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鱼虾蟹鲎的鲎


  鲎是海错,我们若是到新界大埔去旅行,在市墟上便时常可以见到这东西。它的形状很古怪,若不是生长在滨海地方的,多数叫不出它的名字,有的更从未见过。但在滨海区域则时常可以见得到。中国沿海各地,从江浙以至海南岛都有,但最多的是在福建和潮汕一带的海滨,香港的出产则没有上述这几处地方的多。鲎有在春天上岸到浅水处产卵的习惯,这时在沙滩上最容易见得到,它们有时会爬到山坑里或沟渠口。有一年春天,就有一只鲨从鹅颈桥的海边大水渠里一直爬到了跑马地,给人拎起尾巴捉住了。
  鲎的形状像一只铁铲,从正面看来又像一顶钢盔,那一条尾巴就恰如一把刺刀,三棱形的尾巴上有尖刺,它能翘起尾巴来鞭人,给它们刷着一下就要流血。它的一切器官都隐藏在钢盔似的硬壳底下,壳比蟹壳还要坚硬,四周有刺保护得非常周密,香港新界的乡下人将鲎壳用来车水,或者用作舀水的工具。
  很多人不曾见过鲎,也不识鲎字。鲎音候,宁波人谈到海味,惯说“鱼虾蟹鲎”,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候”字应该怎样写,其实就是鲎。广东人则将这个字读成“豪”,因此本地人都叫鲎为“豪”。本地人骂女人淫荡或卖弄风骚,为“发豪”或“豪婆”,这是俗语。他们惯常将这个“豪”字写成“姣”,“发姣”或“姣婆”。但是据一位专门研究广东方言俗字的潘先生告诉我,这个“姣”字,实在应该写作“鲎”,“姣婆”读作“鲎婆”。至于为什么读称鲎婆,且待后面再说。
  宁波人说鱼虾蟹鲎,英文也叫鲎为King Grab。它的样子虽然像蟹,但它其实不是蟹类。在节足类动物的分科上,它是与蜘蛛和蝎子同隶一科的。鲎在地球上的生存历史很悠久,比人类的资格不知要老过多少借,而且自辽远的洪荒时代至今,它的形状改变得并不多(这正是鲎在今日人们眼中看起来形状是这么古怪的原因)。因此在生物考古学上,它有“活的化石”之称。
  据说,鲎的祖先,乃是原始时代海洋中的一种大海蝎,今日陆地上的蝎子,就是它们迁居陆上以后经过变化的后裔;鲎则是生存在海中遗留下来的后裔。几十年以前,中国曾发现过一块古生代二叠纪的海蝎化石,那模样虽与今日的鲎有多少不同,但仍使人一望就认得出这是它们的祖先。由于这一块二亿年以前的化石的发现,一面确定亚洲这一片大土地在那时还是海洋,一面也证实了这“活的化石”的进化系统。
  中国旧时对于鲎有许多古怪的传说。《尔雅·翼》说:
  
  鲎形有如惠文,亦如便面。惠文者,秦汉以来武冠也。便面,古扇也。大抵堂色青黑,十二足,足长五六寸,悉在腹下。旧说过海辄相负于背,今鲎背上有骨七八寸如石珊瑚者,俗呼为鲎帆。大率鲎善候风,故其音如候也。其相负,则雌常负雄,虽风涛终不解,故号鲎媚。

  《坤雅》也说:
  
  鲎状如便面,骨眼在背上,口在腹下,其血碧。雌常负雄而行,雄者多肉,失雌则雄不能独活。渔者拾之,必得其双。在海中群行,辄相积于背,高尺余,如帆乘而行。

  大约古人认为鲎的最大特点,除了那古怪的如惠文冠如便面的形状以外,便是它的雌雄相负的特性。据说鲎是雄小雌大。放在水面,雌的沉到水下,雄的则浮在水面。捉了雌渔,雄鲎往往留在旁边不逃走;可是你如果捉了雄的,那雌鲎便咕嘟一声沉到水底去了。
  造成古人所说的鲎雌雄相负的特性的原因,乃是海滨平日不易见到鲎,只有春末夏初最多,而这时正是鲎交尾上岸产卵的时期,所以往往“相负而行”;而且雄鲎为了守护产卵的雌鲎,往往不肯离开。雌鲎则为了有保护自己后裔的本能,一有危险发生,自然先沉到水底去了。
  旧时,广东潮汕海陆丰一带的海滨居民,对于鲎的这种生活形态很瞧不起,尤其不满意雄鲎追随雌鲎,而雌鲎一有危险,却自己先逃命的自私态度。他们用“鲎母”来谩骂一个他们所瞧不起的女人,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发姣”和“姣婆”,应该写成“鲎婆”和“发鲎”的原因。
  又因为在海滨捉鲎,往往一捉就是一对,因此,广东有些地方也用“捉鲎”作为捉奸的替代语。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