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命运》不是真实可信的

作者:陈卫东

  作者:陈卫东
  看了短篇小说《命运》,我认为是一部有着严重错误的作品。
  作者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他力图通过操志强上大学这一问题,来揭露“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摧残青年一代的罪恶行径,反映党中央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极大的优越性,从而说明了青年一代的命运“是和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主题无疑地是广大青年的共同感受,我们早就想说的心里话。然而,作为一个缩影来反映这场严肃斗争的小说《命运》,是否尊重了这个革命的现实,得到了上述的结论呢?我认为是没有。《命运》却着眼于“开后门”这个问题展开了这场斗争的描写。
  一,把我党同“四人帮”在招生路线上的斗争,归结为一个工人家庭与一个干部家庭之间的竞争、斗“法道”,谁的“法道”大,谁的子女就能上大学,沈家友也不是在为“四人帮”效劳,他只不过作了一个选择:一只手表的好处大还是一个上司的好处大罢了。试看,这样的描写是尊重还是歪曲了我党同“四人帮”斗争的现实呢?
  二,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同一个工人家庭,在同“四人帮”斗争中,本来是共利益、同命运的,不仅他们之间肩并肩同“四人帮”斗争,而且支持自己的儿女同“四人帮”斗争。可是《命运》中却制造了他们之间的“自由竞争”,为自己的子女简直是勾心斗角,这是严重的歪曲。
  三、操志强的母亲,这个工人家庭的代表,作者的主观愿望是把操大妈写成被“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气死的。这样的死,我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是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抗争和声讨。可是,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一个工人家属会不会向资产阶级帮派体系人物送手表,操大妈会不会通过乞求沈家友的途径来支持儿子上大学?在全国解放廿几年的形势下,尽管“四人帮”猖獗一时,但广大人民心中是明亮的,对社会主义抱着必胜的信念,怎么能说操大妈也象祥林嫂一样精神麻木,也到沈家友处去“捐门槛”呢?
  送礼通关节是那些新老资产阶级分子臭味相投的产物,老的资产阶级分子送礼通关节,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受礼开后门,这才是他们的阶级内在联系。试问怎么可以把迭礼通关节这种资产阶级政治作风栽赃到工人阶级头上来呢?或许在那时工人家属中有过这样的事,但这是极个别的,不能代表广大工人家属的行动,当然不能拿到文艺作品中当作他的典型行动来描写。
  因此,我觉得《命运》中革命干部、工人以及青年的形象,是离开了他们的阶级特性,离开了十一次路线斗争的现实来凑合,是不真实可信的。尤其是青年能不能上大学,青年的命运不是跟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交织在一起,而是跟开后门搅在一起。这样的观点,是无视于教育阵地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客观现实,是歪曲了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中,就教育战线我们党同“四人帮”一伙斗争的是非实质问题。因此,这部作品是站不住脚的。
  以上是我对《命运》的个人看法,当否,请指正。
                  (原载《安徽文艺》1978年第6期)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