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几位女作家的作品


  冰心的小诗在新诗坛已获得特殊地位,她的小品散文和短篇小说也著盛誉。但以她的小说与小品散文并论,则我觉得后者更胜,无怪周作人要列之为三派文字的代表之一了。冰心的散文有《往事》、《寄小读者》、《南归》。还有收在《超人》中的《遗书》、《笑》,和发表在小说月报的《到青龙桥去》、《梦》,如其说是小说,还不如说是散文。《往事》共有两篇,其一收在小说集《超人》里,另一则收在单行本《往事》里,后来都收到《冰心散文集》里去了。《往事》的第一篇所记都是北京学校和家庭生活的断片:有母亲膝下的娇痴,姊弟窗前灯下的温馨笑语,同学读书游嬉的琐事,春郊的俊游,夏晚的追凉,秋宵的清谈,冬夜的好梦……文字之轻茜新清,灵幻艳异,颇难形容,借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则似夜、似新月、似繁星、似温柔的黄昏、似醉人的春光、似瞬息百变黄金色的云霞,似开满在时间空间专供慧心人采撷的空灵清艳的花朵。
  《往事》的第二篇则记留学美国在医院养病的生活。我们的女作家离开她那最崇拜最亲爱的母亲已经孤寂不胜,更加之卧病万里的海外,倚枕百般回肠凝想,于是如水的客愁,如丝的乡梦,都化成一行行悲凉凄怨的文字了,这篇文字正像她描写林中月下的青山,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中间流溢满空间幽哀的神思。而思想则较前篇更为透彻,你看她:“别离碎我为微尘,和爱和愁,病又把我团捏起来,还敷上一层智慧。等到病叉手退立,仔细端详,放心走去之后,我已另是一个人!”又说:“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感谢病与别离,二十余年来,我第一次认识了生命。”这又岂是寻常人能说的话!
  两篇《往事》风格略有不同:前者是缥缈幽深,后者是缠绵悲壮。前者是回忆的甜蜜,后者是回忆的凄清。前者是天真少女的谈心,后者是病中诗人的灵感。前者之色浓,后者之色淡。前者之味甘,后者之味苦。前者略病矜持,后者纯任自然。我觉得第二篇写得比较有趣味些。
  《寄小读者》共收通讯二十九则。冰心赴美时,特在晨报副刊上,辟儿童世界一栏,逐日向小读者们报告行程与感想,其中有几篇则为寄其父母与弟妹的家书。另有山中杂记十篇,也是遥寄小朋友的。这本书的文字固力求显浅,但哲理还自湛深,那些只知猫哥哥狗弟弟的儿童们未必能领略。孟代的《纺轮故事》虽作童话体裁,但说者谓这本书不是为儿童而作,却是为青年男女而作。我于冰心《寄小读者》亦云。《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云:“假如文学的创作是由于不可遏抑的灵感,则我的作品之中,只有这一本是最自由,最不假思索了。”这本书的笔路挥洒自然,有行云流水之致。在别的文字里,我们看见一个明玸翠羽,严装橡饰的冰心,在《寄小读者》里,我们却看见一个铅华尽卸,蛾盾淡扫,现出自然丰韵的冰心了。
  冰心那些鼓吹母亲的爱的,描写自然情景的,发挥哲理的文章,早已有许多人欣赏批评了,我也不必更费纸笔来抄录。但她过日本时参观游龙馆中日战胜纪念品和壁上战争的图画,有一段很可引介:
  周视之下,我心中军人之血,如泉怒沸。小朋友,我是个弱者,从不会抑制我自己感情之波动。我是没有主义的人,更显然的不是国家主义者,但我那时竟血沸头昏,不由自主的坐了下去。在同伴纷纷叹恨之中,我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十分歉仄,因为我对你们述说这一件事。我心中虽丰富的带着军人之血,而我常是喜爱日本人,我从来不存着什么屈辱与仇视。只是为着“正义”,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似乎不能忍受!
  我自然爱我的弟弟,我们原是同气连枝的。假如我有吃不了的一块糖饼,他和我索要时,我一定含笑的递给他。但他若逞强,不由分说的和我争夺;为着“正义”,为着要引导他走“公理”的道路,我就要奋然的,怀着满腔的热爱来抵御,并碎此饼而不惜!
  冰心不主张有国界的,像她的短篇小说《国旗》,以及为晨报周年纪念作的《好梦》,都透露此种意思,但为了“正义”和“公理”,眼中也就放射凛然“神圣之光”了。她的长诗《我爱,归来罢,我爱!》为济南惨案而作。其中以母亲象征中国,儿女象征国民,措词悲惨而壮烈,读之使人深切的感动。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偏自说血管中蕴有军人的血。她在《寄小读者》中曾引李素伯语:“羡慕大刀阔斧的胸襟,想望带镖背剑的夜行者,含茹胜利的悲哀,致慨于红人的沦亡”。从这些话里,我们应当认识她的真精神,谁说她是专以“母爱”来解释人间的一切问题呢?
  《南归》是她记述母亲的死一篇长文。从得病重电报返沪,至下葬后,兄弟陆续得着噩音时止,洋洋数万言,侍疾送终的情事,纤息无遗,读之历历有如目睹。其深哀极恸,出之以平静的笔调,愈觉缠绵悱恻,引人无穷眼泪。冰心一生歌颂母爱,非有这篇有力的大文字,不足以结束她以前一切文章。
  冯沅君曾与陆侃如合著《中国诗史》,此外发表许多关于国学的研究,我认为她是一个在故纸堆中讨生活的人物,与文艺创作是无缘的了。但她有小说集《卷劝》、《劫灰》,又有书翰集《春痕》。
  《春痕》后记里说:“春痕作者告诉我:春痕是五十封假定为一女子寄给她的情人的信,从爱苗初长到摄影定情,历时约五阅月。作者又说:这五十封信并无长篇小说的结构,虽然女主人的性格是一致的,事实也许是衔接的。”这样看来这本书当是书翰体的小说了。但细读内容,其中故事没有小说的结构,倒有事实之自然的进展,与其将它归入“假定”的小说里,不如归入表现自己的抒情小品里。
  冯沅君寝馈于旧文学甚深,所以书中富有旧文学辞藻,而且常有掉书袋的味道,有些短篇竟完全似明清名人小札,如:
  冒雪视故人病归,意壁君必有信来;乃遍寻阿兄案头,仅得不识者之贺年片一张,失望殊甚!今日病几全愈,然精神仍散漫,不能静心读书。
  又降雪矣!西园景色何如?冥想今日骑小驴行西山道中,真神仙不啻也。
  说起花来就有话说了。我以为花中之最香者当数兰与玫瑰。兰之香清远,玫瑰则甜美。兰如高士,玫瑰如好女……春日玫瑰如美人之妙年、严妆;秋日的玫瑰则如美人之迟暮、病起。树中,瑗爱松、柏、梧桐、杨柳。花中,瑗爱菊、兰、玫瑰、荷花。树与花之间者爱芭蕉。像这样的文字在《冰雪小品》、《春痕》中颇为不乏。她的书简与曾仲鸣正可相提并论。因为两者都是从古文中出来,虽然融化干净,而趣味却极其清隽。至于全部的故事,则吞吞吐吐,隐约其词,令人摸不着头脑,大类“清涩派”的作风,与她用“淦女士”为笔名发表的《卷劝》大异其趣。也许作者有不得已的苦衷所以如此,但私人尺牍既用散文名义,公之于世,又不愿读者明了内容,叫人猜闷葫芦,则殊使人不满。
  陈学昭有《倦旅》、《烟霞伴侣》、《寸草心》、《南风的梦》,又有用“野蕖”笔名发表的《忆巴黎》。唐嗣群评其《忆巴黎》云:“她的散文有时是秋天——如像她以前的《倦旅》和《烟霞伴侣》等集,无处不带着一种肃杀的气氛,可是这本却像冬天,我们听得那里怒号的北风,好像是等待春光的来临,而又不耐的觉得它姗姗来迟的哀怨。”李素伯以陈学昭和冰心等比较之后,却说:“比如说‘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烟景固然可爱,‘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灵妙境,也能使人意远;而‘哀猿叫月,独雁啼霜’的凄凉的乐曲,更是人事之常,易为人情所理会,激起深切的感兴来。”由此可见学昭的文字是怎样一种情调了。
  庐隐创作短篇小说是在五四之后,和冰心同期,后来始尝试写小品散文。已成单行本的有《归雁》、《云鸥情书集》;又散在《华严月刊》者有许多散文诗,载在《妇女杂志》者有《东京小品》。庐隐文字以情感热烈著名,像《云鸥情书集》对于恋爱之逞行直遂,不顾一切,也可以看出她的个性。总而言之,庐隐对恋爱的态度,颇类昔人批评苏东坡诗,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从不扭捏作态,其豪爽至为可爱。绿漪的散文集有《绿天》,在冰心、庐隐两位女作家之外特具一格。她以永久的童心观察世界,花鸟虫鱼,无不蕴有性灵与作者的潜通、对话;其中《小小银翅蝶的故事》特加昆虫以人格化,象征她自己恋爱故事,风光旖旎情操高洁,唯其书只能算是童话文学。
  石评梅有《评梅日记》等,她作品多披露于《华严月刊》及《晨报副刊》。其文字明丽哀怨颇为动人。陆晶清有《素笺》,系信十封,分致十个对她有恩有情而始终不能结合的男子。故事真实而富趣味,可当记事散文读,也可当小说读,在许多书翰体著作中,这本书体裁最为奇特。
  谢冰莹,湖南新化人,原名鸣冈,生于民国前五年。民国十五年秋,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改今名。民国十六年随军北伐,撰《从军日记》,初刊于武汉政府所办之中央日报,林语堂译之为英文,刊于该报之英文版,国际作家如美之高尔德、法之罗曼罗兰,读之皆为欣赏,求与谢氏通信。日本藤枝丈夫更取之为教材,以后法译、俄译、日译相继出版,谢冰莹遂一跃而登文坛,成为知名作家。
  除《从军日记》,她又写有《前路》、《青年王国材》、《麓山集》等长短篇小说。而长篇《一个女兵的自传》,则流传更为普遍。因为她原是中国新时代第一个女兵(同队女兵虽有二百多,均未写此类题材)。谢氏虽未上过那炮火连天,枪弹横飞的火线,军中生活究竟紧张刺激,与普通人经验不同。况她写旧家庭之压力、婚姻之不自由,在社会上奋斗求生存的艰苦,文笔简洁流利,热情感人。每使读者感觉津津有味,非读个终篇,不忍释手。这就是她文笔的魔力。
  她著作甚多,而以《一个女兵的自传》最得一般读者的赞赏。
  陆小曼,就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她和志摩的恋史喧传于民国十四、五年之间,志摩遇难后,直到民国二十四年,小曼为纪念志摩四十岁的诞辰,始将她与志摩合写的日记付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书名《爱眉小札》。大家才知小曼会写文章,因她露脸文坛较迟,所以只好屈于本章之末。
  陆小曼,名眉,江苏人,毕业于北平法国人所办之圣心学堂,英法文均佳,又画得一手不错的国画,曾演平剧,绮年玉貌,多才多艺,在北平交际场中风头甚健。初嫁王赓,以王为现实人物,性情不合,遇徐志摩乃一见倾心。卒与王赓仳离,而嫁志摩。这事在五四运动后七、八年间被视为大不道德。梁任公为志摩、小曼证婚时,当众加以二人严厉的教训。两人婚后相偕返志摩硖石故乡,其舅翁又避不见面,且从此断绝了家庭经济的支援,致志摩不得不南北奔波,在各校兼课,因而有飞机失事之不幸结局,一时论者均归罪小曼,视为“祸水”。其实传统的礼教观念和顽固社会风习应该负大部责任,小曼仅是个牺牲者而已。但小曼之挥霍无度,带累丈夫,也应负点责。
  论小曼的文章,是没有什么旧文学的根柢,不过也因此不为传统格律所拘束,陈腔滥调所腐化,独抒胸臆,自成一格,可称之为“清才”。她之得徐诗人之赏识,并非偶然,今引其日记数段,以觇一斑:
  一个月之前我就动了写日记的心,因为听得“先生”们讲各国大文豪写日记的趣事,我心里就决定来写一本玩玩,可是我不记气候,不写每日身体的动作,我只把我每天的内心感想,不敢向人说的,不能对人讲的,借着一支笔和几张纸来留一点痕迹,不过想了许久老没有实行,一直到昨天摩叫我当信一样的写,将我心里所想的,不要遗漏一字的都写上去,我才决心如此的做了,等摩回来时再给他当信看。这一下我倒有了生路了,本来我心里的“痛苦”同愁闷,一向逼闷在心里的,有时候真逼得难受,说又没有地方去说;以后可好了。我真感谢你,借你的力量我可以一泄我的冤恨,松一松我的胸襟了。以后我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反正写出来也不碍事,不给别人看就是了。本来人的思想往往会一忽儿就跑去的,想过就完,现在,我可要留住了它,不论甚么事想着就写,只要认定一个“真”字。以前的一切我都感觉到假,为什么一个人先要以假对人呢?大约为的是有许多真的话说出来反要受人的讥笑,招人的批评,所以吓得一般人都迎着假的往前走,结果,真纯的思想,反让假的给赶走了。我若再不遇着摩,我自问也要变成那样的。自从我认识了你的真,摩,我自己羞愧死了,从此我也要走上“真”的路了。希望你能帮助我,志摩。
  小曼自从写日记后,竟将这本日记当作徐志摩的亲身,呼日记为“你”,她要写时就说“今天又可以亲近你了,我的摩。”不能写,就说:“现在我要暂时与你告别,我的爱。”“现在我拿你暂时锁起来,爱!让你独自闷在一方小屋子受些孤单,好不?要是不将你锁起,一定有贼来偷你!一定要有人来偷看你,我怕你给人看了去,只好让你受点闷气了,不要怨我、恨我!”说的话何等有趣!

  选自《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