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进修二题



关于含蓄

  为了有助于同志们的艺术进修,我把想到的有关创作的两个问题谈一谈,第一是含蓄。
  在文学创作里面,主题当然要很明朗,不能使要表达的思想晦暗。但是我想,文学创作需要有含蓄。所谓含蓄,就是不要一泻无遗,不要节外生枝,不要累赘琐碎,要有剪裁,要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
  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创作里面,写一个人痛苦,或写一个人快乐,表现感情的方法好像都差不多,都是很简单的。这种写法,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感情的表现,并不是只有一个方式,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面,就只有一种表现。柳宗元说:“长歌之哀,过于痛哭;嬉笑之怒,甚于裂眦。”在出土的古书竹简上有一句话:“至乐不笑”。契诃夫有好几次告诉青年作者:写一个人悲哀,应该写他散步,写他吹口哨。
  我想,并不是所有从事写作的人,都能体会到感情方面所有的这些具体表现。
  有一年,我住在疗养院里,夜晚很寂寞,想听听收音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节目。当我正要关闭收音机的时候,忽然隐隐约约听到一种很细微的声音,这声音一下就吸引了我,赶紧对准,原来是杨虎城将军那位宋秘书的女儿,正在报告她的亲人被杀害的经过。这是一种非常悲痛的声音,也是一种极度控制的、有含蓄的声音。这个女孩子,在那里低声地讲着,简直是如泣如诉地讲着。我立时坐下来,一直收听完毕,热泪盈眶。整整一晚上,感动得不能平静。当时,并非没有更强烈的大声喊叫,或者痛哭流涕的节目,而这位烈士的女儿的声音,只是若隐若现的时候,就那样强烈地震动了我的心。含蓄,必须包括真实的感情在里面。
  有一天我看报纸,蠡县有一个生产队长,一个女社员夜晚害了重病,这位队长冒着大雪去给她请大夫。这是平原上很少见的大雪,在回来的路上,医生失足掉在井里面。这位队长立时跳下井去,想救出这位医生,结果自己冻死在井里。
  这是一篇很简短的报道,我读它的时候,正是在一天清晨,它深深地感动了我,我向家里的人讲述了这一段事情。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天晚报上登了一段消息,说有一个小孩,支气管里塞上了黄豆,结果被父母当作死孩子,抛掷在荒坟里面,被一个出差的解放军抱走救活了。
  以上所举的三个例子,都是很简短的新闻报道或广播节目。这里面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很多文艺上的加工描写。但是我可以说,这些事实,即使被以后的作家演义成一、两万字或者更长的小说,它的感动能力也不一定就能超过原来简短的报道。这是在文学创作上常见到的一种现象。当然,有的故事拉长了,它的感染力可能增强,但有的故事拉长了,就像多加了水,它的感染力也可能冲淡。
  那部《颜氏家训》里说:“凡为文章,犹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就是说写文章应该有节制,应该适可而止,应该有含蓄。我们写文章,常常是怕读者看不明白,要面面俱到;怕批评家和读者提出意见,在作品里面增加一些解释,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对生活了解得愈多的人,他在创作上愈能有节制,有含蓄,凡是生活本钱不大的人,他的文章就容易流于散漫铺张。

语言一例

  文学语言,包括好的比喻,有力的生发,美妙的联想和出奇制胜的描写。这些造诣,无疑都是从对人民生活、社会风习,和时代精神的深刻体会和理解得来。
  戚蓼生说,曹雪芹的写作之所以“神乎”,是因为:第一,“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第二,“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第三,“似谲而正”。他这些分析,当然还不能完全概括曹雪芹在语言上的技巧,但是他所说明的这些道理,我们应该研究。
  在文学上,语言、语法和语气,是有很多变化的,是有很多风格的,越是对于生活了解得多的人,了解得深刻的人,他的语言就越不会简单化。但并不是所有的评论家都能了解这一点。在有些评论家看来,一句话只有一个说法,稍微有所变化,他就感觉奇怪。譬如说,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篇作品写到有人想给一个女孩子介绍一个八路军做爱人,问:
  “你愿意吗?”女孩子说:“我不愿意。”评论家看到这句话,就下结论说,这个女孩子很“落后”。这句话会使人物降低,作者的“世界观”有问题。其实,那个女孩子心里是很爱八路军的。按照这位评论家的方式,这个女孩子一听到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就应该高兴得跳起来,说:“好极了!谢谢你!快带我去找他吧!”这样,评论家就可以鉴定她很进步,形象高大,作品有进步意义。但是在生活里并不是这样。在生活里,一个人的说话、口气,因为当时的心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处境,常常是有各式各样的变化的。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懂,我们还从事什么文学工作?如果连一句话也看不明白,我们还“观”的什么“世界”。当然,在生活里也有“袖里吞棒槌——直出直入”式的语法,但并不能用这个方式概括一切。我下乡的时候,一个女孩子曾经告诉我:“话有百说百解。”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明白了以上这些道理,我们才能领会所谓“似谲而正”,所谓“注彼而写此”这些语言工作上的复杂情况。
  附注:以上系一九六四年六月一篇讲稿中的断片,一九六六年冬季散失,今重获之,整理出来,投寄刊物,亦奇遇也。
                     1978年8月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