小弟有对象了。他似笑非笑地应酬了几句。待小弟送走女友回到家来,两兄弟就大闹起来了。老大坚决反对小弟谈对象。问题不在那姑娘是不是好,而在小弟根本就不应该谈。

  老大说,你以为你读个大学就到头了,先立业后成家,你应该有作品参加全国美展。

  小弟说,你以为那全国美展是你家办的,那么容易参加?

  老大说,没有志气的东西,你才24岁,起码应该奋斗到30岁才考虑个人问题,大的都没谈,小的倒急了。

  小弟说,24岁又怎么小了?恋爱不分先后,莫非你一辈子打光棍,也要我们跟着陪葬?,

  老大说,胡说!你会画点画就说话气粗了,告诉你,你差得远!

  小弟说,我才不高兴画画,都是你逼的。

  老大操起茶盅向小弟掷去。我逼你画画,你怎么不说我逼你上大学?我不逼你,你能有今天,你能找到大学生对象?你搞清楚点,这些是怎么来的,哪样不是靠我。

  小弟大吼一声,向老大扑去,老子跟你拼了,你帮我请了家教就不得了了。成天挂在嘴上唠叨,比个老太婆还不如。老子不希罕读这个大学,老子不读了。老子不读大学她也要和我好。你信不信,敢不敢打赌?

  老大说,我是为你好,你应该向姐姐学习,不谈对象,读了大学读研究生。

  小弟说,姐姐不谈对象关我什么事,我不希罕读研究生。

  亦琼一直在旁边看着两兄弟打闹,气得一鼓一鼓的。但她懒得管,由他们闹去。她见哥哥把自己拉进去作砝码了,也就耐不住跳出来说:

  小弟谈对象关我什么事,拿我做什么榜样?快30岁了还没谈对象,算什么能干?少拿我做样板!

  老大腹背受攻,气得大叫,反了,反了,全是白眼狼,翻脸不认人了!你亦琼读了研究生,就不想弟妹读了,你就可以高高在上,成为家里的王了。你也未免太自私了!

  亦琼气得发抖,什么自私?你做你的老大,谁希罕当这个王!

  母亲本对小弟的事高高兴兴的,没想到老大反对得这么厉害,她一时无话可说,看到几姊妹越闹越不象话,就说,丑死了,都说些什么呀,也不嫌邻居听了笑话?都给我少说两句。

  几姊妹见母亲发话了。都忍口不说了。

  嘴上不说了,心里的疙瘩没有消除。从此亦琼避免和哥哥冲突,也不接受他的任何帮助。她对小弟说,用东西爱惜点,不要什么东西都伸手找哥哥要,哥哥的东西都是花大力气换来的,要知道珍惜。

  亦琼得了一笔稿费,刚好小弟要去北京看美展,亦琼就把钱寄回家,要小弟带父母去北京旅游。后来亦琼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又带父母去游桂林。她以为她尽了最大的力在孝敬父母了。可是老大仍然对亦琼不满,说她自私,不管弟妹。

  亦琼说,弟妹都大了,怎么管,你不是也管不了吗?

  老大说,他们听你的吗,比如教他们怎样处社会呀。小妹就会打算盘,算帐,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

  亦琼说,这处社会都是能教的吗,我还不会处呢!她不理老大的碴。

  放假了,亦琼在家看书,其中有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老大翻着了,就说,象这样的书,就该让小妹也看看嘛。

  亦琼说,小妹不喜欢。

  老大说,那你怎么喜欢呢。

  亦琼说,各有各的爱好。小妹搞财会,成天和数字打交道,我不喜欢。同理,我爱文学,小妹不喜欢。这很好理解嘛,职业不同。

  老大说,我也不是说要小妹也喜欢文学。这本《伪君子》是关于处社会的书嘛,你就应该让小妹看看。

  亦琼说,开什么玩笑,《伪君子》是处社会的书?你看书看邪门了!

  老大说,什么邪门不邪门,看书就是长知识,正面的,反面的,都应该知道。

  亦琼感到和哥哥说不清楚,拗死人。就说,好吧,我叫小妹看。

  小妹回家了,亦琼把莫里哀喜剧拿给她说,小妹,这是莫里哀喜剧,很有意思,喜剧性很强。特别是《伪君子》,它是莫里哀的代表作,世界名著,值得一读。

  小妹说,你放那里吧,我有空再看。

  一个月后,亦琼把书还了,包括《伪君子》。老大说话了,我让你把答尔丢夫给小妹看,你怎么没给?

  亦琼说,怎么没给?她不看嘛。

  老大说,你可是把答尔丢夫那一套学得好,用来对付你的哥哥妹妹了。我问了小妹,她说她不知道这本书,你没给她看。

  这才是闯鬼了,我怎么没给小妹看,我还特别要她看《伪君子》,小妹怎么这样说话呢,她一定是忘了。

  老大说,我说你自私你还不服,这些关键的书,你就留一手了,不想别人也学到了。你也太虚伪了。

  又是那一套了,亦琼听着就烦,你才是个答尔丢夫,虚伪到极点!

  父亲听见老大和亦琼吵架,幸灾乐祸地说,我早说你老大是个资产阶级,这下子弟妹都起来反对你了吧。他坐在门口小板凳上哼川戏。

  晚上小妹回来了,亦琼问她,小妹,我要你看《伪君子》,你怎么给哥哥说,你不知道,我没给你呢?

  小妹说,哥哥没问我《伪君子》呀。

  亦琼说,怪事怪事,有个鬼了!突然她想起来了,又问,小妹,哥哥是不是问你看过答尔丢夫没有,你说你不知道,姐姐没有给你。

  小妹说,他是问了答尔丢夫,我是不知道,也就说不知道了。

  亦琼说,答尔丢夫就是《伪君子》的主人公呀。答尔丢夫是书的原名,一般翻译成《伪君子》。我要你看,你不看,闹出这么大的矛盾。

  小妹说,我怎么知道答尔丢夫就是伪君子呢?哥哥又没有问我《伪君子》,如果他问我看过《伪君子》没有,我就会说,姐姐要我看,我没看。我去给哥哥解释一下好了。他也太小心眼了。

  母亲一直听着两姐妹说,她插话,你们要原谅哥哥,他有病。

  亦琼不服气,他有什么病?疑心病!

  母亲说,话不能这么说,他没病怎么住精神病院?

  亦琼说,他装疯。

  母亲说,他住精神病院还是有点来头,完全没有点引子,怎么装得出来。他以前不是这样小气的。吃个蚱蜢都要分个腿腿给你们。“饮水不忘挖井人,吃菌不忘树根恩”,你们要记着哥哥的好处。

  亦琼无话可说了。

  事隔不久,老大又和小妹闹起来了。老大不赞成小妹和单位的一个男孩交朋友,说他去打听了,那人在外面很流气,就会说哄女孩欢喜的话。小妹恼了,说哥哥监视她的行动,干涉她的自由。她又哭又闹,歇斯底里喊叫,我要自由,我不要谁管我的事!老大急得团团转,怎么哄也哄不好。越哄,小妹哭喊得越起劲。老大吓坏了,赶快跑出家门去找小妹的好朋友来劝。那是个有大姐风度的姑娘,她来了,劝住了小妹,批评小妹不该跟哥哥发脾气。老大站在一边不说话,象个憨厚的家长一样,任两个女孩去说悄悄话。在朋友的劝导下,小妹断了和单位男孩的往来。

  老大不记恨小妹的哭闹,小妹那么老实的人,都敢于和哥哥对抗了,这不是亦琼在背后支持调唆吗?亦琼觉得哥哥的思维方式太奇怪了,她不再和哥哥说话。

  三个弟妹都跟哥哥翻脸了,母亲夹在中间,调解这个,劝说那个。但她也没有幸免老大的战火。母亲的亲妈在她十岁时就病死了,她的父亲娶了继母。母亲嫁到城里后,就和老家少有联系,一则是穷,无力往来,二则是不识字,写信得求人,也就不写了。母亲的同父异母兄弟在外面修铁路,他长老大十岁,这年到了重庆附近,遇上放假,他进城来找大姐。母亲心慈,重人情,见兄弟来了,尽管是异母兄弟,也高兴万分。舅舅见大姐热情,以后每个星期天都进城来,在亦琼家吃住。老大不高兴了,做脸色给舅舅看。也不知是舅舅懂不起,还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去处,他还是放假到亦琼家来,只是自己带了本书来看,是《三国演义》。这下子把老大惹怒了,竟然有这样不识趣的人,还带本书来,安起心要在这里白吃白住了。

  老大要母亲下逐客令,母亲自是不肯,好歹是自己的兄弟,虽然父母都不在人世了。老大见母亲不愿伤感情,他就自己找舅舅说了。你来吃干饭,舒服,你走了,全家吃稀饭、杂粮。还没喘过气,你又来了。“一回香,二回臭,三回四回脸皮厚”,你就好意思这么白吃下去?

  舅舅给搞得脸红筋胀,对母亲说,大姐,我走了,我也不是来吃干饭的,城里就大姐一个亲人,我重姊妹情。

  老大插嘴说,你重姊妹情,你对你大姐作了什么贡献呢?你来剥削我妈!

  母亲喝斥老大,你胡说些什么?吃干吃稀有什么关系,人得有个情。又对舅舅说,老大不懂事,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你一定要再来看大姐。

  老大叫起来,请都请不走,你还要他再来!

  舅舅被这句话气胀了,我走,我走,请我也不会再来!提着挎包就出门了。

  老大在后面追上一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有骨气就不要再来。

  母亲气得打颤,老大,老大,你怎么变得这么无情了哟!你和弟妹吵架,现在又要来拆烂你妈的姊妹情了。“蛇咬三十怨,狗咬对头人”,“岩鹰不啄窝下屎,好鬼不害自己人”,你赶走的是妈的兄弟呀。

  老大说,要这种情有什么用?一辈子被人利用,脑子不开窍。

  母亲说,你一向孝敬妈,就是这样来丧我的德!

  老大说,我是为你好,就是要断绝这些没用的亲戚。

  母亲说,一个人不能太势利,要积德,要讲情,不然要遭报应的。

  老大说,那就报应好了,我不在乎。

  母亲气得胸口痛,但又奈何不了老大。以后舅舅再也没有来过母亲家。

  老大把一家人都得罪完了,鬼呀神呀都不来了,自己也没趣。只有母亲没有计较他,三个弟妹都不爱回家。老大焉焉的,不再对弟妹的事发表意见。只是在小妹结婚的时候,老大要母亲把他给家里买的缝纫机抬给小妹,他自己给小妹买了两床杭州产的丝绸被面。后来弟媳——就是小弟为她和老大打架的女大学生——生孩子了,老大买了团鱼送去。小弟把儿子送回家让母亲照看,每个星期天老大回家,逗小侄儿玩,晚上和母亲相伴,说说家常话,老人睡了,老大就在灯下看书。那是他最后的寄托了……

  亦琼错过了一次和哥哥谈心的机会。那是老大出走的前一年,亦琼买了一把落地式电风扇,没办法拿回学校。刚好老大回家了。亦琼已有好一阵子没和哥哥说话了,她不想叫哥哥帮忙。是老大自己说,我来扛吧。就把电风扇座子扛起了。亦琼拿扇叶。两人一道去乘长途汽车,一路上都没有说话。

  到亦琼宿舍了,老大放下电风扇,已是满头大汗。他顾不上擦汗,就从挎包拿出螺丝刀,把扇叶上到电扇头上,接好电源线,电风扇摇头扇起来了。老大喝了口水,就收拾他的挎包要走。亦琼说,哥,吃了饭再回去吧。老大说不用了,食堂开饭还早。他执意要马上回去。

  这是老大第一次到亦琼这里来,他不熟悉出校门的路。亦琼送哥哥到校门口,看着哥哥的背影,她心里冒出一种怜悯,觉得哥哥很可怜。但是她没有抓住自己朦朦胧胧的思想,没有对哥哥大叫一声,哥哥,你回来!老大的背影远去了。

  那是一次多么好的谈心机会啊,竟被亦琼错过了。亦琼也是气量小,哥哥已主动和解了,她还在那里记哥哥的仇。要是那次她跟哥哥谈谈心,老大心里舒畅,以后遇到什么想不开的事,还想到象过去那样找大妹谈谈,那么一年后他就不会离家出走了。亦琼一想到这件事,就后悔不迭,她觉得哥哥出走,有她一份责任。

  那一次,亦琼匆匆回家,看见哥哥牵着小侄儿在院坝学走路,孩子拖着大伯往前奔。老大两手扶着孩子,对他说,抬脚,上梯,上梯。院坝静悄悄的,就这伯侄俩,他们的说话声显得特别响亮。亦琼欢快地叫着侄儿,奔上去,老大抬头见到亦琼,淡淡地一笑,说,回来了。亦琼说回来了。老大又弯下腰去招呼孩子。这是亦琼最后一次见到哥哥。直到多年以后,亦琼回想起当年院坝的情景,才明白哥哥是多么孤独。她和哥哥打招呼是那样冷淡,是不是又给哥哥离家加了一码呢?每每想到这点,她便感到揪心的痛。

  亦琼写过一篇散文《心祭哥哥》,小弟看了,说太短,太轻,没有把哥哥的面貌反映出来。小弟看了一个电视连续剧《苏雅的故事》,大受感动,连连说,我们家也有“苏雅”呀!我们家的“苏雅”不知要感人多少倍!

  他连夜编写电视连续剧《张家老大》,要把哥哥的故事写下来。这个美术教师在剧中写道:

  我们的哥哥,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

  我们的哥哥,一个伟大的成功者;

  我们的哥哥,一个痛苦的失败者;

  我们的哥哥,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我们的哥哥,一个超群的人、超前的人;

  我们的哥哥,一个难以理解的人。

  小弟无力完成剧本,他把这个电视剧的草稿给了亦琼,希望姐姐能把哥哥写出来。亦琼感到自己离哥哥太近,怕写不好,总也动不了笔。

  小弟去李家沱厂里清理哥哥的衣物。把哥哥所有的东西都带回家来了。亦琼看着桌上那些东西,有好几套西装和猎装,老大一直都是很讲究衣着打扮的。看他气质穿着,是很难猜到他是一个工人的。还有一大摞书,管理学、领导科学的书居多。老大一辈子都迷恋那些管理科学,改革方案,而他的身份,却是八竿子也达不到的工人。翻着这些书籍,亦琼想起了那本给哥哥带来灾难的书《驭人哲学》。她曾去图书馆查过这本曾被认为是“黄色书籍”的书,找遍了图书馆,没有。可以证明哥哥无罪的证据永远在文化革命中消失了。如今它的接续之作,以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的面目堂堂正正出现在大学课堂上,图书馆的书架上。

  亦琼急切地找一样东西,哥哥的照片。那次登报,在家里找哥哥的照片就没有,亦琼想在哥哥留下的东西中找到它。翻遍了所有的东西,没有看到一张。她问小弟,哥哥的照片放哪儿了?小弟说,没有。他清理哥哥的衣物时也觉得奇怪,把宿舍、车间都找了,没有一张照片。老大在工作以后照的所有照片,包括文化革命出外旅行的照片,一张都没有留下。

  消失的不仅是老大的照片,还有他十多年做的笔记,一页都没有了。他那些读书心得、体会,建议,包括书信,全都没有了。大概它们和照片一起被烧了,撕了,处理了。他没有留下一个字就走了,让活着的人费尽猜详,令弟妹感到了哥哥的神秘。

  老大在好些事情上都是有些神秘的,他是真的神秘还是做出的神秘?也许他把自己看作是从天而降的先知,来到人世受苦受难,帮助三个弟妹走出蒙昧,而他在大功告成之后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连灵魂带肉体都从这个世界隐遁了。他没有带走人世间的任何东西,他的手表、钢笔,都在走的那天留在家里了。证明老大无罪的书没了,证明老大存在过的照片没了,证明老大追求过的笔记没了,怎能让人相信,在文化革命发生过那样一件荒谬的事情,它把一个人毁灭了?老大究竟去了哪儿,这是一个谜。

  没有一个老大的朋友到家里来安慰父母,询问老大的情况。这是让母亲难过的,也是让三姐弟难过的。为哥哥难过。哥哥帮助了那么多的人,却没有一个真心朋友,没有一个知交。如果有,在哥哥想不通的时候,充当一下他的“垃圾捅”,让他宣泄一下心中的积郁,开导一下他,也许哥哥就不会那样毫无留恋地离开人世了。哥哥看那么多的为人处世的书,给他终身带来灾难的也是一本为人处世的书。他嘱咐弟妹要怎样去适应环境,处社会,可他自己却偏偏不能适应这个环境,落了个“骡子吃面粉——一张白嘴”。

  老大失踪12年了,亦琼越来越常梦见哥哥。大概,到现在,她才真正明白了,没有哥哥早年的帮助和指引,她将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傻女人,根本不会走上学术的道路,当教授、读博士。是哥哥的牺牲,换来了她的思考机会和发言权利。逢年过节大家聚集在一起时,只要一个人说我梦见哥哥了,马上其他的人就响应:我也梦见了,我也梦见了!每次梦见哥哥,都象真的一样,他笑盈盈地迎面走来,给小弟带来画笔颜料,给小妹带来数学课本,给大妹带来文学书籍。有时在梦里,亦琼问哥哥现在在哪里,他还是那样神秘,只说在很远的地方,他会在他们想他的时候回来的。就象现在他回来看他们一样。有了这样的梦,亦琼总相信哥哥有一天真的会回来。

  亦琼的哀痛,只是失去了哥哥,而母亲的悲痛却是失去儿子。母亲一直保存着最初登的那则寻人启事,上面有老大的照片。另外她手里还有一个老大的工作证,上面也有老大的登记相。有时家里来了客人,问起亦琼几姊妹,亦琼说,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母亲则总是说,她还有一个大儿。就摩摩挲挲地去拿出老大的工作证,让客人看老大的照片。这让亦琼一惊,她手里没有一张哥哥的照片,母亲却有。以后亦琼和别人说起家有几姊妹时,就象母亲那样说,她还有一个哥哥。

  母亲剪着短短的头发,两额别着黑色的钢丝夹。亦琼专门买了一把理发剪,给妈妈剪头。她的头发几乎全白了,白得象银丝一样,不多的黑发、灰发杂在里面。她穿着一件浅色的小花格布衬衫,坐在桌子前,手里拿着老大的照片,定睛看着,又是6月30日了,那天的天气是多么好哟,她的大儿牵着她的手去走解放碑。都说儿子大了,就跟妈生分了,可是她的老大还是照样牵着她的手去进城。解放碑的人好多哟,马路窄,挨到挨到都是人,老大紧紧牵着她的手,在人群中给她开路。看他满头大汗的,还不停地用手去排开人群,让一下,对不起,让一下。

  商店里闹哄哄的,挤得身子都转不动,我说算了算了,不买衣服了。还是出去吧。他说,没关系,就是一楼进出口人多,到了楼上就好了。他在前面拉着我去爬楼梯,果然上了楼就不那么多人了。到了妇女服装柜台,他对售货员说,有我妈妈穿的衣服吗?他拿着衣服让我伸手进袖子里试,试了这件试那件,老年人的衣服哪里买得出嘛。商店都是给年轻女娃儿开的。老大还去给人家提意见,说别人不会做生意,怎么不进一些老年人的服装,重庆城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呢,还有远郊的,川东方向的,不都是把解放碑看作他们的购物天堂嘛。购物天堂不给老年人准备服装,真是说不过去,也丢掉一大笔生意呀。这个老大,硬是“较场口的土地——管得宽”,说那么多道理干什么,谁听他的,听了又有谁信?我直拉他的手,快走,快走,不要说了。走出来了,他还在咕咙人家不会做生意,不为老年人着想。

  不买衣服了,买布。买了一块白底现浅泥色的碎花布,他说老年人穿衣服要穿亮一点,喜色点,有点花好看。他拿着在我身上比,我也喜欢,就买下了。

  买了布就去挨着吃小吃,我说吃不了了,他说不行不行,难得吃一次。现在想来,他是要我陪他吃上路饭呀,他自己掏钱给自己饯行。他生病在家,没有一个朋友来看他,就只有我这个妈在他身边,他把我当做他的朋友呀。可是妈又不懂他那些事,他也不给我说。他要是说了,也要好一点呀。他都闷在心里,还忙着招呼我多吃一点。

  那天,他象个大小孩一样,妈前妈后的叫个不停,还在大阳沟买了五香豆腐干,说是嚼来耍。他拿着一袋豆腐干,不时递到我面前,要我拿。我们就一路走,一路嚼。硬是嚼来耍。我说,老大,你今天好高兴哟,妈看见你高兴我也高兴哟。“和尚生得命又苦,半夜起来擂钟鼓,心想转去睡一觉,又怕老和尚打屁股”,你莫要一天闷在屋里看书,也出来散散心,到处走走。“老年人爱的油煎咸菜,青年人爱的花花世界”。他说,是呀是呀,我散心,你也要散心呀。以后你也不要光守着我在屋里煮饭,也到处去走走,到弟弟妹妹那里都去走走,住一下,开心开心。现在想来,他都是在安排他的后事了,要我不要难过。我怎么不难过,这么大个儿,好好的,突然就不见了,再也不回来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嘛。我什么都没见到。

  那天天气好好哇,红火大太阳的,他兴致勃勃,一路跟我有说有笑。我就看见他去给商店提意见,“裁缝的脑壳——荡针(当真)”提得非常认真,别的都没什么不高兴的事。后来走累了,我坐在解放碑下面歇凉。我说,老大你也来坐一下吧,今天把你也走累了。他说,不累,我站一会儿,烧根烟。所有的人都坐在碑下歇凉,就他站在那里抬起头看,解放碑有什么好看的呢?立了几十年,他又不是没看过。他就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解放碑,不时有过路的人撞他一下,他也就偏一偏,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看,好象周围都没有人似的。只有那时候,他又跟在家里时一样想心事了。

  我们从解放碑回来,他都是象在想心事一样,话也不多了。我还只当是累了,我也有些不想说话了。我们在大溪沟下了车,他陪我去做衣服,帮着裁缝量尺寸,还说妈妈以后还要多做几身衣服。他陪我往家走了几步,就停下来了,说,我还有点事,妈妈,你先回去吧。我还以为他要到哪个熟人家里去。就说你早点回来吃晚饭。他还答应了的。我看着他走,他又回头跟我打招呼说,妈,我走了。我还跟他挥手,要他走好。他就笑了,点点头,转过身又走了,再也没有回头。我就站在那里看着他在太阳下面走,浑身都发着光。我一向都说他有个好衣架,长得匀匀称称的,他就走在太阳下面,也是标标致致的,很好看呀。我就在那里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说,我的大儿很好看的,就是磨难受得多。太阳晃眼睛,我有些看不清他了,只看见一道白光在马路上,后来白光就不见了。

  我不知道他就那样走了呀,我早知道,我就把他留住,拉他回家。吃晚饭的时候小弟不就回来了吗?就相差那么两三个钟头,我就把我的大儿丢了。那一天玩得多开心呀,我跟我的大儿去进城,突然就把他丢了。我没有把他抓牢。

  母亲坐在那里,眼不望亦琼,只是嘴里说,你哥是今天走的。她嘴巴瘪了几下,头一点一点的,用手抹抹脸,没有哭出声。亦琼听着,看着,不敢和母亲说话,她知道一说,母亲的哀痛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她就什么也不说。母亲拉扯四个儿女长大,她一生都在拼命地抓呀,抓呀,可她到底没有把她的大儿抓住、护住,那样的伤痛是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