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模仿与自卑


  哈尔滨这个城市值得批评的地方,或者值得热爱而批评的地方,不仅仅是扒掉了城市的某些著名建筑这一点。
  其中最让人大惑不解的,就是凡三四十年来,哈尔滨人一直莫名其妙地不喜欢本地生产的产品,而且,尤以服装、鞋帽、日用品、自行车等等为最。哈尔滨这座城市多年来似乎形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共识,认为:凡时髦的人、新潮的人、有档次的人、有文化的人,是不穿本地产的任何服装和任何鞋帽的。这一怪异的景观,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走在街上的中、青年人,穿的服装,绝大多数产于外地。
  在改革开放之前,哈尔滨人崇尚北京和上海的时装、鞋子。改革开放之后,哈尔滨人又崇尚广州、香港,乃至外国的时装。在他们的审美观中,觉得只有穿上外地的服装鞋帽才美,才有层次。从这一“风习”上看,我提醒外地的商家要抓住哈尔滨人这一消费与审美心理,多往哈尔滨进货,肯定有赚头——哈尔滨可是一个大有潜力的服装消费市场啊。
  哈尔滨人不仅仅喜欢外地的套装,而且还喜欢外地产的风衣、毛衣、内衣,甚至包括袜子和乳罩之类。只要是外地产的,都会引起哈尔滨消费者的兴趣——这已经形成了该城的一种时尚了。
  这种兴趣,这种取舍态度,其实并不能说明哈尔滨生产的产品怎样的蠢笨,怎样的质量低劣。绝对不是这样的。只是一种城市人的心理而已,是有历史渊源的崇外文化心理在作祟——或者叫“边城思维定势”。
  在日用品的取舍上,哈尔滨的消费者对盆、碗、筷子、缝纫机、自行车,小到图钉、拉锁、指甲刀之类,也都喜欢外地产的而排斥本地产的。令人迷惑的是,哈尔滨人对自己的这种心理似乎从不思反省。
  哈尔滨是一个有近500万人口的城市,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可这个消费市场的人们,却无时无刻地不在背叛自己的城市,无视这个城市生产的产品。这难道不是一个城市的悲剧吗?
  早年我曾去过一次贵州,在茅台之乡,我看到一则用白石灰水写在围墙上的一条标语,“茅台人最高尚”。我看了,非常欣赏茅台人的自信心。
  哈尔滨人是否也为自己是哈尔滨人而感到高尚呢?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最可敬——唯有自信心。
  哈尔滨还有很多的“城市行为”让子民失望。
  比如,这个城市的公共电汽车,在五六十年代,一直是被称为“线”的,几线几线车。听着也很不错的。但后来学习外地,改了,改成“路”,叫多少多少路车。自然,这是一桩芝麻小事儿。但这样小事情、小改动,又确能反映出哈尔滨人的某些自卑与不自信的心理的。
  再如,哈尔滨人的一些地方口语。像形容什么东西特别好,喜欢用“贼好”来表达;干什么去,喜欢用“干啥去”来询问。诸如此类的地万口语很多,此不一一列举。当然,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小事,但是,哈尔滨人却为自己说这种士话而感到难堪,“贼好”改成了“特好”,“干啥去”改成了“干嘛去”。更有甚者,干脆学说广东味的普通话了,用以证明自己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如果说这是一种进步,就有点无聊了。我曾去过几次上海,让我有触动的事情之一,就是上海人为自己说上海话而感到自负,而哈尔滨人为自己说哈尔滨话而感难堪。
  不过,也不必将这些事说得那么尖刻。这种事,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表明哈尔滨的一些中青年人还不够成熟,有一点儿幼稚——如果我们说不成熟和幼稚是可爱的话,这里我也表示赞成。的确,大成熟、太理智,可能未见是一好事。
  这个城市毕竟年轻啊。
  一个年轻的城市像一个人一样,既能迅速接纳与容纳新鲜事物,新的语汇之类,可也容易学劣学坏,误入歧途。
  比如说,商品的涨价就是一例。
  我总觉得哈尔滨这个城市在涨价方面,无论是官商还是私商,一直是紧跟外地学的。只要外地某一城市的某一商品涨了价,哈尔滨的同类商品就会立刻把价钱也涨起来,甚至涨得还要高一点。就拿哈尔滨的公共电(汽)车的票价来说,在同样的电价、油价、零部件的价格下,哈尔滨的票价在全国即便不是最高的,也居前几位,坐一站地,至少收您四毛钱。自然,这之中会有种种合理的、充分的理由,能证明票价非涨不可的道理,是一件奈何不了的事情(哈尔滨有时候是一座让人捉摸不透的城市)。涨价以后的某些公共车辆,反而越开越慢,慢到与行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这是非常让人难受的。这不仅给乘客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而且,由于开慢车,排出的废气量大,也给这个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尽管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但体现了某些哈尔滨人那种敢于把缺点公之于世又不思收敛的个性特征。
  的确,是由于爱这个城市才提出它有别其他城市的缺点,或者叫特点。要知道,这一特点,也的确能够折射出该城市人的某种心理状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趋同的效果——这既是世界开放的目的,也是开放的后果。每一个城市,不仅会主动热情学习其他的兄弟城市或者洋城市的先进与文明的事物,而且,这个城市无论怎样的防范,那些不甚磊落的东西,也一定会随之涌进这个城市中来。哈尔滨这个城市也不会例外。
  哈尔滨这个城市毕竟年轻。年轻,历来就是一种希望,一种活力的象征。尽管它还有些幼稚、天真、不成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但你无法无视它生气勃勃的青春态度和积极的自省精神。
  哈尔滨这座城市现在不过一百岁,若干年后,哈尔滨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文明程度最高,文化积淀最厚,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先进城市之一。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