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后记



  且不说抗战以前曾经在武汉的报纸上
  发表过一些习作,就以1939年1月,在重庆发表小诗《别》算是正式起步的话,那么,我从事创作的年头也不算短了。但其间长达二十多年处在与文坛隔绝的状态。另外有一些年在新闻战线和教育战线,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只是时断时续地写一点什么,门类很杂。发表时大都用了另外的笔名。我写得较集中的主要是两段时间:
  一是起步后的那五、六年间,当时我还是一个学生;另外就是这十多年,而我已逐渐进入老年了。


  编辑这部文集的一个主要困难是,我解放以前的作品大都未结集。原来保存的资料剪贴,在1955年的那场风暴中被抄去了,二十多年后退还时已寥寥无几。现在要重找当年的报刊是很不容易的,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1980年因公到重庆时,曾抽空到图书馆翻查到一些抗战时期的报刊,找到了一些我过去写的东西。因为纸张和印刷都很粗劣,无法复印,而时间有限,就只能有选择地抄录了若干篇。后来,友人邹荻帆、邱晓崧、魏荒弩、刘福春、孙耀东、田野等,还有好心的读者又设法为我找到了一些寄来。也从《新文学大系1937——1949》、《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等书中发现了数篇。通过这些途径,才使这部文集的解放前的那一部分稍得以充实。但没能找到的还是有一些。
  而已找到的并没有全部编入。就是在六七十年代中写出的一些未能发表的原稿,在“文革”横扫劫难中,也遗失不少了。这十多年来发表的一些作品,也并没有全部编入。

  文集共分三卷:
  第一卷:诗。几年以前,我曾出过一本诗选集,这次增加了解放前的近二十篇和近几年所写的一些。抗战时期所发表的诗,手头还保留着一部分,但觉得过于稚嫩而没有编入;还有一些诗没有找到。我倒是有点喜欢发表在靳以编的《现代文艺》上的一首较长的诗《院落》,和发表在荃麟编的《文化杂志》上的《夜的城市》(题目记得不大确切),这两种杂志应该还可以查找到的,只是一时无力去做。最后附有一组翻译的印度诗人阿盖的诗,我曾有一篇专文记述他(在第二卷内),可参看。
  将所写的有关自己的诗的几篇文字附在了这一卷的后面,当可使读者对我学习写诗的过程和我的某些诗的背景有所了解。
  第二卷:前一部分是《听笛人手记》,这本书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过单行本。收入到这部文集时又增加了几篇。这是以散文形式写的有关外国文学作品的读后感。后一部分是散文。在1982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让火燃着》散文集中,解放前的作品收了七篇,这次又增加了新找到的十多篇。
  其余的则大多是这十多年来所写的。
  第三卷:内容比较杂。第一部分是有关诗的一些杂感和评介。对于诗的艺术和诗的理论,我都没有什么研究。我所表达的,只是一点经验、体会和对于诗的朴素的感觉。另一部分,是文艺短论之类,大都是近年来应邀赶写的,当时由于篇幅所限,论点未能展开。还有一些序跋,承蒙一些朋友特别是年轻朋友的好意和信任,我是应邀写过不少的,不只限于文学,还有绘画、书法和思想工作方面的。实在盛情难却,而我写得很吃力,这几年来,就基本谢绝了这方面的邀请了。这里只选用了一部分。我未必能究明作品,但多少借以表白了我对文艺的某些理解,其中也寄托着友情的。选了三篇较长的文章。《作家与战士》,写于解放初期,在那先后还写过爱伦堡、巴尔扎克、果戈理等,都只是一般的介绍。选用了关于高尔基的这一篇,算是示例。《坚持现实主义的路》是1980年我在一所大学讲话的记录,表明了我当时对文艺的某些基本看法。关于“创作过程”那一篇,我认为接触到了胡风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现实意义的。只是我未能联系目前创作的状况,作深入的探讨。
  1951年,我出过一本文学短论《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前》,这本小册子未能找到,所以其中的作品都未能收入。
  在解放战争的那几年间,我写过一些小说,都是用了别的笔名,发表在靳以编的大公报的《星期文艺》、安宇(吕淑湘)编的和平日报的《和平副刊》和别的几种报纸的副刊上。解放初期还写过一篇《握一下手嘛!》,以后就很少写了。这里选用了五篇。至于儿童小说《小鲁宾逊的一天》,是重庆建国书店1944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丛书”中的一种,记得写这本小书时,我正在重庆流浪,是在临江门一家茶馆中赶写的。
  少年时期,我就对话剧有兴趣,1943年春,在贵州毕节时,写了独幕话剧《同病相怜》,这个剧后收在《处女的心》独幕剧集中。我的一本已散失。《处女的心》是黄佐临、黄宗江改编的。不知他们是否存有此书。另外,我还写过多幕话剧《江姐》、《清江激流》、儿童剧《谁打破了花瓶》,改编过话剧《莫扎特》,这部文集只收了一个独幕剧《祖国的孩子和母亲》。
  1936年,我开始练习写作时,在友人田一文编的《时代前》副刊上,发表得最多的是杂文,总题用的是《恐口无凭》,这是模仿鲁迅的《立此存照》的。当时还和同学蒋文杰(现在用的笔名虔丹)共同编过专刊杂文的副刊《偶语》。抗战时期,在重庆国民公报副刊上写过杂文专栏《瓜蔓小集》(笔名江汶),解放战争时期,在《新湖北日报》副刊上有过杂文专栏《抵掌谈》(笔名阿文),前者完全无法找到,后两者也找到了少部分,所以都未编入。
  此外,我还写过一些剧评、影评等也未收入。
  这部文集,实际上,带有一些选集的性质,但毕竟是作为文集,所以,编选的尺度又较宽。


  我是以结束一下过去的心情来编集的。
  从这中间,大致可以看出我的成长过程:青少年时,投身于民族救亡的浪潮中,对未来有着纯真、朦胧的向往,又夹杂着一些小知识分子的浪漫的情怀。渐渐在生活中受到磨练,感受到了生活中沉重的,严峻的一面。终于迎来了长久盼望和追求的“明朗的天”,却遭受了生命中一次致命的打击,因而有着巨大的痛苦和困惑。然而,那一点信念依然保持着,并凭着对自己的作为一个“人”的要求,度过了那漫长的艰难的岁月。即将跨进老年的门槛时,也跨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又可以站在窗口唱自己的歌,虽然个中也还激荡着当年的热情,却已有些嘶哑了。有时回顾自己走过来的道路,我无悔。我也常常冷静地考虑现实,依然怀着希望。
  从这中间,也大致可以看出我在艺术上探路的过程。我只想谈到一点:以诗来说,我最贴心的还是在最艰难的岁月中所写的东西,因为,在那样的处境中,能比较更为深切地感受生活,也更为全身心地在创作中去寻求慰藉和倾泄,在艺术与生活中找到了一个血肉相联的契合点。生活当然是文艺创作的起点,但没有对生活的真实的感受和激情,也就没有真正的诗。对读者说,文艺不仅帮助他认识生活,而且应该激发他对生活的信心,增强他生活的力量。我愈来愈对这一点有所体会。
  我不必叙说在编集过程中的复杂的心情。我只谈一个很深的感触:时光、时光、时光飞逝!俯仰之间,我已年过七旬。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趁这个机会,结束一下过去,是有意义的。
  深夜走笔,黎明又静悄悄地到来,我站到窗前,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路边一排枝叶繁茂的大树,在晨光中飞翔的小鸟,几个舞剑锻炼身体的老人……自己的一生在面前闪闪而过,不禁喃喃地念着:
  生命是美丽的!


  在编辑这部集子时,得到了不少友人的帮助和关切。这几十年来,友情就是温暖我也鼓舞我的一种力量。我还应该提到我的妻子,她支持我度过了灾难的岁月,为这部集子,也花费了不少心血;我也应该提到,当出版事业面临如此困难的时候,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领导却有魄力提议出这样一部书——我将怎样表达我的感情呢!我想到了过去写的一句诗:“我知道什么是感激,因而我知道不必说出我的感激。”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