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我看见了世界杯


  70年代初期,我瞭望世界的窗口只有《参考消息》。那时候它属于“内部报纸”,简称“参考”,人们很难见到。那时候人们显得很矮,世界显得很小。世界小得就像一只乒乓球;那时候,生活很单调,于是阅读《参考消息》也就成了我生活之中的头等大事。
  通过《参考消息》这个窗口,我伸长脖子,瞭望着遥远的世界。青春的热血沸腾着旺盛的精力,只要遇到被称为“文字”的东西,我就拼命阅读。《参考消息》包罗万象,上至政治经济,下至鸡毛蒜皮,我一字不落。我青春时代的超常记忆力,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尤其喜欢体育新闻。其实从70年代初期,我就开始关注足球,连年订阅《新体育》杂志。那时候国内比赛很少(只在1972年举办了五项球类运动会)。然而只要民园体育场有球儿,我常常奋不顾身。至今我还记得来访的“红魔”、“三菱重工”、“鸭绿江”,还有天津队以王杭勤领衔的堪称国内一流的后卫线。即使来自空军的优秀前锋李富哲,面对这道“铁闸”也不敢小觑。
  关于国外的足球消息,则只能通过《参考消息》了。记得我常常从西班牙甲级联赛的消息里看到一支名叫“真马德里”的强队。那时候独裁者佛朗哥已经下台。多年之后这支名叫“真马德里”的强队竟然从我的视野里消失。如今的球迷漫山遍野,我就向他们打听,竟然无人知晓。一天,我无意之中向晓雨提及此事。晓雨思索着说Real这个单词含有“真实的、现实的、纯粹的”的意思,并且告诉我当年《参考消息》上的“真马德里”如今已经译为“皇家马德里”了。
  真相终于大白。“真马德里”失而复得,这也说明当年我对世界的瞭望,不过井中之蛙而已。
  记得是公元1978年。那时候我已经离开工厂来到坐落在天津西郊杨柳青镇的一所学校读书。当时我们并没有清醒意识到,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已经悄然兴起。吃食堂住宿舍,一门心思读书画图,别无他想。有时同学们聚在宿舍里聊一聊,话题居然与足球有关。在我记忆之中,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不但善谈,而且善踢。属于“口一份脚一份”的球迷。于是足球就成了一个持续不断的话题。大家经常谈到的球星,国内有孙霞峰、张俊秀,以及50年代国家白队的陈珊虎、袁道伦、张水浩、金昌吉。国外则有贝利、加林查、克鲁伊夫、贝肯鲍尔以及伟大守门员雅辛。我惊讶地发现,同学们对世界球星的认识,几乎统统来源于70年代的《参考消息》。这真是一张不可或缺的报纸。但令大家共同感到遗憾的是,中国球迷从来没有机会亲眼看到世界杯大赛。
  天气渐渐热了。一天刘克正君说中央电视台即将直播在阿根廷举办的1978年世界杯决赛。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很是着急:学校地处郊区,到时候去哪儿看电视呢?
  那时,拥有电视机的中国家庭极少。学校当局的电视机呢,虽然长年束之高阁但也不会播放这场远在南半球却肯定影响北半球学业的足球比赛。这样,寻找合法观看世界杯的电视机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兵营,消防队,还有一个被我们称为“南窑儿”的自然村,都不行。
  素来交际广泛的高德祥君终于告诉大家,看电视的地方找到啦。
  同学们一下子激动起来。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夜晚。我们七八个人骑着车子悄悄溜出学校,向北窜在杨柳青镇。高德祥君真有本事,竟然与西郊百货商场拉上了关系。我们到达的时候,守门人伸手阻拦,德祥上前说了几句,对方就放行了。爬上六层顶楼,看到一台黑白电视机摆在那里,观众只有二三十人。由于门卫管理严格,这里没有“爆棚”。
  参加决赛的是南美劲旅阿根廷与欧洲强队荷兰。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宏大的球场。观众座无虚席,自由释放着焰火,尽情歌唱。有生以来首次看到“世界杯”,心中感慨良多。你看,平日里各行其是的人类,此时居然变得如此齐心协力汇集一处,发出共同的呐喊。我为足球的巨大魅力所震撼,心跳骤然加快。这场世界水平的足球对攻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是啊,我终于赢得了与世界同步的权利,我终于看到了世界杯。这才是真正的足球。双方拼抢激烈,铲传铲断,使比赛惊心动魄而一气呵成。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的足球比赛,完全被惊呆了。也只在这种时候,我才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很大。
  阿根廷以三比一击败荷兰而夺冠。这场比赛脱颖而出的是阿根廷球星肯佩斯。为荷兰队射入一球的身材高大的9号。尤其是阿根廷的边后卫1号阿蒂克列斯(此公与贝利一起参加了电影《胜利大逃亡》的拍摄)助攻时被对手拉倒却面无愠色,他的修养令我大开眼界。
  骑车回校的路上,同学们都很激动,仿佛一下子长了许多见识。
  二十年过去了,我从电视里连续看了五届世界杯,最为难忘的仍然是公元1978年的决赛。正是从那个时刻开始,我懂得了睁大眼睛看世界。
  是的,世界就在你的面前。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