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此奖该设



              吴宇(内蒙古乌海)

  一晃又要到年底了。按照往常的惯例,每到年底各大媒体都要评一些好新闻出来论功行赏。但我总是感觉这样的评比不算全面,要是能设个“最佳新闻导演奖”的话,那可就锦上添花了。
  至于理由,我想用两个实例加以说明:一个是刊登在《扬子晚报》上的一条“送温暖原来是演戏”的怪闻,说的是居委会的干部在摄像机前献爱心送温暖,只不过10分钟,录像拍完,竟又将送来的煤气罐和大米拉回去;另一个是刊登在《南方周末》上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出了个“口水英雄”的奇闻。这“英雄”以极高的演技竞在摄像机前边表演了一出大白天里“秉灯夜读”的黑色喜剧。就凭这两个实例,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假若不设立“最佳新闻导演奖”的话,真不知会埋没掉多少有着奇思妙想的新闻导演人才。
  会议到点了却迟迟不开,只因为电视台的记者还没有赶到;失窃的物品被公安追回却迟迟不还,只因为要在摄像机前开个失盗物品招领会……虽然每天看到的各类新闻都不会出现导演的名字,可我们却常常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他不一定非得像电影导演那样蓄起大胡子,可他导演新闻的本事却绝不逊于张艺谋、陈凯歌。你张艺谋再有本事获奖,可你未必就能把白天导成黑夜。你的“秋菊”再怎么卖力地表演,还能有我的“口水英雄”演得真实吗?这样的人才,不给个奖,也真是可惜了。
  有一句古话叫“眼见为实”。这无形中就给摄像机增添了一种权威。似乎拍下的就是真的。可谁曾想就是在这些个“真实”的画面里,隐藏了令人作呕的谎言、虚伪和阴谋。也就是这些个不干净的东西,在蚕食着我们大众传媒的信用。也是一句古话叫“假做真时真亦假”。当我们的百姓已经习惯于将新闻当做小品来看时,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打动他们日渐冰冷的心。当一个社会的传媒被一些个经过导演出来的新闻所充斥的时候,大量的流言就会在我们的头顶飘来荡去。流言下的我们,显得是那样的没有主见,时而什么都相信,时而又什么都不信。
  是到了该设立“最佳新闻导演奖”的时候了。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