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一个老诗人的回忆


——木斧《写诗杂记》序

  本书为“回忆式的诗论”。使我感兴趣的首先是那些回忆,其中读到了我也认识的一些友人,而我也从中了解了木斧的生活道路和艺术道路。
  我和他可以说是神交已久。解放前,伍禾在编《新湖北日报》的副刊《长江》,默默地付出了许多精力,在一张反动的报纸上艰难地坚守着一片洁净的园地,团结了不少倾向进步的青年作者,不仅有湖北的,也有外省的,木斧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时我也正在武汉编一家报纸的副刊,又和伍禾是近邻,经常过从,不时交换一些关于稿件的看法,我因而注意到了木斧。
  在这本回忆中,木斧怀着深挚的感情谈到了伍禾对他的鼓励和帮助,而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1980年前后,田野告诉我木斧来武汉在打听伍禾的消息,想去拜访,但不知道伍禾已在那场浩劫中悲惨地离去了。后来我又读到了他悼念伍禾的诗。这种不忘对自己有过培养和扶持的人的拳拳之情使我感动。同样地,木斧也怀着深挚的感情谈到了帮助他成长的方然、杲向真、王育民和别的一些前辈和同辈。
  大概也是在1980年,我收到了他的一封信,附寄了解放前他发表在西南一家报纸上的对我的诗集《门》的评介文章,这是我过去没有读到的。以后,他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以《曾卓的诗》为题,评介我的新出的诗集《悬崖边的树》的文章,在《上海文学》上发表了赠我的诗《门》。那前后相隔将近四十年,却都怀着同样的热情。这也使我感动,将他看作是我的亲切的友人,虽然我们是在1983年才得以见面。我们分住在不同的城市,交往的机会很少,见面时,都还有别的友人在坐,他在诗中是热情奔放的,在人前却不大多说话,我们单独交谈很少,对他的生平谈不上了解。
  通过这些文章的回忆,我才大致知道了他的生活道路和艺术道路。我说“大致”,是因为这究竟是以谈写诗为主,不可能详细地谈到他的经历。但通过他在诗的道路上的跋涉过程,也就反映了他的成长的过程,因为诗与人是不可分的。他的成长的年代正是民族灾难深重,民族革命战争风暴卷起的岁月,通过他在诗的道路上的起步,和他的渴望、向往、追求,也就侧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诗与时代也是不可分的。他写得如此率真而亲切,宛如和老朋友对坐娓娓而谈,从中我们也认识到他的真诚、坦率、热情的性格。
  他对诗的一些基本看法,大都是我所同意的。譬如他说:
  “诗的感受,来自生活中感情的闪光,生活之树有许多枝叶可以任人去撷取。只有生活激起了诗人的感情的浪花,才会有得。”他再三强调写诗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的诗篇是苍白无力的”。他写诗是因为“我觉得写诗最容易激荡我们的情思,倾诉我的爱,我的恨,我的抱负和我的理想”。他也强调“诗人要有丰富的生活,求得思想感情上同人民相沟通相交流,道出人民心里的话,这样,诗人的个性、气质、勇气、情怀以及独特的感受才得以充分地发挥”,要求“诗人本身的奋进”。同时,他也强调诗的艺术素质,“要真诗,不要伪诗”,强调诗的表现方式的探索,要求诗人全面艺术修养的提高,他很感叹于自己学习不够,感叹于自己的“诗风后来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因而要求:“追求,执着地追求,永远不满足现状,才会有诗。诗在每一个诗人无休止的追求之中。”
  可能有人会认为他在这里所谈的对诗的看法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事实上也许正是如此。这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诗论,他并没有企图在这里完整地阐述他的诗的观点。可贵的在于他的态度的诚恳,而且,不是一般泛泛地谈理论,他是结合着他在学习写诗的过程中的具体的情况,来谈自己的体会、感受、经验和教训的。这样就使那些看来是普通的道理带着作者自己的体温和感情,因而有其活的生命,有其分量。对于诗人们,特别是对于初学写诗的年轻人(他对他们寄托了殷切的期望),是有参考和借鉴的意义的。
  木斧是一位老诗人了,无论从年龄或诗龄上来说,都是如此。虽然在老诗人中,他又算是较年轻的,而他因还保有青春的感觉而欢欣,这也的确是值得欢欣的。诗人的青春不在于他的年岁,而在于他的感情。木斧不断在诗歌的道路上辛勤地跋涉、探求。因而,我相信,他还将写出《写诗杂记》的续篇。

                          1987.4.20于武汉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