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王晓华的形象缺乏真实性”

作者:佚名

——对《伤痕》的一些不同意见

  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后,本报编辑部先后收到近九百件信稿,其中极大多数来信来稿对作品表示热情的肯定;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信稿在肯定作品的前提下,对小说提出了种种商榷的意见;有十六件信稿,对这篇小说持否定的意见。为了更好地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便于读者了解情况,现将持否定意见的信稿综述如下:
  个别读者认为这篇小说是“不成功”的。上海广播器材厂一位同志在来信中说:“王晓华是受极‘左’思潮影响的一位知识青年,作者对她却寄于满腔的同情,连她的极‘左’的举动也加以同情甚至鼓吹。”因此这位同志认为,作者的立场感情是有问题的。安徽省石台县一位同志在来稿中说:“作品没有正确反映革命人民同‘四人帮’的斗争,没有反映我们时代的主流和本质,因此它不能给人们以鼓舞的力量,这篇作品充满了低沉、悲哀的情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仅仅是伤感而已。”
  在这些持否定意见的来信来稿中,比较集中的是对作品的真实性、对人物的典型性以及能不能写人物的感情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的同志认为,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由于王晓华这个人物形象缺乏真实性,因此造成了作品的致命缺陷。上海水产供销站一位同志在来稿中说:“王晓华这个人物给我有几点不真实的感觉,她对‘四人帮’没有觉察,成了一个政治上的糊涂虫,这样的糊涂虫值得同情吗?”
  有些同志认为,王晓华这个人物是不典型的,他们认为王晓华这个人物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竟是如此的思想觉悟,不符合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要求,恩格斯对哈克奈斯《城市姑娘》中耐丽这一人物形象的批评,完全适用于《伤痕》中王晓华这个人物形象。湖南未阳县造纸厂一位同志在来信中说:“《伤痕》中刻画的主角王晓华是一个丝毫不能代表革命老干部子女的所谓‘典型’,这种‘典型’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没有的。”上海志强中学一位教师来稿说:“作者塑造的这个青年主人公王晓华,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她不是个该同情的典型,而是一个该批判的典型。”江西省交通局一位同志来稿指出:“这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来衡量,是不够充分的”,“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干部子女”。
  有的同志认为这篇小说有“人性论”的味道。上海师大政教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有同志写的题为《不需要这样的‘人情味’》的文章,他们认为王晓华的形象是“欠情理的,读后感到犹如吃了‘一只难嚼的酸果那样’”杭州拱宸中学有同志来稿指出:“作品比较过分地渲染了抽象的母女之情,这种人情不免有‘人性论’之嫌”。此外,他还认为:“作品在爱情关系上,也有‘爱情至上主义’的味道。”
                   (原载《文汇报》1978年11月7日)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